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8年前的今天,清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良弼遇刺,死后大清亡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宁馨儿)

108年前的今天,清朝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良弼遇刺,死后大清亡

良弼,1877年出生于成都,爱新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努尔哈赤的父亲是他的远祖,属于满清皇族旁支宗室,赐红带子。他的祖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代表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伊里布。

良弼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非常孝顺。1899年(22岁),良弼以优等成绩,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成城学校学习日语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他思想激进,与革命党人打成一团,与吴禄贞等人结为好友。

(年轻时的良弼)

1903年(26岁),良弼在东京出版《参谋要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国。这时恰逢清廷实行新政,组建新军,作为留学归来的宗室青年,良弼非常受重视,进入袁世凯的练兵处任职。第二年,良弼升任军学司监督,专管军事教育和训练。

1905年(28岁),良弼升任军学司副使,8月调任陆军第二镇第八标统带官。

良弼对手握兵权的袁世凯非常忌惮。1906年(29岁),良弼开始主持保定陆军学堂校务,训练新军,为满清培养军事人才。他甚至邀请好友革命党人吴禄贞加入,“如携手练兵以御外侮,左提右挈,天下事大可为。尊主庇民,何必革命?”

10月,在河南安阳举行新军第一次大规模演习,史称漳德秋操。良弼任北军审判长,俨然已经成为满清军人的新领袖。

(漳德秋操)

1907年(30岁),良弼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兼参议上行走,进入大清中枢。

1908年11月(31岁),光绪和慈禧太后双双驾崩,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上任后,立刻将手握兵权的袁世凯解职,逐出北京。回到家乡的袁世凯非常愤恨,仍暗中与各军将领联络,试图东山再起。

(归隐的袁世凯)

为了拱卫京师安全,载沣下令编练禁卫军,共12000人,装备精良。良弼为禁卫军第一协统领,掌管禁卫军。

1909年(32岁),在良弼的建议下,清廷仿日本参谋本部设立军谘府,统筹管理全国陆海军事宜。1910年(33岁),良弼陪同年轻的末代皇叔载涛(23岁),一同赴欧美八国考察军政事务。两人志趣相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振兴满清。

(1910年,禁卫军首领访问奥匈帝国,摄于布达佩斯,前排右一为良弼)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良弼主张武装镇压。清廷派军南下镇压起义,但袁世凯从中作梗,军队不听号令。清廷只好重新起用袁世凯,但此时袁世凯已有异心,暗中与革命党联络。

11月,已任第六镇统制的吴禄贞,试图举兵革命,结果被部下所杀。良弼受到严厉指责,威信全无。随后,袁世凯进京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军权。

(油画《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35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与袁世凯的南北和谈也在紧张进行中。

良弼等满清宗室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1月12日成立了“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良弼为宗社党领袖,主张罢黜袁世凯,反对议和,组织军队力图与革命军抗衡。

(宗社党部分成员合影)

1月26日,良弼在回家途中,被同盟会成员彭家珍投掷炸弹刺杀,左腿被炸伤。请日本军医做了截肢手术,救治了两天,终于伤重身亡。良弼为人慷慨激昂,置死生于度外,临死前大喊:“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十几天后,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大清帝国从此终结,两千多年的帝制也宣告结束。

(彭家珍雕像)

良弼素有大志,才情卓越,令人赞叹,然以独木支危厦何其难哉?

1923年,在西城翊教寺召开良弼去世11周年纪念会,建“良公祠”,赠私谥“忠靖”。溥仪及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前任大总统徐世昌等人亦赠匾额,作为纪念。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81篇作品,营员“宁馨儿”的第55篇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清廷的禁卫军哪去了,为何没有丝毫抵抗?
清末宗室都是草包吗?也曾有过良臣,他遇刺后十余天清帝就退位了
历史的阴谋与真相:一人死,一国亡
清末朝廷最后的依仗禁卫军,袁世凯是如何搞定的?
清朝有一支世界顶级部队,但却无法挽回大清灭亡的命运
袁世凯逼宫溥仪为何不考虑禁卫军的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