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前提

 

弗洛姆在阐述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时指出,弗洛伊德的思想和理论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因素是他受十九世纪精神的影响,首先是对于维多利亚时代严格的道德规范的反动。奥地利帝国的高度专制和天主教徒社会的严厉戒律使得许多人患有程度不同的性困难疾病,在个人的各种内部冲突中,性生活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弗洛伊德所做出的神经病患基本上源于性欲的不能满足的结论,正是从生活在上世纪末的少数奥地利中产阶级妇女的痛苦中自然得出来的。

决定弗洛伊德理论的第二个因素在于十九世纪流行的关于人的概念,这种概念建立在资本主义的结构基础上,为了证明资本主义符合人的本性需要,必须说明人在本性上是竞争的,彼此敌对的。第三个因素是流行于十九世纪的唯物主义,人们认为所有精神现象的基础,都可以在生理现象中找到,因此,弗洛伊德把爱、恨、野心、嫉妒等统统解释成性本能的种种结果。在弗洛伊德那里,性本能、生殖本能、死亡本能都潜伏在人的无意识当中,无意识的精神力量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因而它就是人的本质。弗洛伊德本人承认这一思想并非他个人的独创,而是来源于叔本华。他自己在谈到无意识过程的存在时说:“精神分析并不是首先迈出这一步的。要指出我们的前辈,可以指出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尤其要首推伟大的思想家叔本华,他的无意识‘意志’相当于精神分析中的精神欲望。”在叔本华那里,意志是世界的本源、基础,是世界的内在内容和本质。它是一种神秘的生活力,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这个意志无所不在,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自觉的行为中”。意志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有机物的生长,无机物的保持自身特点不变,都是生存意志的表现。生存的最大敌人是死亡,为了战胜死亡,就要繁殖后代,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为此人类才有了两性关系,才有了爱情和婚姻,而这一切都不过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叔本华还认为,生存意志不受理性的制约。从表面上看,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人的理性所指导、支配,实际上隐藏在这表面现象背后的、真正起作用的却是盲目的意志与欲望,理性不过是用来满足欲望的手段。理性不是人的本质,强烈的生存意志才是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来讲,人的一切心理意识现象都是由意志所决定的。

弗洛伊德接受了叔本华关于无意识的盲目的精神力量是人的本质的思想。通过大量的医疗诊断实践,他发现在人的精神结构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个不受理性支配的“无意识”世界。无意识的基本含义是指遗忘的经验以及基本的冲动和内驱力形成的巨流,它不仅包含有源出于生物本能的个人欲望、需求与经验,而且还包含有种族遗传下来的需要与经验。这股欲望和需要组成的巨流左右人的行为,而人的意识却觉察不到它。人的意识能够觉知的仅仅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很少的一部分,和无意识相比,意识仅仅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山尖儿,而沉没在洋面之下的绝大部分都是人们觉察不到的无意识部分。无意识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内驱力、动机、种族遗传等许多问题的根源。我们的行为、信仰和情感都源出于此。弗洛伊德形象地比喻说,无意识是一口沸水滚腾的大锅,充满了原始的情欲和原始的本能,它们急于溢出锅外,寻求满足与快乐。它们无视道德规范,不顾他人的利益,没有是非,唯乐是图,因而是非理性的。在弗洛伊德的后期著作中,无意识概念的地位有所降低,从精神中最大而且最主要的区域降低为一种精神现象的性质。无意识的很大一部分变成了伊特(本我),意识与无意识的结构性区分则被伊特、自我和超我的三大组织结构所取代。不过,严格地说,弗洛伊德的本意并不是要用这三个概念来建立人格的结构,而是要说明人格的动力过程。换句话说,他并不是要把三者看成是代表三种层次的区域,而是用这三者来说明心理能量的流动过程和流动的方向,心里能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从食物中获取能量,同时又为种种目的而消耗能量。操纵人格系统的能叫做心理能,心理能全部来自本能,本能的主要根源是人体的需要和冲动,而本能要达到的目的是消除人体的需要状态。人的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以分成两类:为生命服务的本能和为死亡服务的本能。生命本能是人体需要的心理再现,要生存和繁殖就必须满足人体需要。生命本能中性本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各种性本能一个接一个独自出现,到了青春期综合表现为生育繁衍。人类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性本能的表现,无论是以直接的形式还是以升华了的形式。自我是生命本能的主要“代理者”,它以两种方式服务于生命本能。自我形成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体生存的需要,它通过学会与外界环境进行现实的交往而达到目的。另外,自我还通过把死亡本能转变成为生命目的服务的形式。例如,伊特中原始的死亡欲求在自我中就转变成针对外界敌人的攻击本能。

死亡本能的含义是指任何生物个体都不能长生不死。死亡本能的终极目的是回复到恒定不变的无机物。虽然生物具有繁殖能力,而且这种生殖的本能保证了生命的延续性,但是生物的最终命运总是回复到无机物。弗洛伊德相信,生命不过是绕道走向死亡。死亡本能的代理者是超我,因为超我的作用就是使外界的道德规范内化,控制人自身的冲动。如果自我敌对和反抗外界的权威,超我就将对自我进行攻击。在极端的形式中,超过就力图摧毁自我,表现为一个人感到羞愧万分而不得不自杀。所以说,超我与伊特原始的死亡愿望具有相同的目的,超我是死亡本能的代理人。

叔本华的思想对弗洛伊德有着很大影响。在叔本华那里,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而在弗洛伊德那里,无意识是人的本质;叔本华把意志看作是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冲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也是充满了原始欲望和盲目冲动的巨流;叔本华的意志是没有理性的,但却支配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也是非理性的,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原因;在叔本华那里,人生就是意志,就是求生存,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欲望的满足永无止境,因此人生永远充满了痛苦,摆脱痛苦的方法就是完全抑制欲望,否定生命。弗洛伊德则把它发展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如果说,在叔本华那里,生存意志还仅仅是一种思辨的产物,没有经过科学的检验,因而很难让人全部接受的话,那么到弗洛伊德那里,生存的本能及其无意识的精神力量就成为一种科学的发现了。

弗洛伊德的学说可以说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论证。虽然对弗洛伊德学说的科学性至今争论不休,但它毕竟成功地说明了许多事实,并通过医疗实践给予了验证。当然,这并不是说弗洛伊德从叔本华那里继承和发展出来的这一套东西已经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缺了,佛罗姆、霍妮、沙利文的新弗洛伊德主义就批评这一理论过于依据天生的生物本能来说明人的行为,这一批评无疑是正确的。

新弗洛伊德派承认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动机这一点基本上是对的,但却反对那种认为有天生本能的观念,而主张有基本内驱力,这种基本内驱力是可以随个人所受的教养文化而发生改变。如果说新旧弗洛伊德主义的区别是什么,那么这一点可以算是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在弗洛姆等人看来,人的特征、人的思想、动机和人格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产物,始于儿童和父母在一种主要是由社会确定的家庭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他同意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潜意识的、非理性的、强迫性的冲动支配着人的观点,不过他不认为这是本能的,尤其是性本能的。弗洛姆在指出弗洛伊德本能理论思想深受十九世纪思想家们的影响之后,又对这种理论给予了批评。例如,在他看来,里比多的力并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一定的,在爱别人时就会受到损耗,相反,他认为爱是取之不竭的,通过爱别人,爱可以得到充实,而不会受到损耗。从根本上说,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显然,这比弗洛伊德的观点有更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如上所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思想通过尼采影响到弗洛伊德,并在他那里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科学的表述。然而这一思想脉络并没有到此为止,它还一直延伸到现代,影响到今天的哲学思想家们。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之一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马尔库兹就把建立“非压抑的升华”和“性解放”的社会作为他的理想。哲学思想的发展是一篇没有句号的长文章,每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在不断地往文章的后面续上自己编排的故事,判断其价值的大小,要靠你自己的眼睛和头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学说概述与评价
著名心理学家
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识。
现代西方哲学读书笔记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漫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