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祁县古戏台集锦

---  ---

    最近集中阅读了几本关于古戏台的书籍和文章,诸如《山西神庙剧场考》《戏台与社会·明清山西戏台研究》《山西古戏台》《临汾古戏台》《文物·山西中南部的宋元舞台》和《徽州古戏台》等,除《徽州古戏台》以外,其他几本都是有关晋国古戏台的专著,这些书文的作者或是晋国人,或是长年工作、居住在晋国的,他们都对晋国有着深厚的感情;都对晋国丰富的文物遗存,特别是遍地的古戏台深感惊讶,因此他们的文章都充满了深情的敬佩!不过,他们对晋国古戏台的认识却千篇一律,众口一辞,甚至连牵强附会的地方都一脉相承。但是总的来说,通过阅读这些书文,还是颇有收益。

【下八洞·财神庙戏台·明?】

【杜家庄·普法寺戏台·清】

    这些描述和评论晋国古戏台的专著中,相当一致地把“戏台”这个特指概念先分解成“戏”和“台”来追根,从“戏”的角度来说“台”;然后再把“戏”和“台”混合到一块来溯源(尽管这些作者“走的”远近有别,但是他们遵循的“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主要地表达了这么一些观点:

    甲:中国的戏剧(南方的“戏”和北方的“剧(杂剧)”)滥觞于唐宋、发展于金元、成熟于明清,直到今天;

    乙:与此相应,中国(山西)的古戏台也是这个历程,只不过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戏台的名称、形式和主要功能有别。但是这个“台”的历史,显然要比“戏”的历史长的多的多,于是再追“台”的历史,结果一直把刘彻的“仙人台”也追出来扯到了“戏”里面不说,更有甚者,竟然追到了唐尧的“宛丘”那儿。由于唐尧和刘彻实在太远了,连“台”的影子都无法寻到,于是再回来找现实中的“台”,最后终于找到了晋祠的宋代“莲花台(即金人台)”和西李门二仙庙的金代“月台”。

    具体地说,“戏台”的发展是这么一回事: 1、最先是仅有名称的“舞基”等形式的“撂地为场”; 2、接着是稍微高出地面的“露台”(甚至和殿前的“月台”混合成了一码事);3、然后是“露台”上立了柱子、盖了顶子的“舞厅”“舞楼”;4、最后才到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台”。其中,前三种情况的观看方式是“四面围观”,后一种情况才演变成“一面同观”。

    丁:由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是与祭祀神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古代戏台是随着神庙建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这就把“神庙”和“戏台”连到了一起。因为晋国几乎所有的戏台全部位于“神庙”范围当中。

    戊:由于晋国(特别是晋南)保存了几乎所有形式的早期(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其中当然也有很多早期的“戏台”及其遗址遗迹,所以晋南(具体就是临汾)是中国戏剧的发源地和核心之一。

    己:另外,顺便提了一下晋国之所以保存这么多早期木结构古建筑的原因,是晋国地理封闭、气候干燥、自然和人为的灾害少。

    庚:因为“戏台”所在的“神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合,而且不论是早期的“娱神”,还是晚期的“娱人”,人们看戏时的情景就像在现代的戏场或电影院,不如干脆把“神庙”叫做“剧场”,甚至评论说“戏台是演戏和看戏场所的统称”,不过有个别作者不大同意这个观点。

    辛:一般来说,他们认为道教和民俗庙宇附建戏台的很多,而佛教寺庙中附建戏台的较少。

    在所有表达这些观点的书文中,“集大成”者是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这本书与其说是写“戏台”,不如说是写“神庙”--- 文中选取了晋国自宋至清的、附建有戏台的寺庙180多座,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寺庙建筑群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现存状况和基本数据,还有很多实景照片,不得不说,这本书对学习研究晋国的古代寺庙建筑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参考价值(尽管很多木结构术语不太规范,宋、清术语混用)。但是为了和他研究的核心问题---戏台---挂钩,他也决定把寺庙叫做“剧场”。于是在他们的笔下,晋国所有附建戏台的寺庙都成了戏场。真想像不到他们怎么会弄出“剧场”这么个名词来,真是蹩脚之极!

【大义村·关帝庙戏台·清】

【盘陀村·戏台·清】

【张北村·延寿寺戏台·清】

    上述这些观点,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比较偏颇,而有些很牵强,甚至有的根本就是附会臆测。因为晋国拥有这“绝对数量”的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就很难搞清原因,即便是剔除偶然因素,以必然的原因来考量,晋国这种“以一县敌全国”的木结构古建筑拥有量,也很难说她有“普遍意义”。

    更何况,这么多数量的早期木结构在晋国内部的分布也并不均匀,正如这些书文中列举的例子一样,现存元代以前的古戏台全部位于地理上的“晋南”,而地理上的晋中和晋北一座也没有,这难道是必然的吗?

    再说,晋国乡村的古戏台建在什么性质的寺庙里,也未必就那么必然,五台山的佛教寺庙中,确实没几座建有戏台,但这不能代表全晋国的佛教寺庙就都少有戏台,比如晋中寿阳县的佛教寺庙中就大部分建有戏台。晋国现存的戏台数以千计,很难说其中有什么“规律”,我觉得偶然因素很大。

    戏台毕竟是“建筑”,只是整个中国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台戏台,肯定为了演戏的。但是在寺庙中,“戏台”作为建筑也是寺庙的一部分,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建筑艺术形式,有的寺庙戏台自建成以后,它就从未演过戏,因此不能以偏概全。是有古语说“管窥一豹”,但是以一斑而敷衍全豹这事不应该众口一辞。

【神堂头·戏台·清】

【上庄村·戏台·清】

【侯家庄·戏台·清】

【西建安·集胜寺戏台·清】

【晓义村·关帝庙戏台·清】

【贾令村·狐神庙戏台·清】

    记得曾经路访过一座晋中古戏台,台柱上的一副对联印象很深:绘景描情半幅有形图画,褒善贬恶几行无字春秋。所以借“无字春秋”来作为本文的题目。

    其实从小就对古戏台有些印象,因为我身边现存的古戏台实在不算少,尽管这些古戏台作为“文物”,常常因为“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而自然塌毁,或被变卖拆除,但依然残留着很多。其中,在我的常住地祁县,至少还残留着25座古戏台,能够明确指认的戏台遗址4处,以及近年来我亲眼看到被毁掉的戏台4座。

    这些古戏台及其遗址除“岭北庄戏台”一座以外,我全部到过现场,所以本文引用的全部图片均为本人实地拍摄。

【大贾村·财神庙戏台·清】

【小韩村·关帝庙戏台·清】

【程家庄·关帝庙戏台·清】

【上八洞·关帝庙戏台·清】

【东王乔·菩萨庙戏台·清】

【孙家河·关帝庙戏台·清】

    上面那些书文中并未提到祁县的任何一座戏台,在我看来,祁县的这些古戏台代表性也不大:首先是这些戏台的修造时间都不早,现存建筑绝大部分都是清代中晚期以后的遗存;其次规模布局也都较小,屋顶的形制比较单纯;最后大部分戏台的建筑也没那么精致考究。

    在祁县现存的这25座尚在站立状态的古戏台中,比较美观精致的有:贾令狐神庙戏台(倒座式)、永安关帝庙戏台(过街式)、任村关帝庙戏台、张北延寿寺戏台、大义关帝庙戏台、晓义关帝庙戏台、大贾财神庙戏台等。

    其中最精美的当数“王贤万圣宫戏台”和“孙家河关帝庙戏台”两座,这两座戏台堪称“姐妹台”:两座戏台的规模和构制布局基本相同,平面呈“凸”字形,外观明显不同的就是台顶形制不一样,一座是硬山顶挑歇山飞檐(下图),一座是卷棚顶挑歇山飞檐(上图)。

    值得提起的是,这对“姐妹台”居然还有一个孪生妹妹,在文水县南安镇麻家堡村关帝庙前,不仅样子一模一样,而且村民明确指认,他们村的这座戏台就是民国年间按照祁县的这两座戏台建造的。

【王贤村·万圣宫戏台·清】

【永安村·关帝庙-观音庙戏台·清】

【张登村·关帝庙戏台·清】

【渔湾村·观音庙戏台·民国?】

【北关村·戏台·清-现代】

【任村·关帝庙戏台·清】

    在祁县现存的这些古戏台及其遗址中,只有瓦屋关帝庙戏台的台顶形式是单檐歇山顶(下图),若按照明清形制等级来说,这座戏台的“级别”是最高的;而最有趣的要算是任村关帝庙戏台,该戏台台面广大,戏台建筑仅占台面的不到2/1,就像戏台前面附带月台一样(上图);台身形制最巧妙的属永安关帝庙·观音庙戏台,她不仅是过街式,而且是“两看(即双面)”戏台,思路巧妙;而最具“时代特色”的戏台是北关戏台,该戏台原本是一座清代建筑,后来被破坏,“文革”时期重建,所以具有了最明显的时代特色--- 台顶的正脊上装砌了五角星和两个硕大的“忠”字;贾令狐神庙戏台是祁县现存唯一的山门倒座戏台,值得珍惜;子洪汤帝庙戏台遗址,虽然仅剩下台基,但是同样形制特别,台前砌造斜坡,这在祁县的古戏台及其遗址中绝无仅有,可能也是一座山门倒座戏台。

【瓦屋村·关帝庙戏台·清】

【来远村·关帝庙(奶奶庙)戏台遗址·清】

【子洪村·汤帝庙戏台遗址·清(约在九十年代拆除)】

【来远镇·麓台山庙戏台遗址·清】

【上古县·关帝庙戏台·清(2011年拆除)】

【新寨村·戏台·清(2009年塌毁)】

                   【祁县古城·渠家大院戏台(新建)】
    更可怜的是,这些历尽劫难而仅剩的古戏台中,除个别被维修过以外(张北延寿寺戏台、晓义关帝庙戏台、大贾财神庙戏台、瓦屋关帝庙戏台等四座被维修过),绝大多数依然在风雨中飘摇,长年处于无人管护、无人问津的状态中,而更多的古戏台在今天高呼“文物保护”的浪声中,依旧被风雨摧毁、被人为拆卖掉了,比如大韩村关帝庙戏台、段家窑关帝庙戏台、上古县关帝庙戏台以及新寨戏台,都已永远消失了,倒是渠家大院里新建了一座戏台......我们的“文物保护”大概只看是否“需要”而并非看“价值”,更谈不上对中国历史负责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春到魏榆
樱涧河寻古---平遥东北部胜迹
2022年暑期晋中古建之行
山西古建筑-山西早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区域特征(2)
古戏台形成及其演变
建筑艺术的神性光彩和文化底蕴(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