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沙尘天气已高达14次,科技治沙亟待国际合作
userphoto

2023.05.31 北京

关注

作者:傅恒

5月18日下午到5月21日,受蒙古低压发展影响,蒙古国中南部、东南部以及中国内蒙古边境地区出现系统性沙尘天气,范围大,浓度高,自西向东逐步影响中国北方地区。

在蒙古国,强风、沙尘暴和暴风雪天气导致蒙古国东部至少21人失踪,其中大部分是牧民。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地区混合沙源在高空冷涡、地面气旋、大风动力传输作用下形成了强沙尘,使北京等多地空气质量陷入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在中国新疆南部和东部、青海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甘肃中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辽宁大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东部局地发生了沙尘暴,大风甚至卷起“沙墙”,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

沙尘天气频次达到十年来峰值

据统计,常年平均来看,我国1月至5月沙尘过程累计次数是11.9次,今年已经达到14次,境外输沙影响较为突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研究团队近期发表论文介绍,蒙古国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造成我国2023年北方沙尘天气的主要粉尘源。其中,蒙古国对我国北方沙尘的平均贡献约为42%,最高时达到63%-75%;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沙尘贡献率也达到了27%。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认为,以蒙古国南部戈壁荒漠地区为始源地的沙尘暴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最为突出,对华北、东北、华东地区也有重要影响。作为我国的上游地区,蒙古国南部的荒漠化地区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方自然条件相似,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为境外沙尘源地的植被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减轻沙尘暴危害。

世界治沙看中国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创新技术和治理模式,加速治理进程,实施了系列重大治沙工程,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中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为地球“变绿”贡献了1/4的增量。

2017-2019年,中国先后向第六届、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下称“论坛”)以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第13次大会致贺信,成为中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履约与合作的重要遵循。在论坛贺信中,肯定了库布其治沙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2022年,中方表示愿同蒙方探讨设立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蒙方也表示愿同中方扩大荒漠化防治合作,中蒙双方签署了荒漠化防治的合作文件。在出席中阿峰会时,中国提出中方愿同阿方设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永久会址

中国政府部门先后组织有关人员赴蒙古国、印度、伊朗、沙特、意大利、智利、阿根廷等“一带一路”沿线和延长线国家开展专项业务交流、荒漠化防治援外培训与合作,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07年到2021年,中国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迄今已有近10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0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公益环保人士参加论坛。国际社会已普遍形成“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库布其”的共识。库布其治沙被巴黎气候大会树立为治沙样本,治沙企业亿利集团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科技治沙成为国际合作重要议题

今年将举办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科技治沙、东北亚沙尘暴研究等将成为重要议题。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陈思宇指出,蒙古国缺乏完善的区域协同观测网络,相关研究的模拟精度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大气环境的预测和预警能力,有必要开展实地观测实验,建立沙尘暴标准样本数据库,开发未来基于机器学习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沙尘细化预报系统。

吴波认为,未来治沙要利用好本地乡土物种,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工辅助和管理措施,依靠自然生态过程,实现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而建立我国北方防沙生态格局,降低沙尘暴过境时的地表释尘量,减轻沙尘危害。

从政府到企业,科技治沙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在多元化推进。近几年来,中国与俄、韩、蒙等国共同研究开展东北亚沙尘源制图项目,旨在进一步掌握东北亚沙尘源地理分布,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行动。蒙古国政府部门、机构和媒体与亿利集团多次进行交流,分享亿利生态治沙与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技术应用的经验成果。沙特政府部门与亿利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引进亿利治沙技术服务,助力沙特百亿棵树种植计划。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指导支持下,亿利集团正在优化提升中国西部最大规模的沙生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水平。2016年,国家林草局批复亿利建成“库布其濒危和沙生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7年来亿利保存驯化乔灌草药种质资源达到1040多种、6000多个,形成了亿利沙旱生林草拳头植物种子包。亿利正在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林草种质资源科技中心和国家沙业创新中心,加强沙旱生林草拳头植物种子研发和应用,整合30多年积淀的微创水汽法、风向数据迎风坡造林、沙漠生态大数据、无人机飞播、机器人植树等立体生态治沙技术体系,走进中国西部,走向“一带一路”,绿化更多的荒漠。2021-2025年,亿利在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沙漠启动实施“五年一亿棵”碳汇林种植工程,迄今已按期完成三期6000万株种植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5”沙尘暴带来的七点启示
告别黄沙漫天是如何做到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荒漠化治理调查
[首藏作品](8388)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中蒙签署荒漠化治理双边合作文件,蒙古专家希望到亿利库布其考察
走出治沙就是多植树的误区 ...吴波
唐驳虎:又来!为啥今年风沙格外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