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州水文“清水衙门”扶贫记

汽车在南康区横市高速路口出来后,往右一拐,不一会儿又一头扎进了一条山间公路。车速明显慢了下来,隔着车窗向外望去,只见两旁青山相对出。勤劳的山里人不放过任何一块山坳空地,有的被开荒成了良田,有的被平整后盖起了农家小楼,在白雾弥漫中若隐若现,宛如零星般散落在群山环抱中,赣州市水文局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就深藏于此。

也不知在盘山公路上左摇右晃了多久,汽车突然在路边停了下来,同行的驻村第一书记温冬林说,到了。或许是晕车或许是醉景,我竟一时没回过神来。抬头一看,只见一块村牌石上赫然刻着“里若村”三个大字,与其它村牌石不同的是,石头上方还雕有一条鲤鱼石像,栩栩如生。

下了车,温书记带着我们沿着河边新修的水泥公路走进村子,一边饶有兴致地讲起了里若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条神奇的鲤鱼为寻找理想的栖息繁衍地,沿河逆流而上,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里,发现此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便跃过石陂,停留于此变成了一条石鱼。因此,先人把这个村落命名为“鲤跃”,取鱼跃龙门之意,后随当地方言改叫成了“里若”。

虽是传说,但传说中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景却又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看来,这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

“韩局长来啦,到家里坐坐!”在河边洗衣、择菜的村民看到我们,远远地就打起了招呼,他们口中的韩局长是水文局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局长韩伟,“群众基础不错啊,村民一见你就这么热情!”我故意打趣道。然而,他却若有所思地犯起了嘀咕,那是现在,以前可没这么受欢迎哦!

时间回到2016年,根据市里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水文局被安排到南康区麻双乡里若村结对帮扶,这是一个十三五贫困村,村子不大,脱贫压力却不小。仅两百多户人家,一千一百多人口的小村子,贫困户就达60户218人。为了尽快摸清家底,精准实施帮扶,韩伟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走访串门认“亲戚”,然而,村民似乎对他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充满了“怀疑”。

“水文水文,清水衙门,有什么用。”听到这话,韩伟和工作队的同事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来是因为村民对水文的不了解,二来是村民的不信任将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出师不利的他们反复地琢磨着村民的话,不料却琢磨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绿色生态是这个小山村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既然我们是“清水衙门”,那就把我们这一汪“清水”引入到这个小山村里来,让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里若的金山银山。想到这里,韩伟和同事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村里的那条小河……

“你别看它现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不是多亏了水文局的干部,估计现在都还是一条臭水沟呢!”一旁的村书记曾庆军对我说道,“也记不清打什么时候开始,村里这条河的水变得又黑又臭,完全成了村民的垃圾池,牲畜的化粪池。”说到这里,曾书记邹起了眉头,作为土生土长的里若人,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遗憾和无奈。

治水兴村!没错,要想把里若村的绿色生态变为绿色财富,必须下大力气治水!赣州市水文局的扶贫干部们一拍即合。这个常年与水打交道的“清水衙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打造“省级水生态文明村”的构想。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行动在里若村拉开了帷幕……

从整治河道环境,到提升饮水安全,从挖掘水文化底蕴,到建设水文生态试验站,行动在一步步升级,瓶颈被一次次打破。看!沿河两岸用石块砌起了河堤,河堤上用青砖铺出了一条整齐的观水栈道。行走在栈道上,你可以倾听河水翻过堤坝哗哗作响的流水声,也可以驻足于一个个水文化宣传栏前,亦或是弯腰轻吟镌刻在水文化牌上的诗词……好一幅人水和谐的画面!当然,你肯定也不会错过那座屹立在河边的水文生态试验站,它时刻监视着里若村的水环境变化,守护着这个小山村的水生态安全。

2017年底,省级考评验收组来到了村里,一下子让这个沉寂的小山村沸腾了起来。“真没想到省里的领导还会来我们这山旮旯里,还夸我们做的好呢!”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曾书记依然显得有些激动。而扶贫干部们却表现的很淡定,因为他们相信“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人来咱们村里!”

“你先到处转转,我们去村部开个会,布置一下迎接扶贫国检的事。”说完,韩伟和其他干部转身就去了村委会,我知道,这是一场大考,谁都不敢懈怠。

我扛着相机,朝着河的方向,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一个穿着橘黄色马夹的身影进入了我的画面。“后生,你也是来旅游的吧!”他一边打捞着河里的垃圾,一边朝我喊道,看来对于这样的“偷拍”,他早已习惯了。

听说我是来采访的,他放下手中的活,跟我闲聊了起来,他叫刘训贵,今年六十多岁了,是村里的河道保洁员,他告诉我,除了干保洁,他还养了200多只土鸡和土鸭。“养这么多,好卖吗?”“好卖的很!”他的嗓门一下子高了起来,“自从村里评上了水生态文明村,城里人都爱跑这来玩,回的时候都要带点子土货,去年还不够卖呢!”说到这里,他开心的笑了,我也笑了!

好山好水不仅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引进何首乌种植产业180多亩,吸纳贫困户20户23人,每人每年增收10000元左右;引进白莲种植产业100多亩,吸纳贫困户7户13人,每人每月增收1000-3000元;引进油茶种植产业1500亩,共51户贫困户受益;引进光伏发电产业,带动12户贫困户安装5kw分散光伏电站,每年稳定增收4000-5000元……在村合作社门口的公示栏上,清楚地记录着这一项项不破坏环境,又能让村民受益的富民产业项目。

离开村子时,我特意回头看了一眼村口的那条鲤鱼,鱼嘴里不停地喷出“清水”,看起来挺欢快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增内力 强动力 迸活力 ——马山县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观察
“双花”引来“菇”客盈门
四位一体 精准扶贫
喀喇沁旗:生态底色描绘幸福画卷
多元扶贫|运鸿集团:下活产业扶贫“一盘棋”
江西省水利厅 基层之窗 《中国水利报》报道江西省水利厅定点帮扶沿背村扶贫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