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习惯根本不可能,原因隐藏在每个人的大脑中

你的关注是笔者最大的动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习惯的塑造大约需要500个小时,而彻底改变一个习惯呢?有心理学家指出,彻底改变一个习惯是不可能的,原因就隐藏在大脑之中,是怎么回事呢?

区域控制

大脑的权利

是否总认为习惯是难以改变的,想了解其根本原因需要先弄明白大脑的工作机制。认知神经心理学将大脑的命令系统分为了不同区域,爬行脑区域(A)、边缘区域(B)和新皮层区域(C),其中A区域的控制能力最强,C区域则最弱。我们的语言、思维、认知等各种高级能力均受C区域直接指挥,但事实上该区域的决策能力是最弱的,你无法改变更高级区域的命令,于是你会有一种控制乏力的感觉,因为习惯的养成本身是高级区域对低级区域的逐步控制过程。

控制级别伪装

心理学假设

我并不是在为懒惰寻找理由,认知心理学认为,难以改变习惯的状态不能完全归咎于主观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大脑进化机制决定,人类大脑的进化结果是低级控制系统对高级系统的绝对服从,所以彻底改变一个已经养成的习惯,理论上说是不可能的。有心理学家提出,可以尝试改变不同系统之间的控制关系,伪装大脑使其享有高级控制能力,从而彻底改变一些习惯。有些方法可以影响甚至部分改变习惯,或许对你来说,并不难做。

  • 营造新环境

  • 动力转移

  • 定义新身份

  • 远离诱因

营造新环境

心理学观点,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其习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环境对人格塑造的特殊影响,我们总是爱将不好的习惯归咎于环境的结果,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上个世纪末期,纽约的地铁暴力事件一度严重,心理学家提议先从基础环境做起,随地扔垃圾的人都会被抓起来,几个月后,暴力事件得到了解决,原因是不法分子就在乱扔垃圾的人里面。

动力转移

是否经常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状态,甚至出现情绪失控,几分钟后又会感到后悔?有一个女孩,经常生气,对身边的人发脾气,情绪化很严重,她深知这样做的坏处却总是难以控制自己。一次,朋友突然发现这个女孩脾气变得柔和了,询问后得知,她怀孕了,她知道暴脾气会影响孩子的健康,于是她的情绪受到了控制。所以动力的改变可能导致行为习惯的部分改变。

新身份的定义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可。换句话说,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自我认知。当假想身份出现了改变,人的行为也会出现巨大变化。好比著名的监狱心理学实验,当学生的身份转换为狱警或者罪犯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也变得与角色相符合,有的残忍,有的顺从。

远离诱因

知道了自己的习惯,也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习惯,那就要知道每次产生这个想法时的诱因,比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情感,和谁在一起,又正在做什么,都是导致你完成这个习惯的诱因,那要远离这个习惯,就直接从本质出发,所以找到了诱因也就很容易远离习惯,喜欢今天的分享吗,你的朋友神奇小小,期待你的留言哦。

你的关注是笔者最大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5个超级涨姿势的心理学冷知识
心理学家:改掉这个思考习惯,就能走出消极,大脑越来越清醒
心理学家:为什么音乐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
为什么比起新歌,我们好像更喜欢中学时听过的歌?
19个习惯在2019年彻底改变自己!
如何利用微习惯彻底改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