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恢复天然阔叶林植被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修复的根本性措施
发表日期:2004-11-11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
提要:常绿阔叶林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中国科学院1981年在这里设立森林生态研究站。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具有极好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下土壤年侵蚀量70kg-330kg/hm2,而与此对照的兴国县(马尾松人工林)侵蚀荒山的年泥沙流量是17.66吨,二者相差53.5-252倍。
江西鄱阳湖水系是覆盖全省94%国土的独立而完整的水系,每年注入长江的年均水量1470×108m3,占长江每年平均径流量15.6%,每年注入长江的泥沙约1210×104t。江西山区的水土保持成效直接影响长江下游水环境的质量。从20世纪80年代起,江西森林面积逐年递增,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的32.7%,到1999年达59.7%。然而江西水土流失仍然很严重,1996年水土流失总量仅比1988年减少2.43%。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研究数据表明,提高森林质量,恢复天然阔叶林植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保持与修复的根本性措施。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保护与恢复 水土保持
1、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生态效益研究概况
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最南部龙南县,与广东省连平县毗邻,面积13411.6hm2,地处南岭东段,保存有较大面积原生性常绿阔叶林,是国内外科学家极为关注的地方,1981年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在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建立森林生态研究站(而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级野外台站),对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生成、演替、动态、生态效益进行研究。1986年起,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冈山大学、岛根大学等也派出多名教授参加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国际水平的成果。在应用基础方面重点研究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效益,即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平抑洪峰和维持地力等方面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在涵养水源、防止侵蚀、平抑洪水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年林冠截留量为年降水量的16%-17.5%,即300mm-340mm,相当于持水3000-3400t/hm2,这些降水大多通过蒸发、蒸腾返回大气中,有效地改善了林区及周边环境的小气候。
②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森林土壤持水量达357mm-406mm水层,约为当地降水量的1/5。与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观测站**的灌木草丛植被的土壤相比较,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下土壤贮水能力是丘陵草灌红壤的138%-145%,吸收雨水能力是丘陵草灌红壤的219%。
③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性能好,土壤表层0-15cm透水速度一般为3.5mm-21.0mm/分钟;15-50cm深的土层,充分透水速度一般为0.6mm-2.0mm/分钟。所以,即使是强大的暴雨,短时间1-1.5mm/分钟的降水速度,降水不但能全部透过表层,也大体能够透过15-50cm的下层土壤。即使在暴雨强度,森林土壤也没有出现过地表径流。而在千烟洲的丘陵草灌植被土壤,一旦降水强度超过了0.33mm/分钟,很快就会产生地表径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下土壤抗暴雨能力是草灌红壤的300%-500%。
④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具有极好的维持地力功能。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结构复杂,层次丰富,降雨时林冠层、下木层、枯枝落叶层都能截持降水,防止雨滴直接击溅土壤。观测表明,林冠就能截持降水16%-17.5%,然后降雨被枯枝落叶层吸收和渗透(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年均凋落物1.6-2.2t/hm2),穿过枯枝落叶层的降水又为森林土壤所吸收,因此,一般不产生地表径流。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年土壤侵蚀量为70kg-330kg/hm2,主要来源于小溪河道及其两侧的裸地。而与此对照的中科院观测点兴国县侵蚀荒山森林(马尾松林)的泥沙流失量年均为17.66t/hm2。是九连山的53.5-252倍。
上述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江西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生态效益有了定量的概念。为江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2、江西森林资源特点是面积大,质量不高
江西是我国森林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1999年森林覆盖率达59.7%,居中国大陆第二位。但是,江西的森林质量状况较差,根据1974年以来江西省森林资源清查以及4次复查资料(详见表1)分析,1977年以来,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增长较快,1991年(第三次复查)森林覆盖率比1988年(第二次复查)增长12.28%,而1996年(第四次复查)的森林覆盖率比1991年增幅达32.26%。江西省1994年就已基本绿化了。全省绿化了,这是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巨大成就。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江西森林质量却是逐年下降。衡量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活立木蓄积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9年报道,1995年全世界森林覆盖率26.6%,森林蓄积量约4000亿立方米,单位面积蓄积114m3/hm2,美国约116 m3/hm2,俄国约105 m3/hm2,中国平均96 m3/hm2。据资料介绍(江西省林业志. 1999),1949年江西省森林覆盖率40.3%,活立木蓄积5.19亿立方米,平均77 m3/hm2;1977年森林覆盖率下降为32.7%,总蓄积下降为3亿立方米,平均58.7 m3/hm2;1988年下降为38.6 m3/hm2,1996年覆盖率上升为53.3%,总蓄积仅为2.77亿立方米,平均32.3 m3/hm2。到1999年,总蓄积量也不到2.9亿立方米。江西的森林平均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6%,约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8.3%,很多的林分只能算是疏林。
表1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及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情况
1974-1975
1977
1983
1988
1991
1996
1999
森林覆盖率
(%)
36.6
32.7
58.7
35.89
40.3
53.3
56.9
立木蓄积
(m3/hm2)
/
58.7
49.1
38.6
35.9
32.3
34.75
注:此表的森林覆盖率系指按有林地计算的;单位立木蓄积系指林分的每公顷平均蓄积量。
江西省处于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历史上在全省的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着茂盛的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曾是江西省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优越的调节和维护地力机制。由于种种原因,常绿阔叶林大量遭到剧烈的破坏,一是大量被“拔大毛”式的砍伐,二是砍伐后被彻底清除改造杉木人工林。江西森林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就是天然阔叶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被破坏,面积急剧减少,质量降低。
据森林资源清查,1983年江西省有天然阔叶林123.1×104hm2,林分蓄积量为11060.7×104m3,占全省林分面积31%,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量57%,平均每公顷蓄积量89.8m3(而同年杉木林37.0 m3,马尾松林25.4 m3),到1996年全省天然阔叶林面积增加为168.98×104hm2,蓄积量下降为9003×104m3,占林分总面积24.46%,占林分总蓄积量40.36%,平均每公顷蓄积下降为53.28m3(同年杉木林30.74m3,松树林20.06m3)。1977年以来江西天然阔叶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江西天然阔叶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面积
及平均蓄积量情况
1977
1983
1988
1991
1996
1999
面积(hm2)
1112800
1231000
1152700
1364200
1689800
1475164
占林分总面积(%)
27.66
31.2
26.5
27.0
24.5
21.38
蓄积(m3)
121299000 110607000 82216800 88435600 89863564 80532859
占林分总蓄积(%)
51.3 57.0 48.8 48.9 40.3 29.6
平均蓄积量(m3/hm2)
109.4 89.8 71.3 64.8 53.3 48.1
从表2所列数据可知,近20多年来,江西天然阔叶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江西天然阔叶林的质量(平均蓄积量)更是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对照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平均蓄积量为222.8m3/hm2,更突显了全省天然阔叶林的质量问题。
3、江西省水土流失状况依然很严重
江西省是我国南方水土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1988年与1996年两次水土流失的遥感调查资料,198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6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27.65%,水土总流失量15407.70×104t;1996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5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21.10%,水土总流失量为15033.39×104t。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1996年期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10×104km2,减幅为23.69%;水土流失总量减少374.31×104t,减幅为2.43%。两次调查相比较,水土流失区的流失强度增加了,特别是强度、流失面积,1988年为85.48×104hm2,1996年为114.96×104hm2,增幅为34.48%。
总之,水土流失范围(面积)迅速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但水土流失总量变化不大。因此,流入鄱阳湖以及注入长江的泥沙量也没有很大的变化。
4、江西的水土保持成效直接影响长江下游水资源环境质量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以长江为界。全省地势南高北低,由周边向中心逐渐倾斜,形成一个以鄱阳湖为底的不对称的巨大盆地。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等五大江河以及众多的支流,均发源于边缘山地,汇流于鄱阳湖,形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然后从湖口流入长江。鄱阳湖水系的集水面积162225km2,其中江西省境内157086km2,占全省国土面积94%。江西省处于中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年均降水量1341.4-1934mm,鄱阳湖年平均从湖口流入长江的水量达1470×108m3,约占大通站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15.6%。每年从赣、抚、信、饶、修五大水系流入鄱阳湖的泥沙总量达2400万吨,其中沉积于鄱阳湖底约1209万吨,从湖口注入长江的约1210万吨。万里长江的中、下游以江西的湖口为界。因此,鄱阳湖和鄱阳湖水系的水情和水质直接影响长江下游水资源环境质量,而鄱阳湖水系的水情水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中上游森林生态环境的制约。
5、恢复天然阔叶林植被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江西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森林面积得到较大的恢复,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35.89%到1996年的53.3%,1999年更达到59.7%。1994年江西省就已荣获***“实现荒山造林绿化规划省”的光荣称号。然而,江西省水土流失现象依然是相当严重。以1988年和1996年两次的调查数据相对照。198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4.6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27.65%;1996年水土流失面积3.52×104km2,约占国土面积21.1%。同期,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幅达48.5%,而水土流失面积只减少23.7%。尤其严重的是,198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总量15407.70×104t,1996年为15033.39×104t,仅减少374.31×104t,减幅仅为2.4%。
为什么在全省已绿化、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时,对水土流失现象的遏制却不能同步呢?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铁路、公路网建设以及城市化等引起水土流失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从许多已造林绿化达标的山区依然是水土流失严重区的现象来看,这些地区的森林大多是郁闭度不高、稀疏的人工针叶林,森林质量较差,从全省森林质量状况来看,近20年来,一直是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蓄积量从1977年58.7m3/hm2到1999年34.75 m3/hm2(详见表1);森林中阔叶林面积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1983年占31.2%,1999年仅占21.38%;而残存的阔叶林的平均蓄积量更是表现为急剧下降的趋势(详见表2),1977年109.4 m3/hm2,1988年71.3 m3/hm2,1999年48.1 m3/hm2。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平均蓄积222 m3/hm2,表现出极好的生态效益。保护区年降水量2155.6mm,年土壤侵蚀量70kg-330kg/hm2。江西省1996年水土流失面积3.52×104km2,水土流失量达15033.39×104t。其中流入鄱阳湖的约2400万吨,流到长江的约1200万吨。这些泥沙主要来自于水土流失区,大多位于鄱阳湖水系中、上游的山地。如果这些地方能够恢复常绿阔叶林植被,按照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侵蚀量的上限计算,3520000×330=11616000000(kg)即116.16万吨,年水土流失总量最多只有116万吨,仅为现在水土流失总量的0.77%。这才是真正从源头上遏制了水土流失。
因此,恢复常绿阔叶林植被才是长远而有效的遏制水土流失的根本性措施。
长江流域大部分范围属于亚热带,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在全流域范围恢复天然阔叶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植被,是长江水环境恢复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6、几点建议
① 江西省林业厅在21世纪初提出“一个提高,两个调整,三个搞活”的新时期林业发展思路,其核心是“一个提高”,即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恢复天然阔叶林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而“两个调整”的重点,调整林种结构,也是恢复阔叶林的重要措施。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仅仅是林业部门有这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之成为全省的共识,通过省人大,通过有法律保障的规划,持久的执行,才能真正的做到提高森林质量,大面积的恢复常绿阔叶林。
② 进一步重视科学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对科技促进林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林业建设和管理中要始终贯彻“生态优先”,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现代高效持续的林业。
③ 在水土保持建设中要重视天然植被的恢复,并且把这项工作列为重点。
 
主要参考资料
1. 刘信中等主编,2002,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中国林业出版社
2. 施昆山主编,2001,当代世界林业,中国林业出版社
3. 张水松等主编,1997,常绿阔叶林经营管理技术,江西科技出版社
4. 江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历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
5. 江西林业志编委会,1999,江西林业志,黄山书社
6. 江西省绿化委员会,2001,绿色丰碑
7. 中国林学会编,1998,现代林业发展理论,《林业资源管理》特刊
————————————
* 刘信中,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研究。
** 千烟洲,位于江西省泰和县。
*** 注:据2001年4月遥感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35×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20%。本文是引用1988、1996的数据进行比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那些美到心碎的国家森林公园1
区域地理:北方地区(上)
为什么江西武功山山顶分布着连片的高山草甸?
如何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点2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1956-2018年高考真题分类)
全球森林面积最多的十个国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