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忠言逆耳(一一五)

继续《忠言一一四》的总结话题:

一八七、关于反射理论

反射理论,又称反射性理论或反身理论,最早由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提出。其基本含义:均衡状态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之一,但因为在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多数情况下事物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如果相互作用是良性的也就是可逆的,事物发展会在发生偏离的短时间内回到均衡状态,但如果相互作用是不可逆的,那么事物发展就会出现历史性的突破。

1.理论依据:

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

2.反射现象:

索罗斯认为,经典经济学理论对市场运行的解释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起码在金融市场上,经济理论分析所给出的结果是大错特错的。

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之处在于,市场参与者要对付的不是给定数量,他们要把未来进行贴现,而未来则依赖于市场现在如何贴现它。这就使得供给和需求条件不仅是未知的,而且是不可知的。参与者只能根据预判或者偏见做出决策,而这决策反过来又使得与决策有关的主要内容变得更加不确定。因此,不借助于反射性的概念,金融市场就很难被正确的理解。但是,很多经济学家却总是想方设法回避这个问题,理性预期却为他们提供了方便。

金融工具的价格被反映如下基本面:股票市场的未来收益,债券市场的未来利息支付,期货市场的未来供给和预期需求。重要的是,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总能够反映出所有这些基本面的已知信息,并且市场参与者要认识到这一事实,才能算得上理性的。因此在缺乏内部消息的情况下,投资者假设他们的业绩能够超过市场则是不理性的。所以,市场总是处于均衡状态,任何暂时的偏离只是随机漫步性的。上述观点,就是理性预期理论。索罗斯并不接受它。

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非但是不理性的,而且还是不可避免的在他们的决策中不可避免的引入某种偏见。对于有偏见的判断来说,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他们不纯粹是被动的:他们可以影响事态的进程,而事态的进程恰恰是有偏见的判断所要反映的事情,因此他们具有反射性。其要表达的意思是,重视基本面而不重视参与者的偏见是错误的。同时,忽视基本面而重视参与者的偏见同样是错误的。

3.索罗斯投资哲学

反射理论解释了投资者与市场的联动关系:投资者依据不对称的资讯形成对市场带有偏见的预期,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这些决策会进一步改变市场原有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资讯,并反射出一种新的市场形态。索罗斯认为,这些不同的投资偏见和异象是驱动市场的源动力。当投资偏见趋于零散时,市场呈现出趋于均衡的状态;当投资偏见形成方向性的积聚并从而产生‘蝴蝶效应’时,市场的状态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并最终在趋势衰竭时产生反转。

①谬误性与反射是反射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索罗斯认为人正确地理解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对于市场的理解总是具有错误性的或被扭曲的-这是谬误性的含义。正因为这种谬误性(偏见)的恒久存在,人的行为也时常是非理性的-这是反射性的意义。比方说,认定一个孩子是坏孩子会真地塑造出坏孩子。其实,对认知偏见的理解很容易,因为世界的复杂性已然超出了人类理解的能力。然而,由于人们对于确定性的虚妄的追求,反射性被忽视了(反射性导致不确定性)。

②如果有效市场假说是正确的,那么索罗斯就只能是错误的了。亦或索罗斯对了。其实,凡思维存在的地方,偏见就存在,反射性就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作为市场的参与者,人的思维和行动会以两种互动的方式影响市场: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和操控功能(manipulatingfunction)。认知是人们理解市场的过程;操控是人们试图将市场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改变的过程。这两种功能将人类的思辨与现实以一种相反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在认知过程中,现实影响了参与者的观点;相反的,在操控过程中,人的动机影响了现实。当这两种过程可以独立运行时,认知可以产生知识,操控可以产生期望的结果;相反的,当两种功能同时运行时,他们互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他们将被互相影响和扭曲。这是市场无效性的根源。通俗的说,就是本来事情不是那样的,大家都预测事情会是那样的,结果改变了事情的发展过程,导致事情真的向着预测的方向发展了。

③索罗斯认为,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首先,要真正理解反射性的意义,我们要区别开现实的两种形态:客观的现实与主观的现实。在外在世界发生的是客观的现实,而在参与者思维过程中存在的是主观的现实。下雨是客观的现实,下雨后很冷是主观的现实。客观的现实只有一个,而主观的现实可以有很多种。反射性连接着现实的各个层面,并建立起一个双向的反馈机制。然而,当主观性现实不存在的时候,反射性亦不存在。

  当主观现实存在时,不确定性便产生了。我们不能单纯依赖事实做出真确的决定,因为我们观测到的事实本身不是事实。我们观测的事实,是客观的事实与主观的现实带来的投资偏见互动的结果-它是动态和不真实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索罗斯的一个经典论述: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它的均衡状态属于极端事件。

这个双向的反馈回路包括正向回馈和反向回馈。反向回馈将市场参与者的不同投资偏见聚集到一起,而正向的回馈将投资偏见扩大化。用另一种方式说:反向回馈是自我修正的(self-correcting)。它可以长期存在并最终导致市场步入均衡状态,这时投资偏见与现实达成了妥协。相反的,正向的回馈是自我强化的(self-reinforcing)。它不能长期存在,因为当一种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参与者会意识到偏见的存在,从而市场发生反转。其实,这一过程就是趋势与反转的形成过程。这里,根据索罗斯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为盛衰过程(boom bust sequences),或泡沫周期理论。

注:以上只是对该理论作一个基本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相关书籍资料作详细的了解。

一八八、关于操作与持股的几个简单实用的原则

实践见真知,这是我们小时候都知道的一句话。通过一轮行情的涨跌,网络中炒股高手其真伪相信都已经分得清清楚楚的了。因为真牛B的高手会在下跌中有效控制风险,在持续下跌中是不会冒险往里冲的;2B高手才会在持续的下跌中,为了显摆自己水平比一般人高,不顾一切地往里冲,最后把到手的利润又给全吐回去了。

不过诸位注意,这是我们的观点,觉得他们在持续下跌中又频繁杀回去,把利润吐完甚至不够吐,纯是没事瞎折腾。但是对于那些当事人而言,他们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只会觉得在高风险时操作一把,才足显水平之高深,深到可以开航母进去。

好了,这类人我们就不再去多作评说了。那么我们在实盘操作当中,实际对于散户而言,只能顺势而为,在大势好时有效的把握进机,在大势转空时,停止操作,以避下跌的风险。

这个话说来容易,但是有很多朋友都反应真做到好象挺难的,几乎做不到了。只有在事过境迁了,回过头一看,才明白,唉呀!当初我要是在这里休息,不仅保住了利润,而且不用那么累,整天心情跟着分时图暴喜暴忧的。

其实这个要做到并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很多朋友往往对于经典的理论或者说理念,总认为过时了,不适用,总想着要学与时俱进的新方法,当然这种想法是对的,但是前提是有经典理论学习过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新的方法。这样子脚跟子才能稳,才易在股市中站立起来,而不是直接掉泥坑里,爬不上来,连救命稻草都难找一根。

1.均线法,即系统自带的MA 5.10.20.60)四条均线,强烈建议不要改参数!

A.当四条均线空头排列时,那种股无论是什么人在吹,不要碰!

B.当四条均线多头排列时,只要不是开口放在特别大,可以安心操作与持有;

C.当四条均线横着纠结成一团时,只要没有出现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趋势变化,不要急着买入;

2.布林线法,即系统自带的布林主图BOLL,强烈建议不要改参数!

A.开口由大缩到小,那是机会的来临;

B.开口由小扩散到大,那是风险的来临。

3.其它常用指标,如KDJMACDASI DMISAR等等,这些经典的指标公式其实都是相当实用的,只不过我们都没有去深入研究和使用它。这些指标所提供的多头、空头的反转信号以及超买、超卖的信和强弱的信号等等都是相当稳定的操作信号。

这里可能有朋友要说了,等这些指标类的发出信号了,行情早已走过一段了,会不会黄花菜都发霉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白,在股市中真正能获利的人,或者说直白一点能赚大钱的人,他们并不是冒险操作者,而是稳健型的投资者。

忠告:

1.炒股一定要摒弃买在最低点和卖在最高点的念头;

2.炒股不是夺宝,不是胆子大肯冒险就能成功的;

3.经典的方法或理念都是成熟的,经得起实战的验证,必须脚踏实地学好!

4.只要一天仍在股市里,机会就有很多,不要急于一时,对于机会,一定要一看(看清楚,分析仔细)二慢(操和不要急躁,要沉得住气)三通过(最后综合作结论再操作,做好计划)。

一八七、关于机构的分析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谈到过很多次,对于散户而言,仅从一些公开披露的消息(已过时或早被有心人利用)和盘面的价格、成交量以及一些指标等,是很难看清楚机构的真实情况的。

网上有很多吹得神乎其神的,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凭空臆想或者意淫的,当故事听听,茶余饭后吹吹牛可以,真的要认为那一套可以看清机构,有点悬的!别老想着做机构肚子里的蛔虫。

的确,知已知彼,对于散户而言,能提高很大的胜算,但是这个知彼太难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研究往这方面去探讨是可以的,实盘分析还是要多从技术面例如形态之类的入手,那才是最简单最直接的。

在网络中交流,我也发现有很多这类的,一看到放量了或者缩量了就想到这是机构又在如何,一个个说得煞有介事的,好象神秘莫测,生有慧眼一般,实际上他们都走偏路了,甚至误入歧途。

有些大神宣称自己是什么操盘手、操盘脚一类的大师,用几招搞定庄家,或者几根破均线吃定庄家,再或者活捉庄家之类的,这些其实都是大忽悠,要么只是在搞名词,要么就是如神棍一样的,装神弄鬼。

诸位若是静下心来,抛开那些所谓的机构相关的名词来看那些大神们所说的理论,换言之,我们剥去那层“神秘”的外衣看看,就会发现,实际上都是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真的没那个必要。不要冲着一个名词感觉高深就盲目去学习浪费时间。

常见的几种“分析机构、主力、庄家”神技切入口:

1.K线:系统学习过K线的朋友就很容易发现,K线间的波动,阴阳线的变化,其实是常态,根本就不用扯上什么机构的,仅依K线理论,就能轻松分析;

2.成交量:量增价升,量缩价跌这是量价关系的常态,根本就不用把这些常态扯上机构又在如何搅坏自己的脑神经,用成交量理论就能轻松分析;

3.均线:修改几个参数后再起个牛B 的名字,它其实还是一条破均线,均线理论的用法足矣,不用扯上这是机构的什么线,把自己绕进去;

4.分时图:这种最小级别的分析图,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就行了,一定要扯上机构,明显就不科学了,机构投入量大,根本不会没事跟你在分时图上玩过家家、躲猫猫,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明摆的对倒交易,你看明白了又能奈其何?;

5.消息:这个最好吹了,其实找个说书的大爷来,告诉他原则,他能凭空吹得活灵活现的,你信不?

6.其它技术指标:我们知道技术指标只是统计成交量和价格的,每个技术指标的用法实际上都是为了简化盘面的成交量和价线的分析而产生的,何苦要把一个原本已经简化的东西硬上扯上机构的名词,又把它搞复杂?

7.小道消息、内幕消息:这个不用多说了,脑洞大开的人吹牛都不会吹,拉头驴过来装牛;

8.政策面:各位看官留心看,网上凡是喜欢谈政治的,实际都是政治课不及格的;90%以上的是愤青,从上到下逐一骂、逐一批评,总之好象只要他一站出来,按他的思路去办,就马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了。换言之政治问题他们根本不懂,谈何从政治面入手?

9.身怀神技,独步江湖:的确,有可能真有少数人经过努力之后,在这方面确有独到的心得,但是这类人很少很少,真可谓凤毛麟角。要分辩很容易,看其思想、思路和言行、人品等,如果这些都不上档次的,九成九是一水货。

一八九、关于QFII

QFII 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很多朋友一看到这个,就会有着不好的感觉,甚至有的说这是什么什么的放国外的人进来抄中国人的底之类的。这是不懂经济、不懂政治的人胡思乱想出来的,我们不要去理,也不要跟着他们起哄。

我们重点要注意的是,QFII 实际上都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并非短线客,他们资金雄厚,但并不主导个股行情,他们进入或者退出一只个股,并不是如同投资大众一样的,关心技术指标、K线、成交量等的变化,而是关心其基本面的变化。

QFII 的进也出绝对不是盲目的,他们所根据的技术分析,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图表类的,而是对中国经济走势和股票估值相关的分析。

通过以往的QFII介入个股情况综合观察,其特点是,持续持有优质品种,所持股票业绩增长稳定。

那么!对于做中长线的朋友,QFII的进入与退出会是一个相当极具参考性的资料!

一九○、关于止盈止损

其实这个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相信凡是股民都知道这个东西,但是问题就出在好象很难落实,如这波行情当中,很多朋友本来都赚了挺丰厚的,结果因为不知止盈止损,在随后的下跌中,不仅吐回去了利润,而且还不够吐,真正的过山车乘客了。

止盈止损的方法其实很多,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我们重点不是一定要求那种更科学,而是要操作之前,在操作计划项目中有这一条,因为止盈止损是保利保本的根本,不设止盈止损,就很容易在连续下跌中,心理压力的累积和各种幻想期盼,最终落入坑中。

原理:例如我们6.0元买入一支股,随后涨到7.0元了,我们把止盈点移动到6.40元,若股价跌回6.40元,就执行止盈;同理当涨到8.0元时,我们可以把盈利点移动到7.50元;涨到9.0元时,止盈点提升到8.0元,股价到14.0元时,移动到12.50元等。

至于止损点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初买入时有点小区别,例如我们6.0元分批买入,但股价不涨反跌,如将停损点设置在5.80元,当股价跌到5.80元时,或为执行止损,或停止再买入。

接下来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执行不了?过后才悔到肠子发青?

很多朋友会第一时间想到这是执行力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操作之前没有完整的计划。选——买——持——卖全套流程没有做足计划;或者有些朋友技术没有学全,只会买,只会选买点,不懂卖。

忠告:

1.技术要学全,不全面的操作中隐患多;

2.操作前计划要做足,不能毫无计划,毫无目的地操作。

一九一、关于风险的控制

关于风险的控制,其实公开披露的资料和方法特别多,我这里要说的是有些朋友在下跌中没有及时止损的,我们先看一个比例:

10%11%回本
20%25%回本
30%42.86%回本
40%66.67%回本 
50%100%回本
60%150%回本
70%233.33%回本。

80%400%回本

90%900%回本

这个比例数据,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过,不过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因为这里头有一个很现实的东西。例如当亏损30%以上时,要回本其实就很难了,未来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自救,然后才能解套出来。

我们再看历界的下跌中的重大利好,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平均最多只能有20%左右的涨幅,换言之,当亏损30%以上时,多大的利好,也不能让你解套。而接下来的年月,你只有不断的设法摊低成本,自救解套了。

虽然摊低成本,可以解套出来,但是这种就是属于炒股陷进去了,浪费了时间,甚至会错过好的机会;

虽然股票不同其它投资品种,只要上市公司不退市,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几年以后套在多高的高点都能自动解套,如07年的两大高点,在09-11年时逐一解套出来了,但是这种漫长的等待和时间上的耗费,未免也是个大问题。

同时,若是你手里的那支股在随后根本就没有好的表现,例如长时间躺底小波动,平摊水平再高,没机会给你也枉然;若是那支股随后变ST 甚至有退市之忧。恐怕麻烦事就不止一点点了。

所以我们面对下跌,没有及时止损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全仓套进去了,例如当亏损达20%时,盘面没有止损迹象,且大势仍有下跌空间时,适当退出也是一种降低风险的办法。虽然这个方法会使我们的账面直接损失,但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作法,可以说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风险防线。

虽然这种不得已的方法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风险防线,但是我并不希望朋友们去用,更希望的是能在操作之前做好止盈止损的准备,将风险降至最低,而不至于要亏损20%上才想到动刀!

对于止盈止损,很多朋友甚至认为是多此一举,因为有时候当我们止了之后,结果它没有跌而是继续升,这个时候就认为是做错了。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看的,止盈止损绝对不是没事找事,股市风险莫测,纵然是经验老到的分析师,最多也只能分析到要跌,至于未来会跌到什么程度,会怎么跌,这些都是无法准确预知的。这里有朋友可能说要不认同了,难道就没有人能分析到那么具体?举个例子吧,天气预报用的是现代高科技搞的预测,够科学了吧?不同样是对一些灾情的预测根本就不准的。股市就更不用说了,技术分析本来就是极不靠谱的。

综合地看,因为对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所以提前作好防犯,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忠告:记住一句话,卖错了不要紧,还有机会再买回来,只是成本稍高一点而已;持错了恐怕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了!

这波下跌中,账面亏损45%以上的朋友,相信这个现在已经体会深刻了。不要再看着盘面的高点后悔为毛没在那里止损。现在要做的就是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下次不再犯,那么这个亏损就不是单纯的损,而是损中有益了!失败成功之母也!

一九二、关于月线理论

之前我谈到过月K线的应用,有朋友提出能不能通过月线捕捉到一些稳定的大牛股,即常说的有强庄入驻的个股。其实这个方面有一套新兴的理论,即月线理论。

月线理论是中长线操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因为我们知道机构庄家大资金的运作,需要的是时间,不同于散户资金量小,可以快进快出,因此通过月K线的分析,可以很好的捕捉和把握机构大资金运作的节奏,从而骑上大黑马。

重点的几个分析和操作要素:

1.高度换手:长期的地量后,突然一段时间放量,表明有机构进入,如果在6个月内换手率很大,达到220%以上的,表明此股机构介入程度已较深,即建仓应该已经基本完成或近尾声。

2.等待震仓:机构介入股票,一是消息可能在小范围内泄露,二是部分短线客看主力建仓也买入持有,导致机构要清洗这些筹码,于是震仓开始,它可能持续1个月甚至3个月不等,如果此时大势不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3.机构成本:建仓阶段的月K线图中,把每日成交均价与成交量相乘,再把每天的得数相加后,除以期间全部成交量,即是机构大致成本,在机构成本以下介入,就是安全价位,即与机构同成本。

4.持股:通过以上分析和买入后,不管机构如何震荡,股价不涨一倍以上不出货,主力就拿你没办法。

个人观点与建议:

以上理论,皆依原始理论,不作名词上的修改,虽然我并不是认同那样就可以分析出机构的实际情况。但为方便朋友们了解原始理论,故不作修改!

以下观点,仅供学习研究参考:

1.高换手不一定就是所谓的建仓,也有对敲形成的,有些股在长期地量后,大量对敲形成高换手的也不在少数,这个要明辩,不要一概而论!

2.关于震仓、洗盘之类的实际是股价波动中的常态反映,因为上吊也要喘口气,持续一段趋势之后,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不会一直下去,中间都会有一些间竭。如上升中的间竭,即他们常说的洗盘、震仓,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是不是,但同样的对于这种波动中的常态也不能一概而论,看到就说是洗盘或震仓,来忽悠自己;

3.机构成本,这是一个变数,算是算不出来的,我们大概在成交密集区买入后,就是相对安全的,不一定要去这么计算,其实公开披露的计算方法还有很多,但大部分经不起推敲;

4.持股:选、买、持、卖是一个全程的综合计划,持股需要有预案,不建议按上面的所谓分析买入后就死活不管持有。

由于时间的关系,待续!

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论谬论,望高人不吝赐教!

祝君成功!

 

 

 

 

 

 

 

 

 

×××××××××××××××××××××

最近有网友告诉我,有些个别朋友做法很不应该,复制我的日志,当自己的发表,这种做法,是对原创作者的极度不尊重,属一种侵权行为,也属于人格上的一种恬不知耻的行为。若转载不反对,或者复制后注明原创作者及出处,也无异议。直接复制过去,直接当自己的原创发表,或者改个名字再发表。相信这是所有原创作者最深恶痛绝的事。凡有复制当自己发表的,请尽快注明原创作者和出处或者尽快删除!不要再做这种无耻下流的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射理论和索罗斯的投资哲学
索罗斯的反射性/反身性理论对研判当前市场有何意义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索罗斯反身性理论的介绍运用
索罗斯的一些操作理念
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