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悲观哲学(四)——人性的体系

悲观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在世存在”,都说哲学是对在世存在的抽象,但被抽象的存在似乎还有更深层次的本源——虚无,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而是有完整体系且具有更高抽象意义的存在。这个体系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作为一个过程的展开——人类的使命是什么;人类到底是独立的个体还是在世存在的附属?虚无的体系目前还不被人类所了解,这直接导致人类的世界产生了“真空”区域,它是人性膨胀的根源。

虽然虚无的体系是未知的,但人性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可见的。它由一连串因果关系所组成,同时也是人类发展的真实写照。每一对因果关系的节点都是人性的基本要素,最重要的是这些关系就像是基因一样通过遗传方式在人们的一代与另一代之间传递着。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所展现的矛盾与冲突,到周围人对人情事故的议论,再到个体获得的有关“人”的信息;无论是从古代的历史故事还是从现代发生在我们眼前的事情,这其中都有很多固定不变的关系通过人性一代代的传下来,而且是稳定的、不失真的。人性体系虽适应在世存在,但它真的可以独立于在世存在而存在。

一、人性体系的建立

人性在越出原初之我掌握“统治地位”之后为了能够全面的驱动人的行为而建立起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随着人类的发展日趋完善。在整个体系中人性就是“皇帝”,它发号施令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人性产生了自己的“大臣”:欲望、性驱力。两位大臣共同使用一个办事员——情感。它们三者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构成了实际上决定人们行为的力量。

欲望是这三者中的主导,它决定人们行为的方向和基调,甚至决定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人们行为的总指挥。虽然欲望也决定人们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可是语言本身是不稳定的,同样的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欲望。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具体的行为才是欲望的真实体现。有人甜言蜜语的和你说话,最后知道是要向你借钱。单从这个人的语言来说,我们不能直接判断出他的欲望。另外欲望只对人性负责,是人性的体现。一个人生性贪婪,那么他所有的欲望都是为了实现贪婪的人性;一个人生性多疑,那么他所有的欲望都是为了让自己占据主导。人们精神世界的真空区域实际上是由虚无造成的,可人性总是想用欲望去填满。于是在不断实现欲望的同时,人性也在无限膨胀,但最终那个真空区域依然存在。我们有时候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它会促使我们找来一些东西去填补空缺,这会导致我们做出许多荒唐之事。

性驱力原本是一种力量,是人性派来监督欲望的。可是性驱力毕竟是人性的同伙,所以它自己也会产生欲望。在监督欲望的同时,性驱力也把自己产生的欲望顺便加到了监督对象中去实现。因此,我们看到的欲望其实是叠加的、是复合的。它导致了人们的欲望是分层次的,我们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总是在不同层次间转换,所以我们在某件事过后思考、总结时,很难说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尤其是在这件事情产生了不好的结果需要我们承担责任的时候,这样的感觉尤其强烈——我们会产生一种撕扯感。

欲望产生之后该如何包装、如何表达就需要办事员情感的帮助了。情感是欲望和性驱力的附属,是直接和人打交道的要素,所以情感也是最容易影响人们感受的因素。可因为它毕竟不是人性产生的独立要素,所以情感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或者迷茫。欲望和性驱力隐藏在深处和情感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想把情感归于人性,可在人性中总是找不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安防情感。另外,情感可以被看作是无常性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情感在人们精神世界的真空中游离,构成人们的感受与真实的欲望之间的屏障。情感的这个特性,也使之成为人们利用它实现某些欲望的手段。

二、人性体系的运转

当人性的需求通过欲望向外表达,并通过情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人类的人性共通点就被一个一个的积累下来。这些积累具有很强的修饰作用,它不仅可以修饰人性产生欲望的机制;修饰欲望和情感的统合,甚至还可以修饰人类个体之间的关系模式。当固定的东西增加,可变的东西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这构成了人性的真空区域。

欲望通过情感来表达,实现欲望的动力使人类的情感变得丰富、多样。可现在的问题是“内容”、“模式”是固定的,而表现的手段却丰富多样。在人性的真空区域里,情感就可以大做文章。就好比一条很有价值的消息被不同的人传递,当传递到某一轮之后,信息的真实性就开始减退,但出于惯性信息传递的过程却没有停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得用新的信息覆盖掉以前的信息,进而达到停止上一条信息传播的目的,如此往复。

人性在产生欲望的同时还衍生出力比多(性驱力),它可以决定人们的欲望到底以怎样的形式向外输出或表达,它不对欲望起阻碍或抑制作用,某种程度上来说欲望的内容有些是力比多的附加。而力比多又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源动力,这样一来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欲望就取得了联系。当附加之后的欲望通过情感表达时,人性就完全藏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我们再也不能准确的把这其中的纠缠关系区分清楚。

欲望的表达、情感的释放要受力比多的指挥。力比多的多重属性有时会让人类感到困扰,以至于这种指挥作用让人类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出所需要联系的层面。因此我们的应激行为总带有不确定性,我们习惯把人类这样的表现称为感性。

以上的每一对关系几乎都有漏洞:人性在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的遗传是稳定的——不进行筛选、欲望的内容固定而表达方式多样、力比多处于枢纽地位但具有多重属性,这些漏洞成为人性体系的“系统误差”。随着人类的发展变化,这些误差在完善,不是在修补漏洞而是在完善误差存在的模式与状态。到这里,人性体系已基本建立,可我们现实中却看不到这样的体系,那是它已经溶解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夹杂着虚无留下的真空区域,我们无法分辨。

三、人性体系的底线

康德在18世纪的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二律背反原理,这是悲观哲学的精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以二律背反的状态存在和发展着,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这一规律的存在。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可笑的想法和做法。人性体系的运转让人们在人性的膨胀与辜的无限加深的二律背反状态中煎熬着,这个状态开始和结束的两个端点是生与死,它们构成人性体系存在的底线。

(一)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人的生死就是一个二律背反:人们在生的过程中处处都有死的可能;人们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依然存有生的欲望。所以人在终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求生无路,求死无门。求生和求死都是某种欲望在驱使,求生的欲望是父母给的,这个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求死的欲望是自己给的,它可能是被动的,我们无法控制;但它也可能是主动的,这种欲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我们现在很注重健康,其实也是对生死的思考。我们总是想更健康,但总是避免不了不健康的威胁和隐患。我们总是能看到周围的人一个个倒下,甚至是离去,但我们却依然不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哪怕是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生死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它可以让我们更接近人性。

求生是为了远离求死,求死是为了否定求生,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的处境以及人生发展的阶段。处境好或者人生的初期求生的欲望就会强,对求死是恐惧甚至是排斥的;当人们处于困境或者暮年的时候求死的欲望就会强,对求死有憧憬和向往,对求生有厌恶和放弃。人死失去了人性,但是获得了自然的属性;人生具备了人性,但失去了自然的属性。这本没有好坏之分,唯一的区别是人性体系能否发挥作用——生死是人性和自然属性的置换。

(二)死亡与恐惧

人性体系的不稳定产生系统误差,这个误差会在两个方面起作用。第一它使人类偏离虚无的本源,造成人们内心实际存在的“空虚”现实化。空虚又不会老老实实的待在那里,既然被现实化就一定会起相应的作用,它会使人们感受到欲望的增加或增强,这样的欲望带有一种很明显的、附属的性质——这样的欲望可以有也可以无。比如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定会顺利的进入一所高中就读,但家长会拿成绩作为谈资和学校说钱的事情,俨然一副商务谈判的样子。从偏离本源的“空虚”经过努力却变为“可有可无”的附属欲望,人类的发展失去了自我完善的意义。第二,系统误差的存在造成了人性体系实际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会驱使人们解决,但最终只是扩大了这种不稳定本身,不良循环让人类失去方向,进而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危机。地产公司为了增加收益引进了物业,物业的服务质量和收费之间的差距引发了业主和物业、地产公司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上面出台了物业管理办法,但这个办法又单方面保护了物业的权利。这整个事件中,没有看到被解决的问题,只看到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驱使着人们结成的人性的共同体——欲望的媾和。

以上两方面作用有一个共同点——偏离虚无性,致使人类无法控制自我发展的趋势和每时每刻的状态。人类作为在世存在具有有限性,它使人性的膨胀与虚无性背离进而产生辜。如果人性在原初之我的围栏内,辜是原初之我的系统误差。当人性跨越了原初之我而成为人类实际上的主宰,辜就成为人性偏离原初之我所构成罪恶的总和。

什么是恐惧,心理学或精神病学会给出一个的解释,但哲学意义上的恐惧是指由于辜的存在而使人类深处困境并干扰人性体系运转的存在。恐惧像病毒一样延伸到人类存在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最终转化为迫使人们加速产生各种欲望的力量,恐惧的存在是人类有限性的具象。虽然存在,但恐惧始终没能让人们停下脚步思索真正的原因,而是盲目的寻找解决对策。更荒唐的是,人们寻找对策的标准竟是人类的自我感受。至此,恐惧被列为人类的精神现象而彻底被赶出了哲学体系,此为人性处理恐惧的第一步。

恐惧就如同饥饿,长期处于恐惧之中驱使人们“饥不择食”。任何可以暂时缓解这种“饥饿感”的途径被人们悉数采纳。比如“势”,最初它表达的意思就是多和少,“势大”代表“多”,“多”本来是一种内心感受,可人们却主观的把“多”和缓解恐惧联系起来,到这里人性对恐惧做了第二步处理,它仅仅体现了人性自发的需求。但当人性需要“势”具有“是”或“否”的意义时,“势”就产生出第二层面的意义,这使得“势”变成了人性的提线木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因为人性为了解决恐惧的问题而死死抓住“势”,进而产生“是”或“否”的意义,于是人性才衍生出了其他的二级属性如社会性、阶级性。恐惧成为人性的标签却从未被察觉,它加快了人类远离本源的速度,加快了人性的脚步,让人类逐渐失去了自我。

对一个人来说时间是无限的,人在活着的时候空间也是无限的。随着人接近死亡,他的空间在缩小,时间在无限的状态里即将插入一个休止符。最重要的是这个休止符何时出现是未知的,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也是未知的……几乎关于死亡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在未知的状态里欲望会受到抑制、恐惧增加,因此死亡对人们来说本身就意味着恐惧。但死亡又是辜的终结,因此死亡又意味着恐惧的终结。现实中只有死亡可以同时从两个层面上定义恐惧,间接的也就可以同时从两个层面定义人性,因此死亡人性体系的底线。

无论我们怎样定义人性、怎样描述人性,出发点都来源于人们对于这个底线的不同理解。因为感觉束缚,所以人性指挥着人们用力的挣扎、拼命的挣脱牢笼,但回头仔细一看那个牢笼又是不存在的——束缚是虚无;因为恐惧,所以人性指使人们拼命的索取。贪婪是索取、追求是索取、抗争是索取……在索取的时候人性慢慢淡出大家的视线,索取由被动变成了自为。当自为占据了人类的整个视野,人就会疑问索取是为了什么?可到了无人能回答此疑问的时候恐惧就产生了——恐惧产生于虚无。

人性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画面就是欲望,当人的欲望被满足的时候,人似乎在短时间内可以暂时忘记死亡的恐惧而取得一时的幸福;当人的欲望不被满足时,人似乎被直接拎到了死亡面前,剩下的就只有恐惧。所以人永远在有方向的逃避,逃向幸福、远离恐惧。人们永不能在二者中找到相对的平衡,就只得在二者之间来来回回碰撞。这个过程中人性是指挥家,消耗的能量就是人本身。待到人本身消耗殆尽,人性也最终消失,人终究是人性的耗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不可能,起码它没有欲望!
看完你就释怀了:人性的8个真相,看懂人性,看透人心
为什么“人性”经不起考验?
无聊之研究
看恐怖片明明很害怕,为什么还是忍不住想看?
人类行为动机——解构人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