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剑门——人物篇
userphoto

2022.11.12 江西

关注

引言

剑门(关)是剑门蜀道的中心,剑门蜀道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广元、绵阳市境内,为蜀道南段。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是指以金牛道为主线的带状风景名胜区。此道以剑门关为中心,北连陕西,南至成都,沿途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数百公里,处处险峻,李白诗中所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主要是指这一段。《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可见远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蜀道业已开通。据《水经注》载:“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做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粪金。蜀王令五丁引之成道。”公元前316年春,蜀道开通,秦派大将司马错、张仪领兵顺道而入灭蜀,这条路遂命名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史记》中所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就是指这条道路。风景区内分布着众多的名胜古迹。1982年11月剑门蜀道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

自古迄今,剑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名人骚客或驻跸于此,或流连忘返,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掀开历史的面纱,听一听哪些耳熟能详的英雄风流人物的传奇故事吧。

一、五丁开道 蜀国灭亡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音似,盛饭或盛衣服的方形竹器)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後,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王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蜀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华阳国志 卷三 蜀志 》)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征伐不断,当时的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日益强大,随即扩大地盘进而一统天下成了秦国君臣的第一要务。可是大家也知道,这个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随随便便就成德,讨伐其他国家一定要有一个借口——就算这个借口地球人都知道是遮羞布也无所谓,就在秦国君臣抓耳挠腮想这个借口的时候,机会就来了。当时的四川,是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当时咱们古蜀国的地盘还是挺大的,拥有汉中之地(实际上现在陕西的秦岭以南汉中之地,历史上长期为四川所辖治,一直到了元代,才划归陕西管辖,这也是为什么汉中其地的人文风俗更接近于川人而迥异于关中之故)。这个蜀王比较喜欢打猎(听上去怎么这么熟悉?好像很多亡国之君都喜欢打猎什么的,呵呵)。在某次打猎的时候,与当时的秦国老大秦惠王不期而遇(估计当时秦惠王为了这个“偶遇”是挖空心思,不知道损失了多少脑细胞,哈哈),两国老大见面,好歹就要相互敬献礼物什么的。于是秦老大就很大方地赠送了一篮子金子给蜀老大,来而不往非礼也,蜀王也回赠了珍珠宝石什么的给秦惠王。结果秦惠王拿回去再仔细看,这些所谓的珠宝都化成了泥土。秦惠王大怒:“小子,敢忽悠我?”。周围的大臣一看,赶忙上去拍马屁祝贺:“老大,这是好兆头啊,这说明老天爷都向着我们,大王不久就会得到蜀国的土地了。”秦惠王一听,转怒为喜,大家一商量,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吧。于是,又命人制作了五头石牛,每天这石牛大方便的时候(有点恶心吧?),居然拉出来的都是金子。然后这个消息就以惊人的速度传到了蜀王的耳朵里,这蜀王贪财好色之本不改,马上派人到秦国,想得到这五头石牛,秦惠王按捺住心中的狂喜,面子上是非常舍不得的说“我秦国蜀国兄弟之邦,不是看在这个份上,说什么这么好的宝贝我也不会送人呀。啥都别说了,谁让我是当大哥的呢,这么好的宝贝,拿去吧。不过,这宝贝给了你们,可不能随随便便的,你们要好好修一条大道,多派些人手,让我的这些石牛宝贝风风光光地过去才行。”蜀王为了得到石牛,都一一答应,于是派了五个大力士为首,开山凿道,把这五个宝贝石牛拉回了蜀国。可拉回去一实验,怎么可能有回拉金子的石牛嘛。蜀王很生气地把这石牛又送了回来。还嘲笑秦国人说:“你们这些东方放牛娃,有什么本事嘛。”秦国上下也开心大笑:“哈哈,我们虽然是放牛娃,不过很快就可以得到蜀国的地盘啦。”后来秦国就派了大将张仪、司马错就顺着蜀王开凿好的道路前进,将蜀国一举拿下。这条道路呢,因此就被命名为金牛道。

古代蜀道示意图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曳之异体字)蛇。山崩,同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即今剑阁县西北近江油市东北界的五华山,或称五子山)。川平石上为望妇堠(音厚,古代瞭望敌方情况的土堡)。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华阳国志 卷三 蜀志 》)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王派遣使者到秦国,秦惠王知道蜀王好色,就给他回赠了五个美女,蜀王大喜,猴急急地就派他的五个心腹大将来迎接,以示郑重,这五位大将是五兄弟,各个天生神力,开凿了金牛道,迎接了五位美女回到蜀国。到了梓潼这个地方,突然遇见了一条大蛇,这大蛇看到人多势众,赶忙回到洞里,却露出了一条蛇尾巴在洞外。五兄弟其中一人赶忙上前拉出了尾巴,但拉不动,最后五兄弟一起去拉。不想这时候,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山崩地裂……(估计这大蛇至少也是千年的道行,跟白素贞有的一比,哈哈)。这山坍塌下来,同时掩埋了五兄弟和五美女(嗯,黄泉路上这五兄弟也多少有个伴了,还是美女相伴哦^_^)坍塌的山分成了五座山峰,顶上有块巨大的平石。蜀王听说了这件事,那个伤心啊。。。但我觉得他绝对不是伤心他损失了五位大将,而是痛心损失了五位美女,你不相信?那么我告诉你。蜀王带人来到了这地方,上了山顶的那块平石,祭拜后,蜀王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五妇冢山,提都没提他那五兄弟大将!(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间把这个地方叫五丁山,呵呵)。这块巨大的平石叫望妇堠,上面还修建了思妻台(这老不要脸的,人家五位美女还没嫁给他呢!),不知道五兄弟泉下有知,会对这个贪财好色、忘恩负义的大王怎么想。

“……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遁)走至武阳(今彭山市东北),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逄(音旁)乡,死於白鹿山(即今四川彭州市北60公里的白鹿乡)。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马错等因取苴与巴焉。 ”(《华阳国志 卷三 蜀志 》)

周慎王五年秋(公元前316年),秦国的屠刀高高举起,大夫张仪,大将司马错、都尉墨率领大军从金牛道长驱直入,打入蜀国。蜀王也率领大军在葭萌(就是我们广元的昭化古城附近)抵挡秦军。可怎能挡住秦国的虎狼之师?,蜀军大败,蜀王如丧家之犬连战连败,一路逃到了武阳(今彭山市东北)终于被秦军所害。蜀王的丞相和太子收拾败军,又一路退到了逄(音旁)乡,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於白鹿山(即今四川彭州市北60公里的白鹿乡)。于是,古蜀国的开明王朝就此灭亡。司马错等顺势又向东灭掉了苴国、巴国等诸侯国。这一年冬天,蜀国全境被平定,秦国在蜀国故地推行郡县制,咱们广元呢,当时就设置了葭萌县,是四川历史上最早建县的地区之一。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张仪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后勤基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等之功的。

秦疆域示意图


二、枭雄入关 开创蜀汉

刘备(162-223),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三国志·蜀书二》)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当时的四川属于益州,老大是刘姓宗族大佬刘焉之子刘璋。这刘璋可没有他老爹刘焉那种战火纷飞中磨砺出来的精神气度,用现代的话说,刘璋是一个老好人,秉性温和仁慈。因而被刘焉的部下共同推选为继承人。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的命运是注定了的。当时,刘璋听到曹操派遣大将钟繇要率领大军讨伐汉中的张鲁,就害怕了(东汉末年,黄巾作乱,天下群雄纷起,汉中这个地方呢,道教大佬张鲁乘机带领教徒赶走当地官吏,占据地盘,成立了割据政权。后刘璋领益州牧,张鲁看到他软弱可欺,对他多次挑衅,刘璋怒而杀其母及其弟,二人便成为仇敌。按说曹操打张鲁,也算是间接帮刘璋出气,刘璋应该高兴才对呀?别忙,您如果这么想,那就说明您是一个标准的政治白痴,呵呵。。开个玩笑。刘璋在愚钝,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那曹操是什么人?他如果打败了张鲁,会客客气气地停下来与刘璋做好邻居?好朋友?)正当刘璋坐卧不安的时候,他的别驾从事(官名,相当于长官的副官,绝对是领导的亲信才能任此职,哎,再次证明刘璋遇人不淑、识人不明啊)张松就来忽悠刘璋了:“刘备刘豫州,那是您老人家的亲戚啊,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时候,只有同姓宗族的亲戚才让人放心哪。而更可喜的是,这刘备兄弟自赤壁之战后,把个曹操老贼打的落花流水,现在曹操对他忌惮的很。这也说明刘备兄弟非常善于用兵,如果我们请他来,帮我们镇守益州的北部,去讨伐张鲁,那张鲁还不是小菜一碟?小鲁子必败无疑。张鲁是你的生死仇敌,他被消灭了,可不就等于我们益州强大了?然后派刘备守在汉中,就算是曹操亲自来,刘备兄弟守在哪里,曹老贼无能无力啦。”一番分析说的刘璋如鸡啄米般点头不止:“好啊好啊,还是你张松说的好,就这么办。”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纳闷了,这张松是不是收了刘备的好处费啊?怎么一味替刘备说话?关于这一节,陈寿的《三国志》有翔实记载,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将张松、曹操、刘备三者之间的关系描述的栩栩如生,此处就不再详细解说了。

于是刘璋不顾另外一些谋臣的反对,派遣了时任军议校尉的法正带兵四千,去热烈欢迎刘备兄弟的到来。(刘璋真是老好人啊,不但使得刘备有了光明正大地入川的理由,还给当时兵不强马不壮的刘备送了四千军士,好人啊!)。

这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狠狠砸在刘备的脑袋上,差点没把他砸蒙了,半天没反应过来。清醒过来那个激动啊,马上以最快的速度调兵遣将:留下诸葛亮、关羽镇守当时还算是“借”来的荆州,亲自带领数万士卒入川。这边刘备一路南下,那边刘璋亲自北上,两人在涪城(今绵阳)的富乐山相会了。人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两人亲戚见亲戚,相聚狂欢喜。轻歌曼舞、酒足饭饱,把个亲情演绎的让人眼热心跳啊。呵呵。。。好啦,我请你刘备来,不是来旅游的,不是来欣赏四川美丽的山水风光的,吃饱喝足了,多少还是去干点事情吧。刘璋大笔一挥,备好了的钱粮兵器又送给了刘备好多。这刘备也就再次转身北上,名义上去讨伐汉中的张鲁去了。刘备大军穿过剑门,到了葭萌,又不走了,派人告诉刘璋:“我要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粮草兵器也还不够,您老人家能不能看在我帮你打仗的份上,再给我点吧。”还别说,刘璋真够义气的,又给刘备送来了大批粮草兵器,甚至还给了一些士兵。刘备呢,就接着整军的名义,在葭萌帮老百姓做好事,收买人心。。。。最后呢,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了,刘备这请来的大尾巴狼客人打败了主人,占据了益州,最后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皇帝,这些,就不再一一叙说了。总之,剑门再一次见证了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历史。

最后顺便说一句,据说源于刘备此君的一句名言大家应该耳熟能详: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女人如果找了这样的老公。。。。不说也罢。

昭化古城瞻凤门


三、立关修道 北伐曹魏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这样一位中国人老少皆知的人物,其光辉事迹就不一一赘述了,在这里,只把诸葛先生和咱们剑门的关系简单给大家讲一下。

说起来,诸葛亮和剑门的关系颇为密切,甚至可以这样说,剑阁、剑门关这两个名字的由来,都和诸葛亮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常璩所撰《华阳国志》载:“诸葛亮相蜀,凿石突空,飞梁阁道,以通蜀汉,即古剑阁道也。”

李吉甫所撰唐代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载:“剑阁道自利州益昌县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秦惠王使张仪、司马错从石牛道伐蜀,即此也。后诸葛亮又凿石架空,飞梁阁道。”

北宋乐史编撰《太平寰宇记》载:“诸葛亮相蜀,于剑阁立门,以太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故名。”

北宋欧阳忞著《舆地广记》载:“石牛道者,山有小石门,穿山通道,六丈余。汉永平中,司隶杨厥又击而广之,诸葛孔明以铸剑至此,有隘束之称,乃立剑门县,复修阁道,置尉以守之。常璩曰:'阁道三十里,至险。’”

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卷56记载:“金牛道今之南栈,自沔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之大剑关口,皆谓之金牛道,即秦惠王入蜀路也。自秦以后,由汉中至蜀者必取途于此,所谓蜀之喉嗌也。……蜀中有难,则金牛数百里间皆为战场。”诸葛亮为了加强北边防务,抵抗曹军南下,对金牛道进行了修治,剑阁是金牛道上最险要的地方,“由金牛而南至朝天岭,岭地最高。由岭而西,自剑阁趋绵、汉,以达成都。由岭而南,则自保宁趋潼川,以达于成都。保宁迂,而剑阁捷,故剑阁最为要冲”。另据清剑州知州李榕所撰《剑州志》记载:“大剑山在州北七十里,一名梁山,峭壁中断,两崖倚天如剑锋。汉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便行旅。并于山之中断处立剑门关,关之绝顶有姜维城为伯约屯兵处。”

必须要指出的是,诸葛亮的一系列所为,只是和剑阁之名有一定关系,但剑阁县绝非蜀汉所设,这是毫无疑问的。《晋书·地理志》载:“桓温入蜀后,┅┅又于晋寿置剑阁县,属梁州,后孝武帝分梓潼北界立晋寿郡,┅┅罢剑阁县”。 从有着资料看,《水经注·漾水》、《华阳国志校注》、《太平寰宇记》等书所载史料均称,诸葛亮相蜀时,以大剑至小剑戍三十里,连山绝险,有隘束之路,便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此立剑门,以阁道三十里尤险,置尉守之。故《华阳国志》称“汉德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舆地纪胜》记述这件事时却称:“蜀先主以霍峻为梓潼太守,是时有剑门县,县有阁道至险,乃有阁尉”。《三国郡县表补正》眉批说:“诸葛武侯相蜀于此立剑门,以大剑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剑门,然则武侯但立剑门耳,未尝置剑阁县,《舆地志》说,果不足据”,当时更未置“剑门县”。几相对照,可知《华阳国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的诸葛亮修阁道、立剑门、置阁尉一事,被后人讹传为立“剑门县”或“剑阁县”了。

“剑阁”作为地名,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姜维)还保剑阁以拒(钟)会”。为何称剑阁?《华阳国志》、《舆地广记》等书说,诸葛亮修阁道、立剑门、置尉戍守的栈、阁道,称为“剑阁道”。《水经注》云:“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晋张载《剑阁铭》称:“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何谓剑?指大剑山七十二峰如利剑排列。唐刘仪凤《剑门关记》说:“其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嵚,如门斯辟,如剑斯植”。皆言其山势如剑锋,其隘口如“城门”。何谓阁?《蜀水经》云:“飞梁架屋谓之阁”。阁道,就是在“横梁铺板谓之栈”的栈道上加修了屋的栈道,又叫栈阁道。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书信中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诸葛亮文集》卷一)”。古时由秦入蜀,必经小剑至大剑关口这条悬崖夹峙、深涧飞瀑的险道。诸葛武侯依山势地形将原有栈道扩建成“剑阁道”后,古人常把“剑阁道”简称为“剑阁”。不仅“剑阁县”由此得名,即使“剑州”之名也源于此。《元和郡县图志》“剑州”条云:“唐先天二年改始州为剑州,取剑阁为名也”。

自隋以后,陕甘入蜀改道由葭萌越牛头山,经达摩戍(民间称大木树),直抵剑门关口,小剑至大剑关口的栈阁道渐废,“剑阁”之名亦由剑阁道的简称成为剑门关的别称。因此,自唐至清的许多史籍中使用的“剑阁”、“剑门”之名均指剑门关一地。民国2年改剑州为县后,“剑阁”才专指县名,沿用至今。

最后,录两句诸葛亮的名言与诸君共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天下第一关—剑门关关楼


四、烈烈忠魂 永守剑门

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三国末期蜀国名将。

姜维本是魏人,其如何投奔蜀国,如何被诸葛亮重用称为蜀汉后期的军事统领,都不一一赘述了,这里,只讲一下姜维和咱们剑门的关系。

《三国志·蜀书》载:“……(景耀)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会与维书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于绵竹。后主请降于艾,艾前据成都。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人建宁。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于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

会厚待维等,皆权还其印号节盖。会与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会既构邓艾,艾槛车征,因将维等诣成都,自称益州牧以叛。欲授维兵五万人,使为前驱。魏将士愤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

《世说新语》曰: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升大。

《晋纪》曰: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锺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

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陈寿: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音最)尔,而可屡扰乎哉?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

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孙盛曰:异哉郤氏之论也!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於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岂异夫盗者分财之义,而程、郑降阶之善也?臣松之以为郤正此论,取其可称,不谓维始终行事皆可准则也。所云“一时仪表”,止在好学与俭素耳。本传及魏略皆云维本无叛心,以急逼归蜀。盛相讥贬,惟可责其背母。馀既过苦,又非所以难郤正也。

从以上记述不难看出,姜维这一悲剧性人物历史上评价分歧较大,但是,在他战斗过生活过的剑门一带,姜维始终有极高的荣誉,被群众所传诵。比如脍炙人口的剑门豆腐,当地老百姓就传说和姜维有直接的关系;而关口的天然景象,被称为姜维神像;另外更是有姜维墓、姜维故垒、姜公祠等遗迹。

姜维故垒在剑门关营盘嘴,据说是当年姜维屯兵,凭险据守抵御魏将钟会之处,民间称其位姜维城。

姜公祠,即姜维庙,本名为平襄侯祠,俗称姜公祠,位于剑门关内古道左侧。由于庙基选择在其状如钵盂的巨石上,老百姓又叫它“钵盂寺”。此庙始于明正德年间,由12间木结构平房组成四合院,围之以墙,正殿塑有姜维坐像。原祠内楹联甚多。其中有:“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神栖剑阁永昭千代英灵”等。祠像早年皆毁,仅存钵盂石及老树残躯。

姜公桥,当地老百姓把通往姜维墓、祠的石桥叫姜公桥,以示纪念。

姜维墓:原坐落于剑门关内108国道干线上,系一土冢,长2.8米,宽2米,高1.5米,墓前有一享堂,正中立有墓碑,上刻“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南充林维干书”。墓前曾有浙江沈寿榕撰书的楹联:“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此联说的是姜维归顺蜀汉后,其母仍在魏地。曹操以姜母口气,伪造一封家书叫姜维购买当归为其治病,当归二字即暗示姜维应该回归曹魏,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此事为孙盛杂记所载,但历史上就多有人疑其真伪,盖姜维略通文墨,文笔不会如此不堪,且不符姜维之品性也。)此联歌颂姜维的人品、胆智和对蜀汉的忠诚,又巧妙地将中药材“丹心、大胆、远志、当归”镶入联中,且对仗工整、意寓深长,堪称佳作。

1936年,因修筑川陕公路,将姜维墓迁到钵盂寺路弯。墓冢年久荒芜,1989年剑阁县文化馆修复墓莹,砌以条石,新竖墓碑,今封土比原墓大数倍。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此墓应该不是姜维尸骨真身之所在,或为衣冠冢才更符合历史事实。时钟会在成都,挟灭蜀之势,天高皇帝远,姜维伪降之,却暗中唆使钟会反叛自立,未果,与钟会一起死于乱军之中,成都与剑阁有二百多公里的距离,以当时姜维被乱军杀死的身份,敢于为其收尸并千里迢迢运送到剑阁安葬者可能绝无仅有,另外,当时虽然是正月间,但蜀中正月的天气并非天寒地冻,再以当时落后的道路及交通工具,尸体长途运输是不太现实的。综合这种种情况,我大胆揣度剑门关之姜维墓乃衣冠冢更为实际,孰真孰伪,或许只有更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了。

剑门关姜维神像

姜维墓


五、心大志迂 宗族涂地

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魏国谋士、将领,曹魏大臣、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小儿子。

钟会其人,小时候就很聪明,《世说新语》里面就叙说了钟会小时候的一件事情:“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见到皇帝,钟毓额头冒汗、手脚发软,这神情应该是人之常情吧,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不过也很不错了,张口就来“战战惶惶,汗出如浆”,说明头脑还很清醒,文思也很敏捷。若是我辈凡夫俗子,真要晕死了,只怕是脑子共白纸一色,泪水与汗水齐飞。更出彩的当然是钟会,叫人不得不佩服。本来是神色自若,但硬要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不仅给了哥哥一个下马的台阶,也博得了魏文帝开心的一笑。难怪,钟会五岁的时候,中护军蒋济一看到他的眼神,就说:“这小子非常人也。”关于这件事,《三国志》里有这样的记载:“钟会字士季,颖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 ”但这些人都只看到了表象,说来还是一个女人厉害,这就是司马昭的夫人王元姬眼光如炬,说钟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事后果然料中。看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衰”的人物,不是圣人,就是大盗了。裴楷也称他“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此二人语皆见《晋书》)

也许正应了一句古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成年后的钟会,逐渐暴露出他心胸狭窄、心大志迂的一面。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劣迹之一,就是当时人称“竹林七贤”领袖嵇康的死,就和钟会有直接的关系。据《晋书·嵇康传》记载: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贯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可叹《广陵散》这一无双名曲,自此绝世矣!

这好像稍稍说远了,还是回来说说钟会和咱们剑门的关系吧。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国皇帝司马昭认为时机已到,下诏发邓艾、诸葛绪、钟会三路大军并进大举伐蜀。魏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但在剑门关遭到了蜀将姜维、张翼、董厥等抵抗,面对天险剑门关,钟会十万大军徒呼奈何,久攻不下。后邓艾偷渡阴平,灭掉蜀国。姜维伪降钟会,以图伺机复辟蜀汉,不料事败,钟会、姜维等皆死于乱军之中。

其实邓艾也好,钟会也罢,不过都是司马氏天下的忠实走狗而已,被司马昭玩弄于股掌之中。又据《三国志》记载:初,文王欲遣会伐蜀,西曹属邵悌求见曰,“今遣钟会率十余万众伐蜀,愚谓会单身无重任,不若使余人行。”文王笑曰:“我宁当复不知此耶?蜀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众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智勇并竭而强使之,适为敌擒耳。惟钟会与人意同,今遣会伐蜀,必可灭蜀。灭蜀之后,就如卿所虑,当何所能一办耶?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若蜀以破,遗民震恐,不足与国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只自灭族耳。卿不须忧此,慎莫使人闻也。”及会白邓艾不轨,文王将西,悌复曰:“钟会所统,五六倍于邓艾,但可敕会取艾,不足自行。”文王曰:“卿忘前时所言邪,而更云可不须行乎?虽尔,此言不可宣也。我要自当以信义待人,但人不当负我,我岂可先人生心哉!近日贾护军问我。言'颇疑钟会不?’我答言:'如今遣卿行,宁可复疑卿邪?’贾亦无以《易》我语也。我到长安,则自了矣。”军至长安,会果已死,咸如所策。钟会自以为可以挟灭蜀之威号令大军,却不知道多数中国人历来重视亲情甚于国情和权势。他手下的将士亲人皆在魏国,一旦跟随叛乱,以司马氏之狠毒,那是有灭族之祸的,这样的情况他都没有好生把握而匆忙矫诏叛乱,其败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最后,陈寿评论诸人言:“……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我认为这个评论是比较中肯的。

在剑门关外七里坡(今剑阁县剑门镇高峰村)有所谓钟会故垒。此处与姜维营垒遥望相对,山势平缓,靠近金牛古道,大剑溪岩山坡流过。坡上有一高耸山包,可供瞭望。当年钟会率领十万大军于此屯兵,故后人称此地为“钟会故垒”。

又《大清一统志》引《元和郡县志》记:“普安县东北五十三里,亦名空冢戍,昔钟会军至此,既度剑阁局死地,遂倒粮掘冢,决为死战,既无所埋,故曰空冢,后魏改名开远戌。”当地人也称其为钟会故垒。其地在今剑阁县剑门镇南青树子一带。

最后说一段看似多余的话:近年来,有人提出邓艾、钟会之死皆是出于司马昭有心诱之,不能说其是叛乱。对于这一种观点,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看看相关文章,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六、偷渡阴平立大功 智勇绝伦难自保

“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

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

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

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

这是《三国演义》第119回里的一首诗,这首诗叙说的对象,就是三国后期一颗耀眼的军事明星,一位军事天才的悲剧故事。

邓艾(197—264年),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三国时魏国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邓艾自幼丧父,但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使他从小收到良好的教育,当时南阳一带战乱频繁,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但他从小有大志向,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读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碑文中的两句:“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欣然向慕,于是自己命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与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

邓艾喜欢军事。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遭别人讥笑也不介意。

当时,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邓艾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一次,邓艾上洛阳去呈报,有机会见到洛阳太尉司马懿。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遇到司马懿,可以说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从此邓艾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并最终在三国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军事才能。

话又说远了,还是说回来,谈谈邓艾跟咱们剑门的关系吧。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以廷尉卫瓘为镇西军司马,持节监邓艾、钟会军事。由大将军司马昭统一调度指挥。

邓艾进至阴平,欲与诸葛绪合兵南下。诸葛绪不从,领军东向靠拢钟会。钟会欲专军权,诬告诸葛绪畏敌不前,将其押回治罪,随即统领大军南下,被姜维阻于剑阁。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姜维凭险据守,钟会攻剑阁不下,无计可施。时魏军因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

邓艾上书说:“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

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蜀国遂亡。

此战,邓艾趁两军主力相持之际,率偏师出奇兵,进行大纵深迂回穿插,绕过蜀军的正面防御,直捣蜀都成都,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

邓艾入成都,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邓艾手执符节,解开绑缚,焚烧棺材,接受投降,并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部众,进城后,没有发生抢掠。他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蜀人的拥护。

魏灭蜀之战,是结束自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中国统一的重要步骤。灭蜀之役,邓艾之功不可没。

在巨大胜利面前,邓艾头脑有些不冷静。他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国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

邓艾任命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绵竹把作战中死亡的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邓艾建此大功,深感骄傲,并且常常显示夸耀,引以为荣。他曾对蜀国士大夫们说:“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吴汉之徒,己殄灭矣。”他还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有识之士见他如此矜夸,背地里往往嘲笑他。

这些,成了野心家钟会置他于死地的口实。

十二月,邓艾、钟会受到朝廷嘉奖。邓艾颇为自矜,上述司马文王,立柱乘胜伐吴,建立不朽功业。而钟会深嫉邓艾威名,勾结监军卫瓘构陷邓艾“所作忤逆,变衅已结”。

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京都来。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钟会抵达成都,将邓艾押往洛阳。这时,钟会麾下有魏、蜀军队二十余万。钟会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又掌握庞大的远征军,遂密谋反叛。司马昭对钟会怀有野心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1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使钟会措手不及。钟会遂扣押魏军所有将领,并出示废黜司马昭的所谓太后遗诏,蜀降将姜维怂恿钟会诛杀被扣将领,预谋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因钟会迟疑而消息泄露,十八日中午,护军胡烈之弟胡渊率烈部众擂鼓呐喊而出,各营官兵为营救本部将领也一起响应,蜂拥杀入蜀宫,被拘宫内的将领们冲出与其部众会合。双方在宫城内外展开激战,斩姜维、钟会及部众数百人,杀蜀太子刘璇和姜维妻子。魏军大肆掠劫,后由监军卫瓘收拾稳定局势,因其参与诬谄邓艾,遂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今四川德阳)西。邓艾在洛阳的余子也被诛杀,邓艾妻和孙子被发配到西域。

邓艾是三国末期最为杰出的军事家,其才能可比诸葛亮与司马懿。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其偷度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末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

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中对此作了客观的评论:“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暗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自论者也。”

邓艾死后葬于何处,史志有多处不同记载: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于剑南东道遂州属之小溪县(治所在进四川遂宁市)载“邓艾伐蜀,有大功,死葬此郡,有祠存”;一是又于所属青石县(治所在今重庆潼南县青石坝)风门山载邓艾墓;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隆庆府古迹载“邓将军庙在普安县北十五里(实为20里),相传征西将军邓艾为钟会所诱,殁于绵竹,后葬于此,立庙焉。”明代史学家曹学佺著《蜀中名胜记》载:“《碑目》云:'剑阁有《魏太尉邓公神庙记》,唐剑州刺史邢册题。又《邓卫圣侯碑》唐刺史郭准立石。’”雍正《剑州志》记载:“彰顺王庙在县北二十里的孤玉山,魏征西将军邓艾庙及邓艾墓在焉。王象文《蜀碑》记唐时剑州已有邓艾庙碑,斯庙之兴在唐以前。”《剑阁县续志》也有同样内容的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明弘治八年(1495年)撰刻的石碑,也对邓艾的死因及邓艾庙祭祀的盛况作了较详细的记载。上述记载说明,邓艾葬于孤玉山在唐以前的文字中已有记载,加之现存坟墓的现状,可以确定剑阁孤玉山邓艾墓很可能是真墓而不是衣冠墓。对此,清代翰林剑州人李榕经过仔细考察,亦断定青石县之墓确系蜀汉名臣邓芝而非邓艾。

邓艾墓及彰顺王庙(彰顺王是五代前蜀帝王建天汉元年—917年给邓艾追封的谥号)位于剑阁县城北10公里的北庙乡,庙宇五十年代初期改为北庙乡小学校址。现存正殿,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庙内原塑有邓艾父子像,毁于1953年,正殿也早已改为学生宿舍,尚存一古碑,镌刻“奉案立碑”,“大清十九年春季月立”,碑文记载有邓艾军功及死因;庙后孤玉山南麓,有一古墓,木为土冢,周围砌石,高大雄壮。墓前立有石碑,上刻“魏征西将军邓艾墓”。文革期间,有人以破“四旧”为名,掘开墓室,原墓内陪葬祀物,已不知去向,其墓外表系高2.6米,长宽各7.4米的土堆,边缘用块石垒砌。土堆下是青石修造的石墓,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墓道已垮塌不清。由墓道入内,有并列二石室,各长三米,宽1.4米,高1.8米,两室间隔3米。墓前有一石碑,其上阴刻“魏大将军邓艾之墓”八个大字,并有小字刻录李申夫《十三峰书屋全集》中有关邓艾被杀经过的记载。

古时习俗,死于异地必须归葬原籍,但邓艾被杀是因犯谋逆大罪,受夷灭之诛,连累亲属及部下,其部下讲师怵于刑律不敢将邓艾运回原籍,另古代蜀道险峻,成都距洛阳相距千里,兵卒欲将邓艾父子尸体运至洛阳至少得20天,尸体不可能长时间折腾而不腐烂。孤玉山又正当蜀道,因此邓艾父子埋于此地完全有可能。加之邓艾父子冠以“反叛”之罪,士卒将其草率埋掉也在情理之中。北庙乡民间流传至今的很多有关邓艾的传说,也可作为邓艾父子埋于此地的佐证。曾经停放过邓艾父子尸体的一块石头,后人称为“摊尸石”,其上还刻有邓艾简历。相传邓艾的刀曾落入山下的一条小河中,故将其河取名为“关刀河”。另有鼓楼山、印台山。其得名也与邓艾有关。

七、志虑忠纯真国士 可叹死于小人手

唐代诗人罗隐曾写了一首诗《游江夏口》,诗云:

醉别江东酒一杯,往年曾此驻尘埃。

鱼听建业歌声过,水看瞿塘雪影来。

黄祖不能容贱客,费祎终是负仙才。

平生胆气平生恨,今日江边首懒回。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历hb江夏口的事,诗中还有“费祎终是负仙才”这句可能让一些朋友大惑不解:蜀汉大将军费祎不是死于葭萌(今昭化古城)的吗?怎么和hb武汉有关系?又怎么好像费祎成了神仙似的?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费祎(?—253年),字文伟,江夏鄳(音盟)县(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九里)人,《三国志·费祎传》载:“……少孤,依族父伯仁。伯仁姑,益州牧刘璋之母也。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照顾太子),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侍从黄帝,传达诏命的官)。”可见费祎早已有才名,这才会被刘备所重视。而诸葛亮更是对费祎所重,他在《出师表》里称其“良实,志虑忠纯”,劝谏刘禅“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厥漏,有所广益”。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笃,刘禅使尚书仆射李福前往五丈原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谘弥日,有所不尽,更来求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资治通鉴·魏纪四》)可见诸葛亮对费祎的赏识。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死。其后费祎为后军师,不久又代蒋琬为尚书令(直接对黄帝负责,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的官),243年迁大将军,录尚书事。事实上,这时候费祎已掌握了蜀汉的一切军政大权。

公元244年,费祎拒曹魏大军因功被封为“成乡侯”,252年,费祎出剑门,奉旨来到汉寿(今昭化镇)开设将军府,总揽军政事务,昭化事实上隐隐成了蜀国当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费祎其人,陈寿在《三国志·费祎传》里评论说:“费祎宽济而博爱,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但也正是他宽厚仁慈的性格,为他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资治通鉴·魏纪八》载:公元253年,“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循(或为郭修)在坐;欢饮沈醉,循起刺,杀之。资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鉴前事,少以为警。’不从,故及祸。”可叹堂堂的蜀汉大将军,就这样,在喜气洋洋的大年初一,费祎将诸葛先生《诫子书二》中“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太平御览》卷四九七)的告诫抛于脑后,最终惨死于小人之手。

至于魏国降将郭循,其经历说起来也很有意思,首先说说这个人的名字的疑问,由于是魏国降将,则他的本国——魏国对他的情况应该更清楚,更何况齐王曹芳在追封的诏书中称其为郭修,应该是比较可靠的。至于郭循一说,很有可能是陈寿的笔误或是郭修在魏国的化名。《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记载: (齐王曹芳)诏曰:“故中郎西平郭修,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修郡,为所执略。往岁伪大将军费祎驱率群众,阴图窥□,道经汉寿,请会众宾,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祎,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夫追加褒宠,所以表扬忠义;祚及后胤,所以奖劝将来。其追封修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从这段记载我们得知,郭修为姜维俘虏后应该是投降了蜀国,然后官运亨通,(这也正说明蜀国后期人才严重缺乏,追根溯源,多少和诸葛亮的独览大权,没有注意人才的梯队培养有一定关联,也才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之说),郭修原为曹魏的中郎将,大概表现良好,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而且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做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

但是这个人身在蜀营身在魏,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最后虽然刘禅没被杀掉,但他总算也拼着性命干掉了蜀国的一名大员。魏国感动不已,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费祎的死,史学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言是姜维所害!这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是不是?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却也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试着给蜀国后期的重臣划分一下,费祎毫无疑问可以划为鸽派首领,他在任期间是蜀魏两国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几乎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而与之相对的,正是屡屡力主北伐中原的姜维——将他划为鹰派首领应该没问题。

姜维与费祎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前者是主伐伐魏的鹰派,而后者则是坚持保守战略的鸽派。在费祎当政期间,“(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以说姜维被费祎压制的很惨。费祎死后,能够获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维。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里很有深意地如此记录道:“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短短一行字,姜维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

延熙十五年的时候,姜维进攻西平,虽然西平没打下来,但抓获了时任魏中郎的郭循。后来这郭循大概表现良好,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后来官至左将军,还成了费祎重要的部下,就算郭循跟费祎再怎么有仇,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打西平,自己会不会被俘,被俘以后是直接砍了还是受到重用,费祎喝醉了是否会凑到自己身边。

而姜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姜维传》裴注里有载: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功名很执著,而且不象〈三国演义〉里一样是个楞青头,反而很有城府,好“阴养死士”。至于偷着搜罗这些死士是做什么用的,就不好说了。而郭循在众目暌睽的岁初大会上刺杀了费文伟,摆明了他自己就是拼个同归于尽,不想活着回去,这是标准的死士作风。

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郭循的履历我们会发现。西平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捉住郭循的是姜维,把他抓住不杀反而送回朝廷的还是姜维。换句话说,郭循看似是偶然地被俘才入蜀,实际上这些偶然却是完全可以被姜维所控制——姜维有能力决定发动战役的时间,地点以及对俘虏的处置,这一连串偶然只有姜维能将其成必然。这几条证据综合在一起推测,再加上动机的充分性,很难不叫人怀疑姜维在这起刺杀事件里是无辜的。

当然,至于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这些后来者,也只能凭借有限的资料,自己去做个结论了。

至于前面提到的费祎成仙一事,其最早见于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阎伯理所作的《黄鹤楼记》,他转述《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这一说法在当时影响较大,以致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采纳:“黄鹤楼在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而溯其根源,可能因为《述异记》仙人驾鹤故事转化而来。文中的仙人荀瓌(音gui)字叔伟,而费祎字文伟,在习惯以表字相称的年代,人们对“荀叔伟”十分陌生,而对“费文伟”却比较熟悉,加上费祎的名气较大,又是江夏人,于是以讹传讹,渐将两个人名混同起来。以至于南宋著名大诗人陆游《入蜀记》卷五:也说:“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

费祎死后,后主刘禅根据他对汉室所建的功勋,谥封“敬侯”,并为其举行国葬,将其安葬于汉寿城西门外的社稷坛南边。经历代培修,至明代规模宏大,据载建有祠堂,称“敬候祠”(也叫“费公祠”),四周有围墙,内建有神道、牌坊、碑亭、草堂等建筑。墓前碑书:“汉尚书令费公敬侯之墓”。雍正十三年(1735),果亲王允礼入蜀,又刻碑书“深谋卓识”四字,后渐残破。至文革期间大部损毁,唯剩封土少许,墓碑一通,2008年按原有规模重建,为昭化古城胜景之一。


八、千古奇文,张载所撰

剑门关历经千年的风雨,文人骚客于此吟诗作赋者甚多,大、小剑山相对的崖壁上,也多有历代镌刻大作,其中,西晋武帝司马炎曾经专门派人将一篇长达184字的铭文刻于剑阁山壁上,这篇铭文是谁写的?是什么内容让这位皇帝兴师动众专门还要刻写于山壁上?

张载,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

太康(280—289年)初,其父张收为蜀郡太守。张载前往蜀郡探望,途径剑阁,张载见到此地关山险要,历经战火,而蜀地多有风云人物好恃险作乱,因撰写了《剑阁铭》以作诫曰: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河山之固,见屈吴起。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兴实由德,险亦难恃。

自古及今,天命不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

公孙既没,刘氏衔壁。覆车之轨,无或重迹。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这篇铭文的大意是:

高峻的梁山啊,累积岩石高耸矗立,

远处连接荆州、衡山,近处连接岷山、嶓冢山。

南边通往邛崍山僰族部落,北边可达褒斜谷。

狹窄之处就像穿过彭门山、碣石山一样的窄,高峰之处就像超过五岳之中的中岳嵩山、西岳华山一样的高。

蜀国的出入口,坚固而屹立不搖,这就是剑阁,

岩壁矗立之势高八千尺,穷尽地势的艰难险要,也极尽道路的危峻陡峭。

世上混乱就会背叛,政治清明就会归顺。

在从前的汉朝还是封闭的,自从晋朝才进一步开放。

秦国只要百分之二的士兵,齐国只要十分之二的士兵,

就可并吞了诸侯,一统天下,这是田肯的谋划。

況且在这狹隘的地方,疆土的外围区域,

一个人扛着戟,一万个人想前进却又不敢,

形势险要的地方,不是王室亲族不能待在这里。

从前魏武侯在西河水面上因山河险固而沾沾自喜,被吴起一句“在德不在险”泼了冷水。

就算洞庭、孟门的地势险要,三苗部落还是被禹所灭,殷纣还是被周武王所杀,

国运的兴起是来自仁德,就算地势险要也难以凭恃。

古往今來,天命不曾改变,凭着险阻的山川往往使人昏庸,很少人沒失敗的,

曾经称帝的公孙述已经被刘秀所灭,而刘禅最后也向曹魏投降称臣,

翻车的轨迹,不会重蹈覆轍,

将这些文字镌刻记录在高山上,冒昧的公告梁州(陜西、四川)、益州一带的百姓。

这篇铭文铭文先写剑阁形势的险要,次引古史指出国之存亡,在德不在险的道理,被后人誉为“文章典则”(张溥《张孟阳景阳集题辞》),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张载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的态度,时任益州此时的张敏读了这篇铭文,认为是天下奇文,上表向晋武帝推荐。于是晋武帝派人把这篇铭文镌刻在剑门山上。

其后,“……载又为《蒙汜赋》,司隶校尉傅玄见而嗟叹,以车迎之,言谈尽日,为之延誉,遂知名。起家佐著作郎,出补肥乡令。复为著作郎,转太子中舍人,迁乐安相、弘农太守。长沙王乂请为记室督。拜中书侍郎,复领著作。载见世方乱,无复进仕意,遂称疾笃告归,卒于家。”(《晋书·张载传》)

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另外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张协二人,张亢不在其内。

有一个词叫做“文如其人”,不过,我们可不能被事务的表象所迷惑,看到这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意蕴悠长的文章,就想当然认为作者也一定是个翩翩君子,实际上张载文采出众,可相貌实在不敢恭维,《晋书》载:“……岳(潘岳,字安仁)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这就是成语“掷果盈车”和 “投石满载”的由来。这里的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他表字安仁,全名应是“潘安仁”。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利锁说,古代文章比如骈体文和诗歌,为了对仗押韵、省字,把仁字给省略了。而民间说法则是,因潘安曾侍奉中国历史上最丑最荒淫最无耻的皇后贾南风,德行操守愧对“仁”字,因此后人省略一字,称为“潘安”。

在《晋书》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个丑才子左思的小故事,“左太冲(即左思,字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一个被人小儿扔砖头瓦块,一个被老太婆吐唾沫,结果这两人都“萎顿而返”。看来,爱美之心,从古皆有。

在《幼学琼林》中亦有“投石满载,张孟阳丑态堪憎”之语。可见古人有时也会以貌取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艾偷渡阴平时只剩下两千残兵,那么他是怎么灭掉有60万人的蜀国的?
蜀国怎样救回来?刘禅不投降,姜维还能来个军事奇迹
假如刘禅不投降,蜀国能不能渡过难关?还能撑多久?
为什么说邓艾是被阴的,而钟会则是作死
名山佳水 | 剑门关
司马昭为何要杀邓艾和钟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