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摩洛哥09-梅克内斯与舍夫沙万


     游览梅克内斯和舍夫沙万,这是摩洛哥北方的两座小城,但都极有特点。梅克内斯是四大皇城之一,伊斯兰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建于10世纪,11世纪为穆拉比王朝的要塞,1673年阿拉维王朝将这里定为摩洛哥首都。梅克内斯的皇家饮马池、粮仓和马厩是这里的游览要点。舍夫沙万被誉为蓝色小镇,作为摩洛哥的旅游胜地之一,纯净清爽的空气和似乎永远为蓝色的天空,与错落有致的阿拉伯城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天然的蓝色画卷,走街串巷是游览这座蓝色小巷点的主题。毫不例外,这两座小城中都有老城,不过很小,远没有菲斯老城那般热闹。



















     今天的行程是在游览梅克内斯之后,驱车向北200多公里,抵达蓝色小城舍夫沙万。



    梅克内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公元11世纪中叶到14世纪前半叶,那时梅克内斯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公元17世纪中叶,阿拉伯阿拉维部落统一了摩洛哥全境,建立了阿拉维王朝。阿拉维王朝的第二代苏丹穆莱·伊斯马尔将首都从菲斯迁到了梅克内斯。梅克内斯作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至今仍旧保留着摩洛哥王室的行宫,平时不对游客开放。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都梅克内斯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菲斯和梅克内斯都是近代阿拉维王朝建立的国都,至今阿拉维王朝仍然统治着摩洛哥王国,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摩洛哥的近代史,才能使我们的游览更加有意思。

     13世纪初,世代游牧的阿拉伯阿拉维人部落移居摩洛哥的塔菲拉勒绿洲,由游牧转为定居,在当地从事牧业、农业和商业,建立清真寺、宗教学校,信奉逊尼派教义,传播伊斯兰文化。17世纪初,阿拉维人趁统治摩洛哥中南部已经100多年的萨阿德王朝内乱之际,扩充军队,扩张势力范围。1666年,阿拉维人首领谢里夫,拉希德(1666~1672在位)率军发动"圣战",攻占菲斯,并以此地为都,建立阿拉维王朝,自立为苏丹。而后他率军先后占领丹吉尔和萨累,摧毁了北方的马拉布特人的军队;1668年攻占马拉喀什,最后消灭萨阿德王朝残部,统一全国。自此,阿拉维人一直统治或半统治着摩洛哥(期间,西班牙人、法国人曾占领或部分占领摩洛哥里国土),直至今天。





      1672年,穆莱·伊斯梅尔,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第二位苏丹(1672~1727)继位。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组建了一支由黑人穆斯林组成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对内平息王族争权,对外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先后光复了西班牙人侵占的马穆拉和英国侵占的丹吉尔等地。从1691年起,解放了大西洋沿岸外国入侵者占领的土地,赢得了摩洛哥的民族独立。他执政期间,王朝复兴,经济繁荣,同欧、亚一些国家贸易频繁,伊斯兰学术文化昌盛,因而他被誉为"伟大的苏丹"。在其执政期间,他得悉凡尔赛以建筑雄伟而闻名于世,便开始营造"摩洛哥的凡尔赛"。他选中了巍然耸立在高地、草木萦茂的梅克内斯,征调成千上万的欧洲俘虏、国内罪犯及叛乱分子为其建筑。之后他将首都迁到了梅克内斯,使之成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年轻的都市。梅克内斯整个建筑群由三层城墙环抱,外城、内城和王宫,内城中有清真寺、居民区、花园等。王宫虽不及凡尔赛宫富丽堂皇,却也不失为布局庄严的建筑。这一时期梅克内斯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穆莱·伊斯梅尔非常喜欢马,这也是他将国都从菲斯迁到水草丰美的梅克内斯的原因之一。在梅克内斯他除了修建豪华的皇宫和城市,还修建了巨大的马厩、粮仓和饮马池。据说,到了晚年,这位"伟大的苏丹"仍能一跃上马,在一刹那连续完成三个动作:跃身上马,抽刀出鞘,砍下为他扶蹬奴隶的头颅。

     伊斯梅尔死后30年间(1727~1757),国内政治陷于混乱,有7位苏丹相继在位,首都也再次从梅克内斯迁回了菲斯。1757年在苏丹阿卜杜拉(1757~1790在位)执政时,王朝政治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复兴。在苏丹阿卜杜·拉赫曼(1822~1859在位)执政时,王室内讧,地方势力割据,加之法国等殖民主义的入侵和掠夺,致使统治者政令不出,王朝基本衰亡。1860年,西摩战争中,西班牙侵占了得士安。1912年《菲斯条约》签订后,苏丹屈从法国殖民统治,沦为附庸。1956年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穆罕默德五世成为独立后的阿拉维王朝首位苏丹。次年,摩洛哥改为王国。1972年,国王阿桑二世颁布宪法,实行多党制。2011年6月,其长子穆罕默德六世继承王位至今。







     马厩非常巨大,面积大概不会少于上万平方米,据说在鼎盛时期曾同时饲养着15000匹马。当年这个举世无双的“国王的马厩”非常豪华,遗憾的是主建筑已在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中损毁,目前在庭院中仅遗留了几十排拱门和石柱,但那份奢华的气派依然存在,不由得令人不难想象当年上万匹马共居一室时的壮观情景。当年伊斯梅尔的这些御马都来自欧洲,生活条件要远远好过那些为他修建皇城的奴隶们。不过,伊斯梅尔对养马的狂热并非是为了排场,要知道,正在是这些彪悍的战马保证了他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巨大的粮仓存储的粮食,据说可以使得皇城中的居民以及国王的御马足足吃15年!













     粮仓外的蓄水池储备的水,足够上千匹马匹饮用一年。









   蓝色小镇--舍夫沙万,作为摩洛哥的旅游胜地,其实就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城镇。为什么偏爱蓝色,有很多版本的说法,地导告诉我们是因为早年这个远离大都市的小城居民为避开蚊虫,而将房屋外墙上涂上了用草药制成的避蚊剂,致使很多房屋外墙呈暗蓝色。久而久之,这种蓝色成为了这个小城的特色,招来了许多参观者,当然很多参观者也是因为这里种植大麻,慕名而来。由此村民们索性将小城中大多数房屋的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由此蓝色小镇名声大噪。











     在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的这个小村镇始建于1471年,临近地中海,清新的空气、靓眼的蓝色、安静的小巷、淳朴的民风,是个休闲度假、走访摩洛哥民情的好地方。客观地讲,其实这个小镇很普通,美腻的名声更多的是因为很多游客的观后渲染、精心拍摄。但无论怎样,蓝色的温柔确实很有感召、令人舒服,这刚好符合了另一个关于这里钟爱蓝色的版本说法,说当初为躲避希特勒迫害,很多犹太人来到这里,他们将房子涂成了蓝色,以表达对民族、宗教的信仰和皈依。蓝色是犹太教的颜色,代表着天空,也就是天堂的所在,现在以色列的国旗就是蓝色的。













     沿着高高低低的城中小路,游览这座用涂料涂染成蓝色的小镇,尽管有些破落,但呈现了一幅幅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的蓝色画卷。













      小城的中心被称为Plaza Utael-Hammam广场,踏在并不规则的鹅卵石路面上,顿时你会觉得恍如隔世。广场上那座有着斑驳迹象的城堡,被红色城墙包围着,还有引人注目的大清真寺,无不吸引着游人前往观摩、朝拜。爬上塔楼,俯瞰落日下的小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彩摩洛哥,感受这彩色的万花筒
【趣史】史上繁殖能力最强的国王,娶了五百名妻妾,生了八百多个
同此冷暖(54)行走摩洛哥和沙特之摩洛哥梅克内斯,牵牛花城,阿拉维王朝皇宫,塔吉锅
北非之旅六.摩洛哥的梅克内斯
摩洛哥风情(16):梅克内斯
海坤定制 | 4月极致浪漫摩洛哥,让你一次爱个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