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如何不被别人看透



相术是看人的。那么如何不被 别人看透呢?


《管子》一书,有“九守”篇,是讲帝王术,帝王如何不被 人看透保持威严。

官员和普通人也可从中悟出一些道理,保持尊严和神秘感。


君主要保持权威,就要保持威仪。


《管子·九守》列出一系列君主遵守的威仪法则:


“主位: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安定沉着而保持静默,和柔克制的神态已先保持镇定,虚心平意地准备着和等待着臣下谏说。这就是主位。


“主明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这就是主明”。眼睛要看得清楚,耳朵要听得明白,心里要明辨是非。利用天下人的眼睛看,没有看不到的事物;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听,没有听不到的消息;利用天下人的心思考虑,就没有理解不了的问题。集中大家的力量共同行事,聪明就不会被蒙蔽了。这就是主明。


“主听: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也"。听取情况的方法是:不要一下子就拒绝,也不要一下子就肯定。肯定则可能失误,拒绝则可能闭塞。要象高山一样,仰视看不到顶;象深渊一样,计量摸不到底。象神明的德性一样,端正、冷静到极点。


“主赏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刑赏信必于耳目之所见,则其所不见,莫不暗化矣。诚,畅乎天地,通于神明,见奸伪也? "行赏贵在信实。处刑贵在坚决。刑赏信实坚决,对于亲身耳闻目见的人兑现了,那么,没有亲身见到的,也无不潜移默化了。信实这一点,有着畅行天地、通于神明的力量,何况对于奸邪的人们呢?


“主问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曰上下,左右前后,荧惑其处安在?”一是天上的,二是地上的,三是人间的。四方上下,左有前后。不清楚之处都在哪里呢?这是主问。


“主因;心不为九窍,九窍治;君不为五官,五官治。为善者,君予之赏;为非者,君予之罚。君因其所以来,因而予之,则不劳矣。圣人因之,故能掌之。因之修理,故能长久"。心不包办九窍的事,九窍会治理得好;君主不包办大臣的事,大臣会治理得好。做好了的,君主给予赏赐;犯错误的,君主给予刑罚。君主只需利用人们提供的成果,因而给予赏罚就不至政务烦劳了。圣人就是能做到“因势利导”,所以就能管理。因势利导能够合理,所以国运长久。


保持威仪,还要保持仪态端庄。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管子·形势解》说:“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言辞慢,动作亏,衣冠惰,则臣下轻之。故曰:‘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仪者,万物之程式也。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礼义者,尊卑之仪表也。故动有仪则令行,无仪则令不行。故曰:‘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说话有信用,动作庄重,衣冠端正,臣下就严肃了。说话轻率,动作无礼,衣冠不整,臣下就轻慢了。所以说:“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仪法,是万物的准则法式。法度,是万民的仪表;礼仪,是尊卑的仪表。君主的举动合乎仪法,政令就能推行;不合乎仪法程式政令就不能推行,所以说:“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毋数据大臣之家而饮酒”。《管子·侈靡》提醒:“先其士者之为自犯,后其民者之为自赡。轻国位者国必败,疏贵戚者谋将泄。毋仕异国之人,是为失经。毋数变易,是为败成。大臣得罪,勿出封外,是为漏情。毋数据大臣之家而饮酒,是为使国大消。三尧在,臧于县,返于连,比若是者,必从是儡亡乎!辟之若尊谭,末胜其本,亡流而下不平。令苟下不治,高下者不足以相待,此谓杀事"。君主治理国家,处处让士大夫占先,这是自己犯错,事事将百姓置后,这是自己抹黑。看轻君位,国家必然灭亡;疏远贵戚,谋略就会泄露。不要让异国人入仕做官,那是背离常道。不要随便更改政令,那会转成为败。大臣治罪,不要驱逐出境,那会泄露国情。不要经常在大臣家里饮酒,那是大减国威。逍遥自在,流连忘返,每每如此,国家必定由此败亡。就比如一个酒器,口大底小,倒酒时上面流出来而下部不稳。根基如果治理不好,上下关系就难以处理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子》易读本
管子:形势解篇(十九)
管仲说,一个人做了这十件事就危险了,句句都是对人性的解读
《管子.形势解第64》诗解12信诚正己修身仪度
道之纯厚遇有实——心行德者独有之
管子1执政为民,多予少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