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欣赏柳永的经典名篇《雨霖铃》?

要理解柳永的词,必须先了解他的人,甚至是深入到他的灵魂深处,去看他的每一段情感,每一段悲伤。

柳永为什么会写出那么多感人肺腑的婉约词,写出那么多与歌女们的红粉故事?

其实,柳永本不是浪子,本不是驰骋于红粉世界的人,他有非常正统的思想,他一家子都是进士,就是他一直没有考取,这给他巨大的打击。

命运对柳永开的一个玩笑,影响了他的一生,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了宋词发展的历史。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科考失败,柳永竟然公开和体制决裂,“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所谓仕途一切都是浮云,我不干了,干脆青春作伴,游戏红尘好了。

当柳永再次参加科考并进入面试程序的时候,发牢骚的报复来了。

柳永这种蔑视体制的行为,惹恼了宋仁宗,他还记得柳三变的“暂遗贤”呢,于是御笔一挥,“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酌,何要浮名,且填词去”。皇帝金口玉言,于是柳永的仕途就此戛然而止。反正只要仁宗还活着,柳三变不改名想考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自此,柳永的人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柳永再次落榜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挫折面前,你不可以牢骚满肠,因为“牢骚太盛防肠断”。最终,柳永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别样的人生。他开拓了宋词的慢词形式,把宋词从原来只适合文人表情达意的工具,改造成普罗大众喜欢接受的形式,成为宋代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他的努力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须知“条条道路通罗马”,“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

柳永一生流离辗转,每见官场之黑暗,便牵起自己的一腔悲凉,每见歌女之可爱,就会多几个红颜知己。他一直在离别,离别总是伤感的,他一直在彷徨,内心总有很多悲慨。因此,不管是他的离别还是羁旅行役之词,都能击中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如《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仕女伤春,壮士悲秋”,秋天总会给人以莫名的惆怅之感。在离别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风住雨停之时,就是我们的离别之期。现代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深情地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同样是离别,徐志摩是洒脱的,但柳永是伤感的。都门寒帐之外,美女为柳永送行。二人执手相望,泪水横颐,这是一个风情万种的时刻。那船老大却不解风情,大声催着上船。这场景,像极了现代电影中恋人在火车站话别的桥段。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在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问世间情为何物”?我柳永一腔苦楚向谁诉?

柳永的生活虽然不堪,时人对他的评价也不高,但他对宋词的贡献是谁也不能抹杀的。尽管他一生不合于流,操行为正统士大夫所不齿,但毕竟词论家们不能睁眼说瞎话。李清照说柳词,虽“词语尘下”,但“协音律”,苏东坡虽然看不起柳永,但读到《八声甘州》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时,也由衷地赞叹“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的一生极其坎坷。“三十功名尘与土”,仕途潦倒;“八千里路云和月”,四海漂泊。以至于最后葬在哪里,我们都不清楚。有人说是在湖北襄阳,也有人说是江苏镇江,反正他不管葬在哪里,却实实在在葬在了历史深处、宋词的高处。今人杨坤唱得好,“错与对,再不说得那么绝对,是与非,再不说我不后悔,破碎就破碎,要什么完美,放过了自己,我才能高飞,无所谓”,柳永用这种无所谓的态度,让他丢掉了仕途,却赢得了宋词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第一人柳永落榜后,因发什么牢骚而丢了仕途?
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
宋词大家柳永—— 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宋词解析:柳永《雨霖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