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光 | 江苏路:从欧人区一路走来的青岛老街
时光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青岛由此开埠。图一开埠初期的青岛湾畔和图二1913年前后的青岛湾畔,常常被人用来比较说明青岛开埠后的“巨大”变化。图二中最醒目的建筑是位于江苏路的基督教堂,而江苏路就是电视剧《青岛往事》中出现的第一条被提及的青岛老街,不过,在德占时期该路名曰俾斯麦街。

开埠初期的青岛湾畔

1913年前后的青岛湾畔

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的前首相,德占青岛时期以其名字命名的,除了俾斯麦街,还有位于今青岛山上的俾斯麦炮台(因此青岛山也被叫做俾斯麦山)和位于今市南区鱼山路、红岛路之间的俾斯麦兵营(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仅此,便足可想见当年的青岛被打上了怎样浓厚的德国印记。

德占时期,青岛来了很多德国人,还有很多来自其他欧美国家的老外。为了以示区别,德国统治当局对青岛实行华洋分治。其具体分界为:西起斐迭里街(今中山路)北至后楼威街(今德县路)一线,沿小北山岭经挂旗山(今信号山)至凤台岭(今青岛山),再由此沿各山岭至会前东侧至海边,此界内为欧人区,以外为华人区,并规定欧人区不准华人居住。而当年的俾斯麦街即位于欧人区内。所以,《青岛往事》中满仓在俾斯麦街看到了很多高鼻深目的欧洲人。

出身于欧人区的江苏路建于1899年,是青岛建设最早的道路之一。其长度不足两公里,南起太平路,北至胶州路,贯穿广西路、湖南路、沂水路、平原路和观象一路。日占时,该路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被改为江苏路沿用至今。

青岛俾斯麦街

德占时期俾斯麦路(今江苏路)

俾斯麦街北段

青岛有很多被冠以别名的道路,如沂水路被称为“使馆街”,馆陶路被称为“金融街”。与这些道路不同,江苏路并无此类别名。但是,这条街又的确有太多值得称道的东西。

不妨回到本文开头的基督教堂。这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风格凝重粗犷,线条清晰简练。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都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该建筑始建于1908年,1910年10月23日竣工,原为驻青德国教徒作礼拜之用,故称“德国礼拜堂”。教堂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钟楼高36.47米,登楼可观览岛城的海天秀色。钟楼上的巨型钟表,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因有这个钟楼的缘故,该教堂又被俗称“钟表楼”。

基督教堂一经出现,便成为老青岛一道美丽的风景,即便是德占时期,人们也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对其选景,于是我们就有了这张透过樱花欣赏它的照片。照片中的樱花种于当年的德国海军野战医院。1900年改称胶澳总督府医院,是青岛最早的综合性西医医院。1914年被日军接收,改称陆军医院,专为日本军人及家属治病。1916年改称青岛病院。今天,则是青岛人熟悉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0世纪初的江苏路

江苏路上的住房

基督教堂

德建基督教堂(今江苏路与龙口路交叉)

1910年教堂落成

野战医院花园中樱花开放,背景为基督教堂

总督府野战医院大门

从迪特里希路看总督府医院

胶澳督署医院

说起来,江苏路上的公用建筑还真是不少,除了教堂和医院,还有一处距今100多年,堪称岛城成立时间最长小学之一的江苏路小学,其前身是总督府小学。德国占领青岛之初,便为落户青岛的欧洲人子女建立了一所德国学校,以其为在东亚的所有德国人家庭解除后顾之忧。此前,几乎所有在华的德国人都被迫把他们年满10周岁的孩子送回德国去接受继续教育,这种长时间的分离除了会造成经济上损失外,还会使他们感受亲人离别的痛苦。

总督府小学(今江苏路小学)

青岛江苏路小学

毋庸讳言,这是一条在德占时期便已定格的道路,无论是道路走向还是路两旁的格局。今时今日,人们走在江苏路上,感受的已不再是洋风劲吹,而更多是一种近乎古朴的回忆。对于老青岛而言,这里不仅有城市的变迁,亦有他们的乡愁。 


文图_青岛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老建筑
百年光影旧片新拍,带你走进青岛风情万种的前世今生
市南26栋最美老建筑,你一定要去看看(下)
青岛老建筑05 江苏路基督教堂
江苏路 | 百年老楼林立的背后
老青岛的回忆:青岛最值得一看的10大最美老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