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昌杏花楼

        是南昌文化古迹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杏花楼自唐代以来,经宋、元两朝,明代正德宗万历年间(公元1506-1521年),朱元璋六世孙宁王,朱宸濠曾在这里修建娄妃『梳妆台』。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内阁大学士张位(新建县人)曾在此建别墅,始称『杏花楼』。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居民在『杏花楼』两侧募建『因是庵』,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建时改称『观音亭』俗称"水观音亭",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这里是我起义军打击驻守贡院敌军的一个战斗点,1983年南昌市政府将杏花楼划归南昌画院管理。

      目前是南昌市东湖区的著名景点,位于南昌市南湖路29号,地处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侧的湖心岛毗邻南昌美术院。杏花楼东、南、西、三面环水,北侧经小石板桥连接与环湖路和建德观街相接。杏花楼地处南昌市中心地带,但是其三面环水的特点造就了它宁静安详的特点。 明时杏花楼曾为娄妃的居住之地,其南面南湖之水,弱柳拂风,虫鸣寂寂,置身其中令人不由不发思古之叹。

历史变迁



南昌杏花楼 

       建于唐朝的杏花楼(即水观音亭),宋元两朝高人雅士多在此隐居治学。南湖水观音亭,自唐代以后,历经沧桑,终于被废弃。明代中期,南昌湖心观音亭遗址又有了新的建筑。明代宁王朱宸濠在此建娄妃梳妆台,吟咏唱合,歌舞升平。朱宸濠谋反失败后,明万历年间,退休的内阁大学士张位把娄妃梳妆台改建为自己的别墅。后因年深月久而逐渐倾圯。清初,在杏花楼西侧建起了因是庵,因是庵何时建成,目前,已无法考究,但大致可以肯定在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因是庵自清初以来历经一百三四十年的风雨侵蚀,又变得破败不堪。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僧果传募捐进行重修,改庵名为"观音亭"。"前亭供祀观音,后殿满藏佛像"。因是庵右边原有一座木桥,即黄云师说"人过板桥空"的那座板桥,果传把它改建成了石桥(今灵应桥)。果传还在观音亭正南面的湖岸上树起了一座高高的木牌坊,上题"回头是岸"四个字。木牌坊之南昌有一条小巷子通到广济桥(即状元桥),巷口挂了一块匾额,上面标有"湖心观音亭"庵名,以引导香客和游人。观音亭四周湖水中,种着大量荷花,荷香四溢,风景优美,因此,民间俗称"水观音亭"。

杏花楼内景

民国五年(1916年)以张嘉猷、包发鸾为首的南昌同德善堂开始筹划募捐重修湖心观音亭,民国七年(1918年)落成。次年由钟元赞写了《重修湖心观音亭碑铭》。

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时,杏花楼和水观音亭曾经是起义军攻击驻守贡院(今八一公园)敌军的一个战斗点,从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一处革命遗址。

1928年,邓范昭女士在杏花楼遗址创办了私立陶英小学,这里一度成为培养人才的文教基地之一。

1930年,著名画家徐悲鸿(1895--1953)来南昌,与当时南昌的青年画家傅抱石同住杏花楼,从事书画创作,谈画治印。

1953年,陶英小学将杏花楼移交给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作为办公场所。文革时期,水观音亭被毁。

1968年,杏花楼成为江西省博物馆的文物仓库。

1971年,江西省博物馆将杏花楼移交给南昌东湖区房管所。

杏花楼门

1983年,南昌市政府会议决定将杏花楼划归给南昌画院管理。

1985年,杏花楼被列为南昌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除已拆除的水观音亭外,现存杏花楼建筑保存完好。

1989年2月4日,经南昌市人民政府批准,杏花楼正式对外开放,供群众参观。

1996年,主楼后面的平房曾为南昌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所,2002年南昌市文管会撤出,现在杏花楼整体由南昌画院管理。

2005年7月,南昌市人民政府拨款对杏花楼景区进行全面改造,历时十个月,改造后的杏花楼共修复古迹4处,历史景观5处,园林景观7处,并计划长期陈设名人书画展览与明代朱氏文化陈列。成为南昌市不可多得的融历史文化、书画艺术、石雕木雕、建筑园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


杏花楼与娄妃渊源

娄妃何人?宁王朱宸濠之妻,宁王呢?是明太祖朱元璋元章十六子朱权之孙朱宸濠是也。和《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唐伯虎是同时代人,宁王朱宸濠为其爱妻专门到苏州聘请唐伯虎来南昌当娄妃的老师呢。

娄妃名素珍,上饶水南街人。出身于上饶一个豪门世家。其远祖父娄师德曾是唐代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大将军,与狄仁杰一道为相辅佐武则天执政;祖父娄谅和父亲娄性都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妹妹嫁给明代宰相费宏之弟礼部尚书费寀为妻。这位女子就是娄妃,至今在上饶水南街劳动路娄家巷30号有一栋叫"理学旧第"的老宅,是她的故居。

杏花楼内元碑亭

娄素珍自小聪颖善学,多才多艺,好诗文、工书画、通棋琴而声名远扬。祖父娄谅尤其对她喜爱有加,并经常亲自教授她诗文和书画。也就是因为此,等素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时候,便有许多有权有势的豪门世家纷纷派人来说亲,而宁王府也在其内。

也许终究是缘份天注定,素珍16岁那年,她嫁给了风流倜傥的宁王朱宸濠,时人称娄妃,并随夫定居南昌,也就是杏花楼的所在。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儿子、被封为宁王的朱权的五世孙。他和娄妃来到南昌之后,夫妻倒也恩爱,加之娄妃的天资和才识,更是让宁王朱宸濠钦佩之极。为了表达他对娄妃的宠爱,还特意派人前往苏州,把素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称的唐伯虎请来南昌做她的老师,这让娄妃感激在心。

杏花楼内的娄妃井

身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诗、书、画样样称绝,所以,娄妃在他的指导下,诗书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引得江南文人学士,也因倾慕娄妃的才艺而纷纷聚集到宁王府,让朱宸濠欢喜不已。一时间,南昌百花洲畔,文才荟萃,抚琴作画,对弈吟诗,一派文风兴盛之势。

娄妃的生平

      娄妃像

      娄妃(?--1519年),又名素珍,江西上饶人,理学家娄谅(1422--1492年)的孙女,兵部郞中娄性的长女。娄妃因出身理学名门,故为人贤明,能诗作文,又工书法。宸濠生性聪敏,也喜吟咏,平时常与娄妃一起作诗唱和。后人评娄妃的诗,认为颇有意境,风秀可诵。娄妃曾作《春游》诗一首述宸濠同游的情景。

春晴并辔出芳郊,带得诗来马上敲,

著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娄妃的字也写的很好,她不但能书孹窠大字,也能写工整小楷。据明郑仲夔在《闺隽》中说:"江西省城'永和门'三字,是娄妃所书,书法遒劲可观。"又江西藩署(布政司署)内有娄妃所书"屏翰"一字,臬署(按察司使署)内有娄妃手书"执法"二字。江西藩署原为宁王府,朱宸濠败亡后,成为布政司使署,直至清末。解放后一度为南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臬署现为南昌市第一医院住院部。"执法"二字石刻今已不存。"屏"、"翰"二字分别刻在两块高3.27米、宽2.59米的青石板上,字体苍劲有力,传说是娄妃用头发所书。"屏翰"出自《诗经.大雅.板》:"大邦为屏,大宗为翰"娄妃的小楷至今未见。据清朱栾纂《江城旧事.娄妃写<黄庭经>》记载:"娄氏精书翰,有人得其手写《黄庭经》,失其下函。熊于岸(文登)学博,以隶书续成之,施于佑清寺(今佑民寺),因作诗以记其事。"诗中说:"博士才华旧绝伦,峄山碑版搨摹真,但愁卷尾双钩笔,难仿簪花格样新。"可见娄妃的小楷很有创新特色,甚至书法高手也难以摹仿。

娄妃井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宸濠举兵造反,杀死都御史孙遂、按察副使许逵,自称皇帝,改元顺德,娄妃闻讯行劝阻,宸濠大怒,从此娄妃不敢再言。宸濠率领大军准备出发,娄妃欲做最后一次努力,作《早行诗》隐含规劝:

金鸡未报五更晓,宝马先嘶十里风。

欲借三杯壮行色,酒家犹在梦魂中。

       娄妃在诗中告诫宸濠,起兵造反,不合时机。宸濠带着娄妃等宫眷,领兵顺赣江,经鄱阳湖,入长江东进。当他在攻打安庆未下时,惊闻提督南赣右佥都御史王守仁等已经率官兵攻占南昌,便回师准备争夺南昌。七月十四日,叛军至赣江黄家渡(一作王家渡)与官兵相遇,战败,退保八字脑。二十五日,又战,宸濠又败,退至樵舍,二十六日,官兵四面合围并进行火攻,宸濠见大势已去,便与众嫔妃泣别,娄妃对宸濠说:"不用吾言以至此,尚何道!"。娄妃因多次劝阻宸濠造反无效,早就作了以死了却一生的思想准备,她"周身皆以绵绳以内结",以免死后遭人污辱,临死前曾题有《西江绝壁》诗一首:

画虎图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睛枯。

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

       娄妃在樵舍投江后,她的遗体本应顺流北上,却被南昌人在樵舍以南的黄家渡打捞起来,故后人以为娄妃自沉于黄家渡。其实,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娄妃死于樵舍。娄妃遗体溯流而南有三个原因:一是叛军与官军在樵舍作战时,风忽北忽南,娄妃投江后可能刮起了北风;二是娄妃投江处靠近岸边,遗体可被迥流冲向上游,宸濠同时投江因水浅未死可作旁证;三是两军作战,战船相互激荡,遗体也可能被冲向江边。

      娄妃死后,获得舆论的一致好评。明代上饶人、湖广参政郑毅写诗颂娄妃说:"道义传心有定论,贤妃原是一斋孙"。清代临川人李绂写有《过宸濠故居吊楼妃》诗,赞美娄妃的明智、贤淑和节烈:"女智莫如妇,召常闻斯言。不听妇言败,宸濠毋乃颠。。。。。。。吾闻娄一斋,理学承薪传。贤淑见诸孙,大节光逆藩。阳明昔志道,娄公启先鞭。于妃宜敬恭,世讲明渊源。?槥葬以礼,彼昏徙拳拳"。清代诗人张凤翥路过娄妃梳妆台,也曾赋七律一首,其中说:"青丝莫挽奸雄气,红粉终留激烈身。替想幽魂谁比洁。菱花镜里大江滨"。

       后人对娄妃最为推崇的,要数清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戏剧家蒋士铨。乾隆十六年(1751年),蒋士铨应聘来修《南昌县志》,得知娄妃墓在南昌城德胜门外隆兴观侧,已荒芜不堪,便请求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为娄妃修墓。彭家屏筹款修理,并立了刻有"前明宁王庶人娄贤墓在此"字样的墓碑。蒋士铨为表彰娄妃的英烈和百姓对她的怀念之情,特编《一片石》杂剧,剧中娄妃以神女形象出现,说她死后被上帝封为"灵慈英烈贞妃"。

      乾隆二十年(1755年),蒋士铨还自绘娄妃墓图,并作了《娄妃墓图》诗四首,以记当年发现和修理娄妃墓的情况。

      乾隆四十年(1755年)冬,蒋士铨又通过友人阮见亭引见其舅权江西布政使吴山凤,迁修娄妃墓。次年,吴山凤募捐命新建县令伍省亭修墓,并立碑建坊。为赞美吴山凤重修娄妃墓的义举,蒋士铨又创作了《第二碑》传奇曲本。

       蒋士铨对娄妃墓总是念念不忘,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他又在南昌写了《娄妃墓》一诗:

贤妇言多苦,樵人不肯听。

遗丘一抔在,秋草几回青。

吊吉心原共,寻诗骑偶停。

水仙旗猎猎,日暮自扬灵。

      清朝同治年间(182--1874年),叔粮道邓仁堃又重修娄妃墓。光绪十九年(1893年),造屋于墓后。解放前,娄妃葬地塘子河边的地名被叫作"娄妃墓",并设有"娄妃小学"以到长纪念。岁月沧桑,娄妃墓今已无存。

      朱宸濠(?--152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玄孙,承袭为第四世宁王。宸濠生性轻佻,却爱好文艺,喜欢附庸风雅。宸濠生活奢侈,王府装修得金碧辉煌。他金屋藏娇,有紫妃居紫竹宫、素妃居素英宫、翠妃居绿英宫,另外还有个趣妃。但在众多王妃中,与宸濠关系最亲密者,还要数娄妃。

杏花楼内景

      杏花楼位于南昌南湖湖畔,现南湖路29号,亦称水观音亭。始建于唐代。位于市区南湖之中,三面环水,曲桥通达。环境清幽,景色宜人。这里春有杨柳飞絮,夏有荷香飘逸,秋有朗月映湖,冬有飞雪铺地。是南昌市区内一座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

《杏花楼宴答张师相 (明)汤显祖》

紫禁初归鬓未华②,五云楼阁是仙家③。

湖光欲泻窗棂入,磴道全依草树斜。

风物差池疑凤岭④,月光清浅问龙沙⑤。

白头弟子抛闲得⑥,春色年年醉杏花⑦。

①张师相: 即张位,官居宰相,后因事贬官为民,住在杏花楼。此为唱和之作,原作有二,此选其一。前人评此诗“清高致爽”。②紫禁: 指京城。古人以紫微星垣喻皇帝的居处,古京城也说作紫禁城。华: 同“花”。花白的意思。③五云: 祥瑞之彩云。神话中仙宫有五色彩云缭绕。楼阁: 此借指杏花楼。④风物: 犹风景. 差池: 高低错落貌。凤岭:山岭名,所在处不详。⑤龙沙: 在南昌市德胜门外龙岗、北坛沿江处。《太平寰宇记》载: 该地“江沙甚白而高峻,左右居人时见龙迹”,故名。⑥白头弟子: 作者自谓。抛闲: 犹投闲,置身于闲散之中。⑦醉杏花: 指在杏花楼饮酒。(不知是否在娄妃之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个老南昌记忆】杏花楼的由来- 南昌新闻网
杏花楼
江西南昌水观音亭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古朴幽静杏花楼(新春南昌行4)
江西省会南昌,有哪些名人墓?
南昌八大古迹是哪八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