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芍陂

         芍陂
      芍陂(拼音:quèbēi)是中国古代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春秋时楚相孙叔敖(寿县人)主持修建,又称安丰塘,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此外,在历史文献中,还有“龙泉之陂”、“勺陂”、“期斯塘”等称谓。位于安徽省寿县南。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1988年1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芍陂始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光绪间均为28门。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 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 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概况

      安丰塘,古称“芍陂”,位于安徽省寿县南60里处。

      安丰塘是今天的称呼,古代的芍陂比今天的安丰塘要大出许多。陂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是由人工修造而成的蓄水塘。芍陂相传是由春秋时楚庄王的令尹(宰相)孙叔敖率领当地的人民修建的,距今已经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大别山湖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处伸人安徽省境内,一直延续到今天合肥市的北面,这些山峦向西、南、东三面呈弧形状展开。北坡的水都向寿县南部的低洼地汇集,然后经寿县一带流入淮河。所以每当夏秋雨季时,山洪暴发,各路洪水齐下,这里便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很容易干旱。这一带地区是楚国主要的农业区,所以楚国十分重视在这里兴修水利,芍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修建的。芍陂把周围丘陵山地流泄下来的水汇集贮存,以便及时灌溉周围的大批良田。因为此陂是引淠水经白芍亭东蓄积而成,所以得名“芍陂”。

      芍陂建成之后,周围约有二、三百里,其范围大约在今寿县的淠河和瓦埠湖之间,南起众兴镇附近的贤姑墩,北至安丰铺和老庙集一带,可灌溉良田一万多顷。起初芍陂的水源仅来自丘陵地区,水量并不是很充足,而在它的西面有一条涝河,水量十分丰富。后来挖掘了一条子午渠,引淠河水入陂,使得芍陂的水源更有保证,同时还起到调节滞蓄淠河洪水的作用,减少了洪水灾害,使它对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由战国至汉代的500多年间,芍陂因为年久不修而逐渐荒废。直到东汉建初八年(83年)时,才由著名的水利专家庐江太守王景主持进行了芍陂自建成后的第一次修葺。195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汉代草土混合而筑的桩坝及纵横排列的叠梁坝,可以滚水从而对放水规模加以控制,既坚固又符合科学原理。

      曹魏时,曹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与吴蜀对抗,故而非常重视芍陂的兴修。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带兵驻守合肥,“开芍陂屯田”。尤其是在正始二年(241年),邓艾重修芍陂,使其蓄水能力和灌溉的面积得到空前的增大。

      在此之后,西晋东晋、南朝、隋、唐、宋、元各代都对勺陂进行过修治。到了明代,芍陂虽然也多次修治,但是规模都不大,陂内的淤塞日益严重。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芍陂的淤塞已极为严重,陂的作用已经很小。

      芍陂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由于封建统治的日益腐朽,在近几百年中芍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趋荒废。以至到了近代,安丰塘仅长20余里,东西宽不到10里。新中国成立后,芍陂又经过了人民的大规模修治,现在的蓄水量已达到了7300多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3万多亩。

    修建历史


      春秋时的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亲自主持兴办了期思雩娄灌区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因清河长90里,堪河长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称“百里不求天灌区”。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这一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因此,《淮南子》称:“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务。

      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时这里是楚国的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东晋时因灌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 "安丰塘”。如今芍陂已经成为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亩, 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为感戴孙叔敖的恩德,后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称颂和纪念他的历史功绩。1988年1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芍陂的军事价值,三国时期,魏国吴国曾多次交战于此,有史记载的较为人知的两次分别是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的一次和无确年份记载的一次。正始二年的一次,最终由魏将王淩大败吴将全琮,而另一次则是吴国胜利。关于后者,历史上记载不多,之所以记载它不是因为他的军事影响,而是因为它在当时是一个导火索。因为吴将顾谭(顾雍之孙)与全氏兄弟(全端、全绪)争功,触动了孙权的长公主(全琮妻)的利益,最后顾谭被贬谪交州,而顾氏在东吴夺嫡的内斗中向来隶属太子一派,而全氏则是鲁王一派,这个时间最终致使东吴夺嫡内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众望所归】喜讯|世界第一塘—六安寿县安丰塘申请“世界遗产”成功!
    孙叔敖的现代
    皖西治水话今昔
    历史治水名人——孙叔敖
    悠悠千古塘 遗泽万世民
    叙叙淮南⑤ 这俩字我猜你不一定读的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