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绍阵营瞎捣乱的三股势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文/寂寞的红酒

袁绍是汉末时期的大军阀,占据有幽、并、青、冀四州,兵精粮足,人才济济,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但袁绍势力那么大,却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击败,随后逐渐走向瓦解消亡。强大的袁绍之所以会输给曹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袁绍内部派系林立,争斗不休,互相拆台。

袁绍集团内部分为三大派,河北派、汝颖派、南阳派。这三派在袁绍集团的兴起和衰落都起到了重要影响。南阳派是跟随袁绍最早的一派,从袁绍起家就跟着袁绍,比如许攸、逢纪,是袁绍集团中的元老。后来袁绍夺了冀州,韩馥手下大部分投了袁绍,这些人主要来自韩馥的老家颍川,比如淳于琼、郭图、荀谌、辛毗、辛评等,他们形成了袁绍阵营中的颍川派。袁绍入主冀州后,为稳固在河北的势力,又大肆拉拢和任用原先被韩馥压制的河北人,他们形成了河北本土的河北派,代表人物有田丰、沮授、颜良、文丑、张郃等。

起初三派由于面临公孙瓒、曹操等集团的威胁因此矛盾并不明显,但随着袁绍统一四州安定下来后,三派的矛盾开始激化。尽管袁绍看上去如日中天,势力强大,但内部却如一盘散沙,三派明争暗斗,势如水火,很多前来投靠的人才认为袁绍不能成事,所以都走了,比如荀彧和郭嘉。

尽管集团内部危机重重,但袁绍并未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反而一意孤行。他宠爱小儿子袁尚,为让袁尚接班,他把有威胁的子侄派到各地做长官,袁谭主政青州,袁熙主政幽州,外甥高干主政并州。南洋派跟随袁绍最久,深知袁绍之心,所以他们支持袁尚;而郭图、辛评等颍川派害怕失势所以支持长子袁谭,他们认为袁谭是嫡长子自然应该接班;而河北派则支持袁熙,因为袁熙本来就是袁绍为了安抚河北士族的人物,袁熙娶河北最大的士族甄家的女儿甄姬,河北士族当然要支持袁熙。

正是由于三派代表不同的利益,因此三派互相拆台,斗得不亦乐乎。田丰、沮授多次向袁绍提出良策都因遭到其他两派破坏而流产,直接导致了袁绍在战略上的失误,造成了官渡之败的恶果。而在官渡之战中,关键人物许攸投曹也是三派内斗的结果,因为掌管后方的审配揭发许攸家人犯法的事,逼得许攸不得不逃跑。袁绍集团人才不少,但一盘散沙,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遇上枭雄曹操要是能赢就怪了。

袁绍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不久就病逝了,袁绍集团很快分化,三派分别拥立自己支持的主公割据自立,被曹操各个击破,轻而易举的都给收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1)
官渡大战是如何发生的?决战前夕的博弈,曹操袁绍周围的12股势力
得人心者未必得天下(袁曹大战感悟)
为何袁绍在失去这四个人后就走向了灭亡
袁绍真正失败的原因不是官渡和性格,而是派派系斗争!
袁绍病逝之后,三个儿子的实力仍旧十分强大,为什么会最终被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