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冷心慌慌,心律失常的药物干预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据调查,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即使后果可能很严重,对于心律失常“不认识,不重视,不治疗”的错误认知使百姓对心律失常及其药物干预有着诸多不解和误区。

心律失常的症状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慌、心悸、胸闷、头晕、晕厥等。若有心跳不规律感,“咯咚”一下后感觉胸闷,通常是由于早搏引起。若感觉心跳不规则、搭脉搏会消失,则可能是房颤。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晕厥,甚至猝死。

哪些情况下心律失常需要药物干预?

如果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就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在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后,医生会根据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药物干预。早搏类型的心律失常,建议患者通过休息、戒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来改善。若对正常生活带来中重度影响的,就需要根据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导致患者晕厥,甚至有猝死风险的,则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心律失常的干预,不仅要关注早搏或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本身,还需要注意对其他导致或加重心律失常的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如心肌缺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病毒感染等。

心律失常的药物干预原则是什么?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如心梗后室速、室颤等,需要紧急抢救性药物干预,同时配合对原发疾病的快速治疗。而对于早搏等危险程度较轻的心律失常,药物通常会放在诱因去除及休息之后考虑。

心律失常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有心悸、心慌、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的人群,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查明病情。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和病情危害程度给予相应治疗,也会控制诱发及危险因素,如中青年人较多见早搏,在急性期应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忌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饮食等;中老年人群中常见房颤,也需要避免刺激性饮食,并遵照医嘱积极治疗,避免房颤导致的中风等并发症。

心律失常有哪些常见的认识误区?

“过度紧张“、”意识不足“、”相信偏方“和”擅自停药“是有关心律失常较常见的认识误区:

1、部分患者对于早搏等较轻微的心律失常过于紧张、提心吊胆。

2、部分患者对于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的心律失常,如室速、房颤等不够重视。

3、部分患者相信偏方,失去了药物干预的最佳机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

4、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有效或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导致复发甚至不良后果。

患者应当配合医生和其治疗方案,在避免过度治疗的同时也要防止治疗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房颤动的综合管理】心房颤动康复的综合管理
心内科医生临床工作10大误区,你中招了没?
心内科临床常见误区
【齐鲁医答】关于房颤的这些知识,您知道吗?
慢心率房颤与快心率房颤哪个严重?
科学把稳生命的节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