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彦春论语:分类的动物与构拟的世界


分类的动物与构拟的世界


叶斯坡森(Otto Jesperson曾指出“人是分类的动物”。(见卡西尔1985265)由此可见分类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所谓分类,就是将事物范畴化,而分类的结果就是范畴了。范畴化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认知手段,而范畴化背后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范畴化能力。范畴化能力不是学来的,它是内在的、自本自根”的,它集中体现为我们的思维规律,即逻辑。范畴化能力既然是与生俱来,且人皆有之,我们似乎就可以忽略它了。这种认识当然是片面的。你的大脑也是与生俱来的,忽略它你完全可以思考,但你也可以从事脑科学研究;你的遗传能力也是与生俱来的,忽略它你同样可以遗传,但你也可以从事遗传学研究。范畴问题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认识程度,而当我们把自身也作为考察对象时范畴问题就尤其重要了。

人类所具有的范畴化能力,使我们能够对世界进行多向度的划分,乃至无穷的划分。于是,我们便有了自己构拟(reconstructed)的符号世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奉献于斯,给自己染上自己调配的符号色彩。如果人是生物性的,那么是造物主创造了我们;如果人是文化性的,那么是我们创造了自身。范畴化能力虽为人类所共有,但我们对世界的划分却不尽一致,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便体现为语言文化上的异同。这种异同取决于经验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所采用的参照系。文化上的差异不仅不构成对经典范畴理论的否定,反而始终遵循着它的规律,比如在任何语言中一个词一旦担当动词角色就不能同时是名词或其他词类。总之,任何由范畴化引发的语言文化成果都不可能不是一个范畴体系。无论如何,语言学研究与范畴化是密不可分的。拉波夫Labov 1973342曾指出:“如果说起语言学中的任何一件事它就是研究范畴。此言不谬,比如词类、词义的确定、词类的转类、词义的衍生等等,无不涉及范畴问题。对这类东西的学习,套用一句老话,不是得鱼而是得渔,也就是说,学习者内在能力的提高或认知机制的激活是我们的根本指向。

如前所言,范畴化能力与生俱来、“自本自根”。先在的能力不一定是有意识的,也不一定有相关的概念。但对于人类来说,范畴的概念似乎是自古而然的,大概是人类认识使然、人类性使然——我们人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自身乃至内置于我们自身的语言当作考察对象并纳入某一范畴体系之中。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范畴的确切含义。简单说来,所谓范畴就是事物在人类认知中的归类。汉语的“范畴”这一术语由日语译入,这实际上是日语对汉语的反馈。“范畴”源于《尚书·洪范》中的“天乃赐禹洪范九畴”。“洪范九畴”指的是“治天下大法有九类”。日语取其“范”和“畴”二字融组合一个词,去译英语的“category,这“范畴”基本上保留了这两个汉字的原义及“洪范九畴”的本义。在西方学术史上,明确使用“范畴”这一术语的学者当是亚里士多德。他关于范畴的系统研究集中于《范畴篇》(Categories)。这小小的一部巨著,两千多年来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还对哲学、逻辑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这自然是因为范畴本身重要。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断言:没有范畴,就没有人类的科学体系,乃至任何学术体系了。范畴本身是静态的,而内在于人的范畴化能力则是动态的。范畴化可以界定为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过程(Ungerer & Schimd 2001),即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范畴化体现为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范畴化能力,首先体现为对事物的基本区分,以“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1983:77,其次是分门别类的层级体系的建构。莱考夫(Lakoff 1987: 6)对范畴化能力的重要性有过这样的评述:“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或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

当然,范畴化能力不惟人类所独有,应该说所有生物都具有这种能力。即便阿米巴也能,而且它也必须区分可吃与不可吃、有害与无害。兰盖克(Langacker 2002: 9)补充说:一种生物也必需能够识别同类,这至少是交配和繁殖所需要的。只是在人类这里,范畴化也成了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在古希腊,范畴经由系动词(linking verb)或曰媾词(copula verb)的连接,引发出形而上学体系的建构,并在演绎思维的引领下提炼出我们纯粹的逻辑系统。

我们人类虽有天生的范畴化能力,而对范畴本身的关注也有两千多年了,但奇怪的是,自后期维特根斯坦伊始学术界对于范畴本身的认识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涌现了一股颠覆经典范畴理论的潮流。争论的焦点在于:范畴边界是否明晰、范畴成员是否平等、范畴是层级性的(hierarchical)还是辐射状的(radial),等等。这是当前原型范畴理论与经典范畴理论的分歧所在,也是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冲突的焦点所在。大象不语,但我们终归会认识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火和危险事物为什么被划分为同一范畴?
浅谈认知智能之语义理解
​送礼就送脑白金丨读《表象与本质》
通感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
浅析范畴理论
尊重语言事实 提倡科学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