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人著:中国十八省府——安庆

作 者:(美)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著

 沈弘,郝田虎,姜文涛 译 

一、环绕城墙的散步

    现代省份安徽的名字由它两个主要城市名称的第一个字组合而成。得克萨斯州也有一所大学简称为Ad—Ran大学,这个名字来源于创建这所大学的一对兄弟的名字:Adolphus和Randolp,这种命名法很有安徽的特点。“安徽”这一词组中第一个字的发音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它在英语中有时被拼写成“Ngan”。

  省府安庆位于扬子江的北岸,距离上海大约有360英里,距离南京150英里,所以安庆这个城市在古代被称为“扼咽之地”。她的形状是一个平整的圆形,西北和西南各有一个城门,江岸有两个城门,西面也有一座城门。安庆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内的地势起伏,这为完美的排水设施和华美的建筑提供了条件。一个当地人把它的城墙周长形容为“九里十三步”。它的北面承载着一条“大龙”,城东有一个大湖环绕,城西被一条大河所限,城南可以眺望扬子江的对岸。这样,它显然是中国最小的省府之一,或许只能容纳7万居民;除了随处可见的那些在职或候补的官员,它显然没有任何屏障可以倚靠。

由于城市规模不大,所以李遹声牧师(Edmund J. Lee )和我决定围绕城墙走一圈,以便研究它的特征。但当走到一处时,我们很想从城墙上下来,去调查一下大宝塔,而这项调查是要单独进行的。我们决定依照顺时针方向走,这样我们就能让太阳一直落在我们身后,而且能让我们一直注视着自己那庄严的影子。

北面的集贤门外是刑场,它用一块铭刻着碑文的石碑明白无误地向所有人宣告其用途——“南无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保佑”和“砍头勒脖者,脱离苦海也”。那天没有人被执行死刑,巡抚也没主动要求组织一场行刑给我们看。但据说砍头的程序如下,一旦巡抚接到皇帝关于执行死刑的谕令,就会将它传到地方官员那里。一块从衙门发出,上面刻有囚犯姓名的虎符会被送达牢狱。衙役们会恭喜囚犯即将脱离苦海。在酒足饭饱之后,上身赤裸的囚犯被捆在一张既无两侧扶手,也无顶篷的滑竿上,抬到城门的外面。这时,一个官员手里拿着一把闪闪发亮的大刀走过来,站在囚犯的面前。囚犯则跪倒在那把被展示的大刀前面。突然,执刑的刽子手拿着一把行刑的大刀从后面出来,挥刀将囚犯的头颅砍下。接着刽子手赶忙跑回城里,将屠刀在关公庙里洗干净,同时献上一份便宜的祭品,以避免任何不祥的兆头。然后他燃放爆竹。最后他才去衙门领取应得的800文铜钱。与此同时,在城墙上围观的群众会用高声呼喊和鼓掌等手段,把鬼魂挡在城外。这种有两把刀的安排大有深意。实用的扫烟囱广告就被认为很有噱头。显然在许多行业中,总是有一个人在摆样子,而实际做事的却是另一个人,后者是否总能得到那份报酬呢?

  

在西林(Westwood,人名,内陆会医生)中国内陆会传教使团驻地的后面有一个喜鹊的鸟巢,人们为了祈求好运而将它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而乌鸦则因为预示噩运而被人们呵斥赶走:“乌鸦闭嘴。”其他表示妤运的标志随处可见——例如等待风水先生择地下葬的棺材,在等待期间上面覆盖着草席或瓦片。

嵌在城垛上的是四个横排的大字“天筑宜城”,当地的一位学者解释说,古代一位著名的将军偶然来到这里,感叹道:“此地宜城,天使然也。”所以传说安庆最初称为“宜”或“宜城”。“天筑”则意味着这里不像开封和北京那样,没有一座山是人工堆积而成的。它位于这个丘陵地带完全是“天意”。我们并不对这种阐释的对错负责。

这一段城墙最近被修缮过。自从两年前的那场动乱以来,新的军营和武备学堂便随处可见。迄今为止,中国一直是个崇尚文学的国家,它只需十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转变为一个尚武的国家,就如安庆的谚语所说“打狗看主子”。这儿曾经办过一次博览会,其建筑已被一所国立中学当作校舍。安庆有数百所小学;十所中学,其中包括女子学校,以及测量、法律和格致等专业学校。

再向前走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学校,即巡警学堂。在巡抚和其他几位高官都出席的最近的一次毕业典礼上,突然有人掏出左轮手枪向巡抚(注:巡抚为恩铭)开火,但未击中;一位道台(注:道台为徐锡麟)接过那把手枪,接连三枪击中了巡抚。巡抚被抬回衙门后,立刻请来了美国外科医生泰勒(戴世璜)。巡抚命令他在自己的腹部动手术:“把子弹取出来,把这颗子弹取出来。”然而他却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一个中医也被召来,但他只是领了八百两银子的酬劳,却什么也没有做。似乎有人在精心密谋,以期举行一场大的造反。然而第一个人的急躁却使这个计划无法再进行下去。密谋者之一镇定地吞下了秘密组织的人员名单。虽然有人怀疑他,但却找不到证据,他仍然留在了警察队伍之中。但显然有许多人预先都知道即将发的刺杀,巡警学堂的学生排成两列,巡抚从他们中间走过,而暗杀者就跟在他的身后。在暗杀者的手上写着“钦护(保护我)”,他还特地向学生们举手示意,学生们也期待着接下来所发生的事。他确实成功地刺杀了最高指挥官。然后他跟一群追随者一起去了军械库,声称巡抚派他来取军火;而军械库的看守者没见到巡抚的手谕,不愿开门。暗杀者最终被捕,在省府衙门,他的心被挖了出来装在盘子里,交给了遇刺者的妻子。之后他又被砍头。毫无疑问,那位巡抚死有余辜,而且他生前就整天生活在被刺杀的恐惧之中。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期,他在太原将罗马主教的传教士带到了省府衙门,假装要保护他们的安全,然后在那儿将他们全部杀死。在安徽他是最多疑的人,所有的食物和茶水都要在他亲自在场时准备,他的门口总是有哨兵站岗,他的轿夫走路时总是一溜小跑,而且他脸上总是流露出警惕和害怕的表情。然而他在用人上居然如此昏庸无能,竟然亲自任命了这个刚从日本留学归来,后来刺杀他的革命党人。当然,巡抚的人品,无助于减轻这起事件的严重性。他被暗杀的那个大厅现在变成了他的纪念堂,他的匾额被置放在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

不远处就是土地庙,土地神是一种乡间的神祗,它比城隍神的等级更为低微。土地神在城里的唯一职责就是照看菜园。而在城外,所有的农田都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包括每隔几里就能看见的坟墓。通常来说,人们烧香放鞭炮来祭拜它。在春秋两季专门的节日里,人们要敲着铜锣,念诵经文,而且还要在它的神龛前摆放鱼肉、鸡肉和猪肉,这些祭品后来都被道士和看园子的人吃掉。但由于这些食物很快就会转化为粪便,所以土地还是受益颇多。在老的铸币局房屋附近,人们正忙于挖塘泥,这是农家最好的肥料来源之一。所以当护城壕见底了之后,我们可以看见所有的园丁都在挖淤泥,以劳作来加强他们对于土地神的信仰。

  

 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和平会的旗帜在飘扬。它的工匠们正在为穷人的坟墓做修缮工作,这个行会的慷慨捐赠都被用于各种慈善目的。它为死刑犯和乞丐提供棺材和墓地,还为赤贫者提供衣物、西药、草药,甚至大米。人们要获得这些东西,也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如果是急需的话,它也会无偿供应。这个行会的成员中不仅有官员,一般还有商人和富人,它的会旗上印的字清楚地表达了它的宗旨。

东城门通常被称为“枞阳门”。枞阳是九十里外一个镇子的名字,这就像是在曼彻斯特有伦敦路和牛津路的火车站。箭楼的两侧各有一块约五英尺高的柔滑大理石板。当地人认为它们具很高的药效,尤其对气喘病和消化不良十分灵验。他们从白色的大理石上刮下少许石粉,然后将其注入开水饮用。所以两块石头上都有很深的凹痕。

城墙外有一家正对着宝塔的茶馆,它目睹了几年前一个骗子被当众揭穿的一幕。一个圣洁的屁姑正在进香的途中,有一个旗人或兵勇保护着她。他们走访了许多尼姑庵,显然是收到了信徒们的大量捐赠。到了这儿,尼姑要为保镖结账,结果仆人觉得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于是他去地方官那儿告密。尼姑被召来进行盘问。地方官命令尼姑在厅堂上脱光衣服。在中国,即便是一个普通女人,如果遇上此事也会自杀,但这位“尼姑”居然是个男人。奇怪的是,他还被放走了。这件事很好地诠释了“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谚语。 

沿着江滨往西走,很快就到达了小南门,即康济门。城门上面的横匾上刻着四个大字:“河清海晏”。对于这几个字有许多的解释。“和风轻轻地吹佛着帝国的江河”或许是一种诗意的说法,以说明全国上下民风淳朴,吏治清明,就连大自然也都拥护一位好官吏。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场大水中,这个城镇被淹没,巡抚命令手下官员去祈祷,但却不奏效。”当他自己走出这个城门,下令用铁链抽打洪水时,洪水马上退去了好几英尺,皇帝听说此事后,下令要将这位巡抚的高风亮节刻在牌匾上,使之流芳千古。

再继续向前就是最大的正南门——城关,它连接那条通往所有省府衙门的大街,这条街还经过忠烈祠。西门外是一片很大的郊区,被一道有三个城门的外城墙所围住。

从城墙上很容易下到城里最主要的清真寺。这是一座高大的建筑,由笔直的木柱子支撑着屋顶。在公共建筑中常见的皇帝牌位在这儿却看不到。这个迹象表明,中国的回民尽管衣着整洁,谈吐文雅,却并非是安于皇权的臣民。安庆的回民社区庞大,有一个自己的学校,而且总人数达四千,怪不得他们在城外又造了一个清真寺。这儿有一块十分显眼的石碑,其碑文大意如下:

明朝开国皇帝洪武亲笔所书的百字颂文:穆罕默德的伟名被记录在天国的卷宗里。作为一个生于西方的宗教传播者和伟大的传教士,他得到了天国三十部圣经,用以教导人们。他是无数黎民百姓的宗师和众多智者和师长的领袖,能拯救圣教和护佑百姓。他每天祷告五次,默默地为和平而祈祷。他的面前总是摆着真经……,他无微不至地关怀那些穷人,并在危急时救助他们。他也知道地狱之事,并能拯救灵魂于罪孽,他的博爱和怜悯将改变世界。他比任何人都更为虔敬,堕落的教义将被这种虔敬所抑制。这种宗教的名字是清真。穆罕默德是一位最崇高的圣人。

碑文由钟元庆以清秀的字体和崇敬的心情而刻成。原来的那块石碑已在咸丰年间为兵勇们所毁,现在的这块碑是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刻的。

这儿的特产之一是“印度墨”。在一个墙上和天花板上布满了隆起物的屋子里点燃油灯,烟灰就落在这些隆起物上,烟灰在被刮下来之后,压制成人们熟悉的长方形或其它一些精心设计形状的墨,上面饰有图案花纹。经过趣味优雅的包装之后,它们被作为礼物送给文人,正如在崇尚美食但稍逊风雅的西方,人们将一盒巧克力送给一位美丽的少女那样。

一位姓胡的前风水先生被介绍给我们,他在记录碑文方面承担了许多任务。他的经历很有趣,是我们见过的最好的活字典。他生于群山脚下的桐城,离安庆约一百二十里的地方。他家里有一座砖瓦房,父亲是官府的信差,母亲出身农家。他的乳名叫做“豹”,而他父亲的小名叫做虎。后来由于亲戚少,而且他也是独子,所以大名就叫做“长嗣”。他的父亲和祖父母最先葬于城西;后来由于他的五个儿子全都夭折,人们认为是这些坟墓的风水不好,所以他又将棺材迁到了城南。有一个风水先生对于这个判断也表示了赞同,因此被邀请住在胡家,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好运。就这样过了九个月。胡先生对风水先生那一套做法产生了兴趣,他白天跟着风水先生看地形,晚上研读相关书籍。后来,他自己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邻居来请他为儿子的坟墓看风水。因为自从儿子下葬之后,他的兄长和牛在二十个月之内也相继死去。现场察看和图形显示有山泉在棺材的两侧流过,这显然是个凶兆。他挑选了十里地之外的一个好地方,棺材从坟幕里被挖出来,又重新下葬。一年之内,他们家又生了个儿子,胡先生的名气也因此而被奠定。

胡先生现已失去了对菩萨和郎中的所有信仰,因为当他第五个孩子生病时,他拜遍了所有能想到的菩萨,并在五位郎中那儿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砸碎了家中的镜子,用其碎片来照房子,使他显得跟邻居家的房子一样高大醒目,以此来寻求菩萨对他家的保佑。对滕先生邀请他去传教使团的大厅聆听唯一真神的故事一事,他曾表示不屑一顾。结果他抛弃了所有崇拜,把钱都花在了那个有14本书和一个大指南针的书房上,并准备当一名提供咨询的风水先生。顺便提一下指南针是古中国的一项发明。它的标度盘被分成24个点,而且上面标明了南极,并不像西方海员所用的那种16点的罗盘。虽然人们经常咨询他一些关于祠堂和猪圈的选址问题,但他的专长却是选择墓地。他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就足要得到一个避风的地方,这样坟地就会保持干燥。在—个潮湿的地方棺材会烂,这样蚂蚁、蠕虫和蛇就么进入棺材。死人的灵魂就会因拥挤而感到十分不舒服,并会通过房子失火和造成其它灾难来对生前的朋友进行暗示。

然而滕先生并未放弃努力,他力劝胡先生去买个垫子,在家中向上帝祈祷。两个月后,在中国内陆会的礼拜堂外他俩偶然碰面。胡先生被带进了教堂,于是便开始有规律地参加教会组织的活动。在羊年的第六个月,他皈依了上帝。危机是由他女儿生病引起的,而那天正好福音传道者没有去他家。这位福音传教士听说此事之后立刻就赶来了。他发现孩子的母亲正把病因归咎于他的到来,实际上这更应该归咎于他忘了来访。福音传道者把胡先生带到了礼拜堂里,他们在那儿斋戒和祈祷。第二天孩子的病情就好转了,不久就痊愈。

他取下了风水先生的招牌,并在做早饭时将祖宗牌位当柴烧了。他开了一个陶瓷店,门外挂出一个牌子,写着“耶稣是我唯一的主,我只是他一个卑微的助手”。对他所属的传教使团来说,他从前所学的东西和那些怪异理论的大杂烩对于做一位建筑师和土地勘测员很有帮助,因为有一些靠经验的实际观察其实是有很大价值的;所以那些不肯去请风水先生的中国基督徒们现在能有一位朋友来为他们挑选符合卫生标准的盖房子地点出点主意。

令人奇怪的是另一个传教使团,即美国圣公会在城里有一座令人称羡的宝塔,它所在之处正好位于“龙心”,能为城市带来好运。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景点,从这儿俯瞰全城可以一览无余,也是一个喝下午茶的好去处。因为它位于二郎巷(二秀才巷)——秀才在中国是很少的——所以这条巷被恰如其分的托付给了青楼女子,她们在同一块区域内拥有四幢房子。那儿紧挨着城隍庙的地方,还新建了一座漂亮的教堂。

这个传教使团的驻地靠近北城墙,我们就在北城墙附近一座崭新的公立学校那儿结束了这次旅游。这个学校拥有大约十五英亩的土地,或是对它们具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其中有一小块令人垂涎的土地却是被一个拿伯式的人物所拥有,他不愿离开这块他出生的幸运土地。大街街面上有一家诊所,在诊所的后面就是两座“孪生”的医院,它们分别是为男子和女子所开设的医院,一位中国女医生掌管着那座女子医院。由于在拥有500万人口的方圆200里地内,这是唯一的一所医疗机构,所以每年约有两万个病人前来就诊。大街后面靠城墙的四层砖楼是一所很好的男子中学,城墙上新岗哨亭里的士兵们可以居高临下地监视校园里  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们来自城乡的小学,他们毕业之后准备去上武昌一所相关的学院或上海的一所大学。这座学校办得如此优秀,以至于政府官员们喜欢它的程度甚于那些公立学校,它为120个学生提供寄宿教育的机会似乎总是被一抢而光。大街的另一角是城里唯一的女子学校,它可以容纳60个寄宿生,而且招收了基督徒,以及其它一些来自上层社会的学生。女校的毕业生很容易找到诸如教师和护士之类的工作。学校中央是一座漂亮的新十字形教堂,内设600个座位,这是专门用作学校小教堂的。校园内点缀着各种住宅,原来本地教师享受和外国同事们一样的待遇和住房。学校的外面就是滕先生的家,他是一个乐于助人而又博学的教堂执事,他住的是一幢半现代化的二层楼房。

我们的这次漫步颇具寓意——从那充满残忍和罪恶人性的刑场开始,最终在城里最具有人文气息的学校结束,这难道不是很有意思吗?

      本书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威廉·埃德加·盖洛的力作。威廉·埃德加·盖洛在1911年前对中国内陆的十八省府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盖洛注意考察和记录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新变化。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清朝灭亡前夕真实的社会图景。盖洛还大量收集中国的地方史志资料,对各省府的历史掌故进行介绍,并和西方城市发展作对比。 

    威廉·埃德加·盖洛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曾四次到中国长途旅行,对中国的长江、长城、十八省府和五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盖洛敏锐地意识到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社会大变局的前夜,故而在1911年前对中国内陆的十八省府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盖洛注意考察和记录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新变化。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清朝灭亡前夕真实的社会图景。盖洛还大量收集中国的地方史志资料,对各省府的历史掌故进行介绍,并和西方城市发展作对比。本书内容广博、视角独特、图片珍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旅行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1865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伊尔斯顿城。盖洛受过严格系统的地理学专业训练,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1903年他首次来到中国,写下了《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一书,受到西方读者的欢迎。此后,他又数次来中国考察,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三山五岳,连续出版了《中国长城》(1909)、《中国十八省府》(1911)和《中国五岳》(1926)等一系列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威廉?埃德加?盖洛《中国十八省府》(桂林)
近代外国名家视角下的振风塔
黄河清淤惊现神秘透明棺材!(4)
凤阳巡抚(淮阳巡抚)列表
棺材前的瓦盆没摔碎,堂哥因此遭了罪
在农村,据说这些人没有后代的,想想也可怕,大家说是不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