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彦春论语:权重的失衡——语言学的“语言游戏”(一)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See You Again Wiz Khalifa;Charlie Puth - Furious 7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权重的失衡——语言学的“语言游戏”

摘要: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它以解构“本质”为旨归, 否认范畴成员之间的共性,认为其间只有相邻相似的关系。家族相似性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原型理论。两者在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却是一脉相承的,集中表现于模糊观。本文认为,模糊观之于语言研究有两大问题:(1) 模糊了语言的离散性、层级性和递归性,崩解了语言的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张力,使得其系统混乱而弥散;(2) 对语言的连续统分析又不得不以类的方式进行,其本身是悖论性的。本文旨在论证家族相似性的皮相性和方法论上的片面性,以此反证经典范畴理论的超拔及其对语言研究的重大意义。

1.本质复归前的逡巡

谈到本质的瓦解, “家族相似性”应该是这个思潮的关键词之一。后期维特根斯坦(1996; 1953) 顺应颠覆传统客观主义哲学的大潮,搏击于后现代哲学的洪峰。维氏以解构经典范畴理论为契机,提出了“家族相似性”学说,他以“家族”和“游戏”为例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范畴成员之间有中心性与边缘性的差别以及隶属度的差异。“家族相似性”催生了原型理论,为语言科学的新时代做好了经验论的铺垫,在很大程度上开启了语言学的“认知范式”。

不过,语言研究在转向“语言游戏”之时也就从深层的逻辑浮到了表面的琐碎。新的学科范式并不必然带来新的秩序,在貌似强大解释力的外表下潜藏着无法回避的矛盾——逻辑发出无声的雄辩:“家族相似性”所揭示的只是诉诸我们感官的语言表象上的联系,语言研究呼唤本质的复归。

2.家族相似性之于本质

前期维特根斯坦到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转向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转向——从演绎逻辑的明晰转向了模糊逻辑的含混。维氏理论致力于本质的瓦解。“家族”和“游戏”是其经典例证。

他说(维特根斯坦1996: 48),由于亲缘关系,家族中各个成员之间可能部分相似或仅有一点点相似,但所有成员并不分享共同的“似”。他以家族谱系进行具体解释:某家族的祖先是A和B,其儿女是AB1和AB2;而AB1和AB2又分别与C、D结合,于是又有了儿女:AB1C1、AB1C2;AB2D1、 AB2D2。如此类推,AB1和A在体格上相似,AB2和A在面部特征上相似;AB1C1和AB1则是气质上相似,AB2D1和AB2则是步态上相似;另外,AB1C2F2虽和 AB1C2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而与B却无什么相似之处了;AB1C1E1虽和AB1C1还有相似之处,但和A却无明显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直接相邻的两个成员之间(即父子或母子和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间)虽有相似关系,但在间接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之间却没有什么明显的相似。由此看来, 家族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享的特征。再联系人类的各种体育活动的关系, 如下棋、打牌、球类游戏等, 可以推导出语言其实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由家族相似性相连接的具有游戏性质的整体,而语言游戏又是由交织于语言和语言之中的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基于对“家族”和“游戏”特征的认识,维氏得出了表象性结论:一般概念所刻画的诸多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或属性是不存在的,其间仅存在着相互交叉重叠的相似性。

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都连接在一个集合上,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网络束缚在一起,这里的相似性有时是总体上的,有时是细节上的。由此可以归纳出这样几条结论:

(1)在一个家族之中,两个相邻成员间有相似之处;

(2)一个家族中A 成员与B 成员的相似之处,未必也是A与C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

(3)连接相邻成员间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将整个家族体系联系起来, 但并没有一个相似之处是所有家族成员所共有的。

家族相似性似乎刷新了我们对语言范畴的认识。但是,对于事物的解释能否以表象的联系作为结论呢?对此我们试以以下几个问题为参照进行反思:

(1)返祖现象说明隔代成员反倒相似,这对家族相似性意味着什么?

(2)相似的相邻成员之间出现断层(如成员的消亡)是否会影响整个范畴成员之间的彼此联系?

(3)有些人没有血缘关系, 但在外型如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格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 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

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对于家族相似性是否具有科学意义至关重要,因为科学的理论不应该只有局部的解释力,而应能经得起逻辑的全面考验。

维氏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

人类繁衍过程中的返祖现象很能说明内在机制的作用。返祖现象即我们常说的隔代遗传——后代在某个显性特点上,例如白化病、色盲等病症,与祖辈一样,但父辈却不具有。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学从生物本原进行探索,考察生物背后的内在机制,最终得到答案: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非表象的相似性。将人类亲缘问题与家族相似性原理进行对比不难看出:生物学中的“基因”考察,不以表象为参照,而以机制为根据。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这个“密码”所携带的相似性才是“家族”的标记,它游离于各类生物体之内——小到一个家族,大至一个物种。基因是所有表象背后的牵引力,体现为生物本质的表征。生物遗传学所揭示的内在规律与家族相似性的表象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维特根斯坦( 1996: 65) 为瓦解本质而证明本质的虚幻,其得出的结论是:对本质东西的追求是一种“哲学幻想”,真实的东西只有语言中的所谓的‘家族相似性’。”然而,家族相似性对于家族之内发生的现象却无力解释。那么,抛弃本质而流于表象,我们将如何在流动的万象中把握规律呢?家族相似性遮蔽了“各从其类”的宇宙法则,忽略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在规定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关系探索
家族相似
浅析范畴理论
2000多年前,墨子已经对语言学有深刻的理解,是很了不起的
学术随笔 | 伊格尔顿:“文学的死亡有助于狮子的觉醒”
“家族相似理论”观照下的文学本质观辨析 ——读特雷·伊格尔顿《文学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