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州往事|漫谈海州历史上的气象灾害

大海拥有的除了美貌还有风暴潮

咱港城是个海滨城市,这一点从一直以来的名称演变上就能看出来,无论是海州、东海郡、还是连云港,核心都和大海有关。无论春夏秋冬,任何时候咱们到了大海边都能看到一幅美景,对于生活在海滨城市的我们来说,大海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因为我们和大海有种血脉相连的亲密感。

许多生活在海边的人都会把大海比喻成母亲,一个温柔美貌的母亲,因为她博大宽容,因为她四季皆是美景,还因为她提供我们食物。然而正如母亲也有怒火,大海自然也有她愤怒的一面,那就是破坏力巨大的风暴潮。

(一)

在众多史籍文献中,风暴潮又被称作为“海溢”、“海侵”、“大海潮”等,也有些文献将因风暴潮所造成的灾害通称为“潮灾”。

在气象学中,风暴潮是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等所引起的局部海平面非周期性异常升高的现象,由此产生的海浪属于波长很长的强迫惯性重力波。在气象学家看来,风暴潮是一种猛烈的自然灾害,其危害程度位于各种海洋灾害之首。

专家说,据不完全统计,古海州地区自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的近一千年中,出现潮灾的年份多达259年,其中许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海潮漂没人畜庐舍”、“浮尸遍野”的惨状,有45.3万余人被潮灾夺去了性命。在《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第三十一章《拾遗录》中,有关风暴潮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

每当风暴潮到来之时,尤其是在天文大潮期间,若遇上持续而强劲的向岸大风,就会引起堤坝溃塌、海水倒流、侵袭农田,沿海建筑尽数倒塌,使海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抵御风暴潮带来的次生灾害,海州地区的古代先民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近海地区构筑起坚实的防潮堤坝。

据近代海州籍水利专家武同举所著《淮系年表》记载,南北朝(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七月,江、淮、海地区并溢潮灾。其后,海州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海潮防治工程。北齐天宝元年(公元550年),显祖敕杜弼行海州事,弼“于州东带海而起长堰,外遏咸潮,内引淡水。”到了隋、唐、北宋时期,新修筑的海堤逐渐增多。隋代开皇年间为保护海州沿岸城镇免受海潮侵袭,先后修筑了万金坝、西捍海堰等堤坝工程。但由于这一时期修筑的海堤工程简陋、堤身低矮,防潮作用并不大,潮灾仍时有发生。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七月,海潮暴涨,海州百姓漂溺者数千人。刺史杜令昭捐俸筑永安堤,为海州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阻潮壁垒。

北宋初年的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前后,海州地区连年潮灾,海溢涌潮数百里,庐舍漂没,牛畜多死,坏居民庐舍数百区。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六月六日,海潮再次来袭,海州沿岸各盐场损失惨重。由此可见,唐初时修建的永安堤等防潮堤坝早已毁圮,加之五代十国近六十年的社会动荡,统治者无心考虑百姓安危,沿海堤防工程更是无从谈起。

到了明清时期,各地方州县虽然对苏北沿海堤堰进行了多次修筑与加固,并增筑泄水闸涵,但由于官员贪污及设计标准不高等诸多原因,每遇大潮袭击,海堤被摧,潮水横流,田园村庄尽毁,人畜皆葬身鱼腹。明洪武二十二年八月,捍海堰毁,淹死灶民三万余人。清代,黄淮水患日益加剧,地处淮河下游的海州直隶州,出现了泄洪与御洪的矛盾问题。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赣榆地区先后遭遇海啸侵袭,“海潮入城”、“人畜庐舍漂溺无算”、“漂溺灶丁男女数万人”、“草木枯死”。据1976年江苏省水利局编写的《江苏省近两千年洪、涝、旱、潮灾害年表》统计,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一百年间,海州、盐城、阜宁、兴化、东台等州县共出现因风暴潮导致的海水倒灌等次生灾害25次,平均每4年就发生一次,海州百姓苦不堪言。

(二)

专家说,自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黄河决堤,淮河由于黄河泥沙的壅堵,潴于洪泽,横灌高邮、宝应诸湖。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在进河南原阳县境内再次决堤,新河道由河南封丘经江苏徐州汇入泗水,自淮安以下全面侵占淮河入海故道,史称“黄河夺淮”。随着黄河河床的不断淤高,淮河流域逐渐壅阻,历史上许多经海州入海的淮河支流自此淤塞为平地。凡遇暴雨、风暴潮等洪水灾害,潮水横流,盐场、农田尽淹,海州人民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曾调侃古海州的天气是“十年九涝,一年大旱”,除了黄河夺淮导致的河道淤塞,雨水无处排泄外,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沿海防潮堤坝的缺失而导致的潮水漫溢。

新中国成立后,苏北海岸线北起赣榆绣针河口,南至启东嘴,兴筑海堤686.7公里,其中淮河流域东部沿海绣针河口至如泰河口,堤长568.2公里。这一坚固的沿海堤坝工程,有效地起到了防潮、排水、蓄淡拒卤的作用,从而大大减轻了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彻底解决了困扰海州人民近两千年的海潮灾害。

如今在一些资料中,人们会把风暴潮称作“风暴海啸”,有些地方甚至干脆简称但专家说“风暴潮”与“海啸”二者有根本区别。“海啸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地震或海底地壳变动所引起的海面水位不规则剧烈振荡现象。很显然,海啸属于因地质灾害引发的巨浪,而风暴潮则是纯粹的气象灾害,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专家说。

这些气象灾害也曾肆虐海州

刚才已经说过,虽然咱们大港城这片土地如今算得上洞天福地,可历史上这里可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地区。所以,除了大海时不时发怒之外,还有一些气象灾害也曾在咱老海州的土地上肆虐,给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到底有哪些呢?就让小编现学现卖,告诉你专家是怎么说的。

(一) 专家提到的头一个气象灾害就是雷暴。喜欢读周刊的朋友一定还记得,咱们曾经说到过南城的登州侯府,当时就说过古建筑屋顶上都会有瑞兽装饰,其中有个大大的鸱吻,本地人会把它称为“虾须兽”。事实上,这种瑞兽装饰在屋顶上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防雷,也就是说它是古代“颜值”较高的避雷装置。

这就不得不佩服古代建筑工匠的好手艺了,他们会在一些龙形鸱吻的舌须处用铁链或铁丝通至地面,一旦遇到雷暴天气,闪电劈下来,便会顺着接地的铁丝流向地面,从而避免了雷暴对建筑物的毁伤。在日常没有雷暴的时候,这些祥瑞的小兽又巧妙地装饰了屋顶。专家说,这些都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在气象学的定义中,雷暴是指在雷雨云的云中或云地之间产生的一种发电现象。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咱港城也经常遭遇雷暴灾害,尤其是每年的三至八月,是港城雷暴气象灾害的高发期。如今,我们有众多的防雷措施,而古人防雷就完全是靠自己的建筑智慧了。

专家说,在古老的海州地区,屹立于花果山下的海清寺塔堪称港城文物建筑的瑰宝。虽然历经千年,遭受过多种灾害,这座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的仿楼阁式砖塔仍旧稳如泰山。

据专家介绍,19554月和19729月,江苏省文化厅和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曾两次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古代建筑系陈从周教授,对该塔进行了详细勘察,并撰写了《海州海清寺塔勘察记》和《关于连云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的初步勘察维修意见》。

陈从周教授的勘察结论称,这座千年古塔建在山麓台地的斜坡上,因石质坚硬、稳固,塔基又经过精心灌砌,在钻探勘察中,未发现不均匀下沉,塔体亦无明显的倾斜。建塔以来,先后发生地震十四次,山崩、城圮六次,都未受到致命摧撼。尤其是1668725日(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发生在郯城的8.5级大地震,海州“城倾十之二三”,此塔仍能岿然挺立,其正门上方镶嵌的“根深固蒂”门额刻石,可谓当之无愧。据了解,海清寺塔除了基础稳固外,古人也曾在砖塔宝顶处安装过类似避雷针的设施。

中国著名防雷工程专家,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时煦教授认为,中国是最早对建筑采取防雷措施的国家之一,而且这种防雷设施就是从古塔上开始的。比如,现存于湖南的慈氏塔兴建于12世纪初,自塔顶向下有六条铁链沿六个角垂至地面一定高度,用来防止雷击破坏。

王时煦教授在《建筑物防雷设计》一书中说,“孤立的建筑物或突出高的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概率远远高于低矮的房屋。所以,专家说:“在过去近千年的时间里,海清寺塔堪称古海州地区最高的人工建筑物,如果没有防雷设施,那这座千年古塔早已被雷电击毁,不复存在了。”

(二)事实上,恶劣的雷暴灾害直到今天仍然在继续,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自1947年至2017年的七十年间,全世界因雷电死亡的人数高达5万人。每年雷暴天气高发的时候,咱港城也时有雷暴伤人的事件见诸报端。专家说,这种恶劣的雷暴天气不仅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也对保留至今的古建筑有着巨大的威胁。

据专家介绍,我国文物部门对古建筑的防雷工作起步较早,19577月,明十三陵的长陵遭到雷击的严重破坏,一位老人当场死亡。就在这一年,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中科院电工所、清华大学高压教研室联合组成的“北京建筑物防雷研究小组”,在完成一系列古建筑规划设计及雷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民用建筑物防雷保护》和《建筑物防雷设计》两本技术性指导手册。书中的有关设计原则、方案、措施和构造深受文物保护与科技工作者的好评,后来国家在制定《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1017-2014)时,这两本指导手册的内容还在被沿用。

事实上,对于咱大港城土地上的这些宝贵的文物建筑,咱们文物工作者也是非常小心保护的,他们每年都会对辖区内的文物古建筑不定期开展安全巡视工作,尤其重视防雷、防火。对于那些历经风雨保存至今的古建筑,他们从未有一丝松懈。“只要在巡查中发现有不妥的地方,我们立即就会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进行修缮,保证这些古代建筑的瑰宝不在我们手中受到巨大伤害。”

(三)风雨雷电是正常的气象现象,可其中任何一种只要积攒了巨大力量再爆发,那就是气象灾害。雷暴是其中的一种,而日常如杨柳拂面的风一旦蕴含了巨大的力量也会成为灾害。比如去年623日的那场风灾,又比如今年开春迎来的那个大风天气。

去年的那场风灾在港城算是非常巨大的风,可是在盐城却是一场龙卷风,当时的新闻中用了多个“罕见”、“百年不遇”等词去描述这场突如其来的气象灾害。然而在气象专家看来,江苏沿海地区出现龙卷风并不“罕见”,甚至在自建国以来的近70年中,江苏共先后发生各级龙卷风1070次。其中,南通受灾次数最多,而在咱大港城算是发生频率较低的。

据地方志记载,在1952年、1975年以及1981年的5月和7月间,咱港城的灌云地区共出现过4次较强的龙卷风。灌南地区的龙卷风则出现过3次,其中1973715日下午的那场龙卷风,袭击了堆沟公社(今堆沟港镇)的合兴、中兴、九队、八庄、东腰等多个大队,龙卷风经过之处,卷起牲畜、车辆等物,倒塌房屋246间,死伤二十余人,是建国以来我市因龙卷风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

在古代,人们对于气象没有这么科学的认识,他们认为这是天上的神龙运用无边的法力造成的一种现象。度娘的科学解释是,所谓“龙卷风”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热带湿热气团向北推进,而高空则有极冷气团侵入,发生螺旋运动,形成浓厚的积雨云。当这股螺旋运动愈趋猛烈之时,可自云中直降至地面,形成一个漏斗状的云柱,其中心风力极强,破坏力也极为惊人,是所有大气现象中破坏力最大的一种。

龙卷风的产生与地形、地貌、空气湿度以及局部地区的热力、动力条件存在密切联系。所以,专家说咱地区的龙卷风主要出现在灌云、灌南地区,是因为这一地区河道水网密集,是龙卷风生成的理想温床。

(四)雷、风都说过了,咱再说说由水而来的冰吧,冰造成的灾害最严重的当属冰雹,它们有的小如绿豆,有时候则大如鸡蛋,它们从高空呈自由落体之势落下,地面上停放的车辆、农作物甚至是行人,都会因为这从天而降的灾祸蒙受巨大的损失。

专家说,海州地区的冰雹多发生在天气变化激烈的春夏之交和夏末秋初之时。在整个江苏省范围内,经常出现冰雹灾害的地区,咱大港城的赣榆名列榜首。

专家说,冰雹的产生与地形地貌有着密切联系。而赣榆东临黄海,其境内水网纵横,这两点为冰雹的频繁出现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携带有冰雹的云团在移动时,一般和高空引导气流方向一致,通常沿山脉和河谷的方向移动。

在每年的五、六月麦收时节,冰雹云会从山东沂南、莒南地区进入江苏境内,沿赣榆、海州、灌云、灌南、响水、滨海到达阜宁、涟水,形成一条自西南向东北蔓延的高频降雹带,而咱赣榆刚好处于最前方,因此“荣获”了苏北“冰雹门户”的称号。

民间生活里的气象

说了那么多肆虐在港城土地上的气象灾害,小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先民们能不能做到预知天气现象呢?就像我们每天都收到来自气象局的天气预报一样。专家说,预测如此精准是不可能的,但是凭着代代相传的经验,古人也总结了一些特别气象,并由此衍生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谚语来描述。

(一)说到谚语,小编最熟悉的就是老海州的老人们在将要阴天下雨前会说的一句,“袁天罡李淳风不如老嫚脚后跟”。多年来,小编一直不知道“老嫚脚后跟”到底为什么如此神奇,能预测风雨。

事实上,在古老的海州地区,有许多地方流传着类似的谚语,其中不少都与气象有关,这些都是老海州的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得出的经验,他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它们描绘出来,堪称港城文化中的瑰宝。

民谚中有一种说法叫“南风多雾露,北风多严霜”。科学的解释是,雾、露与霜的形成除了与空气中水汽的多寡有关以外,气温的高低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气温高于0℃时,露与雾便会出现,而当气温跌破冰点时,露和雾即会结成霜。在连云港地区,南风通常带来的是暖湿气流,温度较高,而北风通常代表冷空气的到来,因此三者的变化与风向气温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港城部分地区,还有些谚语是根据动植物来判断气象的,比如有谚语云“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大雨将来到”,专家说,所谓“水缸出汗”,即水缸表面因空气潮湿冷凝的水珠,“蛤蟆叫”与雨天气压低等原因有关。除此以外,如“鱼儿出水跳,大雨将来到”、“蚯线(蚯蚓)封门有大雨、蛛蛛(蜘蛛)结网天放晴”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都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悉心观察与认真总结密不可分。

专家说,在赣榆县北部的一些地区,当地人至今仍能根据夏季雷声的长短,判断雨势的大小。如“未雨先雷,有雨不大”,从气象学的观点看,雨前出现雷鸣,说明将要降雨的区域存在空气受热不均等因素。夏天烈日当头,地面受阳光炙烤,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因受热膨胀而变轻,并夹带大量水汽不断上升,升至空中冷凝为云,这种云被称作“地方性对流云”。它的范围通常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旺盛,便形成了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只能听到雷声。这便是我们经常说的“十里不同天”的现象。

而在灌云东部沿海地区,还流传着一些通过辨识风向判断晴雨天气的民谚。如“早西暮东风,正是旱天公”、“早西晚东风,晒得海底空”、“晚上起东风,太阳暖烘烘”。专家解释说,晚上和清晨吹西风,午后到傍晚吹东风,都预示着晴好天气。民谚中所说的“东风”与“西风”,在气象学中即指的是“海风”与“陆风”,这种海陆风的现象一般产生于单一气团控制下的稳定天气系统中,因此被视为晴好天气的预兆。

在云台山地区,还流传着“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揽腰”的民谚。专家告诉我们,在中云开发区有个小村子名叫“云门寺”。史籍记载,云门寺旧名雩门寺,始建于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重建于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据当地山民介绍,当云层盖住云门寺附近的山顶时,通常预示着阴雨天气的到来。附近乡民如遇久旱无雨,便会跑到寺前烧香祷告,祈求上苍普降甘霖,多有灵验。而所谓“云揽腰”,即云层未能遮盖山顶,只在半山腰处呈环抱之势。专家介绍,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在夜间冷凝而成,云层并不厚,等太阳升起来,云也就消散了。

(二)讲了这么多关于气象的谚语之后,专家还给小编讲了个笑话,说的是明代初年,江西才子解缙中了进士,朱元璋金殿钦点时问解学士何时下雨,解缙灵机一动,在一纸条上写了几个字攥成团交给皇帝,并告诉他“天机不可泄露,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拿出来看”。几日后,天降大雨,朱元璋拿出解缙给的纸条,只见四个大字“今日有雨”,皇帝龙颜大悦对这位状元大加赞赏。

专家说,这个故事看似是个笑话,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天象气候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五谷耕作等农事,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替与民族的存亡。《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中国古代,祭祀与战争被视为关系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在专家看来,所谓“祀”,除了祭祀祖先神灵以外,占卜观测天象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环节。

比如甲骨文,这些刻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其内容主要是殷商时期的巫师对星象、气候的占卜,是当时辅佐商王征战与祭祀的真实记录。我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罗振玉先生将这些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称作“卜辞”。近年来,许多相关学者通过对卜辞内容的研究,了解了当时某些星体运行的规律,这不仅为夏商周断代提供了时间参考,对研究三代时期的气候变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在《殷墟书契前编》一书中收录的几片刻有卜辞的甲骨记载“今夕其雨疾”、“疾雨无害”、“贞,其亦冽雨。贞,不亦冽雨。”在古汉语中,“疾雨”即“急雨”,“冽雨”即“暴雨”。专家通过对“疾雨无害”这片卜辞上下文的理解,解读为“一场急雨幸好没有造成灾害,如果雨太大,就会造成洪水的灾害。”由此可见,古人对天气的观测与记录是十分翔实的。

俗话说“云是雨的前奏”,古人通常都是通过对云层外形颜色的观测,从而判断随之而来的晴雨变换,这一点我们在甲骨文中也有所见。如在《甲骨叕存》中载:“允有商,明有格云自东。晨亦有设,有出虹,自北引于河。”专家解释说,这段卜辞中所提到的“设”,是古人在意识中某种代表上天的征兆,它泛指通过观测云层,以预示即将发生的某种灾难。这一记载与《诗经》中一段先秦时期的民谚高度契合,文曰“朝隮于西,崇朝其雨”,说的是“如果早晨西方有彩虹出现,这天就肯定会下雨。”

事实上,在古老的海州地区,也流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关于雨的民谚,“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我们知道,“虹”是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和反射后形成的彩色弧形光带。虹的出现表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一般多出现在雷雨过后。可见我们的古代先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即已掌握了彩虹等大气光学现象与降雨的关系,着实令人敬佩。

此外,西周时期流传的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民歌也被后人广泛传颂。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即强劲的东风预示着阴雨天的到来;“月离于毕,俾滂沱兮”,当月亮出现在毕宿附近时,大雨将至;“上天同云,雨雪雰雰”说的是天上的云是分层状,雨水也就离得不远了。专家说,这是古人对积雨云的形象描述,熟悉天气的朋友都知道,积雨云中富含水汽,当遇到冷空气时便会转为降雨。从这一点也足以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人们已掌握了观云识雨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象灾害龙卷风,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
美国多地遭强龙卷风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冬季发生龙卷风十分罕见
台风,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
研究风暴冲进龙卷风
强对流,猛于虎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雷电灾害是天灾也是人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