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集梧胡说八道之又说五绝

说说五绝
——集梧
五绝,被历代诗家神话了,都说五绝难写难精。写好五绝,其它都不是问题。真的是这样吗?网络上的说法正确吗?
其实,五绝并非“高不可攀”,首先,五绝字少,二十个字,就是“凑”,也容易得多。
但是,如何写好,的确是个问题。
首先,是一个如何“选材”的问题。其次,是如何布局,第三,是如何“收尾”。
五绝的难处,就难在“容易散”,二十个字,实在难于纵横捭阖,任意抒写。下面谁出题,我临屏试试,以作说明。
“轻风待落梅(傲雪出句)”。
好的,首先,看见这五个字,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展开想象:轻风待落梅,轻风,证明风微,不大,待,等待;落梅,梅花谢了。这就已经有了“选择”:第一,主题写的是梅花;第二,是微风中的梅花,第三,很重要,是春天的梅花。为什么是春天的梅花?因为梅花在冬天开放而在春天花谢。第二,冬风寒烈,不说“轻风”或“清风”。既然有“等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冬天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一种,是“轻风里等待落梅的时候,春天已经来了。”如果是第一种,我们完全可以展开想象:冬末,品茗煮酒,三五好友围炉诗赋,对春天有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渴望。这样,诗的轮廓就是:
小品茶诗酒,轻风待落梅。
雪从今夜尽,春至一宵回。
好不好在其次,不好,就扔了,只是不够满意,就酌改;过得去,就把它放着,这是写诗的规律之一。
看见题目,是平声收尾的,就固定了用韵。看见梅字,就知道它在平水韵中属于“十灰”,在新韵中属于“五微”。不知道的,就查韵书。同样的题目,有多重写法,我们同样可以换个角度:在等待“落梅”的心情。不过,这心情是轻松而欢快的,因为“轻风”两字,固定了整首诗是不能“凄凉”的。很多诗友写诗,不看字词,就盲目匆匆提笔,只求快,能押韵,这是不对的,因为一个字,就会彻底“消灭”了整首诗的意境,尤其是五绝,上一句春光明媚,下一句阴雨连绵,出现了“我爱你”、“可我好想你快点死”的矛盾局面。你看,我换个角度写:
冰封三尺久,百卉若飞灰。
只有凝目处,轻风待落梅。

春天已经来了的时候对于“待落梅”的心情,我们应该去想:为什么要去等待“落梅”?因为,梅花落尽是春天,春天给我们无限的希望,给我们的生活、学习、爱情、事业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梦想。春天来了:
岸柳芽初露,轻风待落梅,
红英魂入土,换得一春回。

这是对“落梅”的奉献精神的赞扬,首联是倒装的对比写法。
再说讲述过程中晴天出的题目:咏砚。
看见这两个字,我们应该知道,这是要夸奖砚台了。砚台是什么?是文房四宝之一。中国的一切文化,都和砚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砚台的来历是什么?有什么别名?代表了什么?怎样入笔?二十个字,我们不可能把它的别称、功用、赞美......等一股脑儿写出来。怎么办?选取“一点”,有代表性的一点,只要写出来读者知道写的是砚台,夸奖的是砚台而不是其他东西就行,凝结得好不好,让不让人读了难忘,就靠“功力”了。
咏砚
——集梧
徐公天下绝,润色世无双。
象管成知己,相携渡墨江。

徐公、润色,墨江......都是砚台的别称,这是抓住它的别名,同时运用双关的写作手法。达到赞扬砚台的目的。注:象管指笔的意思.还可以这样写:

即墨早封侯,砚山常度秋。
人天都染尽,搁笔是丰收。
说到这儿,意思是说,不要把五绝的范围“扩大化”。如果起笔写成:千载人人赞,第一,无味,第二,难于展开,流于口号,空泛,不着力。“即墨侯”、“石虚中”,都是砚台的别称,犹如我叫集梧,又叫燕锐,字颖露一样。这儿的秋,是“岁月”的意思。犹如“千秋”就是千载的意思。而用秋字,在有无之间,和“丰收”挂上了钩。这是西方“意象派”的创作手法。

写五绝(七绝也一样道理)的忌讳,是力求“面面俱到”,生怕“写不进心中情”、“书不尽笔下意”,更怕读者“不了解”。试想,前人有名的五言绝句,如:
赋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首句用“劲草”在“疾风”后的不屈代指人,次句用“动乱中”的忠臣直接指代萧瑀,尾联同样用借代的方法,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赞扬萧瑀。这是很多人不明白和容易写得散乱无章的一种最难把握的写作手法。再看:

渡汉江
宋之问(一作李颍诗)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你看这二十个字,就只写了“一种心情”,家乡的音信早就没有了,冬去春来,已经久违了家乡。尾联十个简单而白话般的字,就把那种思乡怕见家乡父老的矛盾心情写得栩栩如生。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地方。在五绝地的写作中,凡古今名家,无一不是:选取一点(一物、一情、一事),重点突破,四句结合紧密天衣无缝的,断无天南海北都写进去而让人赞赏的。写宽了,读者不知所云,作者也觉得除了“好听”以外,难于找到一个中心。 又如:《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看看这些诗句,全无出奇之处吧?千古留名奉为圭臬,作者都是“一气直下”的,并未过多地渲染所要描绘的事物和情感。这课,随意的,也不知道你们看过后有无所得。就到这儿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在这两句诗中各加一个字作腰,加哪两个字最好?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各加一个字成为五言诗句 您怎么加?
《开心学国学》复赛第二场试题(含答案)
晨练二十个揽雀尾,抄一首古贤梅花诗:春风...
柳青诗评:词约旨丰 事近喻远
二十个字,读出四十首诗(汉字的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