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名县:成纪(静宁OR秦安)
userphoto

2023.02.16 江西

关注

      成纪,或在静宁,或在秦安,是人类始祖"两皇"(伏羲、女娲[2])故里和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两皇故里""羲里娲乡"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如:卦台山、安伏、龙马洞、封姓石、风莹、凤台、大风台、唐家丰台、风沟、葫芦河、女娲洞、女娲祠、显亲峡、雷泽、仇池山、伏羲庙、龙城八卦城和八卦实物等等。它是先民无文字阶段"口传史"的"物化"和"见证"。中国古县名,其址历史上曾有迁移,但是都在今天甘肃省东南部。

      成纪在战国时便设县,秦朝统一时属于陇西郡。汉武帝增置天水郡,成纪从此归天水(东汉短暂改名汉阳)。北魏时,成纪县被废置,但是到北周又被恢复。唐朝时,县址被迁移到今天天水市秦安县,并成为秦州(天水郡)的州治。北宋时州治迁到上邽县(今天水市市区),称秦州。

静宁县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之名,始于元代,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边寨”首字,取平静安宁之意,民国2年(1913),改静宁州为县。静宁是平凉西大门。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北与宁夏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与庄浪县相依,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上的重镇,全县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总耕地147万亩,山旱地占92%。静宁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

       静宁是农业大县。2003年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果品产业经过连续30多年的发展,总面积达到100万亩,是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建成各类果品认证基地59.5万亩,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认证基地33.6万亩、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基地1万亩、出口基地24.9万亩,2016年果品总产量72万吨,产值28亿元。静宁苹果先后获得“中华名果”等13个大奖,成功注册为全国驰名商标,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A产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认证四张国家级名片,静宁先后被国家林业总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百强示范县”。以果品产业为带动,发展纸箱包装生产企业18家,年产纸箱3.1亿平方米,年产值10亿元,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被命名为“中国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

建制沿革

静宁之名,始于元代,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边寨”首字,取平静安宁之意。考其沿革,甚为悠久。相传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古成纪城遗址在县境南部治平乡刘河村与李店镇五方河村之间。商周之际为戎羌之地,相传威戎川曾建有戎都,西周时为犬戎所居。周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伐戎,灭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国势力到达县境。

周赧王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置陇西郡,县境属之。县境内的成纪县,设置时间不见记载。据古城内出土文物考证,建城时间不晚于战国,为县始见于西汉初,疑是秦县。

汉高祖刘邦二年(公元前205年)十一月,置阿阳县(治在今县城南城川乡)。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陇西郡置天水郡(郡治平襄,在今通渭县境)。县境南部有成纪县,北部有阿阳县,均属天水郡。新莽天凤六年(公元14年),改天水郡为镇戎郡,又分置阿阳郡,治成纪,后又复旧制。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为汉阳郡,成纪、阿阳属汉阳郡。建安十八年(213),省凉州郡并入雍州。阿阳、成纪属雍州汉阳郡。

三国曹魏时,阿阳属广魏郡,成纪属天水郡。

西晋泰始中,置秦州。改广魏郡为略阳郡,省阿阳县,其境属秦州略阳郡。成纪仍属秦州天水郡。

东晋十六国时,成纪县仍存,隶秦州天水郡,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前凉、西秦,北魏废。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复置阿阳县,属秦州略阳郡。北周复置成纪县,属秦州天水郡。

隋初,废阿阳县。文帝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州,成纪属秦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并省诸州,寻又改州为郡。成纪属天水郡。

唐高祖武德初,改郡为州,沿边镇守及襟带之地置总管府以统军戎。七年(624),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成纪县属秦州都督府。贞观年间,县北部属陇右牧监牧使南使管辖的牧地(南使城故址在今县南城川乡吕家河村东)。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成纪县治由小坑川(今静宁治平)移治显亲川(今属秦安)。肃宗宝应元年(762),今县境陷于吐蕃,历五代直至北宋前期。

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于南市城(即唐南使城)置静边寨。仁宗庆历三年(1043),静边寨属泾原路德顺军管辖。英宗治平四年(1067),增置治平寨(今治平乡刘河村),隶德顺军。哲宗元祐八年(1093),以外底堡(今静宁县城)置陇干县,德顺军治移徙于此。绍圣四年(1097),筑威戎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金兵占领德顺军。绍兴九年(1139),宋金议和,德顺军又为宋地。绍兴十年(1140),德顺军复陷于金。

金世宗大定年间,改静边寨为静边县,寻复为寨。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升德顺军为州,属熙秦路。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改德顺州隶凤翔路。宣宗贞祐四年(1216)四月,升为防御州。十月升为节镇州,军曰陇安。领陇平(即宋之陇干)、水洛、威戎、治平、隆德、通边6县,静边、得胜、安宁、怀远4寨及中安堡。期间,西宁州曾领过治平县,不久又归德顺州、陇安军。今县境内置陇平、治平、威戎3县。

元初,废陇安军仍为德顺州。并治平、威戎、水洛3县入陇干。成宗大德八年(1304),省陇干县入德顺州,寻又改德顺州为静宁州。属陕西行省巩昌路。领隆德县。

明初,静宁州领隆德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洪武八年(1375)三月,降庄浪州为县,隶静宁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隆德县改隶平凉府,静宁州只领庄浪县。

清顺治五年(1648),庄浪县直隶平凉府,此后静宁州无领县。康熙七年(1668),属甘肃布政使司平凉府。

民国2年(1913),改静宁州为县,隶属泾原道。15年(1926),直隶甘肃省。25年(1936),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8月6日,静宁解放,隶属定西分区。1950年5月25日改隶平凉专区(地区)。2002年6月,平凉地区改设为正地级平凉市,静宁县隶属平凉市管辖。

位置境域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接宁夏隆德县、南接秦安县,西连通渭县、北邻西吉县,西北与会宁县毗连,东南与庄浪县相依,东距平凉110公里,西至兰州22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县境南北长81公里,东西宽68.75公里,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静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600-2245米,地形为葫芦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1098个,山梁总长1652公里,主要山梁有13条,以葫芦河为界,东侧系六盘山分支,西侧为华家岭余脉。

气候环境

静宁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 7.1℃,无霜期 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238小时。降水夏季较多,冬春季节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毫米,年蒸发量为1469毫米[3]。

民俗文化

生活习俗

居住山区向阳、避风、背山而居,旧时多住窑,川区多房少窑。清及民国时期,富人家筑堡居住。现代农村多住顺水"一面坡"形土墙瓦房、砖瓦房。院内房屋布置,上房居中,与大门基本相对。饮食旧时均以杂粮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主食小麦辅以杂粮,以面食为主。好熬"罐罐茶"喝,有泼散祭祖习俗。农村陈设多用方桌、炕桌、木厢、室内挂字画中堂。婚嫁礼俗有:提亲、订婚、纳采、迎娶等。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主要有社火、歌谣、剪纸、刺绣等。

社火多在春节期间和特大喜庆日子演出。有舞台表演、地摊子和由狮子、龙、高跷、旱船、高台组成的社火队三种表演形式。耍社火时,要"说仪程",表演曲子戏、小曲、狮子、马社火、纸马、跑驴、小车、高台、龙灯、旱船、高跷和皮影等节目。歌谣、谚语、民间故事十分丰富。《毛女子》、《月亮光光》、《催眠曲》、《吆老牛》、《花鸟鸟自由配成双》、《有吃有喝心里舒坦》等歌谣流传较为普遍。《十杯酒》、《四大节》、《十里墩》、《送干哥》等,曲调节奏奇特,在民歌中极为罕见。整理出的谚语约300条,涵盖了气象、节令、农事、思想、修养、社交、生活等方面内容。剪纸是静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装饰艺术,每逢节日(主要是春节)或有喜庆事时,妇女用彩纸剪成各种花、鸟、虫、鱼或人物,贴在窗格上(叫窗花)、门棂上、墙壁上(叫墙花)作为装饰。新店甘坡村的剪纸最出色。刺绣多在枕顶、袜跟、鞋头、兜肚上,其中"绣花枕头顶"是刺绣工艺中的精品。刺绣古雅艳丽,保留着独特的民族艺术风趣,绣工细而不滞,图案线条奔放自如,确为雅俗共赏之珍品。

农耕习俗

静宁,以农耕为主,也兼营养殖、林动农开始播种的第一天,称“动农”,即开始动农活,亦称“动龙”。因二月为“龙抬头月”,龙为水神,庄稼丰收,需要龙神泽润,在第一次开始播种时,要举行“祭龙”仪式,全家人牵上耕牛,找上耧、耱、锨、枹子等劳动工具,背上种子,端上香火纸炮,酒茶来到地中心,架起耕牛,在地心耕一个大“田”字或一个大圆,象征粮囤,然后全家跪在田字或圆中心,烧香化表,奠酒泼茶,顶礼膜拜,祈祷龙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祭祀结束,开始播种。业、园艺和家庭手工业。因之,静宁民众的生产习俗,是和这些生产门类的发展过程有着密切关系的。农谚云:“九九尽,开耕种”。古历正月下旬或二月初,川地、山地、塬地大都解冻,春田按时序开始播种。春播的夏田作物有小麦、大麦、青稞、旱稻、麻、白豌豆、扁豆、蚕豆、回回豆、胡麻。春播的秋田作物有高粱、玉米、糜子、谷子、洋芋、莜麦、荞麦(苦麦)。春播的饲料作物有苜蓿、燕麦、草秫秫等。

农谚占候农谚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经验,总结出来的关于农事生产的一整套科学规律,反映在各个农事阶段。静宁农民的农谚十分丰富,他们借助这些口承下来的生产经验,指导完成一年的生产。“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籽撒下地”说明掌握节气的重要性;“九尽了,种混了”言适时春播的繁忙景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高山糜,小满探土皮”说瓜、豆、糜子等作物的播种时间及出苗时间;“立夏不种夏,种了豌豆收不下”告诫人们,立夏以后再不能种夏田;何时收割,农言又云:“小暑见个,大暑见垛儿”。并提醒人们:“黄七份,收十分;黄十分,收七分。”冬麦何时种,农谚云:“社前十天,社后十天,无籽无牛十天。”“霜降、霜降,地里的粮食收上场”、“抢秋、抢秋、不抢就丢”说霜降以后,秋粮作物要抢收抢运,否则,要丢在地里。

除了农谚占候外,关于“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诸方面,都总结出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指导自己的生产。如:水——水满塘谷满仓。麦不收水不丢。肥——种田不上粪,等于瞎胡弄,要想庄稼旺,粪筐不离膀。土——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土是粮的本,水是苗的命。种——选种忙几天,收获一年甜,好籽得好苗,好苗得好宝。密——谷子稀、糜子稠,玉米地里卧老牛。豆稠没苗,麦稠没拨(没有挑剔的)。保——流水流肥田,金银填不满。管——三分种,七分管,管不好了白白干。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地是活宝,越务越好。

在工耕细作上,静宁农民尤注重“伏天”。有谚云:“伏里戳一椽,强如秋里耕半年”,“伏里耕三遍,来年吃长面”,“三伏晒地似上粪,立冬耕地春不种”。打灰簸箕《静宁州志》载:“二月二日昧爽,男女持箕灰,狗墙屋基,祀龙抬头”。这天,天蒙蒙亮,妇女起得很早,净手后将灶堂的草灰掏在簸箕里,由掌柜的端上,一手持小棒,沿屋基墙根打撒,口中并念咯道:“龙抬头,虎抬头,各样虫虫都抬头,一棒打在灰里头”一边打撒,一边念词,一直布撒到场心。草灰有杀虫作用,在龙抬头日布灰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天地神灵,保佑一年中不要发生虫害,确保庄稼丰收。

浆种、捏籽农谚云:“铺的粪、盖的粪,不如随身带的粪”。浆莜麦种子,捏豌豆、荞籽,都是农民科学处理种子的一种传统办法。浆种将水烧开,舀入备好的瓷盆内,再将选留的莜麦种子倒入盆中,一人用推把(填炕用的工具)混搅少顷,用竹罩打出,倒进过筛的炕灰中,反复搅拌均匀后晾晒,盛入袋中即播种。捏种将豌豆、荞种捣入人狗粪便中,加过筛的细灰,用推把反复捣和,使种子粘满粪灰,堆起捂半天时间,然后按量搅入地里的土粪中(一地五堆粪,每一亩八分地,每一堆土粪约900斤)铺种。二人抬杠无耕畜人家,春秋播种时,二人前后抬一木杠,杠上拴耕犁,后面一个按犁地,窜籽、铺粪者紧随的后面,这种以人代畜耕种的形式,通称“二人抬杠”。“二人抬杠”的耕种形式在贫困地区被广泛采取,这种艰苦的、落后的劳役,抢种季节至今在一些地方还能看到。

祭“将军”静宁多发生雹灾,每年“四月八”要举行“将军爷”(驱雹铁炮)上山镇雨的隆重仪式。这一天,村民们抬上披红戴花的“铁将军”,捉公鸡、端香火盘、奠酒奠茶等祭品,在山顶(或山腰)打炮的地方,给“铁炮”装上黑色火药,众人齐跪,烧点香火,将鸡杀死,热血洒在纸灰中,并将鸡头置炮品上燃炮,一声巨响,冲上天空,主祭者一边化纸表,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祭祠大都是祈求上苍保佑,一年中风调雨顺,若生恶风雹雨,“将军”一显灵威,化冰雹为细雨,化恶风为顺风。祭祀结束,大家将鸡煮吃,曰“吃山”。

求雨静宁多发生旱灾,有“十年九旱”之说。如遇大旱,一些地方总组织村民进行“求雨”活动。其形式是:在附近庙宇或山巅设祭祀坛,将神象抬出,在露天暴晒,法师或阴阳诵经祈祷,然后到指定的水泉中取“湫水”(即“神水”),凡参与者,皆光头赤足,排成队列前进。途经院落,主人都得将大门前地泼湿,亦须光头赤足相迎,否则,将受到“求雨”者的责打。进行中,众人必须三步一跪,五步一拜,同时,口中念着“玉皇老爷下雨,下了大雨救万民”的话,声调凄凉,举止悲壮,以感动天地神灵降雨,拯救百姓。

开镰即第一次动镰收割。这一天,主妇要做上好饭送到地头吃,吃前,舀一些饭菜,抛向天、地、祖坟方向,敬天、祭地、敬祖先,表示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每天劳动结束,用不完的饮水和磨镰水都得倒在地里,如果不这样,割麦天要泡大雨。

打碾夏粮收割后,捆成小捆(俗称“麦箭”)在地里码成“麦码”,待干燥后,人背、牲畜驮或推车、人力车载运到场上,摞成大麦垛,多放在冬闲时打碾。曰“碾冬场”。有些地方,将麦地碾紧一块做场用。随收割随打碾,虽然人苦但也省事。所谓“打碾”,有打有碾,打:有人用枷甩打,使籽粒脱穗;碾,即牲畜拉砖石碌碌反复轧碾,使粒脱穗。碾时,以场为中心,将麦捆摊成圆形,太阳暴晒一阵,再套牲畜轧碾,多次翻抖,粒脱草绵,衣(碾碎的颖壳、草秸、穗节)粒堆起,借风扬出颗子,叫“扬场”。

场摊好后,就不准背背斗、提水罐者走过场,违者,碾场将遇暴雨,造成粮食“沓场”的不利事情。如遇丰年,场扬的粮食超常的多,认为是“起蛟”,是不祥之兆,便操几锨在场边撒掉。场打碾结束堆起,如不立即扬,便在粮堆尖上盖个草帽,意为压着不让粮食暗暗“跑掉”。如需过夜,便在粮堆上用草木灰印个十字,周围印一圈,或印上“粮堆如山”等吉语,一方面祈祷多扬出粮食,一方面防盗。

献天新麦磨面后,家人不得先吃,要烙或蒸新面馍献天。在当院摆上饭桌,端上出锅的大圆饼或出笼的五个热馒头,置桌上,上面插上香,鲜花,一炷香过后,即可取来一家人分食。“献天”以示丰收不忘天恩,天地尝新,以表谢意。

生产工具根据当地生产需要,历代传承下来的主要劳动工具有:犁、耱、耧、碌碡、枷、扫子、杈(木质、铁质单杈、四杈),锄、镢、镘、锨(木质、铁质)、铲子、镰(铁质、木质镶镰刃片),榔头(铁、木两种),斧头、磨子、石碾、背头、竹筐、扁担、水桶、铡刀、风车、簸箕、筛子、箩。犁的制作虽然简单,但非属专一制作耕犁者的匠人不可。制作耕梨有严格的技巧,好犁匠制作出来的犁既稳固又轻巧,易进土且省耕畜力量。

民居习俗

静宁自古多以平房为安身生息之地,平房组成的院落叫宅基地,一家一院,数家组成一个村子。静宁人盖房打院十分讲究。宅基地一般选在背风向阳的山根、沟垴、坡地的平台处。修房打院,都有一定的仪式。四合院院正中上房是院里最为讲究的一座房子,称为“上房”或“客房”,供长者居住。上房一般为“人”字型的架子房,所以又称架子上房。上房的基地较其他房高,特点是高大,宽敞,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抗震性能强。四合院的左右两侧,为厦房及灶房,式样多为“上栋下宇”式,即顺水“一面坡”型或“两面流水”型(人字型)。箍窑先用土堆成窑形窑旋,(楔子)或叫“窑心”,然后用胡基,即土坯,抹草泥挤砌,窑箍成后,外面用泥抹光,以利雨水。这种窑干燥,没有潮湿气,窑内盘通间土炕,冬天十分暖和。高房建在“地棚”或箍窑上面,靠院墙修建,石头或砖块砌台阶,也有木质台阶。高房四周开窗,用以看家护院。门楼子即大门楼子,有三槛,平头等几种。有的三槛上安装木板,雕刻各种图案镌书题字。题字多为表示吉祥,表达理想,向往和祈求的内容。如“紫气东来”,“满门生辉”、“宁静致远”、“龙凤呈祥”、“前程似锦”。旧时功名人家,除在楼顶砌砖撒瓦外。还瓦脊兽。

节日饮食

俗话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静宁农村最看重的节日是春节,俗称“过年”。春节从腊月三十这天开始(如果是小月则从二十九开始),要到正月十五元霄节过了,才算过完了大年。

大年三十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好几笼白面蒸馍,煮好猪肉或羊肉、鸡肉,切好下酒的各种凉菜,同时还要炸油饼、果子,做“绿食”点心等。三十这天早饭吃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吃细长面,农村一般是搅团,且有个说法:“年三十打搅团,一年够搅缠”。意思是寓意着来年经济会宽裕起来,晌午饭一般吃蒸馍,炒肉菜,菜一般没有固定的规定,视准备情况而做,什么菜做好了就先吃什么菜。三十晚上即除夕之夜,一家人要坐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吃团圆饭之前,或在喝酒中间,小孩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晚辈要给长辈磕头,表示祝福,家长要给一家人散钱,给孩子的称“压岁钱”,团圆饭不在于吃得多么丰盛,一家人和和气气心情舒畅则是最要紧的。有些地方,三十早晨细长面和饺子,寓意为“金钱吊葫芦”或叫“刘海吊金蟾”,借喻“福寿长面(年)财源不断”。民间歌谣唱道“挂红灯笼贴对联,秦琼敬德守门前,长面吊金钱,老少喜心间”。三十晚上啃骨头,就是把年前杀的猪、羊、鸡煮熟,一家人围坐一起啃骨头,这叫“咬鬼”。传说鬼在年三十晚上夜游,最怕听见咬骨声。有首歌谣唱:“啃骨头,嘣嘣响,吓得神鬼不敢闯,四季保安康。”

正月初一第一顿饭必须吃细长面,臊子必须是肉的,愈丰富愈好。有的人家是先上菜碟子,喝酒,再上炒菜,吃馒头,然后吃长面,这种吃法叫“风搅雪”。有的人家肉菜准备得少也可以只单纯是一顿细长面,取其“长年平安”之意。晌午饭则是吃馒头和各种炒菜或烩菜,比较随意一些。

正月初五俗称“五穷日”,这一天早饭一定要吃搅团,意思是吃了搅团可以把一年的穷气缠得干干净净。这顿搅团,因为菜汤里有大肉、豆腐、粉条之类,比平时的苜蓿菜汤搅团好吃得多。正月初七据说这一天人的灵魂要去冥府阎王爷那儿应点,晚上才能回来,这天的早饭一定要吃细长面,叫做“接魂面”,意思是把灵魂拉住,让他早点回来,这顿长面吃时要特别小心,必须尽量把面条浑吸下去,不能用牙咬,据说咬断面条等于把自己魂咬断了,魂就在冥府回不来了。

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这一天吃饭讲究要丰盛,俗话说:“小初一,大十五”。正月十五讲究不吃实心的馍,必须要吃包子。包子的花样特别多,有大肉包子、油面包子、豆腐包子、糖包子、各种素菜包子,即使最困难的人家,买不起肉,也要把山坡捡拾来的地软作馅子包成地软包子。另外农家妇女提前一天就动手捏能食的面灯和相属灯。捏灯用的面是糜子面或谷面,荞面最好。先把合成面的面蒸熟,揉成软面团,然后捏成家中各个人相属的面灯。每个相属的背上捏一个小凹窝,盛上清油,插上、用棉花做好的芯子,晚上即可当灯点,同时把捏好面灯与蒸下的牛犊模样的包有馅子的花馍一起供在天爷、灶爷的神灵面前,期望神灵保佑一家平安。

正月二十三叫“燎疳节”,“疳”是一种寄生虫,能引起腹部肿大病,小孩子易得此病。农家认为这是疳魔作祟,这一天要吃搅团,能把疳魔缠走,农村还有炸煮萝卜干菜的习俗,把秋天串起来的生萝卜煮熟,切成丝,调上佐料食用,这叫“炸疳病”。

二月初二这一天清早要炒豆子,豌豆、黑豆、黄豆、玉米、小麦可以炒熟吃,意思是“嘣龙眼”,听着锅里啪啪豆子炸声,龙眼睁开了,该开始按农事所需行云布雨,大人小孩子们也明眼亮了。这一天炒的豆子特别多,有的还专门给孩子炒棋子豆,放着让孩子吃好几天。有的地方把正月十五的相属灯一直放到这一天才烩到锅里当饭吃。

清明节一般在农历的二月底或三月初,俗话说:“三月清明二月半,家家户户祭祖先”。这一天农村里讲究要给死去的亲人上坟烧纸。必须在清明的前一天或这一天的早晨蒸好献馍,备好供菜、奠酒。清明节的饮食没有特别的讲究,大族旺户人家有坟头会,同一个宗族的人轮流当坟头,每户一年,在清明这一天要杀猪宰羊,同族的人一起来祭奠祖先,祭奠、上坟之后,把猪或羊肉按户数等分若干份,每户一份,那怕仅只分到一两半两,决不可漏掉同族的任何一户,借此,加强同一宗族内部的凝聚力,也算是一次打牙祭了。

三月三“踏青节”家家要吃顿酸汤细长面,以示“细水长流”,歌谣唱道:“三月三,擀长面,细水长流巧打算,年年不愁吃和穿”。

五月初五又叫“端午节”或“端阳节”。这一天吃食较杂,有长面、粽子、花馍、油糕、甜醅、凉粉等,粽子有“八宝粽”、“五香粽”、“雪里红梅”、“金里藏宝”等。吃粽子很讲究,先备以麦芽发酵作成的糖稀(芽面汤汤)或蜂蜜、糖,打开苇包,粽子入糖,不曾动筷,就会使人馋涎欲滴了,孩子还有配戴虎、龙、鸡、蛇等面食动物的习俗。

七月七日“乞巧节”这是由流传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形成的节日,又称“女儿节”,民间有“泡巧”的习俗,就是在六月间用井水浸泡豌豆、绿豆等豆类,不能见日光,几天换一次水。到七夕,苗长约尺余,用红纸条来苗腰,和清水盆一同放在院子里。妇女对天礼拜,叫乞巧,之后,把豆子豆芽做菜吃,就算巧入心灵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晚上有献月亮的习惯,农家自己做了月饼,有的则买来点心之类,与桃、梨、葡萄等水果一起放在院心的桌上,圆月当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讲究个团团圆圆,共同分享月饼、水果,尽兴而散,中秋节的饮食没有特别的讲究,喝酒吃肉或吃长面,根据自家情况,但吃月饼则是很普遍的。

九月九日“重阳节”文人们讲究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酒赋诗,静宁人对重阳节似乎不特别看重。一些农村这一天讲究吃新收的荞面,有些地方在这一天要蒸枣糕馍,取其及早登高之意。

腊月初八“腊八节”这一天早饭必须吃搅团,要端一碗搅团在家庭院落,屋里屋外象征性泼洒一下,名曰“别腊八”,有的地方这天讲究吃粘米粥,俗称“腊八粥”,乡下做的“腊八粥”很讲究。作法以粘糜子米,加上豆子、核桃仁、大红枣等文火慢熬,熬熟后,盛在碗里,还可以和上肉臊子,炒菜之类,吃起来甜、辣、香、咸,各味俱全,吃腊八粥有纪念佛祖的意思,因此腊八继必须多做些,当天吃不完,可以连续几天吃,以吃到年三十为最好,预示“丰食到年”,同时用荞面捏成圆形面疙瘩,称“雀儿头”,有的包上小硬币,谁吃出带有硬币的雀儿头,谁这一年福通运昌,腊八饭讲究一个“早”字,太阳出来前家家都得做好,村邻庄社互赠腊八饭,一是相互品尝,二是表示友好,有首民谣唱道:“鸡娃子叫了狗娃子咬,手端腊饭香气冒,先敬老,再送少,吃了腊饭福寿高”。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据说这一天灶神要回天宫,人们都希望她能“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便在这一天把灶爷认真慰劳一番。并上香烧表,口里还要念叨着:“今年给您老人备了脚程,你赶着它慢慢走。”如果没有喂年猪的,也要杀一只鸡,献在灶君前,当晚送灶神上天时,先把神像轻轻揭下来,献上农村土办法熬制的麦芽糖(又叫糖瓜),取一点给灶爷嘴上一抹,粘住灶君的嘴,意思要她回天宫,在玉帝面前不要胡说八道,献过全猪,都可以做肉菜吃了,晌午饭或晚上必须把帮忙杀了猪的左领右舍和同族的长辈请来大吃一顿,一般要吃最肥的大肉块,可先割下猪脖项的肉煮熟切成大块,拌上蒜泥和辣椒水凉吃,同时把蒸的血板和灌的血肠切成块,加上辣椒水同时吃,这顿饭不讲究有多么正规,主要为了解馋,让平日吃不起大肉的人吃个够,吃个痛快。如果有黄酒、白酒喝,就更为尽兴。平日左邻右舍总不免有些矛盾,若这一顿解馋饭吃好了,一年不痛快,也就既往不咎了。有人把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叫过小年,这一天一过,快要过大年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为过年吃的用的作好安排[6]。

名优特产

静宁苹果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主要以黄绵土为主,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18%。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0.92%,全氮含量为0.072%,速效磷为8.24PPM,速效钾170.1PPM。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均气温 7.1℃,无霜期 159天,年均日照时数2238小时。降水夏季较多,冬春季节较少,年均降水量为450.8毫米,年蒸发量为1469毫米。独特的地域、气温、土壤特点,非常有利于苹果生产,静宁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

静宁县是我国北方优质果品最适宜栽培区,黄土层深厚,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无公害,无污染,具有生产绿色产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果园面积已达到70万亩,年产量30万吨。被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中国苹果之乡"。静宁红富士苹果,个大形正,质细汁多,酸甜适度,果面光洁,色艳味美,品质上乘,据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六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优质苹果标准,尤其是抗坏血酸(Vc)的含量高达9.32mg/100g,高出平均值近1倍,获得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定会金奖,远销北京、天津、广州、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和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静宁烧鸡

亦称静宁卤鸡,是静宁传统名食,具有近百年的加工卤制历史。静宁烧鸡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个大丰满,风味独特,被授予"中华老字号"品牌和甘肃省"地方名优小吃"、"质量信得过产品"。驰名甘、陕、宁等省(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或路途食用,或馈赠亲友,莫不为人称绝,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凡到静宁的人们都有一种不吃静宁烧鸡不足以饱口福之感,竞相购买。目前,全县鸡加工经营户发展到80多户,年加工销售量100万只以上,不仅畅销省内,而且销往周边省区,人们形容“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

静宁大饼

静宁大饼是采用传统工艺烤制而成的一种便于携带、有独特风味的食品,以色泽细白透黄、脆酥醇香,久放不馊,入口生津的独特风味闻名陇上。静宁锅盔的特点是:面粉雪白,外形平整,薄厚均匀,色泽光亮,又脆又酥,甜美可口,饼香浓郁,透人食欲,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由传统工艺制作,分油质和糖质两种。据史载,清朝同治年间,本地城区部分回汉群众就以加工大饼为职业。晚清爱国将领左宗堂,率军西进新疆途经静宁。民国元老于右任曾把大饼做特产专门携带。在解放兰州和西藏著名战役中,静宁县大饼又支援大军西进。五十年代静宁大饼在还兰州、北京展销过,得到良好评价。“静宁大饼”以“翟记”“吴记”“党记”为代表,1994年平凉崆峒旅游节被评为“名优食品”。同年中央电视台《旅游家》栏目组以“全国百家名优小吃'静宁大饼’”,拍摄专题片在中央二台播出。2001年《正大综艺》“甘肃专辑”中,将“翟记大饼”作为地方民俗名优食品介绍,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和甘肃卫视播出。

静宁浆水面

浆水,既可做清凉饮料,又能在吃面条时做汤。浆水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碗浆水,或者吃上一碗浆水面,立即会感到清凉爽快,还能解除疲劳,恢复体力,静宁、庄浪等地的群众,都喜欢吃浆水面。浆水的制作也很简单。一般用芹菜、莲花菜、“小白菜及其他菜叶为料,煮熟以后加上发酵“引子”,盛在灌或盆内盖好,用衣物闷上一天后即可食用。

 

静宁酿皮

酿皮是一种用面粉做的凉食佳品,兰州、平凉、天水等地都有,而静宁群众尤为喜爱,品质尤佳。制作酿皮子时,首先把优质的面粉和成面团,然后陆续加水并加人少许的盐、碱,不断地用手揉洗,将洗出的面浆倒入专门的“酿箩”里推均匀,上笼蒸3至4分钟后,取出即可,吃时切成条状,拌之以芥茉、蒜泥、芝麻酱、辣子油、醋、酱等佐料,五味俱全。 

风景名胜

仙人峡

仙人峡位于静宁县城南25公里处,葫芦河流经峡谷,自然景致奇异,人类古迹斑斓,极有开发前景。峡谷南北长百里,东西宽数丈,幽谷窄隘,众壑纵横,有天然拱桥"仙人桥"、"一线天"、"龙马城"、"天宇崖"等景观,是钟灵毓秀之圣地。仙人峡与传说的伏羲、女娲降生地成纪水及成纪城仅一山之隔,因龙马出、仙鹤翔而显神奇,因伏羲女娲居处而闻名于世。

  

  

  

  

  


珍珠林

珍珠林位于静宁县古城镇兴隆山上,面积50多亩,景区树木茂盛,树种繁杂,以稀有珍珠树为主,各种花草生长于灌木丛中,形成了典型独特的珍珠林小气候。建筑物为隋唐时期所建,有三清洞、玉皇洞、菩萨洞、菩萨大殿、钟楼、药王殿等古建筑,有大小神佛像36尊,历来是道教、佛教活动的场所。珍珠林是静宁县的一处旅游避暑胜地,每年端午节前后是珍珠林旅游的黄金季节。

文屏山

文屏山在静宁城南 1.5公里处,又称娘娘庙山,东与烽台山相望,南和五台山毗邻。山上建有十一殿、两楼、两亭、两庙、一洞、一天梯。三月满山青翠,玫瑰花绽放,从陡峭的山坡,沿杨柳绿绿的幽径,弯弯曲曲的小道顺山盘上。山顶和山坡上各种山花盛开,五颜六彩,蝴蝶翩飞,蜜蜂繁忙,真是鸟语花香,美不胜收。站在山下望山顶,庙宇楼亭矗立山头;站在山顶看山下,一泓清水绕山前。每年古历的七月十二日,是文屏山庙会之日,庙会期间,每天游人达万人以上,热闹非凡。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静宁县城南 1.5公里处,原为翠屏山西峰,因山势五叠而得名。五台山自宋元在山麓"湫池"旁始建乱石神庙起,先后建有真武庙、药王洞、文昌阁、子孙宫、香山洞、磨针洞等处祠宇。庙宇建筑造型奇特,殿宇飞檐挑角,雕梁画栋,亭台洞窟,小巧别致,结构严谨。面山乔灌木盘根错节,以丁香为主的野花遍布山坡,其它杂树野草夹于其间,景色宜人。山间道路蜿蜒崎岖,攀山而上,奇峰危崖,引人入胜。景区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 6万平方米 ,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热土。

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静宁县城站院巷内,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6年),迄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规模不大,约700平方米,后来随着穆斯林人数的不断增多,自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来,曾三次翻修扩建。建筑布局依西向东,以礼拜大殿、邦克楼、牌坊为轴线,南北两侧配有厢房。建筑全貌颇为考究,传说是聘请四川名匠仿效当年刘备金殿建造的。现存的礼拜大殿面积39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由歇山、悬山顶和两坡卷棚连接,建筑形式独特,古建筑中少见,对研究明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中门上顶悬挂民国十七年(1928年)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赠送的“见义勇为”牌匾。现为静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之一,是全县城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九龙山

九龙山位于静宁县八里镇,海拔 1998米 ,属祁家大山余脉,相传汉刘秀起兵西行讨伐隗嚣曾于此避难得救,光武帝登基后钦题"救龙山",遂得名。山体蜿蜒起伏,与西岩寺山遥遥相望,右侧成环抱状,有藏龙卧虎之势。山上树木茂密,庙殿亭阁较多,是旅游、避暑的胜地。每当春回大地,九龙山上野花竞放,蜂蝶飞舞,古椿百态,状似蛟龙出水,玄鹤展翅,犹如耕农扶犁,宫娥掌灯。至秋高气爽,登高极目,山势开阔,阡陌纵横,田园织绵,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真乃一处佳景。 

悬镜湖

悬镜湖位于静宁司桥乡境内,西距静宁县城4公里左右,东距平凉 110公里 ,是甘肃与宁夏接壤地带,被誉为静宁县的东大门,312国道自悬镜湖北部经过,平定高速紧邻湖岸。景区水域面积约3000亩,呈东西狭长分布,悬镜湖南岸的“东峡休闲度假村”内有蒙古包18座、钓鱼池2个,初步形成集休闲娱乐、餐饮避暑为一体的度假景区。

烽台山公园

烽台山公园是充分利用烽台山地处城郊优势,注重把农业深度开发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建成的集植树造林、兴水节灌、观光农业、旅游娱乐于一体的观光农业示范园,总面积6500亩。根据当地传说和史料记载,结合宣传成纪文化,建成仿古山门、伏羲大殿、烽台山庄及3处观光亭,维修古城墙,栽植红富士苹果、美国潘桃、黑宝石李子、黄金梨、凯特大接杏等果树经济林3450亩,直柳、云杉、侧柏等各类高档绿化树89万株,配套修建莲花喷泉、游泳池、旱冰场等娱乐设施,增强了公园的文化气息,提升了园区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使整个山体得到了全面绿化、美化,初步建成四季长青、风景宜人的休闲娱乐景点。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位于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紧临国道312线,距静宁县城二十余公里。界石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节点和中央战略部署中确定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有利中心“基点”,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开国元勋和数万红军将士的历史足印,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纪念馆由全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左国保先生规划设计,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专家教授布展。

整个纪念馆占地35亩,主要建筑有纪念馆、南大门、红色记忆长廊、宣传教育中心、管理接待中心、毛泽东旧居、红军楼等。现陈设有长征时期珍贵图片、实物、文物资料千余件,并运用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和现代声光电技术真实场景再现,充分反映了界石铺作为红军长征会师中心基点的伟大战略意义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可歌可泣的宏大历史场面。纪念馆现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中的知名红色旅游景区。

成纪文化城

静宁成纪文化城位于静宁县城中心,是国家3A级旅游景点,也是全县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之一。成纪文化城由中国著名工程设计大师任震英和高级建筑师左国保等专家设计建设,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1.8万㎡,建筑以伏羲大殿为主体,整体建筑为秦汉风格,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景区内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设有南、北、西大门,南院有游客中心、八卦坛以及碑廊;伏羲纪念馆位于伏羲大殿主殿中层,塑有全国最大的伏羲青铜圣像,顶绘彩画,壁刻伏羲圣迹图,陈设九鼎八簋等礼器;伏羲八卦坛,涵宇宙真理,寓世间万象,神秘瑰丽;成纪历史人物纪念馆,集历代静宁文人、豪杰于其中,一人一品,风格迥异,陶醉其中,意境深远,极富审美价值,成纪文化城已成为人们怀古祭祖、朝觐旅游的胜地。

     

 
成纪的得名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伏羲始画八卦,以成纲纪,后人为了纪念伏羲,把伏羲的出生地命名为成纪。另一种说法是华胥氏怀孕十二年而生伏羲,古人以木星纪年,十二年为一纪,所以以华胥怀孕时间来命名伏羲出生的地方,自古至今多数人赞同这一种说法。我认为,怀孕十二年实在太长了,不符合人的生育规律,那么这个"十二"就应该从其他方面寻找依据。我觉得伏羲以木德而王,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1.84年,所以成纪的得名很可能与伏羲所创的天文历法有关。

      成纪县的位置史书上出现成纪地名,最早见于《史记》,西汉之前古籍均未提到成纪。汉设成纪县,魏晋沿袭汉制不变,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无成纪县,隋唐时恢复成纪县建制,一直延续至元末,成纪县名才消失。故史家说成纪一般指两个:一个是汉成纪,一个是唐成纪。下面分别论述:汉成纪县《史记·李将军列传》第一句就是:"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在该句下明确注明:"成纪,在秦州。"张守节所说的"秦州",是唐代秦州,下辖成纪、上邽、伏羌、陇城、清水、长道六县,并非今之天水市秦州区。

      《汉书·文帝纪第四》载:"十五年春,黄龙见于成纪。"《汉书·地理志第八下》详细解释:"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汉阳,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户六万三百七十,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县十六:平襄(莽曰平相)、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望垣(莽曰望亭)、罕开、绵诸道、阿阳、略阳道、冀(《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属国都尉治满福,莽曰纪德)、成纪、清水(莽曰识睦)、奉捷、陇、豲道(骑都尉治密艾亭)、兰干(莽曰兰盾)。专说成纪县:《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

     《元和郡县图志》云:"成纪县,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

      《甘肃新通志》云:"成纪故城在县(秦安)北三十里。"

      《帝王世纪》云:"伏羲生于成纪,汉置县。"

      《秦安志》云:"自疱牺开辟已为成纪地。"

     《水经注》云:"黑水西南出悬镜峡,又西南入瓦亭川。又有泌水自西来会(瓦亭水),世谓之鹿角口。又南迳阿阳县故城东。······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城东。帝太皋疱牺所生之处,汉以属天水郡。"依《水经注》所言,知成纪县故址位于长离水(瓦离水)的西岸、成纪水的南岸一带,这里正是汉成纪县故址所在地。故杨守敬云:"此是汉以来成纪县故城,当称故城"(《水经注疏》)。

     《金史·地理志》载:"秦州有秦安县,汉故城。"

      《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一安皇帝甲》:"凉王光以西秦王乾归数反覆,举兵伐之,乾归群下请东奔成纪以避之。光军于长最,遣太原公纂等帅步骑三万攻金城;乾归帅众二万救之,未到,纂等拔金城。光又遣其将梁恭等以甲卒万馀出阳武下峡,与秦州刺史没弈干攻其东,天水公延以枹罕之众攻临洮、武始、河关,皆克之。乾归使人绐延云:乾归众溃,奔成纪。"元代宋朝遗民胡三省《新校资治通鉴注》注明:"成纪,今巩昌路总帅府秦州。"

      据上而论,《嘉庆重修一统志》云:"成纪故城在今秦州秦安县北",而大地湾文化的发现,则证明了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令人惊奇的是,在多部古籍中竟然明确指出了静宁的位置:《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阿阳县。"

     《汉书·高后纪》云:"六年六月,匈奴寇狄道,攻阿阳。"颜师古注云:"阿阳,天水之县也。今流俗书本或作河阳者,实地处陇水之西北,故谓之河阳。"

      《通典》云:"在陇城县北,汉属天水郡,又有河阳之说。"

     《太平寰宇记》陇城县条云:"河阳县故城,汉置县。亦在河之西北,故曰河阳。"

      《水经注》云:"瓦亭水源出静宁大陇山,并有二支,一支即陇水,亦出大陇山。二水在丽亭川合西南流至鹿角口,其西有泌水亦会入鹿角口,合为一流(瓦亭水)向南流,迳阿阳县故城东,入葫芦河注于渭。阿阳故城即在此河西北。"可见阿阳即静宁县是毋庸置疑的。按照《汉书地理志》,汉天水郡下辖成纪、阿阳等十六县,阿阳县和成纪县是并存的,既然阿阳县是静宁,那么成纪县又是哪里?如果"静宁成纪说"成立,那么静宁在汉代既是阿阳县,又是成纪县,在同一时期,一个县竟然有两个官方县名,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这里有四句很重要的话:《舆地广记》云:"阿阳县在故城县北。"《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云:"阿阳,西汉县,属天水郡。在故城西北,今平凉靠静宁州南"。《金史·地理志》载:"秦州有秦安县,汉故城。"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说秦安是"汉以来成纪县故城,当称故城。"很明确的告诉我们:秦安又叫故城,故城是成纪县遗址,阿阳县(今静宁县)位于成纪故城的西北方!唐以来的成纪县《新唐书·地理志》云:"秦州天水郡,中都督府。本治上邽,开元二十二年以地震迁徙治成纪之敬亲川。天宝元年还治上邽,大中三年复徙治成纪。"据此可知,成纪实为秦州州治,但地有迁徙,曾从秦州移到秦安,故《新唐书》将其列为首县。(注:《旧唐书》成于后晋,因其简略且考证不详多错漏,宋朝令欧阳修、宋祁等重修,是为《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云:"成纪县,东南至州一百里。······瓦亭川水,东去县一十五里。"《通鉴地理通释》云:"城在今(秦安)县北三十里。"《嘉庆重修一统志》云:"成纪故城,在秦安县北。"据上四书,知成纪故城为今秦安县之北。依《元和志》,其故址当为今秦安县西北部郭家镇一带,该地东南至州百里,距瓦亭水(今葫芦河)十五里,方位相符,当是此地。五代十国以来,本区由于地处陇右要冲,其西部为吐蕃所有,东部先后为岐、后唐、后晋、后周、前蜀、后蜀所有。现分国通考如下:①岐:李茂贞据凤翔,因护送唐僖宗入蜀有功,为凤翔节度使,后称岐王。时据有秦州东南部,有成纪、清水、长道三县地。州治为成纪,即今秦安县西北之郭家镇。②后唐:据有秦州东南部,州治为成纪。原有长道、成纪、清水三县地,后增置天水、陇城二县。《五代会要》云:"后唐长兴三年二月,秦州奏:见管长道、成纪、清水三县外,有十一镇,征科并系镇将。今请以归化、恕水、五龙、黄土四镇,就归化镇复置旧陇城县。赤砂、染坊、夕阳、南台、铁务五镇,就赤砂镇复置旧天水县。其白石、大泽、良恭三镇,割属长道县。上从之。"③后晋:据有秦州东南部。有本区长道、清水、成纪、陇城、天水五县地,州治为成纪。④前蜀、后蜀:据有秦州东南部,有秦州之成纪、天水、陇城、长道、清水;凤州之两当、河池,计二州七县。秦州治为成纪。北宋时期,本区隶属秦凤路。地有秦州之成纪、陇城、清水、天水;凤州之河池、两当;巩州之宁远、永宁;岷州之长道,计四州九县。州治成纪,即今天水市。南宋时期,渭水以北为金据,渭水以南为宋所有。金设熙秦路,地有秦州之成纪、冶坊、清水、陇城、秦安五县。州治成纪,即今天水市。元代本区隶属陕西行省,地有秦州之成纪、清水、秦安;巩昌府之鄣、宁远、伏羌;徽州、两当;西和州,计一府三州七县。元时成纪为为秦州治,故址即今天水市。《元史·地理志》载:"秦州有成纪县。"元末撤成纪,并入秦州府,成纪县从此消失。综上所述,汉成纪指的是秦安县,而唐朝以后的成纪指的是天水市!

  

  

成纪与伏羲文化

       伏羲是抚育华夏民族的始祖,是开拓中华文明的先师,德配天地,光昭日月。他的降生地成纪也因之著名。

一、伏羲的名号

       古籍中伏羲的名号有:宓羲、虑牺、伏牺、包羲、庖羲、炮牺、伏戏、牺皇、皇羲等,还有太(大)昊、太(大)皞。宓、虑与伏同字,研究者认为名伏牺即强调伏羲驯服野兽,教民渔猎畜牧的功绩。包、庖、炮即强调伏羲烧烹肉食的功绩。因始画八卦,以治天下的功绩,又称伏戏。名号加皇字是对伏羲大而美的赞颂。称太(大)昊(皞),表达了对伏羲像对太阳一样的崇拜。

       对伏羲的名号还有一种葫芦说。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提出伏羲即葫芦。《水经注》载古成纪之瓦亭水,即《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的流经静宁的葫芦河。葫芦河就是纪念伏羲出生而得名的伏羲河,人文始祖的名号:葫芦--伏羲。常任侠先生也这样认为。

二、伏羲是开天明道的祖师

      古文献资料中称伏羲是三皇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易·系辞》云:"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云:"古庖牺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庖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管子·轻重》云:"伏羲造六 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世本·作篇》云:"伏羲推测作甲子,伏羲有甲子元历。"又云:"伏羲制俪皮嫁娶之礼。伏羲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平法地,龙池八寸通八分,凤池四寸象四时,五弦象五行,长七尺二寸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达灵成性,象物昭功也。伏羲琴名龙吟。"

      《荀子》曰:"基必施,辨贤愚,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不由之者乱何疑为?"

      《尚书·序》云:"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白虎通》云:"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汉书·律历志》云:"稽之于《易》,炮牺、神农、黄帝相继之世可知。《易》曰'炮牺氏之王天下也。'言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作网罟,以佃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炮牺氏。"以上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伏羲是华夏民族"开天明道"的祖师,是中华"文明肇启"的源头。

三、伏羲是中国龙祖

       龙是中华民族的崇高徽号,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和龙的国度。太昊伏羲氏是以龙图腾为氏族徽号的创始者,中国龙的始祖。

      《左传·昭公十七年》云:"昔者,黄帝始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之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杜预注曰:"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孔颖达疏曰:"太皞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注引《玄中记》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古今图书集成·字学典》引《路史》曰:"太昊伏羲氏以龙纪官,百师服,皆以龙名,作龙书,以立制号,而同文稽,夫象肇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而文稽繇是兴矣。"

      《史记·补三皇本纪》云:"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通鉴补纪外编》曰:"太昊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因而名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畴;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由于龙文化始于伏羲,故远古的器物饰纹,以至汉代的帛画和石刻画像都把伏羲描绘成传说的龙的样子。

        甘肃省武山县出土的一件约6000多年前的彩陶瓶上,画有人面两足龙身的图像,被认为是伏羲画像;战国时期的铜印把伏羲铸成人首龙身的样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型帛画中的伏羲,即是人首龙身的形象,四川新津宝子山汉代石棺画像和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刻都把伏羲绘成人首龙身的样子,中国历史上的古圣先贤们,再没有哪一个能像伏羲一样,被先民们将其紧紧地与龙联系在一起,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形象描画,龙进入中华民族的生活是从伏羲开始的,史籍中关于龙与伏羲关系的记载很多,伏羲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是八卦文化的创立者,是把龙作为氏族徽号的创始者,所以说伏羲是中国的龙祖,又被尊为人文初祖,中华民族也就成了龙的传人。

      中国的上古文明是以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的文明。因之,成熟农业的出现,应当是确立中国古文明的首要条件。

       2010年4月《科学通报》发表的"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论文指出:"第5层炭屑的AMS14C测年结果接近于距今8000年,与此前报道的大地湾一期的测年结果基本一致。炭化黍遗存和狗的骨胳同位素显示,黍可能在此时已被驯化……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黍或粟遗存大量出现,说明植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经济日渐成为人类经常生活中的主体……人骨和动物骨胳同同位素研究表明,大量的农作物和少量驯养动物是人类食谱的主要内容,从侧面说明农作物产量可能大大增加,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已经基本建立"。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成果。成熟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会相应创造出完美的上古文化。该论文还指出:大地湾的先民在从先进采集狩猎、早期农作物裁培,到成熟农业出现,历时50个世纪。在这个漫长的时期,大地湾先民的生产与生活工具由细石器制品发展到陶器与彩陶器物,大地湾一期陶纺锤的出现,说明已经有了毛或麻的粗纺织物;陶埙、陶鼓和彩陶绘画器物的出现,说明已经有了丰富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娱乐活动;陶制的计量器物的出现,说明数与数学已经在先民的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

      8000年前在古成纪地域诞生了伏羲。伏羲的伟大在于他总结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明了以刻划(画)符号组成示意文字,并以刻画的图与形,取代了实物记事,引导先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伏羲与他所建立的伏羲氏部落的历代先贤们,在继承实物记事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先天易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是8000年前在大地湾已经出现的成熟的农业经济。这就是大地湾一期文化与伏羲文化在时间与空间上都相重合的历史必然,这是中华大地上现已发掘出的7000多个新石器遗址中的唯一!而静宁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根本没有出土这么多的文化遗存,而且与伏羲女娲的传说很难联系起来。

       8000年前,伏羲运用最早的农业文明成果,创始"易与天地准"的伏羲文化。之后,伏羲和伏羲氏部落的族人,从古成纪出发,沿渭河、黄河东进,历经千百年的艰辛跋涉到达黄淮平原,把已经成熟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文化,传播到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以文化魅力与天下的大多数部落相融合,以"龙师"命名的方式组成多个部落联盟。散布于中华大地的多元文明渐次归于伏羲文化,大家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格局就此形成。

       伏羲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引用著名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一段话说明:"中华文化的传统里一直推重《易经》这部经典著作,而《易经》主要是讲阴阳相合而成统一的太极,太极就是我们近世所说的宇宙。二合为一是个基本公式,'天人合一'就是这个宇宙观的一种说法。中华文化总的来说是反对分立而主张统一的,大一统的概念就是这'天人合一'的一种表述,我们一向反对'天人对立',反对无止境地用功利主义态度,片面地改造自然来适应人的需要,而主张人尽可能地适应自然"。伏羲始创"先天易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朴素辨证思维,是传承了8000年之久的东方哲学的根源,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基因。《甘肃新通志》中也有"开天明道帝庖羲实作之首帝,诞于成纪,成纪今秦安也"的记述。成纪是甘肃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它远远早于成纪县。它最早是以一个与伏羲出生地紧密相关的古地名出现的,因此,一般文献通称秦安县为古成纪或"羲皇故里"。

       在伏羲故里的大地湾发掘出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以大量史前的出土文物给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遁甲开山图》以"大庭氏"为伏羲名号的开始,这个称谓说明伏羲氏以建筑大房子为特征。大地湾遗址中的F901房址面积高达420平方米,这种超大房子在全国古遗址中则是绝无仅有,因此传说中的大庭氏无疑就是伏羲氏。从大地湾出土的糜子、油菜子的碳测年代和出土的猪、狗、羊、等兽及蚌壳、蚌珠等装饰品来看说明早在7800年前,伏羲氏族就已在清水河流域(古名略阳川)定居下来,除从事很原始的农耕生活外,还从事渔猎和饲养业。这与伏羲时代人们"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牲以充庖厨"相一致。大地湾晚期第九区地层中出土的残陶祖,这是男性生殖崇拜的物证,说明了人尖最早的性文化崇拜,反映了先民对人祖的纪念和崇敬,这与传说伏羲和女娲兄妹婚诞生了人类密切相关。

       除了大地湾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物证外,在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秦安县境内有关纪念伏羲、女娲的祠庙、姓氏和传说相当多,秦州区有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伏羲庙,麦积区有伏羲画卦的卦台山、龙马洞、分心石,甘谷县有风台、风茔,秦安城东侧的凤山上很早就塑有三皇的尊像(今已无存),还有著名的女娲祠,秦安县境内的安伏乡,距离大地湾较近,是一个用"伏"字作姓、作地名非常多,且十分集中的乡镇。据古籍记载,伏、风、宓本是一姓。风姓于今渺然无闻,宓姓也寥寥无几,唯有伏姓尚散居全国各地,而聚居地仍在今秦安县北,安伏乡为最多。

       史界公论其实,"羲皇故里"早有定论:1992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伏羲故里话伏羲》一文中载:"学者们根据《水经注》、《开山图注》、《汉书·郡国志》等史料上关于'伏羲生成纪'的记载,一致认为天水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先民诞生,繁衍和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著名的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研究专家、《史记》研究专家、中华伏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在天水师范学院任过教,现任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的徐日辉教授,对天水地区历代辖县沿革进行过长期、详细的考证,他的结论是:汉成纪故址在今秦安县北之五营、莲花一带!他的研究成果来自浩繁的古代典籍和多次的实地考察,被全国绝大多数伏羲文化研究者接受,在世界华人文化圈中引起轰动!"羲皇故里"之争的思考"羲皇故里"之争其实早已有之:先是甘肃、河南、山东三省争得不可开交,三家都打"文化牌",结果山东、河南的伏羲文化底蕴都不如天水,先后败下阵来,1992年江泽民来天水视察,亲笔题词"羲皇故里",才画上句号。静宁人很聪明,他们吸取了山东、河南失败的教训,不打"文化牌",而是另辟蹊径,把一个地理概念换成行政区划,从探寻成纪县地名入手,试图争取这个文化品牌。针对这种企图,我专门论述了汉成纪县、唐以来成纪县的建制沿革,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还原一个历史的成纪!最后,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我始终认为古成纪不是行政区划,古成纪和汉唐之成纪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不能以汉成纪、唐成纪来衡量。但是无论汉成纪、唐成纪,均在古成纪范围之内。古成纪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甘肃省东南部和东部的渭河上游流域都属于古成纪的范围。古成纪虽然区域广大,但核心区域在天水市的秦安县和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在上古时期,没有国家概念、没有城市划分,只能凭上古文化遗址来确定。

兴起

       本贯就是指一个人的祖籍或者出生地。高世详先生说,李广的七世祖李崇于先秦时曾任陇西郡守,李氏开始与陇上结缘。李崇的孙子李信为秦大将军,封陇西侯,据传李信曾居成纪,死后亦葬成纪。李信之后,李广的父亲李尚为成纪令,李广就出生在成纪。而且从李广父亲李尚以来,李广的家族就以成纪为根据地,迅速繁盛壮大,到南北朝时,已成为举国望族。

      1999年版的《辞海》注李世民父亲唐高祖李渊"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200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注李渊:"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史记》、《汉书》记李广"陇西成纪人"。《晋书》载西凉王李"陇西成纪人,李广十六世孙。"《新唐书》记李渊"陇西成纪人,西凉王七世孙。"其实一提到李氏的渊源,人们就会想到陇西,高老师说,因为在历史上,陇西是李氏的郡望。"望出陇西"是千百年的传承。后来广布天下的李氏后裔,说起自己的本贯,毫无疑问就是成纪。也就是说李氏的发祥地在甘肃天水秦安县境内。

      据高世祥介绍,李氏居成纪后,从这里走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其代表首推李广,他的军功,在汉代边将中堪称第一,有"飞将军"的美称。其次是西凉王李暠,他称雄西凉,被拥立为王,是兴家强族的重要人物。再次是李渊、李世民父子,他们建立的统一而强大的大唐王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世界上产生较大影响。再者就是李白,他是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是享誉中外的诗人、文学巨匠。这几位代表就是李氏扎根成纪、不断崛起的著名人物。

成纪李氏

       成纪李氏在历史上有皇帝25人、宰相29人、大将军52人、王公侯510多人,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20多位,太守、刺史、知府、进士、举人等不胜枚举。成纪李氏后裔被正史立传者有600多人。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人。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李白的祖籍在学术界多有争议,高世详先生指出,本贯和故居是不同的。因为一个人的本贯只有一个,而一个人的故居则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几处,甚至更多。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刘大杰先生在所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所指出:"李白一生到处流浪,四海为家,容易使人发生错误。一般人把他的祖籍和他个人的生长地分辨不清,因此,异说纷纭。"这里的根本问题是要区分本贯和故居异同,歧说就不难消除了。

       唐文学家李阳冰是将李白养老送终的人,是第一个为李白的诗结集并作序的人,也是第一个记述李白本贯的人。他在为所集李白诗《草堂集》写的序文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李阳冰的记述十分明确,李白的本贯是陇西成纪,"蜀"是他逃归后的居处地。与李白交往甚密的开元进士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云:"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绵。"唐元和年的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依据李白之子伯禽手疏而撰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指出:"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代孙也。""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以上是唐代三位既记述李白本贯及流寓地的人,记述一致---李白本贯在陇西成纪。

       另据高世祥考证,李白对自己的本贯多有表述。在《赠张相镐》中说:"白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可见李白认为自己与先祖李广同是陇西成纪人。在《与韩荆州书》中云:"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在所作《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题署"前翰林院内供奉学士陇西李白述。"以上三处李白均明示自己是陇西本贯,且属李广后裔。

  

  

  

成纪古城 

       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为西汉所置成纪县治。城址总面积 25万平方米,城址为正方形,今存约14万平方米,西北部和东部残留城墙长 490米 。整个故城址压在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上,在道旁、河滩和城址内,到处散布大量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回纹铺地砖和灰陶器物残片,还有部分唐、宋瓷片。城外四周山坡上秦汉墓葬众多,出土了大量文物。 1974、1987年在王沟村清理的4座西汉墓葬中出土了铜、玉、铁、漆等类文物500多件,珍品不少,如蟠螭纹青玉璧、变体云纹漆耳杯、 " 司马源 " 铜印等。在故城西南 1000米 处王家沟庙儿坪西汉墓葬区,先后发掘秦汉墓葬 5处,车马坑1处。墓葬出土大量秦汉文物(参庙儿坪墓葬区)。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陇右大地震,成纪县被毁,县治南移至秦安显亲川。宋治平四年(1067年),名将郭逵又在成纪城废墟上筑治平寨。城址的西北,东北部至今残留400多米城墙。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 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日前,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平凉市静宁成纪故城遗址成功入选,晋升为国保单位,更加有利于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享有"人类开元第一城"的古成纪,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为西汉所置成纪县治。城址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今存约14万平方米,西北部和东部残留城墙长490米。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有大量秦汉时期的板瓦、砖和陶器残片等,城外四周秦汉墓葬众多,出土大量文物。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华人、游客考古、祭祖、观光的旅游胜地。

现存文物

      现存瓦当多饰有双云纹、单云纹、葵花纹,有的烧前刻有"长乐未央"或"大禾美帛"铭文。城址内已发现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两口曾先后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战国和汉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废后填充入内的汉瓦当、瓦片等;另一口废弃后被一西汉墓所覆。从城址遗存实物推断,古城应建于战国时秦统辖时期。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从李店乡五方河村村东鱼池附近出土的这件陶壶,为泥质灰陶,通高13.5厘米,口径5.75厘米,底径5.8厘米,最大腹径13.5厘米;形状特征是口微敞,窄平沿,粗长颈向下微收,宽肩,最大径在肩、腹相接处,腹斜收,小平底;肩部抹光时所留旋痕如密集弦纹,腹部未抹光,留有两三道刮划弦纹(图一);最明显的是器物肩部刻有2行小篆体的"成纪容三升"5字铭文(图二)。其中,"成纪"即汉代的成纪县,"容三升"标明容积,"升"为容量单位。

       这件陶壶也称"钟",其制作与使用时代是汉代。在汉代,有许多与此器形相近的铜器的铭文中称为"钟",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中山内府铜钟、山东青岛界山西汉墓出土的平望子家铜钟即是如此。钟是用于盛、量酒浆或粮食的器物,古代所谓"福禄千钟"、"千钟之粟"的"钟"就是指这种器物。这件灰陶壶上的刻铭是"地名+容积"的形式,这种刻铭形式在作为量器的汉代铜器上比较常见,如西峰区肖金镇野林村一座西汉墓中曾出土一件铜鼎,盖上刻铭是"彭阳,重三斤四两,容三升",腹部刻铭是"彭阳,重七斤,容一斗三升";礼县永兴乡蒙张村先后出土2件汉鼎,均有"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

       这件有"成纪"刻铭的汉代陶器在全省乃至全国属首次发现,证明汉至唐开元二十二年间的成纪县治确在静宁县西南的治平川。成纪县设于西汉初,目前,所见最早记载"成纪县"的是《史记》,其中《孝文本纪》、《封禅书》均记载汉文帝十五年"黄龙见成纪",《李将军列传》云"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汉书·地理志》"天水郡"下记属县有十六,"成纪"即其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了汉魏成纪县的准确位置,说"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成纪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皓庖羲所生之处也,汉以为天水郡县,王莽之阿阳郡治也"。他所说的"瓦亭水"即今流经静宁县的葫芦河,其支流"成纪水"应是流经静宁治平--李店河,汉成纪县城当是今治平乡刘河村与李店乡五方河村、王沟村交界处的古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陇右发生大地震,成纪县城毁坏严重而移至秦安县显亲川(参见《旧唐书·地理志》)。宋治平四年(1067年),郭逵在汉魏成纪城废墟上修筑了治平寨,始有治平之名。清道光年间,秦安县令严长宦等提出了羲皇故里"治平成纪说",在他们纂修的《秦安县志》中指出"成纪县治初在今静宁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继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显亲川,最后入于今秦州"(清道光《秦安县志》"建置")。近人冯绳武先生坚持这个观点,认为"作为县治的成纪,从汉以来至少迁移过三次":一是"治平成纪",位于今静宁县西南葫芦河西岸支流南河上游的治平乡;二是"显亲成纪",位于今秦安城北葫芦河西岸支流郭嘉河谷地的金城里;三是"秦州成纪",成纪县治南迁倚州(《甘肃地理概论·甘肃地名的初步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上世纪80年代,静宁县相关部门在地名普查和文物调查中依据清《秦安县志》和近人冯绳武先生的观点,把治平乡与李店乡交界处的一处汉代城址确定为"成纪古城遗址",1993年省政府把"成纪古城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由于缺少文物实证和学者理解不一,关于汉成纪县城的位置长期存在争议。现在,西距成纪古城遗址不到1公里五方河村鱼池一带出土了刻有"成纪"铭文的汉代文物,不仅使静宁治平川的"成纪古城遗址"得到印证,而且为羲皇故里"治平成纪说"增添了文物佐证。

  

  

  

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该遗址西北和东北残存部分城墙,其中文化堆积以秦汉文化层最厚,在塌陷断面上发现五口深约16米的竖筒状井,其中四口为汉代,另一口早于汉代。城址内陆表上散见无数秦汉时期的建筑残件,如板瓦、筒瓦、瓦当、回纹铺地砖等。城周围还出土了大量战国到秦汉的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地湾文化时期(公元前5850-公元前5400年)已有先民在此定居;到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这里的原始村落已具相当大的规模;到青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时期(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里已是商品交换和文化中心,并出现了一定的防御设施如城堡等。为此,作为羲皇故里的成纪古城遗址,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前,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平凉市静宁成纪故城遗址成功入选,晋升为国保单位,更加有利于文话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成纪水与成纪城

       葫芦河支流成纪水旁有一个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霜雪后,依然熠熠生辉的历史名城,它就是成纪,成纪是相传的伏,女娲诞生地。成纪以伏羲降生而得名。《世本》记:"赤光照室之夜,雄皇成纪之辰。"是说伏羲的降生开拓了人类文明纪元,故把伏羲降生地叫成纪。《帝王世纪》载:伏羲孕十二年而生,故伏羲降生地名成纪。成纪是由一般地名发展为县治的。汉初陇西郡即有成纪县,后来析置天水郡,成纪属之。郦道元著《水经注·渭水》曰:"瓦亭水又南,经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羲所生之处,汉以为天水郡县,王莽之阿阳郡治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北魏以前成纪城的地理位置在成纪水流域。成纪水即今治平河(又名南河),发源于通渭县义岗乡,全长约100公里,流经寺至、陇川三乡后进入静宁县界,在静宁流经长约55公里,经新店、治平、李店三乡,于仁大乡汇入瓦亭水(今葫芦河)。今天治平河的实际水道,与郦氏所述成纪水相符,最早的成纪在今静宁县治平川的古成纪水旁。

       唐初李贤《后汉书·隗嚣传》注云:"成纪,县名,故城在今秦州陇城西北。"陇城,即汉略阳道,隋改名陇城,地点在今秦安县城西北45公里处的陇城镇。现在从地图上观察陇城镇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的成纪城遗址,古略阳川水(即今清水河)经过陇城再向西北方向流去,约7公里处是五营(即大地湾遗址所在地),继续向西北流,过五营约11公里处是秦安与静宁县界,又继续向西北流约7公里,在静宁仁大乡南门村汇入葫芦河。由此汇入点逆葫芦河上行2公里处是成纪水(今治平河)汇入葫芦河的地点,这里也是静宁县仁大乡的高沟村。从成纪水的汇入点逆成纪水向西北行约15公里处就是汉至中唐的成纪城遗址所在地。略阳川水和成纪水在两故城之间自然连成约40公里长的一条斜线,其斜线和陇城向西的直线间夹角约45°,可见李贤等对成纪地理位置的记述是符合事实的,是准确的。据《魏书·郦范传》和《北史·郦范传》记载,郦道元祖父郦嵩曾任天水太守;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李贤曾领凉州大都督,其本人或属下到凉州是要途径秦州诸县的,因此郦道元和李贤有掌握成纪城确切位置的便利条件,其对古成纪位置的记述是可信的,也是可靠的。

       1999年版《辞海》注:汉李广、唐李渊、李白祖籍"陇西成纪"时写着"今甘肃静宁西南。"200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出郑天挺、李学勤等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注:"成纪县,西汉置,治今甘肃静宁县西南,西汉初属陇西郡,元光时改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治今秦安县西北。北宋又移上邽镇,即今天水市。元末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注成纪县同上注。

       清江西进士严长宦于道光年任秦安县令时,与张思诚等所修《秦安县志》指出:"成纪县治,初在今静宁州西南八十里之治平川,继在今秦安北三十里之显亲川,最后乃入于秦州不知成纪之在治平,则并大圣人里居而失之矣,是乌可以不辨!"历史地理专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成纪同以上辞典的记载。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魏晋贤说:"古成纪在静宁这个结论,久为学人共识。"从汉初到中唐,约900年的成纪在今静宁,从中唐至宋初的230年(包括陷于吐藩的100年)成纪在今秦安,从宋初到元末的约400年成纪在今天水市。不同历史时期的成纪地望是清楚的,不容混淆的。1987年至1992年的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根据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考察和考证,1993年3月甘肃省政府行文公布全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时,确认治平成纪是汉成纪城并立碑保护。

        位于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的成纪城遗址现在还残存部分城垣,成纪水从其东北城墙旁绕过,城内散见大量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残片和各种粗细绳纹、篮纹陶片,还发现有"长乐末央"、"帛美禾大"等瓦当,城周发现多处战国和秦汉墓葬,出土了许多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类的彩陶罐、钵、豆,以及汉代的铜制品钫、鼎、长劲壶、香炉、镜和数量不少的汉代漆器,还有被专家叹为观止的远古祭祀用的玉琮、玉璧等。古成纪是快神奇的土地,以伏羲降生而光耀世界。

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历史上曾孕育出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2257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9件。

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独具魅力,出土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盒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与少林、武当、峨眉齐名的崆峒派武术等10多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资料来源:平凉市人民政府网站)

1、南石窟寺

批次:第三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泾川县 温泉开发区蒋家村

北魏永平三年(510),泾州刺史奚康生始凿。与庆阳北石窟寺,誉为“陇东石窟双明珠”。现存5窟,均座北向南。

2、武康王庙

批次:第五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崇信县 崇信县城东街

又名李元谅寝宫,俗称城隍庙,为奉祀唐代武康郡王、陇右节度使李元谅而建。武康王庙是甘肃保存的为数不多的有元代特点的木构建筑之一,其铺作形制、材分制度基本合乎宋《营造法式》的规定,但又融合了明代手法和甘肃地方工艺,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3、延恩寺塔

批次:第六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崆峒区 东宝塔梁上

建于明弘治年间,曾为明代韩王专有的延恩寺主体建筑,该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石质塔基,通高33.5米,底座用长36.64米。第一层朝南开券门,门楣上方嵌有楷书“大明”匾额。从第二层起,四面开门龛,有仿木窗棂、围栏、斗拱。琉璃瓦盖顶为覆盆式,顶端立有小铁塔一座,形体与主塔相仿。

4、云崖寺和陈家洞石窟

批次:第六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庄浪县 韩店乡黄草村东南2.7公里

石窟保存较好,对研究省内东部地区石窟特征和佛教艺术有重要价值。分布在长500、高80米的三处崖壁上。洞列三层,计窟龛19座。有北魏、北周石造像18尊、泥塑55身、宋代壁画14平方米。

5、王母宫石窟

批次:第六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泾川县 西回山脚下

王母宫石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研究佛教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原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佛、道二教寺观建筑。王母宫建于北宋天圣二(1024)年,明正德九(1514)年及嘉靖元(1522)年屡次增修。有宫观寺庙多处。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及殿宇文昌阁、三清楼、玉皇殿等,是道教胜地。

6、牛角沟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泾川县 白家村东庄社牛角沟泾河北岸的一条冲沟内

1976年发现,遗址采集有砍伐器、刮削器及动物化石等,并出土了人类头盖骨化石,包括一小片右额骨鳞部,右顶骨大部,较完整的右颞骨,枕骨大部和左顶骨一小部。人头盖骨化石在牛角沟高约40米的坡面台地内出土,1984年2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距今约5万年,被命名为“泾川人”。

7、西山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灵台县 中台镇许家沟村唐家河社西侧

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堆积厚,既有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也有秦汉时期墓葬及遗物。遗址周围还发现了同时期的聚落址,面积均在1~3万平方米。西山遗址是达溪河流域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史前遗址,具有大型中心聚落的特点,是仰韶文化向西北发展的重要实证,对研究西北地区史前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8、桥村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灵台县 西屯乡北庄村桥村社一带

1977年发现,1978年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95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1~7米。遗迹主要有齐家文化和西周的袋状灰坑、不规则灰层、白灰面半地穴住室、夯土基址、祭祀坑、墓葬等。桥村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是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和周文化聚落遗址,并见汉代以来的遗迹和遗物,是泾渭流域的重要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

9、成纪故城遗址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遗址

地址:静宁县 治平乡刘河村、李店镇五方河村、王沟村交界处

汉代成纪县县城故址。现存战国秦长城北方防御线上的重要古城之一,在研究甘肃相关历史时期的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丝绸之路和北方少数民族关系史诸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0、崆峒山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群

批次:第七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崆峒区 崆峒区崆峒山

现存建筑为宋代和明代的建筑物,清代曾不同程度地予以修葺。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显示了工匠在特殊的地段上进行空间组织和巧妙运用建筑体量的智慧。老君楼内的明代画作《老子八十一化图》为全国第二幸存者。建筑群所在崆峒山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与道教文化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11、石拱寺石窟

批次:第七批

类型:石窟寺及石刻

地址:华亭市 上关乡半川村石拱寺社

石拱寺石窟开凿时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与麦积山石窟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12、静宁文庙

批次:第八批

类型:古建筑

地址:静宁县 静宁一中校园内

明代地区学宫建筑的杰出代表。明洪武初年修建,嘉靖二十年建筑整体形成。静宁文庙建筑面积1256.8平方米,由中、西两条轴线构成,坐北向南,对称布局,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秦安县 

秦安县隶属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4°51′,东经105°40′。辖17镇,428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面积1604.01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3]为416337人(2020年)。2015年,秦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6亿元。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正常年景年均降水量507.3毫米。秦安县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截至2015年,秦安县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历史沿革

西周,县地属秦。春秋,县地分属邽、冀两县。战国,县地属陇西郡。秦朝,县地属陇西郡。西汉,汉承秦制,以郡辖县,郡国并行。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陇西郡分置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县治)。当时天水郡辖16县,县治在今秦安境的有街泉县(治今陇城镇)、成纪县(治今叶堡川)、略阳道(治今五营乡蔡河村)。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国为13州部(监察区),县地属凉州天水郡。初始元年(8年)王莽篡汉,改天水郡为填戎郡,县地属填戎郡。更始元年(23年),成纪人隗嚣应更始帝刘玄聚众十万反对王莽,攻占了平襄,建立了割据陇右诸郡的西州政权,县地隗嚣占据达十年之久。东汉,刘秀称帝后,为实现其统一大业,于建武八年(32年)亲征陇上,占了略阳道故城,陇右失地复归东汉。光武中兴,以官多役烦,省并天下郡、县、道治地。在今秦安境内废略阳道,置略阳县(街泉县改名)。移凉州治于陇(今张家川治)。建武中元元年(56年),划成纪县地为显亲侯窦固的侯国封地。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天水郡改名汉炳郡,治冀县(今甘谷县),辖13城(县),县治在今秦安境内的略阳县、成纪县。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复汉阳郡为天水郡(治冀县),分雍州的陇右部分为秦州,县地属秦州天水郡。黄初二年(221年),从天水郡分置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县东南)。改置显亲侯国地为显亲县(今县东北)。县境内并存三县,由两郡管辖。成纪县显亲县属秦州天水郡。略阳县属秦州广魏郡。南北朝,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县地属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将显新县并入安戎后复建,临渭县并入陇城县(略阳县改名)。县境内并存三县,由两郡管辖。成纪县、显新县属秦州天水郡;陇城县属秦州略阳郡,郡治安戎县(今张家川县龙山镇)。北魏,废除成纪县,新置安阳县(治今古城乡),兼设安阳郡,安阳郡辖安阳县、乌水县(今县西北)。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县地属西魏。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年),略阳郡(治陇城)移治陇城县,陇城县改名略阳县。在安阳郡增置北泰州。恭帝大统四年(557年),县地属北周。北周,废除显新县,恢复成纪县,属略阳郡 。

隋朝,初,废郡为州。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略阳郡。略阳县改名河阳县。开皇六年(586年)恢复显新县(即显亲),河阳县改名陇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安阳郡废,安阳县改名长川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除显新县,与乌水县一同并入长川县,由两郡管辖。成纪县、陇城县属天水郡,长川县属陇西郡。大业九年(613年),金城府校尉薛举,称帝天水,县地被薛举占领。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讨平薛举,县地属唐。唐初,改郡为州,武德二年(619年),以陇城县置文州,县境内一州二县。武德八年(625年),改文州为陇城县,属秦州。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在州之上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县地属陇右道秦州。贞观六年(632年),废长川县,并入陇城县。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734年),因地震,秦州移治成纪县的敬亲川(今叶堡川),因陇水南侵,成纪亦迁新城。天宝元年(742年),秦州复移治上邽,改秦州为天水郡,辖成纪、陇城、上邽、伏羌、清水五县。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天水郡为秦州。代宗宝应元年(762年),陇右被吐蕃占领,县地城廓皆毁。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沦陷地收归唐朝。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废除陇城县。昭宗景福二年(893年),秦、陇、风、岐等15州,为风翔节度使李茂贞所据。

五代,前蜀高祖永平五年(915年),前蜀主王建收复李茂贞占领之地,县地属前蜀。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灭前蜀,县地属后唐。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就归化镇复置陇城县,治所在秦州东的东柯谷(今北道区马跑泉西年)。后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年),石敬唐灭后唐建立后晋,县地属后晋。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年),契丹灭后晋,第二年,雄武军节度使何建斩契丹使者,以秦、成、阶三州投降后蜀,县地属后蜀。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柴荣下诏伐蜀,取秦、成、凤、阶4州,县地属后周。

宋朝,初仍袭唐制,分全国为十道。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县地属陇右道秦州雄武军节度。太宗太平兴国后移成纪县治于上邽。后废天水郡,而以成纪名郡。有显亲川之成纪,有秦州附廓之成纪。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分领府、州、县、军、监。县地属陕西路秦州雄武军节度。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置陇城寨(治今陇城镇)。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置鸡川寨(今属通渭县)。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从陕西路分置秦风路(治秦州)和永兴路,县地属秦凤路秦州雄武军节度。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地陷于金。绍兴九年(1139年)被南宋收复。绍兴十二年(1142年)以渭河为界,割秦州一半予金,县地属金。

金朝,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秦凤路改称熙秦路。金人占领县地后,以秦寨为秦安城。金正隆二年(1157年),以秦安城、腊家城始置秦安县(治今兴国镇)。秦安作为县名由此开始。同时析置鸡川县。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熙秦路改称风翔路,秦州隶属风翔路,改陇城寨为县。秦州统领秦安、陇城、鸡川等八县。秦安县属风翔路秦州管辖。

元朝,始设行中书省,以省辖路,路辖州(府),州辖县。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将陇城县、鸡川县并入秦安县。至此,秦安始为一县,为秦州管辖。至元十八年(1281年),分置陕西、甘肃两个行中书省,秦安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秦州管辖。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巩昌府直隶陕西行中书省,秦州属巩昌府(治今陇西县),秦安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府秦州管辖。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统各府州县,废甘肃行中书省。秦安县属陕西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

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泰安县属陕西右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管辖。康熙八年(1669年),陕甘分省,秦安县属甘肃巩昌府秦州管辖。雍正七年(1729年),升秦州为秦州直隶州,直隶甘肃省,辖秦安等5县。光绪二年(1876年),秦安县属甘肃省巩秦阶道直隶秦州管辖。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北京政府推行省、县两级制,暂存道制,以联络督导。改巩秦阶道为陇南道。中华民国民国三年(1914年),改陇南道为渭川道(治今秦州区),统领秦安等14县。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道设行政区,实行省、县两级制,秦安县属甘肃省渭川行政区管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划设7个行政区,天水为第四区,秦安县属甘肃省第四区行政督察区管辖,直至秦安解放。

1949年8月3日,秦安县解放后,属甘肃省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管辖。

位置境域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4°51′,东经105°40′,县域东西长约65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总面积16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地貌特征体现了典型的黄土梁、沟壑和河谷地形,相互穿插分布。王铺梁、中山梁、千户岭、云山等各大山梁,均被厚层黄土覆盖。地势起伏不平,多趋向县城所在地的兴国盆地。县境内海拔120米一2020米,高差900米。秦安县的地貌特点是黄土分布广泛,山多川少,沟壑密布,河谷多呈葫芦状,沟谷泥流和黄土滑坡现象较频繁。

气候

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蒙古高压气流向西北退缩,暖气团势力逐渐转强,温度回升较快,雨量逐渐增多,冷暖气流交会频繁,多吹风天气;仲春4月,冷空气尤多,出现倒春寒天气;夏季,受蒙古低压控制,盛行偏南风和偏东风,降水增多;盛夏,气候炎热,在西北气流的影响下,产生局地对流天气,易出现大风冰雹和暴雨;秋季,太阳高度角降低,湿度迅速降低,大陆低压消减南撤,蒙古高压复迅南下;初秋空气潮湿,多阴雨天气,降水较充沛;晚秋降水渐少,降温加快,秋高气爽;冬季时间长,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地面多西北风,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干冷少雪,多晴冷天气。因此,秦安县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湿冬干,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秦安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6.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0%。根据秦安县气象局1959年-2001年的记载, 日照时数最多为2484.9小时(1965),最少为1761.3小时(1959),一年中以6月最多,为249.6小时,10月最少,为144.4小时;一日最长日照时数为13.7小时。四季中以夏季日照时数最多,为678.5小时,占全年的30.7%;冬、春居中;秋季最少,为439.1小时,占全年的19.9%。

  

  

  

  

  

  

  

  

  


风景名胜

秦安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有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等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68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秦安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三国时期的街亭古战场就在县内陇城一带。《女娲祭典》和《秦安蜡花舞》、《壳子棍》分别进入国家级和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年代距今7800-4800年,文化遗存延续长达3000年遗存包含五个文化期,即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期,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风景区 秦安县凤山风景区位于秦安县城东凤山上,主要有凤山森林公园、泰山庙、青莲念佛堂三部分组成。2013年9月25日,秦安县凤山景区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定,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女娲祠 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南侧,主要建筑有"娲皇宫"和"女娲祠门牌",最早的女娲祠位于今陇城城之北山。北山古称"龙泉山",山梁称风台梁,梁下迤右有龙泉寺,即张锦读书处;梁下迤左有北山寺,右之山崩,祠庙毁于一旦。女娲祠历经沧桑,时至今日已经是五次迁建。

街亭古战场 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千米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千米,是一处宽约6千米、长达十几千米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兴国寺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元代建筑群。据载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兴国寺经过六百多年的变迁,其它建筑大多瘫塌,只剩下山门、钟楼、鼓楼、般若殿。

秦安文庙 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约4.5亩),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前,道光十八年(1838年)极具规模,曾是天水地区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崇圣尊孔之地。

秦安县博物馆 秦安县博物馆位于县城新华街,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馆藏文物506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件,二级72件,三级385件,从距今1亿年的鱼化石,距今2500万年的铲齿象牙化石,新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用具到明清时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没有缺环和断代。馆藏品位居全省100家文物收藏单位的前10位。

著名人物

伏羲 伏羲,俗称"人祖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初祖。"三皇"之首。

女娲 女娲,亦称娲皇、女娲娘娘,与伏羲同母,生于成纪,风姓,蛇身,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李广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

李陵 西汉名将,李广之孙。

苻坚 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

吕光 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386年-399年在位。

李暠 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

李思训 唐代杰出画家。

李白 祖籍陇西成纪,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权德舆 唐代文学家,唐宪宗时期宰相。

李翱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胡缵宗 明代著名官员,文人,著有《鸟鼠山人集》、《秦州志》等。

安维峻 清代著名谏官,人称陇上铁汉。

李渊 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内链变更战略家。

李世民 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二位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陇西与陇西成纪简考
永远的成纪
说说静宁县的来历
甘肃省一个县,人口超60万,建县历史超800年!
历史沿革
秦安陇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