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日9.18后
userphoto

2023.03.08 江西

关注

91年前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14年艰苦抗战自此拉开序幕

△占领城墙的日军向沈阳城内射击。
△“九一八事变”当晚,被日军炮火摧毁的中国军队营房。

如今,91年过去

山河日新

可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不能忘!不敢忘!

这些数字,令人震惊

6个小时

东北军营所在地北大营陷落

8个小时

整个沈阳城落入敌手

4个多月

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

整整14年

包括3000多万东北同胞的

四万万中华儿女

经历着亡国奴生活

大屠杀!

大轰炸!

慰安妇!

人体实验!

毒气战!

731部队!

......

此外,日军还进行了

经济侵略与资源掠夺

整个东三省官银号的

16万斤黄金和200万斤现洋

全部被日军劫走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

从1931年到1945年

大半个中国沦丧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930余座城市被占

3500万同胞伤亡

4200万人无家可归

山河破碎,流血漂橹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这些教训,刻骨铭心

回望这段历史

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九一八”这么轻易发生了?

为什么中国孱弱至此、不堪一击?

当日本关东军偷袭东北军北大营时

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

正在戏院观看京剧

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

正在给父亲做寿

东北地区及辽宁省的军政要员们

大半不在岗位上

日军开始攻击后

东北军用电话向荣臻报告

荣臻下达的命令竟然是

“不准抵抗,不准动,

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

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1931年9月19日,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闭着眼睛,我都能打到北大营。”

这是1931年9月12日

一名日本炮兵少尉

在《日本军部档案》的记录

这段记录预言和印证了

中国守军的不抵抗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

把东北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

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

大规模屠杀、

针对平民的袭击、

强奸、纵火、抢劫......

这场战争从侵略

演变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

反人类暴行

屠杀、掠夺、奴化教育……

让中华儿女在

沉沉暗夜中悲愤伤痛

△1937年日本开始制定了新学制以及教育方针,日文也被纳入了伪满洲国的官方语言。

落后就要挨打

不抵抗就要受欺侮

铭记耻辱教训

居安不忘思危

牢记这一天

是为了永远不让“九一八”重演

这些面孔,必须铭记

国殇来临

扑不灭中华民族的精神

浇不熄中华儿女的斗志

国难当头

抗战呼声开始沸腾

抗战斗争开始打响

△哈尔滨市东北烈士陵园,东北抗联雕像。

东北抗联战士爬冰卧雪

为避免日伪军报复

14年朝夕相处的战友

都是以代号相称

直到抗战胜利后

才敢大声告诉战友自己的名字

而更多的战士名字则永远消失

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舍身报国

放弃优渥的条件

回到战乱的祖国

只为他们所爱的人拥有未来

他们的学校门口立了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英雄儿女舍身赴死

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

陈翰章、王凤阁、冷云

每一个名字背后

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战浮雕。

仁人志士前赴后继

浴血奋战几千个日日夜夜

经历22次正面战场会战

1117次大型战斗

3万余次小战斗及游击战

歼灭日伪军228万

△1938年11月3日,新四军战士在马家园战斗中打击敌人。

他们在黑暗里战斗

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后代的光明

用不屈的斗争拼出民族的未来

他们的英名不朽

和平的光芒永在

追寻云南的“抗战记忆”
拂去岁月的积尘
民族的伤痛我们依然记得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拉开了中华儿女抗日战争的序幕
中华大地上抗日战争的记忆星罗棋布
每一个地点
都浓缩着一段抗战时期的故事
寄寓着中华儿女的理想信念


在云南,走进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可以侧耳倾听炮火下朗朗的读书声;来到保山市龙陵县滇西抗战松山战役遗址,可以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访昭通市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可以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一位位爱国英雄、一个个历史事件、一种种革命精神,无一不展现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今天让我们在云南,重温爱国这堂课。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我们一起带着历史的使命与担当,去探访云南的这些“抗战记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一、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南湖北路, 学校校舍现存旧址五处,即哥胪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家旧宅。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1938年4月至1946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因为抗战爆发,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迁往云南昆明办学。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内部

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众多英才,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蒙自近现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纪念馆充分展示了联大师生在国家危难时的报国情怀和刚毅坚卓的自强信念。

二、滇西抗战松山战役遗址

松山战役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是滇西抗战主战场,现已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松山耸立于怒江西岸,是著名的滇缅公路咽喉要塞。

松山全景图 侯云鹏 摄

松山战役的胜利,为打通滇缅公路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国远征军大反攻的序幕。松山战役是整个滇西抗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松山也成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成功收复的第一块国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渗透着英烈们的鲜血。

松山战役遗址 朱昌维 摄


松山 尹磊 摄

在松山大大小小的高地上,当年的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处可见,在松山主峰子高地南侧几百米处,有一座与松山战场遗址遥相呼应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由夏装士兵、秋冬装士兵、娃娃兵、炮兵、跪射兵等12个方阵402座雕像,按真人尺寸1:1.2的比例塑成。群像兵种齐全、结构完整、情态逼真、气势恢宏,极具感染力与震撼力。

三、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城西侧将军山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炳辉奔赴华中抗日前线。1938年,罗炳辉被任命为皖南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与司令员陈毅并肩战斗,打击日军。皖南事变后,为了打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罗炳辉根据多年游击战的经验,制定了伏击与运动游击为特色的包括伏击、纠缠、阻击、扰乱、歼灭等内容的“梅花桩战术”,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纪念馆展厅设置为10个,展览通过一系列史料图片、实物、四处作战场景、短片情景视频等内容概述了罗炳辉将军戎马一生,为革命英勇不屈、浴血奋战、转战南北的丰功伟绩和出色的指挥能力,也彰显了将军刚正不阿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四、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

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坐落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一座英雄的小城——畹町。

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 王宾 摄

1938年,滇缅公路的修通使这里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重要陆路通道的起点,也成为3000多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英雄史诗的重要起点。为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的赤子功勋和爱国情怀,2015年,畹町筹建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这是全国首个以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为主题的纪念公园。

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 王宾 摄

公园内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以当年南洋华侨机工战斗过的滇缅公路“抗战生命线”为主线,珍藏陈列有相关文物、史料500余件,机工历史照片1200余张,大型油画2幅,设置情景再现5处,文字介绍2万余字,生动展示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悲壮历史。

五、广南飞机场

广南飞机场,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城东郊。1938年初,我国根据战争形势的需要决定在广南修建飞机场,限期半年完成,于是发动了砚山、西畴、丘北、富宁四县民工协助,每县至少2000人,加上广南民工数,共有一两万多人投入紧张劳动,最终于1938年年底全部竣工,堪称抗日的缩影。

广南飞机场(摄于时间不详 兰天明收集)

1941年,日本侵略者侵入东南亚国家,日机对各大小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广南城同样也难以幸免。日军飞机曾飞至广南城上空,丧心病狂地投下了12枚炸弹后猖狂飞离,导致县城内部分百姓损失惨重,人心惶惶,这种场面激怒了善良的广南老百姓,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全力支援和支持抗日前线。

民众建设广南飞机场  (摄于1942年  兰天明收集)

今年正值广南籍“狂飙诗人”柯仲平诞辰120周年,与广南人民群众不同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战的柯仲平是以诗和笔为枪,在陕北地区创办了陕甘宁民众剧团,通过文艺形式凝聚群众力量抗日。

六、栗柴坝渡口

栗柴坝渡口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交界的怒江上,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的怒江古渡口之一。

栗柴坝渡口

1942年5月,日军占领滇西,曾在西岸残杀数以百计的无辜民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栗柴坝惨案”,使得这里在史书上留下了被鲜血染红的一笔。

栗柴坝渡口

在渡口西岸台地上,一座砖石砌筑的纪念碑上,“栗柴坝抗日遇难同胞纪念碑”的字样镌刻下历史,这座为纪念在惨案中遇难的同胞而建的纪念碑与滚滚怒江水同在,与那段不可磨灭的史实同在。

从东到西,抗日战争的记忆贯穿云岭大地
家国情怀下不仅有云南军民同心的汗与情
更有着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血与泪

这些警示,牢记于心

九一八事变这段屈辱的历史告诫我们

一味的退让求不来和平

一味的投降也求不来和平

一味的“争取外部帮助”更求不来和平

加强自身实力,凝结全国人心

才能为国家、为世界带来和平

虽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整整91年
国内国际形势已然大变
但这次教训依旧要牢牢记住

从屈辱到奋起
从苦难到辉煌
今日中国
早已不是当初的中国
一组图片,看今昔对比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目前,中国已有足够的实力

有足够的资格

去维护自己和世界的和平

我们纪念历史

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致敬先烈们的浴血奋战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战争

致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安不忘危

存不忘亡

治不忘乱

这是一个大国

应有的品格力量

是一个民族

迈向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岂能忘!

不能忘!

忘则亡!

吾辈当自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这条不足1000公里的公路,何以“申遗”?
江桥抗战时可不可能出现武士刀型的军刀
日军的暴行和不屈的北平人
抗日英雄邓铁梅遗照
禹艳芬︱倾听历史的呻吟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