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为何不是“教授”
鲁迅为何不是“教授”

 

教授在今天仍是高校里众多青年教师梦寐以求的,他们沿着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阶梯往上爬。有的人一步登天,有的人步履维艰。一步登天者未必有真才实学,步履维艰者也未必不学无术。

学校里的人对于教授职位“心向往之”,象牙塔之外也有各色人等觊觎这个名利双收的位置。君不见,什么著名演员、知名歌手、政府官员、企业家,都纷纷昂首迈进了大学的讲堂,成为“特聘教授”、“兼职教授”,有的还成了兼职硕导博导了吗?不管前面的定语是什么,反正中心语是“教授”。这些与学术素不相关的人能够走进课堂,实在是双方“互惠互利”的结果:名人官员借此给自己进行一下“文化包装”,学校顺便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捞点实惠。不仅一些急于出名的学校这样操作,一些知名学府也是乐此不疲。荒唐的事情却能长盛不衰,实在令人深思。于是我想起了鲁迅和他那个年代的大学。

1917年蔡元培先生主政北京大学,三年后的1920年12月鲁迅走上北大的讲台。鲁迅在北大主将“中国小说史”和“文艺理论”。其“中国小说史”在中国大学中文系教育中属首创(钱理群语),后来根据讲义鲁迅写成了《中国小说史略》一书,至今是研究者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若以今日之眼光看,大家一定会以为鲁迅是教授,甚至是知名教授了。其实不然,鲁迅在北大只是一个讲师。这倒不是先生的

学术水平不够,也不是因为他不是“海归”(先生是在日本留过学的),而是不够“资格”。当时的北京大学规定,兼课的老师只能聘为讲师,无论水平多高;只有专职老师才能当教授。鲁迅因为不是专职,所以没有“资格”当教授。

看看今天有的人只是做了一个演讲,上了两堂半课,就稀里糊涂成“兼职教授”了。如此容易、轻松!历史的变迁中足见学术的荣辱浮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迹鲁迅:鲁迅的兼职与跳槽
鲁迅到北大上课,刚入教室学生哄堂大笑,几句话后课堂便鸦雀无声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他首次入北大上课,台下学生哄堂大笑,十分钟后无人敢说话
鲁迅到北大第一堂课, 满堂哄然大笑, 15分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