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说,通过致虚守静,返观内视,无为观妙,有为观徼,可以感知大道之体用动静,渐次进入越来越高的维度和境界,就会发现,奥妙之中,复有奥妙,若景之深,无有穷尽,好似进入了观照诸般奥妙之大门,可以纵览胜境,与道合真了。

无为观妙,有为观徼

通行本的表述之中,有“同谓之玄”。“”,象形字,本义是“赤黑色”,又有“深远”、“神妙”义。《说文》:“黑中有赤色者为玄”。《易˙坤》:“天玄地黄”。引申为神妙难捉摸、深奥。如《西游记》:“难难难,道最玄。”“众”,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是众人、大家,此处作形容词,表示“众多”,与“寡”、“少”相对。

万物皆从此出,故谓之“道”。一气冲和谓之,阴阳合辟谓之,故而妙侧重于道之体、道之静,徼侧重于道之用、道之动。神化不测谓之玄,故而玄侧重于道之象。大道一本散为万殊,故曰“众妙”。观妙,得的是道之体,是为玄妙也;观徼,得的是道之用,是复为玄妙也,故曰“玄之又玄”。观妙观徼,由浅入深,渐次达到越来越高的维度,观照越来越玄妙的境界,好似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天地,可以纵览无边胜境,故曰“众妙之门”。故而,“妙”侧重于道之体,“徼”侧重于道之用,“玄”侧重于道之象,说的都是同一个事物,那就是“道”,只不过侧重点不同罢了。

如何理解众妙之门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这个观照过程,可以理解为显微镜镜头不断向事物推进,从而不断放大事物的局部,渐次观察事物内部本真的过程。假设有一种可以无限放大的镜头,当我们把镜头逐步推向物体,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万物皆可无限细分,至于无穷,归于一物,不可细分,这就是道体,一种其小无内、不可细分的基本波。

从人类肉眼可见的宏观物体,逐渐放大而渐次达到道体的过程,就会发现,细分后的宏观物体,自有其无数的小天地,也是可以无限细分,至于无穷,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所处的三维空间,不过是居于绝对空间的一个中间等级,向宏观方向,或向微观方向,都是难以穷尽的,因而处于一个相对居中的层次。

观妙道之体,观徼道之用

中华文化之中,早已建立了多个基本模型,来描述这个过程。两个典型的模型,一是河图洛书,二是太极图

一个模型是太极图。太极之中,有一无极,是为中;逼近而细观这个无极,则此无极,即一小型的太极,其中亦有一无极;如是逼近,至于无穷。这个放大的过程,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另一个模型是河图河图的布局,是五行,上下左右,中五居中;而中五的格局,恰是一个缩小版的河图。于是乎,我们可以把中五放大,即得到一个小的河图;这样放大下去,无穷无尽,直至于道体。这个放大的过程,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河图和洛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河图可以认为是太极图的细化。

从宏观物体,到微观世界,需要不断提升的观察力。这个观察力,仅凭肉眼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致虚守静,虚极静笃,到达禅定深处,才能越发清晰地观察到这万般妙境。这种依次提升的观察力,在佛家来说,依次为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到了佛眼的境地,看万物都是“一合相”。当我们到达一个终极的境地,也就是道体的层次,看万物皆为道体时,我们称之为道眼,这就是终极的观察力了。

中医的境界,是直接从高维,来观照人的身体,从而把人的身体,分为灵、心和肉身三个层次。灵和心这两个层次,都不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必须要有修炼功夫,才可以做到。要想观察到高的维度层次,常用的有两种办法,殊途同归,一种是道家的性命双修,另一种是佛家的禅定。这两种修炼功夫,就不在本文赘述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对于道的终极理解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温信子著《女道德经·众妙之门篇第一》(选载一)
道德经圣解(二十)
2-道德真经集注卷之一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辨析(中)《周易·系辞上传》初读之四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