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懂上海:弄堂里的“康乐球”

    现在的80、90后,都没听说、或者见过康乐球。但在笔者的少年时代,康乐球随处可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弄堂里就开始盛行康乐球,相较于桌球,康乐球更平民化,在弄堂里支起桌子,就可开战。

   始于民国的康乐球,上海人也叫“康郎球”。有一种说法,说是印度台球(Carrom)传到中国演变而来——你用英文搜搜就会发现,“阿三”至今认为,上海人的康乐球,就是学他们的。

   不过,还有“老上海”说,早年老北站附近的康乐路上,一家木器店老板发明了这种击打棋子进洞的游戏,当时参与者都觉得好玩,于是就以路名来命名。可惜,年代久远,已难考证这种说法的真伪。

   照片上的爷叔“枪势”哪能?上海人为啥叫“枪势”,因为正宗上海人,把这根球杆称为“枪棒”(无论桌球,还是康乐球),所以,捏枪棒的姿势,也是品评球艺水平的标准之一。

   康乐球同桌球的区别在于,桌球台子是长方形有六个洞,康乐球台子是正方形,有四个洞;桌球的台面铺的是绿呢,康乐球的台面,则讲究的是光滑打蜡;康乐球其实不是球,是圆形的“饼”,条件差点,大家就用象棋子来替代。

   上海滩康乐球全盛的时期,凤阳路大光明弹子房里也摆上了康乐球。可能,那时到弹子房白相的“公子哥”觉得白相康乐球更时髦,再白相落袋反倒落伍了,弹子房的老板也算顺应潮流。

   不仅大光明弹子房如此,弄堂里更是到处能听到子与子、子与围板撞击发出的“克朗”声。其间间掺杂或喝彩、或叹息之声,更是让康乐球成为了弄堂文化的一道风景。

   上海人还为康乐球发明了众多术语,说起来既生动,又风趣,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新找出来读读看,看看侬会不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击球的“母子”叫“老板”,“老板”也有不同的打法:“两借弹”、“三借弹”、“长借弹”、“削薄弹”、“退沙弹”、“定沙弹”、“跟跟弹”。

   打“排子”即玩家四人各占一面,将4组球子分别贴紧桌面边框排列,居中排7只,还有一只放置在圆洞后的角落处,就是台面上最甴曱(上海话,读cuo ke)的地方,一度被球友叫作“台湾角”(如下图标注的位置)。这只子最难打,打不好,子不动,“老板进洞”。打“排子”的胜负是看谁率先打完属于自己的8只球子。技艺高超者,可以不停歇完成,俗称“一枪光”。

   还有一种打法,打“团子”。这是将32个球子规置球桌中心后竞技击落。最后统计每人打进洞内的球子面值。标有“4”的一只球子,等于打进4个标有“1”的球子数值,以数值大者为胜。打“团子”就要比打“排子”耗时长很多了。

   上海人打康乐球,还发明了很多噱称:“扫台湾岛”、“搅花福禄客”、“拉自洞(自拉洞)”、“一炮两响”、“前勿响后响”、“滑枪头”、“游马桶”、“打说明(即指哪个打哪个)”、“比中(谁离中心最近谁先开球)”等等。

   跟侬解释其中一个:啥叫“搅花福禄”?

   上海话里把“大叉”(X)叫“搅花”,“福禄”呢,“fork”是也!“搅花福禄”,实际上是一种西餐的餐桌礼仪,“cross forked”,就是将刀与叉以“X”形放在盘子里,表示这道菜已用毕,或味道不对口不想再用。这样,服务生走过看到了,就会见机收走。

   后来,不知怎的,“搅花福禄”被用到台球里去了,指的是,用“老板”用力击打子球的任意半边,子母两个球在球台上划出一个漂亮的“X”形,子球撞一岸后入袋。

   康乐球是可以租额,弄堂里额“小书摊”有得租,租金好像几角钱一小时。后来,玩上瘾了,自家买一个,也渐渐多起来,至少比现在家里有“麻将台”普遍。

   此后,康乐球一度被少数人发展成一种变相的赌博方式,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口碑。文化大革命时期,更为冠以“封、资、修”(那真是一个疯狂额年代,“封、资、修”了啥地方,现在人肯定不能理解)。改革开放后,康乐球运动虽被恢复,但由于台球运动的再度兴起而被旁落。现在,这种“平民运动”已经很难在上海市区内觅到踪影了,即便有,参与者也以中、老年人为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弄堂里的“康乐球”
打康乐球
白相大世界|康乐球、叠骨牌、抽绳子...弄堂游戏集市本周末回归!
石库门弄堂里上海小囡白相回忆录(上)/ 作者:赵基开
上海人打乒乓、打康乐球与踢足球辰光讲的海派术语
沪语“自拉洞”小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