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行游记--仁本 汪口

仁本 汪口

作者:南飞

汪口,是婺源一个较大的村落,全村大约六百多户人家、三千余人。一条永川河将这美丽的徽派村庄分隔成南北两岸。北岸是老村、古朴厚重,南岸是新村、欣欣向荣。

我们婺源此行的“根据地”,就住在朋友介绍的北岸桥头不远的一户张姓人家。在汪口,俞家是大姓,也是村里的旺族。村北岸桥头不远的俞氏宗祠就是最好的佐证。

宗祠坐北朝南、气势非凡,理学大义、如镜高悬,结构严谨、布局精巧,沉稳大气、工艺精湛,从里到外透着一种俞氏家族的气派和深深的仁本情怀。与此同时,俞氏宗祠梁柱的雕刻可以说是婺源木雕的一个缩影,其雕刻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深雕、浅雕、透雕、圆雕等各种技法,好似一座木雕刻的微型艺术博物馆,即展现了赣北的文化艺术风貌,又教化着俞氏后人如何生活,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汪口村的黎明,是一家一户雄鸡的报晓声唤醒的。那一声声鸡鸣,不仅唤醒了汪口村一街十八巷的村民,也唤醒了我们这些大都市人心底对汪口这座古村的情念。久居都市、远离村野,不接地气、不谙乡情,实实是每个久于城里生活人的一种悲哀。

汪口村落

广袤无垠的原野,自然淳朴的村落,邻里和睦的乡情,鸡犬相闻的声和。其实,真就是我们城里人渴望的一种祥宁淳朴的生活。就拿这次我们婺源的“根据地”小张一家人来说吧,虽说我们与他素昧平生、并不相识(朋友介绍在他家吃住),但他对人那份质朴、那份坦诚,那份心挂、那份情性,还真是让我们为之感念。

在婺源,小张负责我们的吃、住、和出行。他不论是顺路帮人捎个脚,还是临时搭车接送村里人,都坦言不讳、征询我们的意见,并一路倾其所知,带我们绕道去些非旅游观光的风景地。同时,我们不论游走参观多长时间,他都无怨的耐心等待,有时甚至过了饭点也毫无怨言。又如知我们北方人不惯吃辣,便嘱其家人专门炒不辣的菜予我们,知有人不吃牛肉,便专炖一份排骨招待等等。此外,有时为了让我们尽兴,还请村里亲朋好友陪同我们一起吃饭,推杯换盏、其情恰似家宴

汪口小桥

在汪口暂栖的日子我时常想,小张他也不是本地人,但村里上下不论谁有事用车都愿意找他,而他也是从不辞,哪怕是刚端起饭碗,他也没二话。他的朋友汪大哥也是外地人,虽说常年奔波在外,但听说我们住此,也赶来与我们把酒言欢。为什么?常言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小张和他朋友之所以能对我们真诚以待,这恐与汪口的山山水水,汪口的教化风情不无关系。

汪口俞氏宗祠的大门两侧垂书一联:“青山抱水水抱村赣北无双景,彩凤盘龙龙盘阁江南第一祠。”宗祠内大堂高悬“仁本堂”三个大字,下方两侧则是“忠孝节义”四个大字依墙而书,上方左右还分写“道学名家”、“程朱一脉”八字。汪口家家户户门口则更是将其家训置于院门外墙上,即警醒家人进出莫忘、告知世人,又示于路人、以德为先,以达不忘世代“仁本”初心的目的。试想在这样一种文化民俗的教化和熏陶下,人与人之间还能事事攻于心计、凡举戒心思虑吗?

一座座老屋、盘固着俞氏家族的根基,一条条古巷、伸延着俞氏古训的根脉,一河河清流、洗涤着俞氏后人的尘俗,一句句家训、传承着俞氏仁本的情怀。时下,汪口普遍人家的生活并不十分富裕,但汪口人家以“仁本”为要的民风,已深植于每个汪口人和长期生活在汪口的外来人的心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代世风影响几辈人,我真心的祝福汪口这小小的村落,永远那么古朴、永远那么守诚,永远那么秀美、永远那么清纯,像黎明报晓的雄鸡,唤醒人世间宁静高远的博爱。 

南飞于2017年婺源汪口

南行游记

(可点击查看)

南行游记:最美的收获

南行游记:一起飘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婺源晓起和汪口
汪口,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的村落,藏在一座“徽雕艺术宝库”
婺源汪口村,一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村落
精湛木雕--婺源汪口俞氏宗祠
走,去读那片红土地-婺源(2)
江西上饶婺源汪口古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