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河现在还有可能决堤么?为什么?

感谢提问!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大地、哺育着各族儿女,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然而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20世纪30年代末以前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共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一次的泛滥乃至改道都给沿岸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故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做“有河患,无江患”,这里的“河”指的就是黄河。


实际上黄河多沙善淤的根源在于黄土高原水体流失的加剧。自秦汉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据《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使得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不仅造成了本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由于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冲入黄河干流,随着黄河下游(平原地形)地势的放缓而逐渐在河道堆积使河床抬高,最终使得黄河下游成为“悬河”、“地上河”,两岸的河堤则成为了分水岭而独流入海,两岸基本无支流。


黄河自中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至入海口,流程为768公里,每年约有4亿吨(约合2.35亿立方米)的泥沙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淤积,使得河床逐年升高,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被加高,使得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在3~5米,其中高出新乡市地面20米、开封市地面13米、济南市地面5米,这种“悬”在空中的河流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由于黄河下游干流大堤主要为土堤,仅山东一些险要河段有总长为200余公里的石堤,这类大堤并非十分牢固,一旦有破面或管涌等情况,就会迅速被水流侵蚀决口,因此每逢汛期都会对黄河大堤造成巨大的威胁。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加强了黄河全流域的治理,特别是黄河中游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黄河下游河堤的加固等,汛期的黄河下游基本上没有出现较大的险情。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是要居安思危,以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调度和决策,防范于未然,才有可能避免黄河决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注黄河 地上悬河是如何形成的?
悬河
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2年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变深3.1米
宽河固堤
陕西不久将首次出现地上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