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龄前孩子的性教育
婴幼儿虽然听不懂话或刚刚听懂话,但从婴幼儿时期就应开始“潜移默化“的性教育,让婴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自认“和充当恰当的“性别角色“。使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其自身性别相一致。
    
    性别角色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充当的性别身分。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性别角色是由其生物学性别所决定的,是与之相一致的,因此其性别自认(心理性别)也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偏偏有一些人会发生不一致。如花木兰从军时的社会性别(或说社会角色)就暂时成为男性,与其生物学性别不一致,但她的性别自认并没有问题。另一些人,明明是男性,却偏偏要做手术把自己改为女性,他们讨厌做男性,这就是性别自认出了差错,即他们的心理性别与生物学性别不一致,称性身份障碍或性别同一性障碍,又称易性症。
    发生这种病态表现与婴幼儿时期所接受的性教育有关。有的父母为了好玩或盼望有个女孩,于是给男孩涂脂抹粉,穿花裙子,还扎上一对小辫,从上到下把他打扮成一个十足的小女孩,这固然满足了他们“儿女双全“的梦想,但实际上却坑害了他们的儿子。当然,这种易性症也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生物学因素。
    
    家庭教育不得法的另一悲剧是性抑制教育。小男孩玩弄、抚摸外生殖器,父母往往恐吓说,“再玩就割了它“,“脏得很“等等。其实,这种年龄的孩子决无歹念或非分之想,他们的行动决不具有强烈的性色彩,这就象他们乐意的话摸摸自己的鼻子一样。对此,当父母的千万不要惩罚孩子。儿童们的行为只是求知欲的反映,而不是对性本身感兴趣。严厉斥责是不对的,它只能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习和求知的兴趣,一方面可以采取适当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开,而对他们抚摸等行为佯作不知,视而不见,不提最好。不然就会使孩子们牢固树立起强烈的性抑制心理,认为生殖器又脏又丑,见不得人,神秘可怕,动了就要挨打挨骂,这种消极影响严重时可以影响到成年后的性表现能力。
    
    要尽自己的可能正确回答婴幼儿的问题,不要骗他们。与性有关的最常见的问题是:我是怎么生出来的?这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可是父母的答案往往是哄他们说是:“捡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或斥责他们“讨厌,羞不羞“,“再瞎问揍你“。这种种回答或处理都会破坏孩子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认为性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是不能说实话的。而他们从其他途径得来的“知识“、听来的“答案“却往往带有荒诞或淫秽色彩,这种错误概念如果在他们心目中深深扎根,很有可能为害其终生。
    
    因此,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不要回避,要简单而生动地讲解,可用动植物等事例为例。这一阶段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知其然,而并不想知其所以然,因此讲解时点到即止,没必要过多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性教育会不会让孩子“性早熟”?真实答案是……
就医160
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孩子性教育,马虎不得
家长课堂:你善于与孩子谈“性”说“爱”吗?
担责才是最好的陪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