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风起,喝羊汤 | 国家羊汤地理03

02

中国古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食物是“羹”。这是一种长时间水煮食物获取的,浓稠的汤,既能果腹,又能解渴。《孟子·告子》中记载 “豆羹”、《韩非子·五蠹》记载 “藜藿之羹”,这些都是先秦时期最普遍、最平民的食品。

仔细拆分“羹”字,会发现它由“羔”与“美”组成。羔,即为未成年的小羊,特点是肉质鲜嫩、松软、肥腻,容易炖烂,美味甘口,膻味较弱。对贵族来说,由小羔羊肉烩成的“羹”,是代表品味和身份的食物。

流行于日本的小吃“羊羹”,是这种美味传入日本后,遭遇到了平民不允许吃肉的禁肉令,人们以红豆、栗子、番薯烩成浓汤,凝结成冻,模仿羊汤的模样而创造出的替代品。

《左传》和《战国策》里,都记载了因为羊羹分配不匀,重要人物怀恨在心,导致军事失败的事件。表面上看来,这是传达以礼待人、与人为善、不要厚此薄彼的正统价值观,但在客观上,也证明了中国人对羊羹这种食物的喜爱。

今天,在西北的许多地方,依然保存着最中国古老的羊汤样式。比如内蒙古西部的羊杂汤,要和一种特殊的点心“焙子”搭配食用。对草原儿女来说,大块的羊排是要待客,以及正餐食用的,剩下部分,经由长时间熬煮,在小葱、辣椒油的点缀下,鲜香扑鼻。

焙子就是发酵的白面,但是做出来外皮稍酥不硬,内里软和。最好的吃法是把焙子撕成小块,泡在羊杂汤里,吸满了汤汁再喝,汤汁则被吸入面饼里入味,淀粉则让汤汁变得更浓稠, 带有更强烈的饱腹感。

单从吃法来看,内蒙的羊杂汤配焙子,与陕西的羊肉泡馍非常接近,但很多泡馍里会加入粉丝、白菜丝等等辅料。显然,它们都带有烘烤小麦面饼的元素,加入了同样来自西域的香料胡椒、芫荽。这是烤饼和烤羊肉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次革命,也是农耕文明最早将羊肉烹制方法改良,结合土地产出丰富其口味的尝试。

毫无疑问,它们启蒙了今天中国人花样百出的吃羊肉、喝羊汤的口味偏好,是这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国家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羊汤第一次毕恭毕敬地被载入正史,是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代。一个叫毛修之的南朝武将,在战败被俘后烹制羊汤呈给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品尝,受到好评,又被北朝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锅羊肉汤,告别冬寒
羊肉泡馍
西安名吃
莼鲈旧梦 | 像狼一样爱吃羊肉
分配不公很可怕,雪中送炭很重要
羊肉泡馍的制作与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