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8(红日药业之三)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8(红日药业之三)

 

“商界葡萄藤”所牵扯出来的信息,更能真实地勾勒出企业的内在价值。

 

菲力普·费雪在《普通股和非一般收益》一书里,在第一个主要章节里详述了“小道消息”在投资方面的重要性,他叫它“商界葡萄藤”。这一主题贯穿全书。

 

朋友们可别搞错了,费雪所说的小道消息,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庄家动向的小道消息,而是向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所了解的企业真实经营情况。

 

费雪写道:“‘小道消息’的效果令人惊喜。尽管销售对决定真实的投资价值非常重要,很多投资者却根本不去评估销售活动。摆脱这一困境的方法就是打探消息。‘商界葡萄藤’很了不起,多数人,尤其是在确定自己的话传出去不会有多大危险的时候,都喜欢谈论自己所涉足的工作领域,也会放心地谈论自己的竞争对手。”

 

以前,我更喜欢像格莱厄姆一样,认为企业的经营情况,一般的个体很难全面了解,只要把握好财报就行了,但近期写了红日药业的相关研究,没想到却得到一些医生的专业意见,虽然他们只能从局部说一些个人观点,但是,他们所说的内容,比专业调研员浮光掠影的调查更真实,比券商报告不知就里的分析更理性,也比我所写的辨股析图更有价值。

 

归纳了几点,作为前二文的补充:

1、红日药业主导产品血必净与OTC药物之间的关系。

(在前两文中,我并没有搞清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OTC的关系。其实,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就意味着全部纳入医疗保障的报销目录,同时这个报销比例也高于非基本药物。而OTC是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开方就可以在药店买。医保报销和是否OTC品种没有关系,只要在医保品种目录里都可以报销。但各个省市的医保品种目录不一样,一般每个省自己定医保品种。由于我没有搞清楚这个概念,所以在前文中曾提到过血必净没有进入OTC会影响销量)

 

而博友Jrde给我留的纸条提醒我:“我本身是一名医生,据我的经验一般很少有人在药店买注射类药品,主要是没有那个技术条件在家使用,还有就是治疗要用多久,多少量都是因人而异的。(现在正是因为经济效益刺激的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耐药性存在所以对于纯中药治”(小小辛巴注:话没说完,不知是什么观点)

 

Jrde的纸条告诉我一个基本知识,血必净是中药注射制剂,是否OTC药物不是关键,能否被民众在药店买到也不是关键,有没有商誉以及在民众中是否广泛知道也无所谓,重要是开处方的医生们是否认可。

因为注射类药物的使用具有专业性,真正的使用者是医生,病人只是受用者。除了吸毒的人有给自己打针的癖好外,没看到什么人有兴趣随便买药给自己打针的。

 

2、血必净的疗效问题

我在前文中曾分析过血必净并不是不可替代的特效药,且很多医生并不了解,甚至不认同中药制剂,导致产品很难打开市场。这个观点得到了专业医生的认同,且比我预计得还要糟糕。

 

汉水云潇2011-03-28 17:32:56:“我一友在一较有名三甲医院工作,向其询问,说其所在科室并不买中药制剂的面子,制脓毒症多采取西药对症消炎、血浆置换治疗法,有可能其他科室会用,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用药权利。而他原来呆的小地方医院却是血必净用得多。”

 

新浪网友2011-03-29 00:56:18“我作为一名医疗的行内人士。我很同意你的观点,就是国产药其实不是看它的质量或牌子,它目前能否卖得好,关键是看它有没一支强力的推广队伍,这只队伍要会从上到下的推广,还有政策是否灵活,这些你都明白。

 

不过,从长远来说,作为医生,我还是认为药的功效跟不良反应还是很重要的。血必清这个药其实我并不看好,比如我在广州儿童医院的icu就没见过有同行有用过,血必清毕竟是一个中药制剂,中药针剂不良反应还是很多的(这是事实),而且这种不良反应往往是致命的,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使用时可能会比较慎重。当然,如果不良反应少,而且回扣大大的,工作好好的,加上icu里面关起门来干活,发生事情病人家属也不会看到,在目前的这种操作手法下,我不排除它会推广得很好。

所以,上面所说的从长远来说,我不知道长远都多长。”

 

天空之城2011-04-09 10:59:55:“20078月,SFDA发出《关于开展注射剂类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核查工作的通知》,其附件列出了部分化学药品注射剂高风险品种名单、部分中药注射剂高风险品种名单、部分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其中,血必净被列为中药注射剂高风险品种。”

 

根据上述三位网友的分析,血必净在三甲医院、知名医院使用得不多,越是水平高的医院越相信科学,对中药制剂也就越有抵触心理。而相关目录也反应了中药制剂的风险。

 

我后来查了这个目录及相关知识,很多知名中药注射剂都在高风险品种中,而严重不良反应的注射剂也包含很多常用化学药剂及部分中药注射剂。经查该目录,血必净未出现在严重不良反应名单中,可能是药效好,也可能是使用者不多,尚未暴露相关问题。

 

关于中药制剂的风险问题,根据专家观点,要辩证的看,中药制剂的问题主要是提纯不过关,制剂会掺入其他杂质,且药效有差别(红日药业在生产血必净时采取了指纹图谱技术,质量管理水平高,药效较稳定,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敢完全保证不混入其他杂质),而医院中的西医对中医理论不是很了解,未能根据病人的体质合理用药,也是产生副作用的重要原因。从不良反应来看,中药制剂是有一些副作用,但化学制剂也一样有,而且问题还更多。

 

3、血必净的产销率与成长空间问题

博友青鸟针对血必净在自己所在医院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作了很好的分析,信息非常丰富,相当的精彩,我看了好几遍:

 

青鸟2011-04-08 09:04:53:“ 辛巴兄,我在河北一家县级医院从事行政,就我自己查到的血必净使用数量及心中疑问向兄请教,盼赐教:

 

1)我所在的县级市毗邻北京,人口60万,年财政收入十几亿,在全国百强县排名90几。我所在的医院属于二级医院,住院病人长期在七八百上下,2010年流水过2亿,就规模和流水来说在全国县级医院里属中上等。

 

220105月该药进入我院,现属自费药,药房查到血必净使用数量如下:20106110支(门诊和住院使用数量之和,下同)、20109210支、2011150支、20113100支(观察期自20106月至20113月共10个月,抽查间隔时间大致3个月)。使用科室为ICU、呼吸内科、急诊科。

 

3)该药使用效果向我朋友询问(我院ICU的老主任),答曰:不错,临床效果明显,在他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西医在治疗全身炎症、脓毒症、多脏器衰竭只有那几种方法,而配合使用此药或单独使用效果明显。

 

4)在我院这10个月内看不到使用数量的稳定增长(也许观察期还短),该药自费(价格不便宜,零售40多一只),且不属“三素一汤”常用药,卖出多少全靠大夫的笔头子。推断该药的业务推广一般般(该药单个病人使用数量并不低,在ICU一般是每病人每日二次静脉滴注,每次5只,连续35天,单病人使用在3050支以上,从我院全院使用数量推测,这几月使用此药的病人数量应不超20人),而在中国做药,销售这个环节太重要,好的销售能把狗屎卖成黄金,反正狗屎又吃不死人。

 

52009年血必净销售900万只,该产品覆盖全国1500家医院(数据来于辛巴兄之博文),我们来毛算一下账:我院年使用血必净大概在2500支(取抽查月份中最高使用量计算,我院有个别月份使用数量为0,药房的回答是没有合适病人,去年9210支×12=2520支),2500支×1500家医院=375万只,与900万只缺口巨大,再翻一倍700万只缺口也不小,我对该公司900万只的2009年产销量心存疑问,‘2010年产能达到1500万只,2012年达到2600万只,’生产那么多,它卖给谁去?截止2009年,我国共有三级医院1233,二级医院6523个(数据摘自《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就是这7756家医院每年都平均用2500支血必净,也才1900万只!

 

6)受抽查样本限制(只有我院),以上计算可以看成数字游戏。看兄文后留言好像三级医院用的不多,二级医院多一些,希望有其他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提供数据,不同省份地区、不同级别、尤其是血必净进入省医保用药目录的医院,咱们一起做一个血必净销售情况摸底调查,以期能尽量将接近事实的真相。

 

7)个人来看血必净的销售策略,全部进入各省医保用药目录是重中之重的工作,这是敲门砖,没它还真不行,进了目录病人能报、大夫爱开、效果又不错,销量不翻几番才怪!目前已进入的医院也大有潜力可挖,在适用科室和适应症上扩展的空间还很大,而这也是企业业绩增长的来源和股价一飞冲天的最真实力量,但市场推广的难点和红日目前的弱点也在于此。

 

8)从辛巴兄的文章里没有看到对红日管理层的论述,其实我更想知道兄台对该企业管理的论述和判断,好的掌门人很重要啊,还是那句话,有好管理、好销售,狗屎也能卖出黄金价,何况血必净这药的临床效果还不错呢。

 

9)受兄之教导对红日予以关注,如果市场给机会等到安全价格时可以买它一些(兄说的合理偏低价),但说实话目前的信息还不足以支持我长期持有这个企业(对红日产销的疑问、管理层的陌生、创业板大势向下的可能性),买入归买入,但持有是另一码事。也许这也正是很多人都曾骑过大牛最终却失之交臂的原因吧,但话又说回来,错过并不是遗憾,天下美女千千万,娶回家的不也是那一个吗。”

 

博友青鸟所写内容,有几个重要信息:首先,是像他所在的二级医院流量非常大,但血必净却用得很少;其次,其医院处于河北靠近北京,就在该公司的周边地区,销售推广却如此之差;第三、该药疗效确实不错(我也查过相关评价,有用过的医生都说效果确实不错);第四,每个病人平均要用30-50支以上,量比较大;第五,以其调查来看,销量难以达到报告公布的量。但如果营销打开的话,成长空间还很大。

                 

虽说一滴水可以见到海洋,但也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相反说法。我认为,从微观来分析,青鸟对血必净的质量、用量的评价是很有价值的,而对销量的推算有合理性,但准确度可能会有问题,比如说,血必净是20105月才进入该院,医生们有个熟悉与了解的过程,使用率自然较低,由此统计来的数据不能代表其他使用率较高的医院;此外,使用量也不能完全等同于采购量。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业绩造假的可能。如果有用量比较大的医院的医生能够提供血必净的使用量,可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推算。

 

个人认为,在没有其他信息证明造假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相信红日药业的产销率的,如果该公司能够加大销售力度,高成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毕竟血必净是一款值得信赖的好药。

 

4、盐酸法地舒尔

关于盐酸法地舒尔的用量与护城河问题,前面那位无博客的新浪网友还有精彩论述,摘录如下:

新浪网友2011-03-29 00:56:18“再谈谈那个神经科的药。可惜我不是做神经内科的。但我们医院的神经科比较强。我曾有亲戚在他们科住院,看到他们开得药很丰富啊,每天的药费接近2千元,可想而知,神经科药物是大有可为,当然竞争肯定好大。所以,此药能否取胜,关键也在于推广;当然如果有特效也不排除大众医生会开它,因为做医生的,关键是能用药治好病,功成名就,其次才看钱。但它有特效,很快就会吸引模仿者,国内真的可以研制出有特效的专利药的厂家,很少很少很少。

 

因为做这一行,我还是比较小心,我不会把我所有的筹码放到医药股里面去,因为国内药的生产监控实际还是比较差的。我就害怕我投的标的会发生齐二药这样的事件,血本无归。”  

 

寻路人2011-03-31 22:19:02:看博主留言中提到盐酸法舒地尔,自己也顺便google了一下,无意中发现准备仿制的还不少呢,比如“国内已经在生产这药的目前还有成都名阳药业有限公司,天津中瑞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再有就是红日药业了。不看好此药的利润空间,大家都仿的话,那就刺刀见红,拼规模效应拼成本了。”

 

新浪网友2011-04-10 23:14:55:我也是药业从业人员,法地舒尔的下降趋势,已经体现,样本医院日本旭化成2010年份额已经上升至7.5%(2009年5%),目前山西普德批准上市,后面还有20多家企业正在SFDA审评,预计2012年,红日法地舒尔份额将骤降。

 

看了上述几位医生的专业观点后,相信大家对红日药业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红日药业有成长潜力,但绝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么好,前进的道路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投资成长股所必须要冒的风险。

 

青鸟朋友所提到的管理层的素质问题,我也不是很了解,需要“商界葡萄藤”的参与者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才能进行分析。

 

至于青鸟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我可以试着谈谈。

青鸟2011-04-08 20:24:03“兄判断今年910月份大盘见顶:兄台如此判断的逻辑是什么?看到市场近期有东风吹战鼓雷的迹象,个人感觉吹鼓手、讲故事的又来了,如果就这样牛市就展开了,简直大大的不合逻辑!大家都看涨就涨上去啦?没有什么判断的依据,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瞧这阵势,兴许能冲过3478这个心理点位,冲击4000也是可能的,即使是假高潮也是高潮嘛,这之后嘛,尘归尘土归土,万籁俱静后才会有真正黎明的到来。”

 

我在前文中已经分析了市场资金主流转换的深刻背景,随着资金逐渐从高估的中小盘股流入到低市盈率大蓝筹股票,将由蓝筹股主导市场行情,如果半年前的转换阶段,还让人难以判断的话,那么,从今年三月底开始,这种迹象已经相当清晰了。

 

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1996年、2000年的大盘股革命,还是2003年的二八现象、一九现象,2007年的中字头央企股票大疯狂,大盘股每隔三、四年就会疯狂一把。这种周期与大盘股的业绩增长有关系,因为他们太大,增长太缓慢,又大又慢,谁也不喜欢,导致价值低估,经过两、三年的低增长后,行业周期向上时,部分大盘股也会出现一次较快的增长,在戴维斯双赢效应的驱动下,大象也能跳舞。所以,大盘股的活跃周期大致是三年,先不死不活两年,让人们彻底抛弃,然后再猛涨一年,套住很多人后,再折磨两年,让人解套。

 

而不管是大盘股革命、还是二八现象、一九现象,都会产生副作用,很多中小盘会因为资金分流而严重失血,导致走平或下跌。如果在1996-2001年、2006-2007年那样的超大牛市,两类股票都有机会,只是阶段性表现不同而已。如果是2002-2005年那样的大熊市,大盘股的上涨并没有推动指数上升多少,而身处期间的中小盘股票却大多跌得惨不忍睹。

 

大牛市一般要十年才来一次,因为每过十年,新的一代人又成长起来,初生牛犊不怕虎,才能干出疯狂得不可理喻的事情。所以,从大周期推算,到2016年,才会有一个超大牛市的开始,而中国经历了十二五规划的社会转型,民间财富有了较大积累,也就为2016年以后的大牛市积累了更多的弹药与炮灰。

 

不说太远的事,幸福就在当下。先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经历过2008年那样超大跌幅的调整后,市场未必会出现2002-2005年那样的一路下跌行情,但是在世界整体经济放缓、总体需求不足、通胀严重的大背景下,市场也很难走出大幅向上行情,因此,市场将长期维持大幅横向震荡走势,这期间,大盘股一定有表现的机会,只是,如果他们表现了,其他股票就要受苦了。

 

大盘股虽然大,但也是股票,同样遵从价值规律,由于成长性不行,只能赚低估的钱,也只有股价大大低于合理价值区时,才会有大的机会,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超低的价格就没有超额的利润”。我们假设一个大盘股合理估值是10块,每年增长10%,如果以10块起算那么也就是一、一两块的上升空间,对市场吸引力不大。

 

但是,合理估值10块的股票如果跌到5块,哪怕是只能回到合理估值区也有100%的空间,加上大盘股随后出现的阶段性业绩较快增长,在戴维斯双赢效应的驱动下,乐观的人们极有可能一路抬到15元,5块买就会产生200%的空间。

 

所以,历次大盘股主导的行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些大盘股经历了近两年的下跌,且跌得便宜得不可想象,同时,中小盘股抬得过高,业绩严重透支好几年,怎么炒都炒不动了,有一批先知先觉的资金会放弃中小盘股,悄悄潜伏至大盘股,形势就会发生大的逆转。

 

但是,大盘股也有其运动规律,由于流通盘太大,操作困难,所以收集、拉高、派发都得很长时间,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三个阶段分别都得用去半年时间。

 

鉴往可以知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03-2004年(之所以选择这个区间,是因为市场状况最相类似,大牛市之后的长期调整市道),三个大盘股的精彩表现,分别是一汽轿车、宝钢股份、中国石化。

大盘20016月见顶2245点后,经历了一年的下跌,人气涣散,大盘股更是跌得惨不忍睹。经过一年的下跌后,大盘于20026月到达阶段性底部1400点上下。大盘股的走势大多弱于大盘。

 

但是,在20026月,出现了一波短期飚升行情,主导行情的居然是大盘股,是超级主力的第一次拔高吸货行情,之后就是连续半年的横盘打压吸货,并完成市场热点的转换,开始出现强于大盘的迹象,只是强弱略有差别,一汽轿车最强,横盘吸货;宝钢股份次之;中国石化则更弱,但总体而言,都强于大盘,未再跟随大盘创新低,注意,这个用时长达半年。

 

(注:上述分析,对比现在的参照意义在于:201010月至20113月的半年行情,无论从大盘运行态势及内在强弱结构、高低价股分布、市盈率状态、时间周期均与2002年6月-2003年1月极其类似。大家可以参照着看看看。)

如图:






 

让我们继续回顾历史,20031月至7月大盘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用时近半年,上涨并不多,参与股票也很少,真正走出的翻倍行情的主要是以刚才所举三大龙头所同类的超大盘股票,大盘于5月提前见顶,但由于三大龙头强势横盘,大盘真正下跌是20037月,这也符合我前面大盘股上升用时半年的基本分析。

 

给我们的参照意义就在于:如果从20113月转换结束,开始大盘股主导的主升行情,那么用时半年的话,大盘见顶时间就在2011910月份。至于之后会不会像20037月横盘半年再开始最后一段升势,我无法预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目前的市场结构与我所举的2003-2004年的大盘类似,但是,主导行情的大蓝筹却有所不同。2003年的行情主要是因为汽车产业的第一次繁荣,因此,一汽轿车最强,接着传导给钢铁行业的宝钢股份、再传导给炼油的中国石化。

 

2010年开始的转换,先锋是中国南车为代表的高铁板块;接下来是与能源有关的中国石油、最后是低市盈率的金融板块,主线条是能源危机。

 

有兴趣的可以比较一下201010-20113月的中国石油与20026-20031月的一汽轿车。中国石油接下来的走势极有可能类似于当年的一汽轿车、宝钢股份,最差也能走出当年中国石化的收官行情。

如图:




 

在这种一九行情里,很多股票会走出完全与大盘背离的下跌行情,不信的话,可以看看各种中小盘股、概念股、酒业与药类等防御股在2003年的表现,那可是刀刀见血的,到了2003年底才开始有所转机。这也是我有信心到年底捡便宜货的原因之一。

 

当然啦,我的预测并不一定准,但是,即使情况完全相反,也没什么,这些预测只是强化我等待低价的信心而已,根本出发点还是为了等待较大的安全边际的心理准备。

实现了,就一如预期地按计划对红日药业建仓。如果没有实现,一笑即可,继续等待好了,我坚信,市场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疯狂与恐惧必然会交替出现,无非是早晚而已。

 

本文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基于经验主义的预测,而是博友们提供的信息。感谢新浪博友Jrde、汉水云潇、邮箱为http://www.360doc.com/mailto:junliewang@163.com的新浪网友、天空之城、寻路人,2010年4月10日23点留言的新浪网友。当然啦,特别是要感谢博友青鸟,没有他的认真分析,也不会促动我续写本文。

 

前路还须慢慢行走,好股仍须长久等待,在静心等待的日子里,让我们牢记费雪的技巧,全面收集与运用有关企业经营的真实“小道消息”,多做一些红一方面军Q群正在做的事情,认真搞好企业调查与研究,并始终坚持下去。

 

延着品质优良的商界葡萄藤,才能采到价值连城的成长之果。

 

小小辛巴于2011410日完成于鹭岛百家村。

 

注:前段时间写得太累,似乎掏空了脑袋与身体,盗取天机者必受天地的责罚,接下来的日子,不管怎么休息都是思想枯竭,笔生得很,虽然一直在研究正泰电器,却一直恢复不过来,希望借此文之力,早日找到过去的一些感觉,及时完成正泰电器的辨股析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日药业1则新闻
解读大盘4100点上,未来方向医药板块!
中药注射剂依然是未来几年最好的医药资产
65亿抗感染注射剂!江苏药企首家过评
红日药业:公司与302医院联合研发“克冠一号”产品 目前正处在科研阶段
小小辛巴的辨股析图8(红日药业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