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化血红蛋白这一弊端,需要警惕!

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可以对糖尿病进行长期监测的方法,因为能反映 8 ~ 12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时血糖波动影响等,成为现阶段对于糖尿病血糖水平监测、糖尿病治疗监测的主流方法。但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映 8 ~ 12 周血糖水平,所以对于近期的糖尿病治疗疗效评价反应滞后,导致疗效评估不及时。

01 糖化血红蛋白的弊端:反射弧长

前几天,接到临床医生电话咨询,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效果不错,回家之后的治疗效果缺乏有效手段,目前提供的糖化血红蛋白反映 4 ~ 8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导致患者回家治疗效果反馈出现滞后,延误了治疗时间,咨询我们有没有一种可以反映短时间血糖平均水平的检测手段。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有感触,我的两位朋友经常找我做化验,朋友 A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不好,做过两次支架,需要每个月检查血脂控制情况;朋友 B 糖尿患者,重型心梗。这两位朋友每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他们都表示自己在努力控制,但是每次的检查数据都让我很抓狂,起初我甚至以为我们的糖化仪器坏了,后来经过检查,发现结果确实无误。

最近这次的检查,患者 B 糖化血红蛋白有了明显下降,说明他的血糖控制的很好,通过询问得知,一月份的时候患者 B 住了一次院,之后下定决心开始控制饮食、按时服药还开始运动。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糖化血红蛋白反应时效久,上个月的检查结果却没有展现出来,在这个月的检测结果才呈现出来。

所以说糖化血红蛋白虽然不错,但是也是有缺陷的,反射弧有点长,短期的治疗改善就没法及时展现出来,那有什么方法可提供短期的血糖水平监测呢?

02 快速机动的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蛋白和葡萄糖的 N 端糖基化,导致两种细胞因子结合,形成高分子酮胺化合物,其结构类似果糖胺。总称为糖化血清蛋白。


在糖化血清蛋白中有 70% 为糖化白蛋白,因此测定糖化白蛋白更能反应血糖控制水平。血清蛋白半衰期约 17 ~ 20 天,由于血清蛋白合成比血红蛋白快,所以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反映的是近 1 ~ 3 周血糖的情况,在反映控制血糖效果上比糖化血红蛋白出现早,所以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水平控制评估以及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改进后的疗效评估。

临床上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果糖胺法、酮胺氧化酶法来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或糖化白蛋白,实验室常用果糖胺法测定糖化血清蛋白和采用酮胺氧化酶法测定糖化白蛋白。

03 糖化血清蛋白临床意义

果糖胺检测方法是在碱性条件血清果糖胺与硝基四氯唑蓝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 550 mm 波长处比色,测定结果。

参考区间:1.65 ~ 2.15mmol/L

酮胺氧化酶法的原理是糖化白蛋白的酮胺键能与酮胺氧化酶发生特异性的酶促反应,释放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使色原底物基质发生呈色反应,在 546 mm 波长处比色,获得糖化白蛋白浓度,在再测定血清白蛋白浓度,用糖化白蛋白浓度除以血清白蛋白浓度计算出糖化白蛋白浓度(%)。

参考区间:10.8% ~ 17.1%

当糖化血清蛋白数值高于参考区间时,近 2 ~ 4 周血糖水平较高,考虑近期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治疗效果不好;数值在参考区间,考虑血糖控制不错。

影响因素

1、乳糜、低分子物质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有肝素类药物等会升高糖化血清蛋白

3、高浓度维生素 C 等会降低糖化血清蛋白。

4、采集过程中发生溶血,肝素抗凝会影响检测结果。

5、患者肥胖、肝脏疾病会导致白蛋白降解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定结果比实际偏低。

6、患者白蛋白低于 30 g/L 或尿蛋白 > 1 g/L,果糖胺法不可靠。

总结

对于血糖控制、糖尿病的疗效评估,结果的及时准确意义重大,相较于糖化血红蛋白 4 ~ 8 周的反应时间,糖化血清蛋白更短的反应时间,使得其成为了解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以及疗效评价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完全摒弃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即时的血糖还有长效的糖化血红蛋白,短效的糖化血清蛋白填补了二者之间的空窗期,完善了血糖控制的全周期,如果可以完善三者的使用,使其三位一体,必将可以发挥 1+1+1>3 的效果。

参考资料:

[1] 硝基四氯唑蓝试剂说明书,
[2]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 尚红,王毓三,申子瑜主编.—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 尹一兵,倪培华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清糖化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FMN)临床实用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熟悉又陌生的“孪生”兄弟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糖化白蛋白有什么区别?
血糖高的人,要知道除血糖外的4个化验项目,控糖要了解它们
点、线、面结合,全方位监测糖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