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褒谷二十四奇景
userphoto

2023.05.04 江西

关注

  《山河堰赋》宋 . 晏袤 

 阅汉中之形胜兮,实古梁之奥区。 

 控斜谷之冲要兮,兼褒中而与俱。 

 山连大麓兮,势若奔万马。 

 江从太白兮,滥觞而纡徐。 

 不舍昼夜兮,盈科而后进。 

 镗鼓澎湃兮...... 

 褒河一景敬录。 

清同治年间,褒城县司铎罗秀书在今褒城中学院内,留有辑录的《褒谷二十四景》。司铎,即今县文教局局长。褒谷,即今石门水库淹没区一带。


景一:堰口镇珠。堰口,即萧何所筑山河堰堰头。此处有一巨石,虽经洪浪冲击,但巍然不动。此一景。云根地脉结珠圆,闪烁晶光古堰前。真是石犀能制水,花村千载浪恬然。

景二:滩分马鬃。山河堰堰头有滩,围滩有堤,堤内的水里就像有匹神马,马被淋湿,那鬃毛一半立着,一半下垂,煞是好看。不教洪浪拂长堤,百尺沙洲报堰西。疑是渥漄神马出,骖骖鬃影立波嘶。——王晚香

景三:峰头插剑。连城山以东,是汉王山,其山顶相传插一宝剑,可摇动而取不出,此乃汉王刘邦的镇山之剑。青蜂古剑气冲霄,谁插石罅若可摇?想是斩蛇人去后,光腾白虎向云跳。

景四:隐士钓台。西汉隐士郑朴,字子真,世居褒城,耕于褒谷口。汉成帝派大将军王风以礼聘之,郑朴婉辞不就,而每日垂钓于褒谷龙潭。潭侧之山上断崖上,有平台,相传系其钓台。汉代名流郑子真,洁身却聘隠垂纶。高风不让严陵濑,褒谷鱼台似富春

景五:翠屏夕照。褒谷南口东侧有翠云屏,夕阳斜照,倒影生辉。花县东环一岫青,晴光晚色映郊坰。耸辉晶壁悬云障,列灿图书展画屏。宿鸟投来斜点影,浮烟飞度淡留形。登临为爱清辉好,几度归迟欲戴星。

景六:神人化迹。褒谷南口东侧回环如屏,人称翠云屏。其山上有一白色的石头,状如白胡子老人。仙人化去总留形,一片晶莹太古灵。皓白须眉真活现,巍然坐拥翠云屏。

景七:七盘古道。在褒谷口鸡头关以北,即七盘山。此段栈道从山脚到山顶,共盘旋七道弯,又曰七盘关。褒斜栈道辟奇观,曲曲蛇行蹬七盘。客到鸡冠石上望,恍疑身在翠云端。秦汉路由褒谷,修板阁,度行人,大为不便。北魏龙骧将军羊祉始通此路。

景八:关耸鸡头。褒谷口鸡头关上有一片薄薄的石头,层棱兀出,高耸于“鸡关”之顶,呈雄鸡昂首长鸣之状。鸡关”之顶,呈雄鸡昂首长鸣之状。

景九:大将军柱。褒水中有一石柱,高耸于水浪中。传说曾有行龙过此,见石柱而拜之。故得名大将军柱。

景十:贤太守门。汉中太守杨孟文用火激法开凿石门,称其为“贤太守门”。永平二载记殊功,炼破石门蜀道通。自有五丁开凿后,行人千古颂杨公。褒谷石门乃西汉永平二年由太守杨孟文督导开凿,变天堑为通途,使栈道千古畅通,蜀道南北勾连,旅人行路不再难,有摩崖石刻《石门颂》、《石门铭》记其通塞变迁。

景十一:银涛衮雪。曹操215和219年曾到汉中。相传他在褒谷南口,见浪激巨石,水如白雪,飞流奔泻,便挥毫题写“衮雪”二字于谷中巨石上。衮衮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汉魏石门十三品之一的隶书大字“衮雪”,潇洒飘逸,仙骨神风,是曹操留存世间的惟一笔墨珍迹,弥足珍贵,国之瑰宝。

景十二:双流水洞。石门南,其山崖下有泉,系双眼,朝夕水流分路,先后有序。悬崖双洞喷灵泉,高下分流让后先。气与海涛互相应,晓潮暮汐信无愆。

景十三:新月弓悬。石门北,山崖上一巨石,状如弓,又如上玄月,故称“新月弓悬”。谁将弓月照华池,无数青山面面窥。昨夜开帘天色好,岩头新月上弦时。褒谷石门北悬崖上有白石一块,形似弯弓,又像一弯上弦月,倒映水中,山水与清丽的弯月相映成趣,构成一处流传千古的自然景观。

景十四:龙潭印月。石门南,有一潭。山风微起,如明珠在潭中滚动。清澈碧潭月影沉,天心皎皎印波心。明珠一颗相吞吐,光射龙鳞万点金。石门南侧,有深潭达数丈,相传古人在潭畔拾得龙衣,故名“龙潭”。潭水澄碧清澈,每当月圆之夜,皎月映潭,随波隐现,犹如一颗明珠在潭水中滚动,似双龙戏珠,风动波摇,金光粼粼,似龙鳞闪光。

景十五:虾蟆异象。石门南龙潭边一巨石,状如虾蟆,惟妙惟肖。虾蟆光怪涧边栖,灵气能嘘万丈霓。试问清风明月夜,恍闻鼓吹蓼花溪。

景十六:横空铜鼎。石门南龙潭里有一峰,其形如铜鼎,故名。天地炉开运六丁,铸成铜鼎镇山灵。云烟缥缈归何处?篆作香炉峰上铭!位于翠云屏上方两座山梁之间,有一块形状像铜鼎一样的巨石,其上云烟缭绕,雾气蒸腾,若隐若现,非常壮观。

景十七:沙岸夜明。沙岸在龙潭以北,进入秋夜,常有白光出现,照耀得周围的山水草木皆清晰可辨,故名。金精气吐皎如霜,每到中宵别有光。最好秋来深夜看,沙明万象辨毫芒。龙潭北沙岸,当秋夜晦时,有白光出,渐渐高大,山水草木皆可见影。

景十八:虎石啸风。褒谷以西连城山,有一山峰形如猛虎下山。有人刻“石虎”二字于悬崖。此为一景。山君牙爪势峥嵘,高居数教百兽惊。雾豹何年同炳变,大王风自谷中生。民谚有:石门对石虎,金银两万五。打开石门府,买齐汉中府。石门对面有一座山峰,名曰石虎峰,山形似下山猛虎,呼啸作扑食状。西汉汉中隐士郑子真垂钓于此,书“石虎”隶书二大字于崖壁。

景十九:一点油灯。此“石虎”南,其山崖上有一石,形如灯盏,内有渗水滴出,似油滴滴哒哒而不枯竭,故此得名。幽谷沉沉路转螺,石灯一盏照山河。莫嫌点滴油添少,琼液兰膏不在多。

景二十:浮浪玉盆。石门附近的褒水中,有一石因浮浪冲刷,光洁如玉。上有“玉盆”二字。此为一景。大器盘盘水面浮,长江万里一盆收。居然宝盎冯夷捧,曾有仙人欲洗头。褒谷口翠云屏南河中有一大石,中凹如盆,色白似玉,光洁莹然,自然天成,上镌刻隶书二大字“玉盆”,字形古朴,飘逸大器。十余年前景观美曾于河滩见到残石,器型尤存,其后不知所踪。

景二十一:太阳镜照。褒谷南口一巨石,明亮如镜。阳火镕成石镜台,光辉万古不生埃。试逢日午遥相照,大地山河一览来。一点油灯脚下有石镜一面,于日午时水光荡漾于中。

景二十二:万笏奇山。褒谷南口有一山峰,其上白石既尖又薄,如古代群臣朝会时所持之笏。奇石参差列满山,森森玉荀出层峦。群神昨夜朝金阙,端笏齐排白鹭班。翠云屏南山脊白石,层岩尖薄,排排耸立,形如古代群臣朝会时执的白圭,长短、高低森列。又像白鹭栖居山梁,齐齐整整,威仪之感油然而生。

景二十三:霹雳巨掌。褒谷口山上一巨石,有被雷电霹雳所击而留下的“巨掌印”。雷霆神力半山扪,印石曾留箕爪痕。可与巨灵双掌合,握云挥雨荡乾坤。褒谷西岸,有一巨掌形石块,其上有雷击留下的掌印痕迹,像簸箕指纹,惟妙惟肖。

景二十四:金篆凝霞。褒谷有一巨石,其上有裂缝,可窥视裂缝内有成行金色的篆体字,然可见而不可识。玉简金编宝气含,精华遥映碧龙潭。琅嬛不许凡人识,万古丹霞锁翠岚。

相信,通过以上文字描述,你早已想一探究竟。但不巧的是,6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困难,为了更好解决汉中当地几十万人口的生计问题,政府规划修建了如今的石门水库,通过稳定农业发展为汉中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今,石门水库仍灌溉了下游四个县区54万亩良田。

昔日的二十四景虽然已经淹没在了平静的水面之下, 但他精彩文字记载却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或许,假以时日,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褒谷二十四景”或将再显于人们的面前。如今,走在景区的栈道上,你依旧可以看见秀丽的景色,青山绿水,高峡平湖,碧波荡漾,美——时刻都不缺乏。

  

  

  

  

  

  

  

  

  

  

  

  

  

  

  

  

  

  

  

  

  

  

  

  

  

  

  

  

  

  

  

  

  

  

  

  

  

  

  

  

  

  

  

  

  

  

  

  

  

  

褒谷石门建筑约6000余座,全程500华里,火烧水激成石门,隧洞诸葛蜀兴兵,木牛鸣响山河堰,汉忆萧何大功勋,褒姒铺烽火源头,美人狼烟已散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中的石门栈道
石门栈道,一千多年前的古代高速公路
王蓬|​汉中三代水利工程
褒谷口瀑布【西行记】
汉中古蜀道
汉中石门栈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