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首先,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法定期限是7日,超过规定期限,作出的先行登记保存措施自动解除。作为时效性很强的证据保全措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先行登记保存的法定期限内对证据进行审查和判断,鉴别真伪,视情形作出处理决定,不得久拖不决,或者不作任何处理决定。因为,任何机关、组织、个人无权超越法律规定而占有、控制他人的合法财产。法律规定这一期限,是为了加强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其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这里的处理决定是指对先行登记保存物品作出的处理决定,而不是对整个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关于处理决定的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先行登记保存制度作了细化,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在先行登记保存的7日内,工商机关应如何采取下一步措施。

这些处理决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证据转化类,即在法定期限内采取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及时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措施,或者送交有关部门鉴定,将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转化为书证、物证、音像资料、鉴定结论等证据种类。二是依法处分类,对于证据确凿、违法事实成立的案件,依法作出处罚决定,没收违法物品。反之,对于违法行为没有证明作用的,违法事实不成立的,或者违法事实虽成立但依法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者没收的,应决定解除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先行登记保存的有关证据应返还当事人。三是改变措施类,即对于不能在7日内认定违法行为是否成立,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的,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实施查封、扣押的,可以进一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

最后,建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中慎用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做到既不放纵违法行为,又要尽量避免执法冲突。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取先行登记保存。相比较而言,查封、扣押较先行登记保存有很多优点:一是时限长。查封、扣押的期限一般是30天,先行登记保存在7日内必须作出处理。二是配套规定完善,处理程序明确。有关法规对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七十六条还对依法解除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以及须退还当事人财物的处理作了详尽的规定。先行登记保存就缺乏这种专门的配套规定。因此,在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之前,应就其必要性进行慎重的考虑。

 

□邓 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层执法办案的七个细节问题(转)
行政处罚办案程序(落叶飘影讲义之一)
法制讲座-如水的日志-网易博客
浅议工商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先行登记保存是否属行政强制措施
《证据的先行登记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