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疆拓土哪家强?此朝非议颇多,但对近代中国疆域形成贡献极大

自夏朝起,各部落之间攻伐兼并,中原文明开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向四面扩张。占据中原地区担当正统的政权,将周围邻居们进行了笼统的划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到了周朝,疆域已扩张到长江流域,因为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凡土地肥沃、水系丰足的区域也成为人口稠密之处。西北、北方由于多天然大草场适合放牧,那里的居民也形成一个个游牧部落。此时的西南及岭南,尚处于刀耕火种的蒙昧期。

统治方式的进化

虽然周朝疆域有所扩大,但统治方式比较松散,推行礼治王道,赐宗亲王族、功臣封土建国。各路诸侯国名义上服从周王命令,然而这种权力架构存在极大隐患:各诸侯实力不断变化,相互差距拉大之时,往往就是战争爆发之时。

于是到了东周末期局面失控,周王室名存实亡,几位实力强的诸侯纷纷脱离管控,进入野蛮生长期,除了这些巨头,还有许多小国生存于各大势力的夹缝中。

这一分裂期延续五百多年,直到秦朝再次一统。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决定将国家大权集于一身,开创性地采用“郡县制”,即中央派驻官员管理各地。这种金字塔模式能够将各地区紧密凝聚,也成为历代帝王的最爱,之后各代均行秦制。

各朝开疆拓土的表现

秦之后以中原为基点,建立的一统之朝有汉隋唐宋元明清,其中又以唐元清三朝疆域最为广阔,都超过千万平方公里,那么三者对于国家管理又有何不同呢?

唐朝的开端很好,军力强盛四海升平,但到了唐玄宗时开始逆转。为防止边疆外族进犯,设立藩镇制度,由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这种权力架构与周朝的诸侯制度较为相似,表面上看只要控制节度使就能掌握国家,既实用又省心。实则是制度上的倒退,噩梦的开端。

备受宠信的安禄山被任命为三镇节度使,大举起兵作乱,致盛唐转衰。至于唐朝的终结者朱温,也是节度使出身。

元朝的开拓意识极强,能看中的地盘基本都能搞到手。周边邻国被打了个遍,陆地占完了又去琢磨海里的,势力一度扩张至爪哇岛。攻城掠地是其所擅长,但管理水平太差。换句话说,长期游牧为生逐草而居的蒙古人,根本没有“精细治理”的概念,他们喜爱使用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进行“管理”。

虽然任用大批色目人、汉人官员,但根子上仍有很大问题:以蒙古人为尊,以占领者自居,始终不能与主流人群融为一体。

他们是很出色的创业者,但绝非成功的守业者。

清朝在三者中表现最好,如果说唐、元是单项优秀的“优等生”,清朝就是全面发展的“三好生”。

清朝的贡献

清朝是备受争议的一个朝代,诟病最多处是其高压奴化统治,如强行剃发、大兴文字狱,让国人变得麻木怯懦,继而带来华夏史百年耻辱。但它真就一无是处吗?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末代是明朝,疆域格局会是怎样?

明朝主要威胁仍然来自北方游牧势力,对东北部女真、北部及西北的瓦剌、亦力巴里(东察合台汗国),都处于防范状态,以至成祖时期把国都搬往北京亲守国门。

明行朝贡制,但若认为前来朝贡的都归属明朝统治,那就大错特错了。如瓦剌、吐蕃都曾对明纳贡,但两者均属动机不纯:

明朝对朝贡使团均会丰厚恩赏,这也成了蒙古和吐蕃的生财之道。瓦剌也先时期,曾以劣马充当良马,并虚报使者数量骗赏,被王振发现并拒绝,恼羞成怒的也先便打上门来,酿成土木堡之变。

吐蕃方面也来者不善,动辄组成上千人使团前来讨赏,以至明朝疲于供应,令其改为三年一贡并限制朝贡人数。吐蕃明面对明朝贡,暗地却与蒙古勾勾搭搭。

明朝统治中心在汉地十八省,对于边疆管控具有非强制性较为松弛的特点,比如在西南边疆施行的土司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央政权衰落时会变得极不稳定。

清朝则解决了上述问题。

通过联姻、鼓励宗教等方式,将广大蒙古地区重新纳入版图;派驻官员入藏直管;改土归流,将原本由土司统治的西南地区改任地方官直辖。自此,边疆地区与中央政权紧密联系起来。

虽与元朝同为少数族群统治,但清推行汉制要彻底深入的多,更能彼此相融,内部基本保持稳定。

功过两分,对于近代中国疆域的形成,清朝还是有相当贡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8年的隋朝是怎样的一种逆天存在,哪几项贡献影响至今
《周朝》-成康之治 
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河湟开边——北宋历史上最大的开疆扩土行动
秦公一号大墓石磬铭文(三)
三位大帝开疆扩土,中国疆域由此稳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