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田勘:不识施一公暴露科学传播症结
核心提示:但是,如果从管理行为上加以投入和引导,凡是报道和传播科技信息、科学知识的媒体都可以获得败政补贴和资金,即纳税人的资金,就会有更多的媒体来报道科学和科学家,纳税人当然也会同意把自己纳税的钱用来传播科学和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如此,谈论科学、爱科学和愿意从事科学的人也会增多。
北京时间3月31日的晚上11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上,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荣获了2014年的爱明诺夫奖。之后,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公众调查,“你知道施一公这个人和他的研究领域吗?”回答不知道者占了绝大多数,接近八成。
央视的调查得出这个结果并不令人奇怪,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与“天下少人能识公”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下谁人不识文(章)”,因为众多媒体已经把文章和姚笛的婚外情当作了头条,想要人们不“识文”都不可能。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绝大多数人,包括孩子都追星的话,该如何是好?
同时,央视也披露了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做的一个调查,对北京市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的1180名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长大以后最喜欢从事的职业,第一名是企业家,然后是歌星再然后是影星,科学家只排到了第七位。其实人们对身边的孩子的了解和认知也能感受到,事实的确如此,甚至是做公务员可能要排在第一位。
公众不识科学和不愿从事科研职业并非只是中国的现象,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是,在中国这一情况更为严重或最为严重。根据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开展)的结果,中国公众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即便如此也显示中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太低,与2001年的欧盟15国、美日等国比较,中国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排名倒数第一。而美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较高,比例达28%。
公民的科学素养多一个百分点,公民就多一分幸福和富足,国家就多一分强大和自信。美国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所以,一个民族和国家理性的期许是,更多的人和孩子要认识施一公和希望当科学家,才能看得到自己未来好日子的影子和闻得到好日子的味道。那么,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而让人们不追科技只追星呢?
症结虽然不是一目了然,但也并不复杂,一是科学传播,尤其是对科学知识、原理和科学家的传播既不到位,也没有兴趣;二是科研人员的地位、待遇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认同;三是选择科研注定了是默默无闻的,没有苦行僧坚守精神和行为是干不了科研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做科学传播 是科学家“欠”公众的
刘嘉麒院士:科普和科研创新同等重要
九成中国人不会正确洗手 媒体称折射科学素养匮乏
社会公民科学挑战科学家的权威?
中科院院士:公众对科学热情不高系科学家造成|科学素养|科普|经费
什么也不能替代科普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