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傲的隐士:比尔.波特笔下的《空谷幽兰》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株型典雅优美,叶态脱俗,幽香四溢,有“花中君子”、“空谷佳人”、“王者香”之美称。历代文人雅士以兰花来象征高洁的品格,把养兰视为修身养性之举,借以陶冶情操,增添情趣。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佳人》里写道: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在诗里诗人还满含哲理地写道因为有这幽雅的绝代佳人,所以才会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清新效果。或许正是由于空谷幽兰的高洁与神妙,才使得美国杰出的旅行家比尔.波特先生写出了我手里的这本充满清新魅力的杰作。

     比尔.波特从1972年开始在台湾的一间寺庙里修行了三年,晨钟暮鼓,静观云起云落,在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在云起时”的孤独中他发现了生命的清乐静欢,在阅读中国历代隐士的智慧作品里他寻求到了自我的清净天地。终于在1989年,比尔.波特最终不再满足书本典籍上关于中国隐士的传奇记忆,他在现代中国开始了寻求或许已经失落的中国隐士传统。

    寻找隐士,有一座山是永远也迈不过去的,终南山。在中国神话故事里,终南山是一座真正的神仙山,吸引着无数的隐士。他始终围绕着一座神秘的山脉行进,开始的时候,他总是充满着失落,不仅仅是他,甚至连当地的居民也认为隐士不过是一个曾经存在但早已经失落的故事,虽然隐士的仙风道骨依然让人神往,但现代物质生活的力量却好象可以席卷一切,人们不再关心天上的事情,而更加看重现世的欢乐。经过一路艰辛,走过无数坎坷,他逐渐在一些村落里和一些隐士相遇了,隐士里有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有自小开始修行的老道长,有不认识字却对“道”充满热望的虔诚者,有年轻的尼姑,有年老的和尚。在和中国隐士的交往中,比尔.波特用记录片般的语言叙述着这些游荡在世俗生活之外的人们的清贫与快乐,困惑与希望,信念与平和。一位老道长说,法门就像糖,糖有不同种类,但最终就是糖而已。

    道在中国不仅仅是隐士的专利,更是普通中国人视为最高境界的理想,孔子的道是“仁者无敌”,老子和庄子的道是“清静无为”,墨子的道是“兼爱非攻”,一般知识分子的道是“国强民富,天下和谐”。无论学说差异如何天壤有别,但归结点无不是顺应天道,完满人间。其实,道在天,在地,在人,在自然风物之雄奇,在人性之河之险峻,在劳顿一天之后的一碗玉米粥和几块薄饼。道是一种心境,一种信念,一种平和。伟大的作家西美尔曾经说过,人间生活无论是寄托在经济欲望的激情,还是冀望于自由与平等,那不过都是生命过程的一座桥梁,人是不可能在桥梁上度过一生的。尤其在当下,清乐静欢的心境已经不仅仅是对现代生活仓促的反叛了,而是恢复人们本就拥有过的心境和生活的从容,是对自我生命感觉的重新掘度。

    寻求道的历程,不是大悲大喜之后的万般寂灭与故作幽雅,也不是看破红尘之后的无辜无望,寻求道是作为一个人在这个幻化明灭的世界寻求一个归依和冀望。西方世界以上帝来给人心灵安慰,以爱与罪,以忏悔与救赎提升人的品质;在中国,五千年来的隐士传统却是真正给人以心宁平静之道,这种隐士传统在我看来,不一定是非得在名山大川中孤独游荡,也未必是对现世生涯的强烈愤懑,这与求道者生处何处,居于何境关系都不大。这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是登庙堂依然有一颗对自我生命感悟的热爱,流落江湖依然存有一份对世道人心的真正悲悯,这或许才是中国的隐士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美】比尔波特
【深夜读书】比尔·波特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经典语录
寻隐之旅——比尔·波特《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美 比尔·波特 翻译:明洁 2001)
比尔·波特:越探寻, 越感觉与中国古圣先贤更紧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