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味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痈
张某,男,17岁,学生,朝鲜族,2018年11月9日初诊。诉今日早饭后胃腕部不舒,继而胃胀,恶心欲呕,右下腹隐隐作痛。上午第一节课结束后,自感时有发热,恶寒,自汗出等,由同学陪同来院就诊。
刻诊:痛苦病容,右下腹(麦氏点)压痛(+),伸腿抬高试验(+)。舌质红,舌面多红点,苔黄腻,脉弦滑。腹部彩超提示:“阑尾充血,呈炎性改变。”血常规:白细胞数8.7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都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肠痈(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处方:大黄10g,牡丹皮15g,桃仁15g,冬瓜子25g,薏米40g,炒枳实15g,厚朴20g,乳香10g,没药10g,金银花25g,蒲公英30g,炙甘草10g。五服。每剂水煎早、晚服。
5天后二诊:由祖母陪同下来院就诊,喜形于色,称药后诸症消失。诊见舌质红黄腻苔略退,舌面有散在红点,脉滑数。遵效不更方之训,原方加白豆蔻15g,继进5服。
5天后三诊:药后身轻神爽,困乏之感消失,唯晨起尚感口干,口黏腻。舌质红,黄腻苔退减,舌面散在红点已减少,脉滑略数。方予三仁汤加味,以清其湿热余邪。进药7剂,口干、口黏腻、黄腻苔等消失。
证由湿热蕴结,瘀热滞结肠道,气血凝聚而生;方由大黄牡丹皮汤、大承气汤、千金苇茎汤三方化裁组成。方用大黄泻热散结,牡丹皮清热凉血,桃仁活血祛瘀,冬瓜子清湿热,散结消痈。更佐枳实、厚朴,以增其行气散结之力;薏米,白豆蔻清湿热,散结滞之功;乳香,没药活血化瘀之效;双花、蒲公英清热解毒之能;更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使湿热得清,瘀结得散,升降相因,气机调畅,故药投有桴鼓之效。(刘宝恒文善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黄牡丹汤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2 大黄牡丹汤
李今庸,大黄牡丹皮汤治邪热壅滞肠痈
大黄牡丹皮汤加味治疗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大黄牡丹皮汤在眼科应用3则
大医传承二 第23_2讲 大黄牡丹皮汤(肠痈)郭生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