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概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甲状腺素的合成、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障碍而导致的一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1:5~1:10。原发性甲减是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95%以上,继发性甲减主要指下丘脑或垂体的病变引起的甲减。


  • 好发人群

  • 碘摄入不足者、桥本甲状腺炎或亚急性甲状腺炎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

  • 常用药物

  • 左甲状腺素钠

  • 常用检查

  •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甲状腺B超

疾病分类

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可分为:

原发性甲减

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9%。其中90%以上原发性甲减是由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所致。

继发性甲减

由下丘脑和垂体病变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者促甲状腺激素(TSH)合成和分泌减少所致的甲减。下丘脑病变使TRH分泌减少,导致垂体TSH分泌减少引起的甲减又称三发性甲减,主要见于下丘脑综合征、下丘脑肿瘤、炎症、出血等。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的综合征。根据病变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身免疫性甲减、药物性甲减、甲状腺手术后甲减、特发性甲减、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先天性甲减等。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度可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

病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较多,以往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后发展为甲减的主要原因是居住环境缺碘,现已基本解决此问题。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碘-131治疗甲状腺病、全切或近全切甲状腺手术是目前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

主要病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现有多种甲状腺自身抗体明显升高,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或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破坏甲状腺细胞,从而导致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由于甲状腺组织炎症性破坏,且破坏组织范围较为广泛,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明显减少,从而引起甲减。

甲状腺放射性治疗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照射使甲状腺细胞变性直至坏死,从而导致甲减。

甲状腺切除

如甲亢或甲状腺肿瘤行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残存的甲状腺过少或无甲状腺则引起甲减。桥本甲状腺炎可表现甲状腺结节而行手术,因甲状腺细胞功能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甲状腺切除虽然不多亦可引起甲减。

甲状腺异位或缺乏

因甲状腺发育不良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甲状腺完全缺如不产生甲状腺激素,从而引起甲减。

碘缺乏及碘过多

主要见于流行地区,碘缺乏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减少而导致甲减。碘过多可致甲状腺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甲减。

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碳酸锂等抗甲状腺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从而引起甲减。

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

属于先天性缺陷。

下丘脑-垂体性甲减

各种原因引起下丘脑及垂体的损伤,导致下丘脑TRH及垂体TSH分泌减少,继而引起甲减。

周围性甲减

有两种类型。

甲状腺激素受体障碍

属于基因缺陷病,甲状腺激素生成不减少,但因其受体功能障碍使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应有的生理效应,故引起机体代谢减低。

甲状腺激素抗体

导致由于血循环中存在大量针对甲状腺激素的抗体,因其大量结合甲状腺激素,使能够发挥生物效应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从而导致甲减。

流行病学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因地域与种族的不同报道差异较大,在1%~3%,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四倍。随着第三代促甲状腺激素检测手段的应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检出率显著增加,占2%~8%。女性在7.5%左右,60岁以上妇女发病率可达16%。

好发人群

  • 具有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者。

  •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或已诊断为亚临床甲减者。

  • 桥本甲状腺炎或亚急性甲状腺炎者。

  • 碘摄入不足者。

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起病往往隐匿,且进展缓慢,可以经历数月或数年才表现明显的甲减征象。早期表现可为乏力、困倦、畏寒、便秘、女性月经增多等。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毛发脱落、声音嘶哑、食欲不振或厌食、体重增加及皮肤粗糙等。较重者则出现黏液水肿征象,其面容为表情淡漠、眼睑及面颊浮肿、面色苍白或蜡黄、舌增大及唇增厚等。

典型症状

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精神神经系统

常见智力减退,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和计算力均减弱,听力下降、感觉灵敏度降低。有些患者有感觉异常、麻木、嗜睡,严重者出现昏迷,可出现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

循环系统

心动过缓、心音低弱、脉压小、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肌肥大(假性肥大),心肌肥大明显则称甲减性心肌病。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肠蠕动减弱,出现顽固性便秘。约50%的患者胃酸缺乏或无胃酸、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同时甲状腺素不足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故可伴有多种类型的贫血。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及少量胸腔积液,较为常见。严重甲减病例因黏液水肿累及呼吸,致肺通气障碍而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血液系统

1/4患者有贫血,一般为正常色素和低色素小红细胞型贫血,少数为大红细胞性贫血。

生殖系统

性欲减退,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可引起月经紊乱、闭经、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孕等。

肌肉、关节

肌肉软弱无力,也可有肌肉暂时性强直、痉挛及疼痛等。关节破坏,有非炎性黏性渗出、软骨钙质沉着及屈肌腱鞘炎等。

呆小症

初生儿常无特殊表现,出生后数周至数月可逐渐出现症状,起病越早病情越重。不同的呆小病临床症状各有特点,主要表现为体格、智力发育延缓,四肢粗短、前囟门增大、出换牙及骨龄延迟、行走晚、性器官发育迟滞等。

幼年型甲减

患儿生长迟缓,牙齿发育延迟,智力差,但较呆小症为轻。2岁以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神经系统的症状常轻微。

并发症

黏液性水肿昏迷

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情加重的严重状态,多为感染及使用镇定剂诱发,应及时静脉补充甲状腺激素,保温、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

血脂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引起血脂异常,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程度的轻重,可以使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不同程度升高。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同程度降低,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后可以使血脂恢复正常。

冠心病

血脂异常是形成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引起上述的血脂异常变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时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其他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抑郁症,可以使月经紊乱,甲减孕妇增加流产、早产、死胎和妊娠高血压等病的风险。

就医

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早期的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缓慢,且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轻重不一,容易漏诊、误诊,所以当出现无故疲倦等不适感,需要及时就医,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素替代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甚至自行停药。

就医指征

  • 患者出现乏力、畏寒、少汗、食欲缺乏、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等早期症状。

  • 出现颈部不适,如肿胀、憋闷感、疼痛等。

  • 血清促甲状腺素值超过参考范围上限。

  • 出现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贫血、顽固性便秘、心动过缓等。

  • 结婚多年,一直未怀孕。

就诊科室

  • 多数患者优先到内分泌科就诊。

  • 合并出现其他异常,且治疗后无法纠正者,建议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月经不调建议到妇科就诊,冠心病建议到心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有无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下降、手足肿胀感、顽固性便秘、体重增加等情况?

  • 女性患者需询问有无月经紊乱,月经量多少?

  • 育龄妇女需询问有无不孕、流产病史?

  • 已生育妇女需询问生育时有无大出血?

  • 既往有无贫血、颈部手术史?

  • 有无抗甲状腺药物长期服用史?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

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可提示有无贫血。

血脂及心肌酶谱

原发性甲减常伴有血清总胆固醇升高及心肌酶谱升高,可帮助诊断。

甲状腺功能

包括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诊断甲减的一线指标,原发性甲减促甲状腺激素增高、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均降低,亚临床甲减仅有促甲状腺激素增高而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正常,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是确定甲减病因的重要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主要指标。

甲状腺B超

如桥本病,甲状腺回声弥漫性减低,可见条索状、网格状改变,可伴结节。部分患者甲状腺血流明显增加,可出现类似火海征,也可以发现甲状腺血流减少,帮助诊断疾病。

心电图

可提示患者有无心率的改变,帮助后续的治疗。

垂体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

可通过检查判断有无继发性甲减。

血催乳素测定

可提示患者部分患者有无血催乳素升高,对疾病的诊疗有帮助。

诊断标准

  • 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如畏寒、少汗、记忆力减退、便秘、表情呆滞、声音嘶哑、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据此可初步诊断。

  • 除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检测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促甲状腺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等确诊。若甲状腺激素游离T3、游离T4低于正常值,而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正常值,可以诊断为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若游离T3、游离T4在正常值范围之内,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有所增高,可诊断为亚临床型甲减。

鉴别诊断

贫血

甲减常易误诊为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两者均有皮肤苍黄、毛发干枯、面容虚肿、表情淡漠、胃酸缺乏等临床表现。但贫血患者心率较快、脉压差大和基础代谢率偏高,而甲减患者则对寒冷更为敏感,且伴唇厚舌大、音调低沉、心率缓慢,以及基础代谢率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降低、促甲状腺素升高等,可以帮助鉴别。

慢性肾炎

甲减患者因水钠潴留,表现为皮肤苍白、水肿、贫血、高血压和血胆固醇升高。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常会表现甲状腺激素测定异常,主要是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下降,但促甲状腺素是正常的;而甲减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是明显升高的。

肥胖症

这类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基础代谢率低,易误为甲减,但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均正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

一些急性或慢性非甲状腺疾病临床表现为代谢减低和交感神经反应低下,如怕冷、乏力、浮肿、纳差、便秘等表现,测定血清三碘甲腺状原氨酸和(或)甲状腺素低下,容易误诊为甲减。单纯三碘甲腺原氨酸低下称为低三碘甲腺原氨酸综合征,严重者还可以表现甲状腺素低下,称为低甲状腺素综合征。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下降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性措施,人为的加服甲状腺激素制剂以提高机体的代谢率,必然会加剧原发疾病的病情。

垂体瘤

长期甲减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垂体可以表现增大,有时会被误诊为垂体瘤。原发甲减长期甲状腺素下降,垂体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细胞增生肥大,致蝶鞍增大。一些女性患者由于月经紊乱和泌乳,实验室检查发现催乳素轻度升高,被误诊为垂体催乳素分泌瘤。有些甲减患者由于手足肿胀、唇厚舌大、声音嘶哑、手足增大,又有蝶鞍增大,会被误诊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甲状腺激素测定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首先进行内科治疗,补充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药物剂量不宜过大。给予一定量的碘和忌用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的食物,保证蛋白质供给,改善和纠正甲状腺功能。

治疗周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劳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有贫血的患者应该抗贫血治疗,给予补充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等。

病因治疗

  • 大多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缺乏有效的针对病因治疗方法。

  • 对于缺碘引发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及时补充碘制剂。

  • 药物所致者宜停用相关药品。

  • 对甲亢治疗过程中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及时减量,甚至暂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必要时加用甲状腺素。

  • 对于出现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的患者及黏液水肿性昏迷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标

临床甲减症状与体征消失,促甲状腺激素及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需要终身替代治疗。

主要治疗药物

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

用药注意事项

  • 建议饭前口服,与其他药物服用时间相隔4小时以上。

  • 患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宜从小剂量开始,调整剂量宜慢,以防止诱发和加重心脏病。

  • 治疗初期需4~6周复查相关激素指标,根据结果调整剂量直至达到治疗目标。治疗达标后,6~12个月复查相关激素指标。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预后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过早发现、早诊断和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良好,通过服用药物补充甲状腺素,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若未及时就医或延治误治,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肠梗阻、严重感染等,则预后较差。

能否治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终身疾病,尚不能治愈,需要长期用药治疗。

能活多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时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根据医嘱定期复诊,通过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B超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饮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饮食调理

保证蛋白质供给

患者由于体内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受到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下降,因此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1.5g/kg以上,蛋白质摄入总量在每日100g或更高,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量的1/3左右。

限制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体内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常伴有高脂血症,因此患者应限制富含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应限制高脂肪类的食物摄入,如肥肉、五花肉、奶酪、火腿、动物油等食物,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组织、鱼子和动物内脏等食物应限制食用。

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使患者骨髓造血功能降低、铁吸收发生障碍,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因此,患者应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全血、鱼肉、畜肉、禽肉、动物肝脏等动物性食物。

补充适量碘

由于碘的摄入不足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通过碘盐、加碘面包来补充碘,也可选用适量的海带、紫菜来补充碘。患者食用量一定不可过多,如长期食用碘化物或碘有机物质,也可发生碘化物过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忌用食物

芥菜、萝卜、大豆、花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中含有少量致甲状腺肿物质,这种物质会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利用,产生致甲状腺肿的作用。因此,患有甲状腺肿之人应当忌吃这些蔬菜。患者在食用含碘食物时,忌同时食用卷心菜,因卷心菜含有有机氰化物,会抑制碘的吸收。

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要求家属注意病人生命体征、神志、语言、动作、皮肤状态、胃肠道症状等变化,观察有无寒战、皮肤苍白、体温过低表现及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现象,警惕黏液性水肿的发生。

日常护理

  •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低脂肪饮食,并保证饮水充分。

  • 因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减者须避免富碘食物和药物的摄入,以免诱发严重黏液性水肿。

  • 指导病人学会腹部按摩、肛周按摩等排便技巧,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秘者多食新鲜果蔬及粗纤维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

  • 鼓励病人每天进行慢跑、散步等适度运动。

  • 了解甲减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及自我保健知识。

特殊注意事项

  • 避免寒冷、感染、手术等诱发因素。

  • 家属观察病人神志、生命体征及全身黏液性水肿情况,记录每天出入量及体重变化。一旦发生,迅速就诊。

预防

维持碘的摄入量在安全范围是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基础措施,特别是对具有遗传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和亚临床甲减等易感人群尤其重要。甲状腺功能减退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应注意预防。

早期筛查

以下人群注意定期筛查甲状腺功能以及甲状腺B超:

  • 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不孕妇女。

  • 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功能异常史者。

  • 有自身免疫病者或一级亲属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者。

  • 有颈部及甲状腺的放射史,包括甲亢的碘-131治疗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

  • 服用胺碘酮、锂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者。

预防措施

  • 病因预防,如呆小症,避免胚胎时期孕妇缺碘。

  •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治疗容易引起甲减的甲状腺疾病,尽可能避免疾病本身或治疗对甲状腺的损害。

  • 防止甲减病情恶化,要努力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注意生活调理避免对病情的刺激。

  • 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可通过饮食、锻炼、药膳等综合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状腺功能低下
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_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介_360健康
十二要点:关于“甲减”那些事(特殊人群及治疗规范)
【专家支招】如何处理胺碘酮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减怎么治?除了优甲乐,你还应该知道另外两种药......
WE14笔记 l 甲减和甲状腺炎(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