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历史人物——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
袁枚(1716- 1797),字子才,号简斋,自号随园山人,晚年有感满头白发而又称“袁丝”。原籍浙江慈溪,两岁迁居钱塘(今杭州)。出生于书香门第:五代祖槐眉当过明朝给事中及御史大臣;曾祖茂英为布政使;只是到祖父袁錡时家道中落,其父亲、叔叔一代都靠才学游幕四方为生,而父袁滨精通《大清律》,母章氏是杭州名士师鹿之女。
袁枚七岁入塾攻读《论语》《大学》等书,“幼有异禀”,九岁那年游杭州吴山时作五律诗,有“眼前三两级,足下万千家”之句,初显才识。十二岁中秀才,十八岁时得浙江总程元章赏识,被送入杭州凤凰山敷文书院,学业日有长进。乾隆三年(1738),袁枚二十二岁考中举人;次年春,在保和殿通过殿试,名列第五。由于名列前茅,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这一阶段是袁枚一生中春风得意的时期。
乾隆 七年,袁枚外放为江南地区的知县,先后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今属南京)等县任职,政绩斐然。溧水任上为时虽仅月余,但他明断狱讼,离任时当地百姓含泪相送,并为之披上金字辉映的万民衣;在沭阳期间,他豁免农业税,放赈救灾,劝导蚕桑,筑堤捕蝗,发展文化;巨邑江宁本是难治之县,袁枚到任后勤于政务,治理积案,终使奸民敛迹。
另一方面,家庭影响和文人脾性把袁牧塑造成为性情中人,他自述“好味、好色、好葺,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珐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乾隆十三年秋,袁枚在江宁城西小仓山购得雍正时江宁织造官隋赫德的私人花园——隋园 ,改名"随园”,取意顺应景物的自然特性和希望返朴归真的感情。仿故乡西湖景色,修葺随园,建造了亭、榭、堤、井、峰、湖,广聚书籍、崇饰园馆。乾隆十四年,袁枚借口养病辞去江宁知县职务,归居随园。
寓居随园五十年间,四方名士凡到江南莫不以造访随园为幸,而性情倜傥的袁枚也乐于交友,诗文唱和、争相题咏,还收了不少门徒,其中包括能诗善画的女才子二十余人,在当时堪称骇俗之举。袁枚足迹遍及天台、雁荡、黄山、匡庐、罗浮、桂林、南岳、潇湘、洞庭、武夷、丹霞、四明、雪窦等地,写下大量佳作,如游乐清雁荡山时有《观大龙湫作歌》,内云:“龙湫山高势绝天,一条瀑走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雷梭抛掷银河边。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诗人面对龙湫瀑布浮想联翩,正凸现其笔墨奇妙,才气浩大。
袁枚生于杭州、长于杭州,虽然中年以后定居江宁,但常回故乡,其诗篇中不乏题咏西湖的佳作,如《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之一:“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点明由于有了抗金英雄岳飞和抗击瓦刺的于谦葬于杭州,柔媚的西湖平添了壮烈雄风,从而赋予这首写景诗以至深的意境。
作为清中叶享有盛名的诗文大家,袁枚著述甚丰,主要有:《小仓山房文集》《小仓山房外集》《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尺牍》《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子不语》等。
人物关系:
学生:
席佩兰 (17601829) 清代女诗人
同年(公元1716年)出生的名人:
王三锡 (1716~?) 清代画坛后四王江苏省苏州太仓
韩锡胙 (17161776)浙江省丽水青田
查礼 (17161781)北京市丰台区
李世杰 (17161794) 黔中三奇男贵州省毕节黔西县
吴鹏南 (17161758)福建省福州市连江
+ 更多公元17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797年)去世的名人:
王友亮 (17421797)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
王宸 (17201797) 清代画坛小四王江苏省苏州太仓
章佳·阿桂 (17171797) 清朝兵部尚书黑龙江
王贞仪 (17691797) 清女数学家安徽省滁州天长
毕沅 (17301797) 清代官员、学者江苏省苏州太仓
范衷 (17381797)浙江省绍兴上虞
+ 更多公元1797年去世的名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枚联集
放浪恣肆——清代袁枚的“纵欲”人生
袁枚与胥绳武的神交 (诗词故事)
袁枚与随园
袁枚及其对联
“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简介,袁枚是怎么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