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实现隆中对不是因为赤壁之战,而是占了周瑜早死的便宜

文 | 江隐龙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败后退守鱼复,将鱼复改为永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为防孙吴西进,在永安布“八阵图”以御敌,并成功籍此困住了陆逊。这一段见于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言此阵“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以陆逊之才竟不能出。

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

以区区一石阵困住东吴大将的故事自然是文学演绎,但历史上的“八阵图”的确确有其事,永安的八阵图垒遗址也一直留存于后世。大历元年(766年),杜甫路经奉节——当时的永安已经更名为奉节,在目睹八阵图垒遗址后感触良多,作《八阵图》一首以颂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到杜甫……也是一位大红人

这里的“失吞吴一句”如何解释,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失在未能劝阻刘备吞吴,二是失在未能辅佐刘备吞吴——两种解释的结果相同,都是酿成了夷陵之败。相比之下,前一种的解释更符合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毕竟“隆中对”中已经明确提出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的前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不过细较起来却会发现,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人谋之中实有天数相帮。赤壁之战前,天下曹操雄兵百万,天下统一在即;赤壁之战后,孙权南郡布武,南北即将两分。如果不是曹操折戟沉沙,如果不是周瑜英年早逝,诸葛亮“隆中对”实现的可能,实在不能说太大。只是千幸万幸,周瑜死后的继任者是鲁肃,而鲁肃又极力主张联刘抗曹,诸葛亮的“隆中对”这才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杜甫的“功盖三分国”五字,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至少也应将鲁肃的名字加上——而这一切,还要从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开始说起。

鲁大师:不要说话,用心去感受

建安五年(200年),三国时期的历史进程突然加快了起来。北方两大诸侯袁绍、曹操迎来了最后的战略性决战,而南方则因江东孙策之死而迎来了一次暗流涌动。在北方,无论赢得官渡之战的是袁绍还是曹操,胜利者都一定会将兵锋直指长江,此时若南方诸侯有所作为,则可能与北方的霸主实现二分天下;如果南方诸侯无所作为,则天下一统的日子便为期不远了。

天下二分,指日可待

那么长江以南是否有足以对抗北方的势力呢?益州刘璋、荆州刘表皆暗弱之主;孙策英雄有为,却在官渡之战爆发的同年死于刺杀,而其继任者孙权年方十八。南方半壁江山的诸侯,或为弱主,或为少主,这便是曹操与袁绍争雄时的天下大势。

官渡之战时的天下局势图

然而就在这个多事之秋,孙权遇到了一位改变其命运的谋士——鲁肃。在一番“合榻对饮”之后,鲁肃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竟长江所极”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之势的战略方针。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官渡之战胜负未分,而在鲁肃眼中曹操已然是北方霸主,这充分显示出了其识人之明。既然北方“北方诚多务也”,南方的刘表、刘璋又非雄主,只要相时而动,“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南北二分的局势自然不难达到。鲁肃的战略构想并没有问题,只是他没有料到历史上即将出现一次“随机事件”,正是这一事件给了荆州一个雄主,让“榻上策”出现了变数。

袁绍:鲁肃,你这样让我很为难啊

这一次“随机事件”,便是刘备归附刘表。官渡之战爆发之初——也正是“榻上策”做出之时,刘备离开袁绍本部南下汝南,正处于前途未卜的阶段;袁绍败绩后,刘备再次南下归附刘表驻扎于新野做为客将,得到刘表的上宾之礼。刘表希望借刘备之力抵御曹操,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刘备在荆州声望日隆,“豪杰归者日益多”,荆州的局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刘表坐拥荆州,实在是浪费了这一片基业

历史在这一年又按下的快进键。建安十三年(208年)同时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诸葛亮出山匡扶刘备,刘备集团由此趋于完备;第二件是刘表病死,荆州集团由此陷入乱象;第三件便是曹操南下。“隆中对”,正是在这一年做出的。短短三百字的“隆中对”,首先确定了当时的天下局势:一是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意即北方不可图;二是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意即江东不可图。那何处可图呢?

《三国杀》中的鲁肃,武将技之一便是“缔盟”

第一是荆州: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第二是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诸葛亮的“隆中对”,其主体战略路线便是在占领荆州、益州的基础之上,“外结好孙权”,待“天下有变”之时,“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亲自“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兵分两路北伐,以实现霸业、复兴汉室。

只可惜“荆州王”关羽……最终败走麦城了

“隆中对”有两处不同寻常,不寻常之一是提出者诸葛亮隐居在刘表治下,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荆州望族蒯家与庞家;诸葛亮迎娶了黄夫人,而黄夫人之父正是蔡讽之婿——诸葛亮可谓荆州士大夫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不出仕刘表已属例外,此时一见刘备便出策劝刘备夺荆州,仅此便可见其雄心早不在于一州一郡。

诸葛亮之志在天下,怎会归附刘表

不寻常之二,是“隆中对”提出了“汉室可兴”,而鲁肃的“榻上策”则点明“汉室不可复兴”,两者存在明显矛盾。这是否说明两人之中必有其一误判了天下局势呢?并非如此。鲁肃与诸葛亮所做的战略设想,是以其主公的战略资源为基础的。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是其“地利”,所以孙权成事是向着“汉室不可复兴”的方向发展的;刘备当时并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其优势是“人和”,即“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所以刘备成事要向“汉室可兴”的方向发展。

天下三分,刘备占“人和”

从战略格局上来看,“隆中对“并没有改变“榻上策“北方不可图的设定,只是对长江以南提出了新的分割方式。区区荆州都容不下两主,更何况是整个南方——孙权与刘备这两大枭雄会如何共处?“隆中对“与“榻上策“又将如何并存?曹操收拢了兵锋,他在等:这最后两个军事集团相互攻伐之时,便是曹操一统天下之时。

眼见如此形势,曹操默默等着孙权刘备起内讧,结果……

结果却是孙权借南郡于刘备,曹操听闻此信大惊,“方作书,落笔于地。“曹操千等万等,等来了孙刘联盟,而历史也从这一刻开始,越来越有趣了。那么孙权为什么会最终同意与刘备结成联盟呢?因为唯一有能力西征荆益的大将周瑜,就在赤壁之战后不久便英年早逝了,鲁肃自知无力赶在曹操平定北方前平定南方,于是只能主张联刘抗曹——诸葛亮的战略,最终在这样的小幸运中,扬帆起航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国千古风流人物
去神乃得真诸葛:揭下神化的面纱后的孔明真容
三国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之浅析
详情
夷陵之战为何会列入三国三大战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