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象列仙全传》《太平广记》神仙(5)
userphoto

2023.06.08 江西

关注
《有
安期生、淮南王刘安、司马季主、苏仙公(苏耽)等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0
安期先生
文字出自:《列仙传》
【白话译文】
安期先生是琊阜乡人。在东海边卖药,当时人都说他是千岁老人。秦始皇东游,召见安期生并与他长谈了三天三夜,赐给他黄金和玉璧估计有几千万。
安期先生走出阜乡亭,宝贝都放在亭内,留下一封信与一双赤玉鞋作答,信上写道:“几年以后到蓬莱山找我。”秦始皇就派使者徐市、卢生等几百人乘船下海,还没到蓬莱山,就遇大风大浪而被迫返回。后来人们在阜乡亭和海边建了十几处祠堂。
空空渺渺安期生,除却尘累气高清。顺应时光随心性,保持和气延寿命。寄言点悟秦始皇,留下珍宝阜乡亭。将游仙境蓬莱山,苍茫大海灭踪影。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0:安期生(留给秦始皇一封信与一双赤玉鞋答谢)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1
朱仲
文字出自:《列仙传》
【白话译文】
朱仲是会稽人,常在会稽的集市上贩卖宝珠。汉高后时,下诏书求购三寸大小的宝珠。朱仲读了诏书笑着说:“我的珠子正好遇上买主了。”
他于是带着宝珠来到朝廷上书。朱仲的宝珠比规定的还好,高后当即赐他五百两黄金。鲁元公主又私下用七百两黄金,向朱仲购买宝珠。朱仲就献上四寸大的珠子,送去放在宫门就离去了。后来皇帝下诏书到会稽征聘朱仲,已经不知他的去向了。
汉景帝时,朱仲又来到朝廷献三寸珠几十颗,献上就走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朱仲没有物欲,聊且寄迹贾商。俯身下视骊龙,手握宝珠夜光。发迹会稽集市,显奇西都咸阳。施德而不居德,历世名更显扬。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1:朱仲(向汉帝献宝珠)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2
武夷君
其传说,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一说武夷君是神仙,修真于武夷山,受上帝之命统管群仙,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另一说是彭祖曾隐居于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岁,他有二个儿子,长子名武,次子名夷,武夷山因此而得名。汉武帝时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武夷君由此名声远播,影响渐大。唐宋以后,武夷君曾多次受到朝廷敕封。
武夷山也被道士奉为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天”。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2:武夷君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3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4
修羊公
文字出自:《列仙传》
【白话译文】
修羊公是魏国故地人。在华阴山的石室中,有张悬空石床,修羊公睡在上面,石床都让他睡穿陷了。他不大吃东西,只是偶尔吃一点黄精。
后来他凭道术干谒景帝,景帝对他以礼相待,让他住在诸侯王的官邸里。但过了几年仍未见他显道,景帝召道:“修羊公什么时候才能表现出道术?”话未说完,只见床上的修羊公化为白羊,并在胁部题有“修羊公谢天子”的字样,景帝命人将石羊放到灵台上面。后来石羊离去了,不知落在什么地方。
卓越不凡修羊公,内藏神通灵性。太华山中睡石床,他只服食黄精。汉皇礼待虽隆重,道术不可经营。随机变化多方,瞬间隐去原形。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4:修羊公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5
司马季主
汉时楚国人。由于汉初刘邦、吕后以及文帝与景帝采用黄老之学治国,使汉朝的政局开始正规化。“仓廪丰实,府库饶财,移风易俗,黎民淳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前盛世“文景之治”,因而被以后的历史家所称羡。
在崇尚黄老的学术氛围中,道家《易》得以彰显和发展。据《史记·日者列传》所记载:“楚人司马季主,通《易经》,述黄帝、老子,博闻远见。”在与宣扬孔孟之道的宋忠、贾谊辩论易道之广大时,使宋、贾二人“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
《道学传》、《仙苑编珠》云:卖卜于长安市中,后人委羽山大有宫,师事西灵都子,授以藏景化形之术。后得道仙去。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5:司马季主
《史记·日者列传》原文:
【白话译文】
从古以来的国君都是承受天命而称王的。因此君王的产生,大抵都是用卜筮的方法来取决于天命。这种方法在周代最为盛行,到了秦代还可以看到。使嗣君的选定入朝,都委任于卜者。至于卜官的设立,汉兴之初,就已经有了。
司马季主是楚国人,曾在长安东市开设卜馆。
宋忠这时任中大夫,贾谊任博士,有一天放假相偕外出洗沐,边走边讨论讲习先王圣人的道理,并且广泛地研究当时的人情,因而相对慨叹。贾谊说:“我听说过,古代的圣人,如不在朝廷做官,就必在医师、卜者的行列里,到目前为止,我已见过三公九卿,以及朝中士大夫,他们的情况,都可以说已经了解了,我们试着去看看那些卜算者的风采吧!”
两人同车到市上,并游览到卜筮的馆子里。天刚下着雨,路上行人很少,司马季主正闲坐在里面,三四个弟子侍陪着他。他们正在讨论天地间的道理,日月运转的情形,推究阴阳吉凶的本原。两位大夫很礼貌地求见,司马季主看他俩的状貌,好像心里有数的样子。上前以礼相见,叫弟子引他们就座,坐定之后,司马季主再继续前面的话讲下去,分析天地的起源与终止,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还参入仁义之间的关系,陈述吉凶的符兆,说了好几千言,而且所说的无不条理顺畅。
宋忠、贾谊非常惊异而有所领悟,整理冠带,修正衣襟,低头恭敬地端坐着,说:“我看了先生的容貌,听了先生的说话,私下观看当今之世,不曾见到啊!像您这样的高人,为什么要处在这低微的行业里,而做这种污诞的行径呢?”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大夫的模样,好像是有道术的人,现在怎么会说出这样鄙陋的话呢?措辞怎么会这样粗野呢?到底你们认为的贤者是怎样的人?所认为高尚的人是谁呢?怎样拿地位卑污来加在长者的头上呢?”
两大夫说:“尊贵的官爵和优厚的俸禄是世人所认为高尚的,只有贤才才能高居上位置,今天先生所居留的不是那种地位,所以说是低微。说话不能令人尽信,行为不能切合实际,取用能合情理,所以说是污诞。卜筮者是世俗所轻视的。世人都说:'卜者多喜欢夸大怪诞之辞,来迎合人们的心意,虚伪地抬高他人的禄命,来讨人们的高兴。擅谈灾祸,来使人们忧伤,假借鬼神,来诈尽人们的钱财,要求厚得出的拜谢,来求自饱。'这都是我们所认为可耻的行径。”
司马季主说:“二公暂且安座!二位见过被发童子吗?日月照着他,他就行走,不照就停止。问他日月的疵暇和吉凶,却不得顺理回答,由此看来,能知道分别贤人与不肖的人实在太少了。
“大凡贤者的行为,都是以率直的言辞来做正直的劝谏,三次劝谏不被接受就引退下来。他赞美别人,并不希望别人的回报,讨厌别人,并不顾别人的怨恨,只以便利国家大众为急务,所以做官如果不合他的意愿的就不出任,俸禄如果不能和他的劳力相称的也不接受;看到心术不正的人,虽然官居高位也不尊敬他;看到行为有污点的人,虽居尊位不愿屈居其下;因此对于做官,得到了并不认为可喜,丢弃了也不觉得遗憾。如果不是他的罪过,虽然屡受羞辱,也不会觉得内心有愧怍。
“现在你们所说的贤者,都是些足以令人觉得可耻的人。他们很自卑的寻求进身之阶,说些过分恭维的话,互相以权势相攀引,以利益相诱导,相与亲密地摈斥正人君子,为的是要求尊宠名誉,为的是要享受公家的俸禄,从事私人的利益,枉屈主上的法令,渔猎贫苦的农民;只知道利用官位作为威势,利用法令作为工具,追求私利而做出横逆残暴的行为,这和拿着白刃去抢劫有什么差别?当他们开始试用为官的时候,会加倍努力地从事技巧诈骗,巧饰虚假的功劳,捏造不实的结果来蒙骗主上,因此能居上位甚至升官。他们在试官的进修,不会让真正贤者陈述功劳,乍到虚假的会把他添油加醋变为实在,把没有的变成有,把少的变成多,为的是国讲求便利取得荣势和尊位;大吃大喝,犬马声色,无所不来,把亲人抛在一边不管,专做犯法害民的勾当,虚耗公家的财帛,这种人和手里拿着矛箭的强盗有可差别?只是攻击人家却不用弓刀罢了。期骗父母却未定罪,杀了国君未被讨伐的人,如何认为是高人贤才呢?
“盗贼发生而不能设法禁止,蛮夷不服不能感化摄收,奸邪兴起不能遏阻,公家消耗麋滥却不能做适当处理,行政措施和季节不配合能使他调和,年谷没有收获也不能调度粮食,有贤才的人不出来做事是不忠,不是贤才却要获居官位,来享受主上的俸禄,妨碍真正贤者的进路,这叫做窃位。有人事关系的就进用,有钱财的就礼遇,叫做虚伪。你们难道没有见过猫头鹰和凤凰的飞翔吗?兰芷和芎穷等香草被丢弃在旷野里,角蒿萧的野草却得得象密林一般,使正人君子退隐不显,在位诸公就是这样啊!
“述而不作,是古时君子的本意,今天的卜者,上必效法天地的定理,下必取象四时的变化,再配合仁义的原则,分别龟策定出卦名,旋转栻盘,端正筮綦,然后才能谈天地间的利害,和事的吉凶成败。以前先王奠定国家,必先以龟策定日月,然后才代天治理政事。问定日、时,然后才敢迁入新居。生儿子必生占卜吉凶,然后才敢受胎怀孕。从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化成三百八十四爻而后天下大治。越王勾践仿文王八卦为阵势,终于大破敌国,霸主天下。由此看来,卜筮这件事有什么背负大道呢?
“况且行卜筮的人,必须扫除洁净然后设坐,端正冠带然后才谈论事情,这就是有礼的表现。他们的言语能使鬼神因而得到祭飨,忠臣因而侍奉他的主上,孝子因而能供养他的双亲,慈父因而能畜养他的孩子,这就是有德的表现。只要能花用为数近百的小钱,生病的人或能因而痊愈,将死的人或能因而起生,患难或能因而避免,事业或能因而成功,嫁女儿、娶媳妇或能因而得以养生,如此功德,那里只值数十百个铜钱!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最崇高的美德像无德一般。'今天的卜筮者,都是给人大利益而所得的酬谢却很少,老子所说的,和这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呢?
“庄子说:'君子在心里面没有饥寒的忧患,外面没有被劫夺的顾虑,在上位时能居心存敬,在下位时能不为害他人,就是君子之道啊!'以今天的卜筮者所从事的职业,想储积也不可能积到委弃于地不切实用的东西,想收藏东西也不需用到府库,迁徙时不必用重车,他们云游天下,装备不多,但是只要歇下脚来就可以应用,而且可以用到死为止,没有穷尽的时候,抱着用不尽的东西。游于无穷尽的世界,虽是庄子的行也未必能比他们增加此什么。你们为什么缘故说不能卜卦呢?天象西北有不足,所以星辰移向西北,地理东南有不足,所以就用海为池。太阳到了中午必定移向西,月亮到了圆满必定趋向亏缺,先王的圣道有时存在有时损灭。你们要求卜者说话要讲求信实,不是也令人大惑不解吗?
“你们见过说客辩士吗?思虑事情、策定计划,必须靠这种人。但是他们不能都用一句话就让君王的心意高兴,所以说话一定要托称先王,言语一定要谈到上古,思虑事情,策定计划,夸饰先王的成功,以及谈论他们的失败与缺失,使君王的心高兴或恐惧,来要求达到他们要求的目的,再没有比这种人说话多而且善于浮夸的了。然而要想强国成功,尽忠主上,没有这样又不能建立。今天的卜者,是引导迷惑、教化愚蠢的人。那些愚蠢迷惑的人,怎么能用一句话就让他们知道其中道理呢?因此说话不厌其多。
“所以骐骥不和疲弊的驴子同行,凤凰不和燕子麻雀为群,同样地,贤者也不会和不肖的人同列。因此君子居处在卑下隐蔽的地位来避开大众,自己藏匿来躲避人群,精细地察见天理人情和世间万象的道理,来除去种种的祸害,用来表明上天好生的德性,帮助上天养育生类,只希望有更多的绩效,并不求什么尊位和声誉。你们只是嘴巴向上随便发发议论的人,怎么会了解长者的道理呢?”
宋忠和贾谊听得精神恍惚,若有所失,神情茫然而脸上无人色。惆怅得说不出话来。于是整摄衣服起身再拜长告辞而退。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出了门只能自己上车,趴在车栏上头不也抬,好像透不过气一样。
过了三天,宋忠在殿门外见到贾谊,把他拉到旁边私下慨叹地说:“道德高尚就越安稳,权势高大了就越危险,处在显赫的势位上,失去这身体将不会太久了。卜筮的人就是有不精审而说不中的地方,也不见得被人夺去他卡求时的精米,若是替君王谋事而不中的话,就没有立身之地。这相去太远了,就象天冠地壤一般。也就是老子所说:'没有名象的就是万物的本原'啊!天地是那样空阔无边,万物又是那样地熙熙攘攘,有的安稳,有的危险,不知要居处在什么地方。我和你,如何能预先知道它呢!奸卜者居久了就越发安稳,虽然曾(庄)子的境界拿来相比,也没有什么差异啊!”
其后,宋忠出使匈奴,没到达就折回来,被判了罪行,贾谊做了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坠马死了,贾谊引咎绝食,忧恨而死。这都是只讲求华表的权位而丧失身体断绝根本的人啊。
太史公说:古时候的卜者,所以不被载录的原因,是资料多不见于篇什。等到有了司马季主,我把他记下来表扬他。
褚先生说:我做宫中侍卫的时候,曾在长安中游览,看过掌卜筮的大夫,观察他们的起居行步,一切行动都由自己,衣冠简朴整齐,有点象乡巴佬一般,却有君子的风范。看他们的本性喜欢妇女来问卜替她们解答疑难,面对着她们神色庄严而振作,不曾看到露出牙齿而笑。从古以来,贤者逃避世俗的社会,有栖息在水泽边而欢欣鼓舞的,有居住在百姓之中而闭口不言的,有隐居在卜筮之间来保全自己的。象司马季主这种人,是楚国的贤大夫,到长安游学,通晓《易经》,并懂得黄帝、老子之术,有广博而远大的见闻,看他对两位大夫贵人的谈话,引用古代明王圣人的道理,本来就知道不是见识浅薄能力的褊小的人。还有些卜筮出了名声扬千里的,往往到处都有,传上说:“富有第一,求贵第二,等已得高贵的名位,就要各人学一技之长来安顿自己。”黄直是个大夫,陈君夫是个妇女,以擅长相术而立名天下。齐国张仲和曲成侯以擅长用剑击刺而扬名天下。留郡的长孺因擅长相猪而出名。荥阳的褚氏因相牛而出名。能因技能而立名的人很多,都有超越于世人的风范,怎么能说得尽呢?所以说:“不是适当的地方,虽然种了树也不会长出来,不是他的意向,虽然教了也不会有所成就。”大凡家庭要教育子孙,应当先看看他们的性向,他们的性向含有能求生活的方法,就依着他们的性向去教育而造就他。所以说:“制造个模式来教育儿子,足以用来观看士人的境界,让独生子有安身的处所,可以称得上是贤人了。”
我做侍郎的时候,曾和太卜侍诏为侍郎的同事办公,他说:孝武帝时,曾经聚合占卜家来询问,某天可娶新娘吗?五行家说可以,堪舆家说不可以,建除家说不吉利,择日家说大凶,历法家说小凶,天人家说小吉,太乙家说大吉,大家争辩不能做决定,把这情形报告给皇上。皇上制定说:“避开死凶忌讳,以五行为依据。”其后大家都采取五行了。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6
刘安(淮南王)、八公
文字出自《太平广记》卷第八 神仙八“刘安”
【白话译文】
汉代的淮南王刘安是汉高帝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厉王,叫刘长。刘长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四川,在流放的路上死去。汉文帝听说后很难过,就重新分割刘长的封地,全部给了刘长的大儿子刘安,所以刘安才被封为淮南王。
当时王子们都沉迷于游玩狩猎和美酒女色,只有刘安坚守节操,并礼贤下士。刘安还特别爱研究儒家的学说,还精通算卦和修道的方术,招纳了几千名有才学的门客,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刘安写了论述佛门精义的《内书》二十二篇,还有解释佛经《中观论》的文章八篇。另外还有论述神仙修行和用黄金白银炼丹的文章,以及论述道术的《鸿宝》和论卦术的《万毕》,这些著作都论述了阴阳变化的道家学术,共有十几万字。
武帝见刘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并且辈份是他的叔父,对他十分敬重。汉武帝有时下诏或给大臣写回报的文章,都让司马相如等共同酌斟定稿,就派人召刘安上朝一起起草。
还有一次文帝让刘安写一篇解释屈原《离骚》的论文,刘安早上接到皇命,一顿饭时间就写成了并奏报给皇帝。
皇帝常常在宴席上召见刘安,听刘安议论朝政的得失,或听刘安献上新作的赋、颂等文章,常常早上进宫,和皇帝谈到夜晚才出宫。刘安一直在搜集天下论述道学的书,收纳懂得修道的方士,那怕方士们远在千里文外,也要派人拿着十分恭敬的信和钱前去请来。
于是就有八位名人一起来见刘安,八位老人都鬓发皆白了。他们来到刘安门前,门官先偷偷报告了刘安,刘安就让门官故意用自己的意思刁难那八位老人说,“我们淮南王求的是上中下三种贤人。上等贤人要懂得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道术,中等贤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精通儒家学术的大学问家,下等贤人要十分英武、力能扛鼎、打虎擒豹的勇士。我看八位老先生年纪这样大,好像没有长生之术,也没有多大的力气,也不会对伏羲、神农、黄帝所著的《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尧、舜所著的《五典》;以及《八索》、《九丘》这些古代经典有什么深刻的研究,也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上面说的三种才能你们都不具备,我可不敢向淮南王通报你们求见的事。”
八位老人笑着说,“我们听说淮南王特别尊重贤德的人,像周公似的为了接待客人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洗浴时三次拧干了头发,所以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投奔淮南王。古代的帝王诸侯都不拘一格选拔贤士,像战国时的孟尝君,连会学鸡鸣狗叫的人都收留,这就象买来千里马才能召来千里驹一样。燕昭王收留了没有什么才能的郭隗,于是比郭隗更有才能的人才会的不远千里来投奔燕昭王。我们虽然年老才学很浅,不合乎淮南王的要求,但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投奔他,希望为他效力。我们想见一见淮南王,就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对他有任何不利,为什么嫌我们老而不见我们呢?如果大王认为年轻的人才有学问懂得道术,老年人都是昏庸无能的糟老头子,这可缺乏开掘顽石寻找美玉、潜入深潭寻找明珠的决心和诚意了。不是嫌我们老吗?那我们就变得年轻些吧。”话音没落,八个老人都变成了童子,只有十四五岁,头发漆黑,面容像桃花般红润。
门官大吃一惊,赶快跑进去向刘安报告。刘安听说后,连鞋都忘了穿,光着脚出来迎接,把八公接到思仙台上。挂起了锦繡帐幕,摆好了象牙床座,烧上百和香,给八公们面前放上金玉的小桌,像弟子拜师那样面朝北向八公磕头说,“我刘安是个平凡庸碌的人,但从小就爱好修身养性的事。然而由于日常的繁琐事务缠住身子,一直在这平凡的人世中沉沦,始终没能从这些累赘中解脱出来,背上书箱到山林中去向得道的仙师们求教。然而我思念神灵的真心如饥似渴,希望有朝一日能洗掉身上的污龊,用修炼的诚心去掉我的庸俗浅薄。可是我的一片真情得不到抒发,神灵像远在天边的金光使我无法接近。万万没想到今天我能得到这样大的幸运,能亲眼看见道君降临到我的寒舍,这是我刘安命中该得到神灵的教导,使我又喜又惊连大气都不敢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愿各位道君可怜我这个凡俗的人,把修炼的要点传授给我,使我这个像螟蛉一样的小虫能够像大雁天鹅般高飞入云。”
八个童子听了刘安这番话就又变成老人,对刘安说,“我们的道术也很浅薄,但毕竟比你先走了一步。听说你喜欢结交有识之士,特地来跟随你,也不知你究竟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我们八个人中,第一个能呼风唤雨喷云吐雾,在地上划一下就产生江河,把土聚起来就可堆成高山。第二个人能让高山崩塌,让泉水变成平地,驯服虎豹,召来蛟龙,驱使鬼神为自己效力。第三个人能分身变化相貌,坐在那里顿时消失,使千军万马立刻隐去不见,把白天变成黑夜。第四个人能腾云驾雾,飞越江河湖海,随意遨游在天地任何地方,呼吸之间便能到千里之外。第五个能入火不怕烧,入水不能湿,任何兵器不能伤害,冬天不怕冻,夏天日晒不出汗。第六个能千变万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造出禽兽草木或任何东西,能让山搬家,让河不流,让宫殿屋随意挪动。第七个能把泥土熬成金子,把铅水凝炼成银子,用水把云母硝石等八种石料炼成仙丹,能让飞起的水花变成珍珠,能骑着龙驾着云在九重天上浮游。你想学什么,我们就教给你什么。”
刘安就日夜向八公叩拜,用酒肉款待他们,并试验他们每个人的本领,结果他们都各施法术,千变万化,没有一个不灵的。后来八公授给刘安《玉丹经》三十六卷,刘安按着经书上说的方法把仙丹炼成了,但没有来得及服用就出了事。
【提醒:】文末有一篇精彩图文:
八公山豆腐宴:发明豆腐的淮南王刘安(美食图)【链接附于文末】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7
那时太子刘迁爱好舞剑,自认为剑法比谁都高明。
有一次,他让当时任郎中的雷被和他一起舞剑,雷被一失手,误伤了刘迁,刘迁翻脸大努,雷被也很害怕,怕刘迁杀他,就要求带兵讨伐匈奴来赎罪,刘安听说后不同意,要惩治雷被。雷被十分害怕,就上书给皇帝说,“汉朝的法律规定,如果诸侯中有人贪图享乐不去讨伐匈奴的,该判死罪,刘安应该处死。”
汉武帝向来器重刘安,没有追究处刑,只是把刘安的封地削去了两个县。
刘安更加怀恨雷被,雷被怕刘安杀他,总是提心吊胆。雷被和伍被是好朋友,伍被也是因为干过坏事得罪了刘安,刘安忍着没有发作,雷被和伍被怕被刘安杀掉,就一起向皇帝诬告,说刘安要造反。
皇帝就派了管王室亲族事务的宗正官带着公文去查办。
这时八公就对刘安说:“你可以离开尘世了,这是上天让你脱离世俗的机会。你如果没有这件被诬告谋反的事,一天天混下去,是很难脱离凡俗的。”八公让刘安登上高山向神灵祭告,并把金子埋在地里,然后刘安就白日升天成仙了。
八公和刘安登山时踩过的石头上都留下了很深的脚印,到现在人马的足迹还留在山上。
八公对刘安说,“凡是作官的人被人诬告,那诬告者应该被处死,所以伍被、雷被也应该死了。”
宗正官来查刘安被告谋反的案子,发现刘安不见了,一打听,才知道刘安成仙了。
皇帝听说后心里很不好受,就暗中转告朝中管刑狱的廷尉张汤,让他以策划阴谋的罪名参奏伍被,于是就杀了伍被和雷被,并灭了他们家九族,正应了八公对刘安的预言。
《汉史》中对于刘安成仙得道的事故意隐瞒没有记载,怕以后当皇帝的都不理朝政,去热心于学习刘安以便成仙,只记载着刘安因为被诬告谋反而自杀,而不是成了仙。
按照左吴的记载,说刘安成仙要离去时,打算杀掉雷被、伍被,八公劝告说,“不能这做。成仙的人连一只小虫都不害,何况是人呢。”刘安就没杀雷被与伍被。
刘安又问八公,“能不能把我的亲朋好友都带到仙界去一趟再让他们回来呢?”
八公说,“可以倒是可以,但不能超过五个人。”于是刘安就带着他的好友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个人到了仙界的玄洲,去了以后又打发他们回来了。
后来左吴的文章中记述说,刘安还没到仙境时就遇见了几位神仙,但由于刘安从小就是王子,养尊处优,对遇见的几位神仙不愿意恭恭敬敬的行礼,言谈举止都不太尊重那几位神仙,说话声音很大,有时不注意还自称“寡人”。结果仙伯中地位较高的就把这事奏报给天帝,说刘安对仙官大不敬,应该把他赶回人间。多亏了八公在天帝面前为刘安解释开脱,才免了刘安大不敬的罪,但仍罚他看管天都城中的厕所三年。三年期满后,只允许刘安当一般的仙人,不得在仙界担任官职,只让他长生不死而已。
后来汉武帝听说左吴等五人随刘安去了仙界又被送了回来,就召见左吴等人,亲自问他们详细情况,左吴把详情说了,武帝非常懊丧悔恨,并说,“我要是像淮南王刘安那样能遇到神仙,我就会把皇室和天下看成一只鞋,脱掉也毫不可惜,然后毅然随神仙而去。”
从此汉武帝就招贤纳士,希望也能招来八公那样的仙人,但始终没有仙人光临,反尔被公孙卿、栾大这一类冒充得道的江湖术士欺骗。然而仍不甘心,一直想找到真仙人,因为刘安成仙使他相信真有神仙。
传说刘安和八公升天时,剩下的仙药放在院里让鸡狗吃后也都升了天,所以天上也有鸡叫狗咬的声音。(出自《神仙传》)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6:刘安、八公
尹澄
尹澄,秦汉时汾阳(今山西阳曲)人,字初默,号尹林子。修道于楼观,清斋诵经,不杂人事。秦始皇闻其神异,屡诏不就。《楼观先师传碑》、《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九记载,其于峨嵋山遇宋仙人,授以三皇内文、九丹秘诀,修之成道。太微帝君遣仙官下迎,授为太微真人。
《三洞群仙录卷之三》(正一道士陈葆光撰集)里有一句:
“修公化羊,尹澄悯鹿。”
“修公化羊”典出《列仙传》:修羊公隐华山石室中,服黄精。室有石状,公外其上而石尽穿。景帝闻名诏之,公即于状上化为白羊,题其胁曰:羊公谢天子。帝后置石羊于台上,公复化而隐,不知所在。
“尹澄悯鹿”典出《丹台新录》:尹澄有道衍,始皇累诏不起。澄厌喧哗,意以山林为乐,改名尹林子,远遁林谷。时见常鹿有一伤足者踬顿不前,澄悯其苦,用药封其足。复遇大雨,食尽,困于林薮,时韦鹿奄至,饥则吮乳,寒则外怀,相随累月。遇神人授祕诀,乃能生骸护病。年三百四十岁,白日上升。而《真诰》名尹林子者,汉末入茅山,令以为真人矣。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8
缑仙姑
文字出自《太平广记》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
【白话译文】
缑仙姑是长沙人,入道以后住在衡山,年龄八十多岁了,容颜还很年轻。在魏夫人仙坛精修香火,十多年了,一直孤孤单单地没有伴侣。仙坛附近有很多虎,游山的人必须成群结队、拿着武器才敢进入,而仙姑在那里隐居,却一点儿都不害怕。
几年以后,有一只青鸟,形状象斑鸠和鸽子似的,红头顶长尾巴,飞到仙姑的住处来,自语说:“我是南岳夫人的使者,因为仙姑修道精诚辛苦,独自住在穷林,命我给你作伴。”过了几天,青鸟又说:“西王母姓缑,乃是你的祖先。她听说你修道努力极了,将派真官降临向你传道,你应当更加努力修行啊。”
每当有人游山时,青鸟一定先说出游山人的姓名。它又说:“河南缑氏,乃是王母修道时住过的山。”又有一天,青鸟飞来说:“今天晚上有强暴之客,不要紧,不要因为这事害怕。”
那天夜里,果然有十多个和尚来毁坏魏夫人的仙坛。仙坛本是一块大石头,方圆大约一丈开外,它下面空浮,架放在别的石头上。每当一个人推它,它就摇动,许多人推它,它就屹然震动。
这天晚上,一群和尚拿着火把举着刀,打算杀害仙姑。他们进入仙姑室内时,仙姑躺在床上而和尚们却看不见。和尚们出门以后,就去摧毁仙坛,发出轰轰隆隆的声音,山震谷裂。和尚们认为仙坛已经掉下山崖了,细看却没能使它移动,和尚们慌忙一起逃走了。
到天亮以后,有从远处村子里来的人说:“十个和尚中有九个和尚被虎吃了,其中一个和尚没和大家一起去推仙坛,所以幸免。”
又过了一年多,青鸟告诉仙姑迁移到别处去居住,于是仙姑就移居湖南,鸟也随着她前去,人们都没有能听懂鸟语的。
郑畋从承旨学士降职到梧州,象尊敬老师那样尊敬仙姑。仙姑对郑畋说:“此后国家多难,人间不可久住了,我将到九嶷山去隐居了。”一天早晨,仙姑已经离去了。(出自墉城《集仙录》)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8:缑仙姑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9
金申
潞城人,从小就聪明过人,且喜欢装疯卖傻。他曾遇一异人,教给他太阴炼形之术,金申练成后,能光着身子躺在冰雪中,还能预知水旱灾、吉凶寿夭。(卧冰不寒是人潜能功夫之一,佛教密宗在此方面据说很有名)
金申死后,下葬大约一百多天,某夜突然雷霆大发,早上看时,其墓打开了好几寸,墓穴里只余下一双鞋和一把蒲扇,人已不知去向。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79:金申
李根
文字出自《神仙传》
【白话译文】
李根,字子源,是许昌人。
据说以前有一个叫赵贾的人,他的父亲爷爷辈的人给他说在自己村子里世世代代的人都见过李根,赵贾小时候印象里也有这个人,可当他八十多岁的时候,这个李根竟然跟自己小时候看见的一样,没有老去。
李根以前在寿春县的吴太文的家里住过,吴太文发现李根精通道术,就跟着他学道,这李根很厉害,在火里不会被烧到,在水里也不会呛着,他坐在桌子上不需要食材也能做饭,而且非常好吃,本地没有的美味佳肴他也能做出来。
一天,李根忽然对吴太文说道,此地王凌的谋反计划注定失败,届时这里一定会陷入战乱,你带着家人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此地吧。
吴太文听完这话,一刻也不敢懈怠,赶紧收拾东西,还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弟弟。谁知这个弟弟嘴巴不严,走漏了风声,让人家王凌也知道了这件事。
这王凌正谋划着这事呢,怎么能让这种言论传播,就说李根妖言惑众,亲自带人来吴太文这里抓李根。
这王凌和一批官兵包围了吴太文的家,李根此时正在写信,忽然外面有一群人要进来抓自己,李根一点也不慌,这吴太文却吓得半死,在屋里走过来走过去,询问李根自己要怎么做。
李根说道,你就给他们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之前关于谋反的话是我说的,而我昨天就离开了,你让他们进来搜就是了。
于是吴太文出去把这话一说,外面的官兵就冲进来搜查,可什么也找不到,吴太文也很惊讶,这里别说李根,就连他喝过的茶杯,他的物品都消失了。
官兵们搜查了很久,每间房子,每个角落都找过了,愣是没发现李根的影子,无奈只能收兵了。
官兵刚走一会儿,吴太文回来找李根,结果发现他就跟之前一样,坐在案桌前写东西,就跟啥事都没发生一样。
李根说道,王凌会因为谋反失败而被诛族,而你的弟弟也会因为泄露天机而死。说完,李根就收拾东西打算离开了,十天之后,果真像他说的那样。
李根的弟子中,有人将女儿送去奉事李根,此女知书识字,一次李根出门,此女偷偷看到李根写的一卷书,当中记录了李根学道的经过“以汉元封中学道于某甲”。如此计算,李根当时已有七百多岁了。太文曾说李根两目瞳孔是方形的,按照仙经的说法,百八岁之人,目瞳正方。
李根云游四方,收了很多弟子,弟子们都认为他是神仙,但李根总是对他们说,我并没有修得神丹大道的诀窍,只不过修成一个地仙,仅仅不成为“下土之士”而已。
王真
(王真得到千岁渔父歌,长生不老的秘诀被解析出来)
文字出自《神仙传》
【白话译文】
王真,字叔坚,上党郡人,年轻时曾经当过郡吏。王真七十岁时,开始喜爱仙道,不久在一本仙经上读到了一则故事:
周宣王时,在王城郊区有一个捡柴禾的人,一边捡柴禾一边唱歌:“巾金巾,入天门,呼长精,噏(xī)玄泉,鸣天鼓,养泥丸。”当时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只有周王的史官见过后说:“他是古代的渔父(或许是对隐士代称),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八百岁的人,瞳孔是正方形的;千岁的人,瞳孔有竖纹。这个捡柴禾的人乃是千岁之人。”
王真读到这里,不明白其中的旨意,于是到处找道士请教,也没有人能解开其中的含义。王真不肯放弃,一年后,终于遇到了能解开故事旨意的道士。那道士对王真说:“这不过是浅显的道术罢了,只能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而已。”
道士接下来为王真解析说:“巾金巾,是说恒存(恒存:意思或许是说憋气)肺中的空气导引到脑中,再慢慢地导引至全身,身体就会变得有光泽;噏玄泉,是说在口中漱自己的唾液然后咽下,使人不会衰老,连续做七天就有效;鸣天鼓,是说每天早上起床后,叩齿三十六下,使身体和心神安定。入天门,是说晚上恒存赤气(赤气:少阴火热之气),从口入而导引至周身内外,在脑中变为火,以此焚烧身体,身与火一同发光,如此保存,名为炼形;学习闭气而吞下,名为胎息;学习漱舌下唾液而咽下,名为胎食。每天都要这样做。”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80
苏仙公
文字出自《太平广记》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
【白话译文】
苏仙公是桂阳人,汉文帝时得道。他早年丧父,在乡亲中以仁义孝敬闻名。他家住桂阳城东北,每天奔波劳累,不管是阴天还是酷热的暑天。吃饭也从不挑食,粗茶淡饭就很满足了。他曾经放过牛,和邻居孩子轮流当牧童。苏仙公放牛时,牛都不离他身边左右,到了晚上不用驱赶牛群就自己回家。其他的小牧童放牛,牛就四处乱跑,奔到山岗和峡谷里去了。孩子们问苏仙公有什么高招使牛不散,先生说:“这不该让你们知道。”先生常乘着一头鹿。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吃饭,母亲说:“我想吃鲊鱼,明天你到街上买几条吧。”先生听后立刻把筷子放在饭里拿着钱走了,不一会儿就把鲊鱼买来了。他母亲边吃边问是从哪儿买来的鱼,先生说是从县城街上买的。母亲说:“咱家离县城一百二十里远,还尽是险峻的小路,你这么快就去了又回来怎么可能呢?你不是骗我吧?”说完就要用棍子打他。先生给母亲跪下说:“我买鱼的时候在街上碰见了我舅舅,他说明天要到咱家来,等明天他来后母亲一问就知道了。”母亲就没有打他。第二天早上舅舅果然到家来了,说昨天看见先生在县城街上买鲊鱼。母亲听后又惊奇又害怕,这才知道儿子是神人。
先生曾拿着一个竹杖,当时的人都说,苏仙公的竹杖其实是一条龙。几年之后,苏仙公有一天清扫院子和门外,修理房子和院墙,有朋友问他这是要请什么人来作客,苏仙公回答说神仙要降临了。过了不久,只见天空西北角下紫云翻滚,有几十只白鹤在云中飞翔,然后翩翩然降在苏家门前,白鹤都变成了俊美的少年,仪态潇洒,都是十七八岁,神态自若举止很有风度。苏仙公很郑重地上前迎接,然后对母亲跪着说:“儿子受天命当成仙而去,接我的仪杖已经来了,我就要走了,今后不能再供养母亲了!”说罢就向母亲叩拜辞别,母子二人都悲伤哭泣起来。
母亲说:“你走之后,我将依靠谁啊!”先生说:“明年天下将发生瘟疫,咱家院里的井水和房子旁的桔树都能替儿子养活母亲,母亲只要打一升井水摘一片桔叶,就能救活一个得瘟疫的人。我还给母亲留了一个柜子,如果缺什么东西,您只要敲敲柜子告诉它,它就可以把您要的东西给您送来。柜子我封住了,请母亲千万别打开它。”
说完就出了大门,几次徘徊回头看母亲,然后耸身腾空入云而去,只见他脚踏紫云,鹤群在他左右翻飞,一直升上天空消失了。
第二年果然发生了瘟疫,远近的病人都来求苏仙公的母亲治病,母亲就用井水和桔叶给他们治疗,没有治不好的。如果缺什么东西,母亲就敲柜子,所要的东西立刻就来。三年之后,母亲因为好奇心太盛,就把柜子打开了,只见两只白鹤从柜子里飞走了,以后再敲柜子,就不灵了。
母亲活了一百多岁,有一天没什么病就去世了。乡亲们按世俗的礼仪把她埋葬了。埋葬以后,忽然看见州的东北牛脾山头被紫云覆盖,云中传出号哭的声音,都知道这是苏仙公在哭他的母亲。郡里的太守和老百姓就都来到山下祭祀凭吊,但是只听见苏仙公的哭声看不见他本人,老百姓就苦苦请求和苏仙公见上一面,只听苏仙公在云中说:“我脱离人间很久了,已经不是在人世时的模样,如果现形相见,怕你们会害怕的。”乡亲们还是苦苦哀求,苏仙公就露出半边脸一只手,脸上和手上都长满了细毛,的确和凡人不一样。
苏仙公就对太守和百姓们说:“有劳你们走了这么崎岖的山路来慰问我,你们回去时就不要走山路了,我让你们走大路回去,但千万不要回头看。”话音刚落,只见一座大桥从山中伸延出来一直通到郡城,人们就从桥上往城里走。人们都走到城门口之后,有一个官员在桥上回头看了一下,那大桥突然堕落在江边消失了,同时见一条青龙在人们脚下盘旋腾空而去。
苏仙公哭母亲的地方长出两枝桂竹,就是没风桂竹也俯下来不断地拂扫地面,使地面长久保持洁净。三年之后,云中再也听不见苏仙公的哭声了,但常看见一只白马立在山头,大家就把牛脾山改为白马岭了。后来有一只白鹤飞来,停在郡城东北的城楼上,有人用弹弓打那白鹤,白鹤就用爪子抓楼上的横匾,爪子的印迹好像是写下的漆字,大意是:“城还是旧城,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我一万八千年回来看一次,我是苏仙公,你为什么要用弹弓打我呢?”至今凡是修道的人每到六十年甲子这一天,都要到苏仙公的故居烧香礼拜。
还有一种传说。说苏耽是桂阳人,少年时以特别孝顺闻名,他母亲想吃鱼汤,苏耽就到湖州街上去买,离家一千四百里,立刻就回来了。他的叔父是州里的官员,在湖州街上遇见了他,就写信告诉他家,家里人大惊。
后来苏耽告诉母亲说他要成仙升天,不能亲自供奉,走时留下两个盘子。母亲要吃饭就敲小盘,要用钱就敲大盘,果然所要的都应声而至。乡亲们都觉得十分奇怪,就报告了官府,官府派人验看,盘子里什么也没有,只有苏耽的母亲用它才好使。
苏耽走前对母亲:“今年要有大瘟灾,要死一半人,家里的井水,喝了就不会得病。”结果苏耽的预言完全应验,全家平安地度过了瘟灾。苏耽的母亲一百多岁去世,人们听见山上有苏耽的哭声,一直哭到为母亲穿三年孝服后哭声才停。后来百姓们为苏耽修了祠庙供奉苏耽。(出自《洞神传》)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明.王世贞辑次.明万历时期汪云鹏校刊本_页面_080:苏耽(苏仙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经注》郦道元.明万历时期吴琯校刊本(三)
120回水浒传,田虎王庆部分是谁写的?
九仙二佛
上八仙 中八仙 下八仙
仪征刘氏与《船山遗书》
1359、《金铃记全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