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寒】稻米乡情富古镇(05.3)
古镇朱家角,地处上海西郊淀山湖畔,有着千年历史,不但风景优美,文人辈出,米业的繁荣更是有口皆碑。
  明末清初起,朱家角米业突起,米市的贸易竞超过了“衣被天下”的布业。当新米登场,古镇米市的日交易量达900余吨,号称“万石”。方圆百里的农民把米运来贩卖,米市的繁荣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所以当时有“来一船去一船”之说,意思就是农民把米运来后还要带一船生活用品回去。这样的良性循环让这个古镇一天比一天富。
  朱家角的大米粒粒雪白饱满,顺颗传香千里,不要说是煮熟之后软糯可门,叫人胃口大开,就是那生的米,咬在嘴里和别处的大米味道也是不同的。行家一靠看,二靠间,三靠咬,马上就能识别大米的优劣好坏了。朱家角因米而富,因米而闻名,电就不足为奇了。
  北大街是以前古镇最大的一条商业街,虽然在现在人看来,它不过是条小街,宽仅三到四米。佃在明清时代,它号称长街三里,店铺千家,是繁华和商业的代表。如今的“稻米香情馆”就建在北大街上,原址就是著名的白年老店——合丰米行。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朱家角的米市非常繁荣,大大小小的米行有七十多家,而合丰米行就是当时四大米行之一,现在这家米行的布局仍然是依照原合丰米行老店员雷家麟先生的间忆和指导重新布局的,走进去,让人有一种恍如重游历史的感觉。门门的柜台至今还在营业,人们可以从这里买米和杂面什么的。对面墙上有…幅漆箔画,画的是朱家角当年的繁华景象,乍一看还真有点“清明上河图”的味道呢。
  俗话说:大斗进,小斗出,说的就是一些商人的生意经,把大斗进来的米,用小斗卖出去,迷信地认为这样可以多赚一些钱。也不知道是碰巧了还是这样的方法灵验,朱家角的商人因此而日进斗米,快速致富了。
  城市人爱过的是圣诞节、情人节等从西欧国家流传过来的洋化了的节日,然而米食文化的江南人民喜欢过重阳节,家家户户蒸糕、吃糕,既饱了门福,又讨了“生活步步高”的吉利口彩;他们也喜欢过端午节,可以吃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朱家角至今还有在端午节上摇快船的习俗;他们更喜欢过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团,寓意着渚事圆满,合家团圆。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值得追求的?朱家角的人们从稻米出发,做出各种美味,象征各类吉祥如意,我们不得不钦佩他们的智慧和朴实。
  每当春耕的时候,江南农民就有祭牛神的习俗,因为耕地的首要大功臣就是耕牛,没有了牛,就没有办法耕地。农民在祭台前祈求保佑耕牛无病无灾,来年又有一个好收成。立春的时候还有迎春牛的习俗,就是把牛装扮得漂漂亮亮的,无论大小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去抚摸它,以期待它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每当秋收的时候,农民们就用风扇车把饱谷和瘪谷区分开来,所以朱家角的米都是质量合格过关,令人放心的。
  朱家角人还有自酿米酒的习俗,每当秋收以后,都围坐在一起品尝各家酿制的米酒,这电是他们联络感情的一种方法。这种做法允分展现了农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性格;也寓意了朱家角的建筑和存在就像陈年佳酿一样,越老越有味道。
  朱家角乡民的体内浸淫着稻米丰收时的风景,孩童们在大米囤中打滚的欢娱,饱了口福时的满足,品着米酒时的爽快。朱家角的大米就像是一个地方的象征,就像是一棵在他们体内茁壮生长的大树。无论是太阳冉冉地升起,还是满月高高地挂上树梢,朱家角的人们只是不受影响地按照他们的步伐跟上时代的节奏,同时又保留着自己淳朴的民风和特点,让远力的人吃着他们的大米,心中还留恋着那个古朴而美好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四大米市”之首——无锡米市的兴衰史
皖江两岸稻米香
紧邻上海千古名镇,游古刹看国宝,瞻仰叶圣陶纪念馆,品米市风貌
走进角里的文化大咖(1)
闻名于世的无锡北塘大街(之一)
无锡米市的嬗变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