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当前企业信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实施路径的思考
《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的出台,既标志着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三位一体总体框架初步构筑完成,也标志着商事制度改革正式进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新阶段。面对放宽准入后海量的市场主体,传统的监管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需求,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信用体系为支撑的企业信用监管顺势而生,为实现市场监管的科学化、法治化、社会化、信息化提供了最重要手段。近年来,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也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总体规划的缺乏以及部门职能的局限性,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在国家层面已明确由工商部门牵头企业信用监管“一张网”建设大背景下,作为掌握市场主体信息最多的工商部门,应该主动发挥好工商部门信用监管的先行优势、数据的权威优势、覆盖的密集优势,抢占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地,推动信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


文/南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张建华

当前信用监管工作的实施现状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信用监管提出之初,各监管部门纷纷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实施符合自身监管特点的信用监管网络体系,一时间信用监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由于各家自成体系,反倒制约了信用监管效果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01
实施部门的权威性和核心性未明确

信用监管作得到各部门的积极关注。但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部门都在谈信用,金融、服务等各个行业都在推信用,经信、统计、人行等多个部门纷纷强调自身的独特优势争着牵头统信用,在未有权威声音和自身优势未得到认可的前提下,多个部门和行业都搞出了一套独有的信用监管网络体系,但应用面都比较狭窄,信用监管的效用根本不能得到体现。

02
信用数据的碎片化和准确性未解决

经信、统计等部门由于缺乏大量的原始第一手数据和广泛的基层触角,许多关于企业的一线数据大多来自其他部门。由于缺乏前期规划,各部门数据采集的重点不同、标准不同,信用监管网涉及的部门越多,数据的碎片化就越严重,加之一些数据的实行变化情况较大,其准确性也难以保障。从实用性角度来看,除工商部门外,这些部门涉及开发的信用监管网,一般为自用或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的很少。

03
监管平台的实时性和互通性未实现

如人民银行开发的征信系统,仅搜集企业或个人的金融方面的相关诚信信息,缺乏企业其他方面的违法违规信息,信用信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政府各类评比中,经常会出现这个部门是诚信示范企业,在另外一个部门却是失信示范企业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信用监管的推广和使用。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信用监管网络体系虽然实现了多点开花,但尚没有形成片,离“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监管目标尚有一段距离。在这一形势下,工商部门必须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出各部门主动互联、信息共享的信用监管平台,从而打破当前信用监管数据掌握者不集中、收集者不发布、发布者不权威的局面,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一张网”搞监管目标。

实施信用监管的基础

实施信用监管,将政府部门履职和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类信用信息对全社会完全公开,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可以免费查询、利用企业公示信息,其关键在于最大范围汇聚信息,最大程度强化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的制约效果,而实施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和同步惩戒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01
尽快落实高层规划

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仅仅公示企业信用信息不是根本目的,最终需要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联动响应机制,实现对失信企业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才能促进企业的诚信自律。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为契机,尽快将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38部门联合印发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细化,建立涵盖工商、行政审批、财政、住建、规划、人社、文明办、法院、人行等职能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信用监管联席会议,认真落实《备忘录》的各项条文,实现跨部门联动响应,夯实信用监管的联动基础。

02
大力推进信息共

要明确联席会议各部门的信息采集标准,在信用信息数据归集过程中树立“企业+”思维,整合资源,提升分析、应用效率。工商部门要立足自身优势,在信息系统中既要突出登记注册、日常监管、执法办案、年报和即时信息、投诉举报、商品抽检、部门交流、社会监督等数据的准确性,也要实现监管干部对企业联络信息更新、实际经营事项增减等数据项的自主添加,保持数据的动态性。

03
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信用监管体系的实施推广,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建立统一“一张网”的要求,逐步建立本辖区内的联动响应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领域,将企业信用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同时,按照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出台《诚信企业融资指导意见》、《建设领域失信惩戒机制》等联动制约措施,坚持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并行并重,不断夯实信用监管的政策基础。


扩大信用监管影响的主要途径

从工商部门年报工作实施情况来看,企业对信用工作普遍重视不够,年报过程中填写的数据不够严谨,个别企业甚至存在随便年报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信用监管成效的发挥。在当前形势下,信用监管要发挥成效,关键是要提升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对信用监管的认知,逐步引导其熟悉信用、重视信用、珍惜信用。

01
充分利用好新闻发布会平台

借力党委政府系统外宣大平台,强化部门沟通,以党委外宣办、政府办的名义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通报企业年报、公示信息抽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黑名单管理等基本工作情况以及其他部门(如人行、建设等)掌握的企业金融领域信用状况、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状况,逐步过渡到全方位的信用状况,引导被披露的经营异常企业积极主动地履行相关义务,实现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

02
充分利用好“信用监管网”平台

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引导更多的交易对象使用信用监管网,以社会化监督支撑行政监管,推动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有机统一。

03
充分利用好“诚信红黑榜”平台

以江苏南通市为例,自“诚信红黑榜”发布以来,企业对信用监管的认知大幅提升,企业参创热情明显提高,“守重”企业申报数创新高,“十百千万”创建指标超额完成,全市已有2953家企业申请移出异常名录。
夯实信用监管保障机制

信用监管与传统监管的最大区别是监管关口的前移,由传统的个别查处到整体预防,乃至营造出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市场经济氛围。实施信用监管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离不开配套的监管机制,否则,信用监管就成了空中楼阁。

01
建立前瞻性信用预警机制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研判分析,掌握相关领域违法活动特征,据此确定监管的重点、方式和频次,把工作重心放在市场主体行为引导和案件线索发现上。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为政府相关部门整理和分析企业商业轨迹,全面、客观地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提供服务。

02
建立综合性信用联查机制

尽快建立权威、唯一的信用监管网,协同推进“负面清单、随机抽查、一表共用、联合检查”的信用联查机制。

03
建立全方位信用惩戒机制

要引导各部门利用“一张网”的优势,及时将企业失信信息导入本部门的监管体系,并对失信企业在工程招标、政府采购、银行信贷等方面加以限制,实现全方位惩戒。同时,对因破产、歇业、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因其他原因终止经营的企业,通过监督其行为和督促清算、办理注销、依法限制相关权利等措施,加强后延监管,防范企业拖而不销、死而不亡,以此规避惩戒。


放大信用监管的构想

01
放大信息服务的便利化功效

不断完善企业信用监管网,在网站主界面提供企业监管信息的全项目查询和信用信息的分类别查询,并提供手机客户端、微信客户端以及二维码扫描登录等途径,方便社会公众多渠道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并逐步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在招聘网等公众网上的链接推送,倒逼企业诚信经营。

02
放大监管手段的信息化功效

利用工商部门所掌握的市场主体的基础信息和监管信息的优势,积极推进“一张网”搞信用,通过数据端口逐步实现与联席会议成员部门和公共行业间的信息互换和共享,实现信用数据在同一网站的实时共享,方便监管部门对失信企业评优评先等实施一票否决,有效解决某些企业在某一领域属于诚信的典范,在另一领域又是失信典型的问题。

03
放大监管力量的社会化功效

一方面,在信用监管信息市级部门共享的基础上,推进纵向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网站模块设置,增加信用推荐和失信投诉模块,增强互动性,营造整个社会关心、关注信用监管,支持、助力信用监管的浓厚氛围,弥补“双随机”抽查覆盖面不足的缺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之我见】
新型市场监管方式你都了解了么?
2016年年底前实现辽宁省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
信用知识 | 何为信用惩戒
回顾建国以来市场监管历程之信用监管改革
王秀凤:深化诚信体系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