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和平】外滩的啤酒香味(05.8.20)
    那个夏夜,我们一行四人悠然地走进了黄浦江畔外滩啤酒总汇菲斯特啤酒坊。

  是多少年之后的再次进入,推门进去,扑面而来的情景宛如当年:酒坊中央,依然是那两个高高大大的橡木啤酒桶;酒坊四周,依然是带着森林气息的原木桌子和原木椅子;服务生端上的依然是飘散着浓郁香味的德国鲜黑啤;而吊灯也依然如故地洒下一片橙色的光,柔和得就像黄昏的余晖,来自世界各国的男女们也依然故我地在吊灯下纵情畅饮,一派生命的快意景象……时光仿佛正在流转,我们四人不由得心潮起伏、不饮自醉。

  即使生活在上海,但也未必人人都知道,在九十年代初期,菲斯特啤酒坊正是上海最著名的一个时尚地标;同样,亦有很多上海男女并不知晓,菲斯特啤酒坊的店门虽然开在汉口路上,但作为海关大楼的一部分,它还有一个门牌是中山东一路13号,而朝南相隔不多几个号头,便是三十年代上海滩的著名时尚之地:如梦如幻的上海总会。曾几何时,美国人霍塞在他1940年出版的一书中这么写道,“上海总会是上海先生们所最引人自傲的一个集会场所。在快到午餐之前,你大概能会到上海所有的大班,因为洋行大班大多数是在这总会里边吃午饭的。”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当年的上海总会后来的东风饭店的一楼成了国际海员俱乐部的一个酒吧。尽管时光已过去二十多年,但我清晰地记得酒吧四壁高贵的橡木护板,记得整个酒吧洋溢着的詹姆士一世时期的风格。那天,朋友请我在那里喝了对上海人来说十分稀罕的海涅根啤酒,朋友用兑换券让我开了“洋荤”,啤酒滚过舌尖的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这是发生在外滩的上海传奇的又一个细节。

  因为,说起啤酒,一度曾是上海人的一个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在上海大街上排着长队零拷啤酒的情景曾是城市人最鲜明的记忆。一直到了1987年,啤酒生产才被列入上海的实事工程,也在这之后,生啤悄然进入城市的象征之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外滩一侧的汉口路上,出现了专门经营鲜啤的菲斯特啤酒坊。酒坊中不仅有着一整套闪着幽幽光泽的紫铜COPPER自动酿酒设备,还有着森林意味的原木桌椅,有着让人遐想无穷的欧陆风格的吊灯……那时,我等上海时尚男女不仅第一次喝到了现场酿制的慕尼黑黑啤,还领略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便绵延不尽的那份外滩风情。

  进入新世纪,在外滩这个城市地标中,品尝啤酒的美妙之地更是比比皆是。

  记得那天告别久违了的菲斯特啤酒坊后,我们又去了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海湾大楼,在它的30层酒吧中,我们凭窗瞭望,黄浦江在这里转了多么漂亮的两个S形弯,老外滩的繁华和新外滩的妩媚尽收眼底,尽管这里没有鲜啤,然而深深地喝上一口罐装啤酒,感觉一样地逍遥自在。

  那刻,我细细打量,悠悠遐想:在外滩这条优雅的滨江线上,有着对上海的历史作出说明的早年的上海总会,有着对九十年代的开放作出阐释而今盛况依旧的菲斯特啤酒坊,有着雅致之极的城市海湾大楼啤酒吧,这林林总总的城市时尚空间让我恍然明白:上海的时尚地标,是被历史和现实这条看不见的红线串联了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克外滩源(上) | 上海 · 地标
上海新外滩开始夜景灯光调试
上海外滩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图集)
上海100地标指南
图说黄浦|300年商船会馆修缮落成,江南文化地标回归外滩
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上海滩,夜景还得看上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