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淳朴 天衣无缝——传统大木工艺的营造智慧

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故宫大殿屋顶上

宋式转角斗拱

福建泉州大木匠师按照丈杆尺制作藻井

大木把作师傅绘制丈杆

温州泰顺董直机师傅83岁还在营造木拱廊桥

梁思成绘制的宋式大木构架示意图

《营造法式注释》中梁思成绘制的斗拱图

江浙地区典型榫卯模型

编者按

中国民间艺术蕴含着质朴自然的造物内涵,以质朴的材质,展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与生活的深切联系。我们的生活环境曾经和民艺息息相关。当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传统手作,似乎切断了中国人尊崇和承续的文化基因。大量的民间工艺生态凋敝,老匠人们成了孤独的守望者。近期引起关注的电影《百鸟朝凤》让人们重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挽留这些宝贵的民间工艺,让它们不仅仅成为历史书中的记载。我们将陆续推出经典的民间艺术,希望人们记得住,希望民艺留得住。在中国千万种民间工艺之中,建造房屋的大木工艺就极有保护和传承价值。木结构建筑在古代中国是绝对的主流,皇宫、寺庙、官署、民居都以木结构为主。坚持用木头造房子,是我们祖先智慧的选择,与中国人的自然观、生命观紧密相连。

梁思成解读“天书”的第一步就是向工匠学习。他甘做故宫大木匠师们的“小学生”,跟着他们一起上房梁、爬屋顶,谦虚讨教,从零开始把故宫建筑构件的名称和做法全弄明白了。他以此为基础,又到山西、河北等地考察宋辽木构建筑,终于读懂了“天书”,写出了《营造法式注释》一书,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开山鼻祖。

遥想当年,正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和林徽因收到父亲梁启超寄给他们的一本书——宋代李诫写的《营造法式》,里面是宋代建筑的各种做法和图样。梁思成在美国学的是建筑专业,又受过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但他根本看不懂被他称为“天书”的这本宋代建筑专书。作为中国的建筑师,竟然读不懂自己祖先所写的建筑专书,这是让梁思成感到无法忍受的,从而立志回国终身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回国之后,梁思成解读“天书”的第一步就是向工匠学习。他甘做故宫大木匠师们的“小学生”,跟着他们一起上房梁、爬屋顶,谦虚讨教,从零开始把故宫建筑构件的名称和做法全弄明白了。梁先生以此为基础,又到山西、河北等地考察宋辽木构建筑,终于读懂了“天书”,写出了《营造法式注释》一书,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开山鼻祖。可以说,虚心地向大木工匠学习就是梁先生成功的钥匙之一。

《隋书》中记载宇文恺“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这座由宇文恺设计的活动式木宫殿竟然使见过的戎狄人都大为惊骇,想必工艺水平之高绝对相当惊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大木工艺的营造智慧
献身古建的梁思成
让梁思成夫妇朝思暮想的ta,如今却正在凋零……
文汇学人 | 破译《营造法式》的梁思成
垃圾堆发现一本失传奇书,距今800余年,梁思成:和“天书”一样
中国古建结构剖析图,保证你从来没见过,让你发现中式古建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