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名城---宣城

▲敬亭山位于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朓《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

  随着谢李诗篇的传颂,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继谢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吴潜;元代贡奎、贡师泰;明代李东阳、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梅文鼎、施闰章、石涛、梅清、梅庚、姚鼐等。相继以生花之笔,为敬亭山吟诗写赋、绘画作记,寄情山景,抒发胸怀。据初步统计,历代咏颂敬亭山的诗、文、记、画数以千计,被称之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抗日战争初期,陈毅率部东进,途经宣城题赋《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自唐代起,敬亭山人文景观日益增多,历代相继修建于敬亭山上的主要亭台楼阁和庙宇寺观有:一峰庵、拥翠亭、云齐阁、翠云庵、云根石、最高亭、额珠楼、穿云亭、十贤祠、太白楼、古昭亭坊、勒诗石、裴公井、绿雪井、梦珠泉以及山麓之广教寺等。抗日战争时期,多遭毁坏,至解放前夕,敬亭山已荒凉不堪。

  自1977年起,中共宣城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开发建设敬亭山,实行封山育林、全面绿化。现今敬亭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1986年3月,中共宣城地委决定,成立敬亭山开发建设领导组,由原宣城县委书记、宣城行署顾问王鸿树任组长,并设立专门办事机构,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根据敬亭山特点,制定了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至1987年底,先后复建了山门坊、古昭亭坊、昭亭、太白独座楼、先贤祠、翠云庵和新建的绿雪茶社以及昭亭湖等大小24处景点,拓宽了进山公路、修整了盘山游道,同年10月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由县城沿着新开辟的昭亭路北行数里,一座仿古建筑的敬亭山门坊矗立于公路旁,门坊上刻有楚图南的题字和李白、陈毅的诗作。穿过门坊,一尊大理石雕琢的李白全身像,傲然屹立于新辟建的昭亭湖旁,湖心亭周围荡漾着五颜六色的游船。沿着湖边林荫小道,直达双塔风景区,这对幸存的北宋古塔,犹如敬亭山的两个忠诚的卫士,它们以历经沧桑的身驱,向人们倾诉着敬亭山的兴衰历史。由双塔而上,穿过梨园、桃林,山势渐高,植被茂密。翠绿丛中苍劲古朴的“古昭亭坊”,玲珑典雅的“昭亭”以及黄镇题写的“江南诗山”四个翠绿色大字、嵌刻在一块白玉似的石碑之上,组成一组人文景观,令人有身入画境之感。

  由古坊拾级而上,步完竹海小径,“绿雪茶社”飘出阵阵清香,落坐于窗明几净茶社,可品尝到此山特产—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敬亭绿雪”。盘山而上登临太白独坐楼(昔为太白独坐吟诗之处),此为敬亭山景观荟萃之所,翠云庵、丹梯亭、绿雪井亭等各得地势,各展风姿,列布于独坐楼周围。仲春之际,姹紫嫣红的杜鹃花团团簇簇盛开于满山遍崖,李白曾有“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之咏。若乘兴登临山顶,极目四眺,如临一座观景台,东北南漪湖烟波浩渺,水天共色;山下水阳江蜿蜒曲折,百舸争流;南望江城如画,烟市风帆;北瞰田畴沃野,一览无际。尤逢农历三月三左右,每日游人成千上万。

  ▲柏枧山位于县城东南35公里,古有寺僧以柏皮为枧(注:水槽)引水入厨故名,俗称百尖山。主峰天台海拔近千米,山势逶迤叠嶂、溪谷回曲深邃,悬峰峭壁,飞瀑长泻。自明代起,即为探幽寻胜佳地。在险峻山中,宋时依崖跨瀑架设一桥,名曰“飞桥”,古人有“两山壁立跨飞虹”之句,为宣城著名胜景之一。

  钟灵毓秀的柏枧山麓,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后裔族居之地,明清时建有“文峰书院”、“柏枧山房”,为梅氏族人讲学著述之所。这里曾先后孕育出梅禹金、梅文鼎、梅珏成、梅清等明清代两著名剧作家、数学家、画家,今仍存有梅氏故居、宗祠、茔墓的部分遗址和碑刻。古人题咏很多。

  ▲华阳山位于县城南45公里,山势巍峨、联岫回溪。连跨宣、泾、宁、旌境地。古有“雨从半山落、日在谷中阴”之句。每当隆冬,“华阳积雪”为宣城胜景之一。此外,华阳山区还有以白云洞为主体的溶洞群星罗棋布,被称为“华阳洞府”,现已辟为游览胜地。

  ▲麻姑山位于县城东15公里。相传麻姑仙女修道炼丹于此故名。

  每当晴天黎明日出时分,一轮飞火喷出麻姑山巅,麻姑山峰被映染得艳丽多娇,被称之为“麻姑晓日”,前人游题诗文很多。山上有练丹炉、剑池等遗址。

  除上述之外,城西20公里的行廊山、城东北45公里的云山、城内的陵阳山、城南的响山,也都具有各自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均为前人游览探胜常顾之处。宋代杨万里《入宣州界》诗有“路入宣城山便奇”之句。

  ▲水阳江由南至北贯穿全境。其支流青溪、宛溪、句溪及澄江,碧流环绕城郊,素为泛舟荡游佳境。南齐谢朓《句溪》诗:“方寻桂水原,乘景弄清漪”;唐李白诗有“两水(宛、句溪)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宋梅尧臣《宛溪》诗:“宛水过城下、滔滔北去斜”;明袁中道有《澄江亭》诗:“分砂漏石爱清流、泛宅人同练上游”。如今,乘舟荡游,仍可领略诗人们所描绘的意境。

  ▲南漪湖又称南湖,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系天然淡水湖,面积约189平方公里,境内“九嘴十三湾、港汉似珠网”。放眼望去,烟波浩渺、水阔天空。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如同镶嵌在宣城大地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当晨曦初照或夕阳西下之际,碧波涟涟,银帆点点,湖光潋滟,水天一色,景致极为幽丽。唐白居易《南湖早春》诗:“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清梅文鼎《游南湖》诗:“武陵何处觅,今信有桃源”。抗日战争初期,陈毅将军率部东进,途经南湖时吟赋《由宣城泛湖东下》诗有:“湖光照破万年愁”之句。

  南湖的湖湾浅滩,自然铒料丰富,招来群雁飞聚落栖,“南湖落雁”为宣城胜景之一。南漪湖不仅风光秀丽,而且盛产淡水鱼类,尤其是南湖银鱼、螃蟹以及菱、藕久享盛名。

  【岩溶古洞】

  ▲碧山龙泉洞距县城35公里,座落在县东南水东镇碧山村,地处芜(湖)屯(溪)主干公路东测4公里,距皖赣铁路水东站8公里。

  洞内总面积1.2万平方米,可供游观的大小洞、厅、宫、殿、廊达百余处。构成洞上厅、厅上宫、宫中洞、洞中殿、殿下廊、廊下洞,盘旋曲折、层层相通,灵空剔透、景景相映。

  据洞内崖壁留题的古诗考证,早在公元1229年左右(南宋开庆年间),即为人们游览佳地。清光绪《宣城县志》载:“龙泉洞,城东南70里,俗称窑头洞,洞口低仄,伛偻蹲伏始可入。洞中有平田、池沼、田埂、鸥鹭诸形,秉烛以游,幽曲深邃。镌壁有施愚山、梅东渚题句”。后因战乱、瘟疫,致使当地人烟殆尽,加之洞口被泥土淤塞,一直无人问津。1987年本地大旱,庙沟村民寻找水源时,意外发现此洞。消息传开,人们成群集队手执火把、电筒、矿灯匍匐入洞争观探奇。为保护洞内景观免遭破坏,县政府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用水泥石块暂封洞口,派民兵日夜守卫。

  1980年9月经县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龙泉洞筹建领导组”由县长王鸿树亲自担任组长,同时,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筹措资金,聘请专家勘探设计,着手开发建设。由领导组付组长伋升南驻地组织实施。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修筑了4公里长的通车公路,开挖了148米长的入洞通廊,架设了1500米长的通电线路,修整了洞内主要游道和照明装置。1981年初,部分景点试行开放,边开放、边建设。至1987年底,龙泉洞内可开放游览的有5个大厅,景点450多处,洞内游路长达4华里,游览一次约80分钟左右。步入牌楼式的洞口,走完30多米的“九曲回廊”后,忽而豁然开朗,忽而深邃莫测。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或形似山川,或神肖生物,或形神兼备发人遐想。尤为绝妙的是:气候宜人的“银河厅”,厅内常温18℃;文采怡人的“墨香殿”,殿壁有宋代晚期至清代中期名人贤士染墨题留的20余首诗文以及天然的“文房四宝”;神态动人的“白龙宫”,宫内有色泽如霜、栩栩如生的老白龙和憨态可掬的小白龙,洞名由此而来;仙幻迷人的“水晶宫”,宫中的碧波府内,“虾兵蟹将”护守“定海神针”;妙趣逗人的“百兽厅”,厅内有奇兽欢舞戏乐,皮毛五色分明。此外,还有令人心旷神怡的“瑶池仙境”、“世外桃源”等景点。明代万历年间,有位署名“拓山居士”者在洞壁题留七律一首:“携友寻芳到碧山,披襟落帽洞中间。石梯高步银河汉,丹穴深游碧流宕。烛映赤壁红霞闪,烟笼翠壑白云环。回头迷失来时路,始信仙家别有天。”生动地概括了龙泉洞独具的美妙神韵。198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自1983年10月开始至1984年8月,先后在洞外兴建了446平方米的餐厅,284平方米的招待所,235.8平方米的接待室和354平方米的职工宿舍,以及占地五亩的洞口停车场、茶社、综合服务部等配套设施。1985年9月至1987年底,又相继兴建9米深水井、10平方米水泵房、100吨水塔各1座和22平方米的浴池1座。管理处备有旅游专用车,每天往返于洞区、水东、宣城县城。芜湖、宣城—龙泉洞每天有两班客车,每逢节假日增开加班车次。1981—1987年,每年平均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0万人。

  ▲华阳白云洞座落在县城南50公里的华阳乡巧坑村,因洞口似井、深奥莫测,从未有人问津,也未见有任何文字记载。

  1986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六日),居住在华阳巧坑的何声信等四位青年农民,为采集假山石,携带矿烛、电筒,以藤绳系身,攀坠入洞,发现洞内奇观,当日报知华阳乡政府。次日,乡党政主要领导人深入洞内勘察后,一面组织民兵护守洞口,一面向县汇报。3月3日,县委常委和县直有关部委局负责人同往现场观察,并决定暂拨一万元由华阳乡政府负责组织开发。

  华阳乡干部群众,在50天内,完成了新开两条泄洪沟总长500米,架设低压架空输电线2公里,购配发电机组一套,石砌山道138级,搭盖管理服务简易房屋8间,架设入洞悬梯,凿砌平整洞中游道,清洗景点,安置照明等工程,于1986年5月1日正式接待游客。

  经初步探明,白云洞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据有关专家考证鉴评,白云洞内钟乳石发育,为全国所罕见。目前,能供游览的有五大景观,即:“白云大场”、“白云仙镜”、“响水龙宫”、“白云山庄”、“洞府虎峡”。游人有“三步一景,五步一物”之誉。钟乳景点有数百处,洞内游览线路总长达5公里。1986年5—12月,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最多日游客量达千人。

  ▲狸桥云山洞位于县城东北45公里狸桥镇附近的云山山腰。洞口怪石嵯岈,旧有崖刻“云窝”2字。缓坡入洞厅,有巨石直撑洞顶。约7米高处,有一自然天洞,阳光直射洞内崖石之上,有双线刻勒崖联:“翠谷空中神变化,碧天深处吼风雷”和“白云一片开廖廊;枯石千宗见画图”,以及横额“洞天”2字,清晰完整。均为明万历年间所刻。由此入内为第二洞厅,形如华盖,可容数千人,洞内四壁钟乳下悬,击之作钟鼓声。幻石肖神、巧夺天工,置身于此,宛如仙境。故当地群众称其为“神仙洞”。宋代魏良臣有《云山洞记》,清代施闰章有《云山洞》诗。云山东侧有“藏书洞”,云山西麓有“老虎洞”,集三洞于一山,古人题咏很多,旧志均有辑录。

  ▲溪口朝天洞位于县城南40余里的金牌坑雪峰山南。古木参天、石崖陡峭,山涧古泉,飞悬崖、入深谷,境地既险且幽。悬崖下有一石洞,洞口上方形如狮头,下方卧一圆石,酷似金狮戏球,里人俗称“狮口洞”,因洞口朝天,又被称为“朝天洞”。明代一和尚悟信在洞中“圆寂”,被里人涂漆装金尊为“肉身菩萨”供奉于洞中(直至1965年肉身菩萨被一精神病患者砸毁)。明崇祯年间,在朝天洞东侧,依山就崖建庙一座。因每逢下雨时,此处云雾翻腾,远观状如乌龙点水,庙被定名为“龙泉寺”。庙宇为木质结构,砖墙瓦顶,上下四层,共50间。一、二、四层为僧房及香客、游客住处,第三层右为大雄宝殿、左为观音阁。寺内有明、清碑刻数处及明铸千斤钟一口,每当寺僧撞击,钟声悠扬于山峡,经久不息。解放前为皖南著名佛教基地之一。1984年经安徽省宗教事务处批准为正式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并被列为省级重点寺观。1987年有住寺僧侣12人,佛教重大节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洞和寺均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寺·古塔】

  ▲龙溪塔位于县城北40公里的水阳镇东岸。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今塔顶层内壁,嵌有“赤乌”字样的塔砖。据传此塔始为周瑜操练水师的了望台,后改造成塔,历代相继修葺。与该塔隔江相望的是始建于唐宋之间的梓童阁。解放以后,东塔西阁均曾作过维修,成为水阳江畔的人文景观之一,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塔位于城内东门大街。始建于西晋,原有开元古寺,毁圯于解放前夕。依寺修建的开元塔屹然挺立,成为古老宣城的象征。开元塔历代都曾维修和重建,解放以来作过两次修葺。现塔为9级6面,高34米,底边长8米多,塔顶有铁柱,盘柱挂链一圈,犹如一顶皇冠赫然凌云。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登上顶层,远眺江城风光。唐杜牧、明汤显祖等曾先后登临题咏,传颂后世。塔影倒映于句溪碧波之中,形成宣城景胜之一的“句溪塔影”。

  ▲广教寺双塔位于城北2.5公里的敬亭山麓。寺建于唐大中年间,毁于解放前夕。塔建于北宋绍圣3年(1096年),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详见本章《文物》节)

  ▲龙首塔位于县城南市区内。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因其东侧先建有龙首亭而得名。此塔座落于翠竹苍郁、绿树常青的城内游览佳地—鳌峰,纯系风景塔。7级6面,高10丈,其挺秀风姿不仅点缀鳌峰景观,而拾级登临更可眺望江城。清人有诗曰:“城南秋色回、亭际野云封,古碟虚悬塔、深林忽度钟……”。1985年11月,县人民政府批拨专款,予以加固修葺,古塔焕然一新,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文鼎纪念馆】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安徽省宣城县新田乡人,是我国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被公举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三大数学家。

  宣城县是梅文鼎的故乡,是梅氏数学派的发祥地和传播发扬的重要基地。1986年,中共宣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国家和省、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集专款,维修了梅文鼎墓地,兴建了一座梅文鼎纪念馆。

  纪念馆座落在城内陵阳第二峰的翠绿丛中,位于市区中心,占地1500平方米,平面呈四合院,四周是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正门砌有门罩,前院建有梅亭,两侧为长廊。白墙黛瓦红柱、镂空方格门窗。是一座具有徽派特色的仿古建筑,结构精巧、古朴典雅。

  纪念馆主楼为两层,设有六个陈列室,一楼正厅门悬有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题书的“梅文鼎纪念馆”匾额,厅内陈有《梅文鼎先生年谱》、《梅氏丛书》、《绩学堂文抄》、文渊阁藏《四库全书》中的梅氏著作影印本、《梅文鼎诗集》等40余套各种版本的梅氏图书、文献和梅氏部分生前遗物、碑刻、家谱等,厅内还陈有当代各界名流如方毅、陆定一、苏步青、周谷城、爱新觉罗、溥杰、启功等献赠的书画、楹联、匾额等数以百计。

  梅文鼎纪念馆的二楼为博物馆。陈列有宣城境内出土的新旧石器、采陶、青铜、瓷器等各种文物共1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和珍贵文物100余件。

  【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位于城南5公里,总面积1平方公里。1983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岗丘起伏,池塘交错。植被密茂,四季常青。湖光山色兼备,生态环境优越。阵阵扬子鳄的吼叫声和鸟虫的啾鸣声,充满生气和野趣。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设于区内,占地1500亩,建有小型塘库7座,饲养池10个,孵化饲养越冬系统设备1处,繁殖区1处。1987年,拥有扬子鳄两千余条,被国际友人称之为“中国鳄鱼湖”。扬子鳄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与大熊猫同被视为我国国宝,每年有近万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人前来保护区内考察、研究、观赏。

  【宣城十景考略】

  ▲句溪影塔句溪位于县城东3里,溪形似草书“句”字而得名。溪水清澈,溪心可见城中开元古塔倒影,如砥柱插入水晶盘中,置身于奇景幽境,使人俗虑尽销。古人有《句溪塔影》诗云:“彩虹明镜列西东,古塔巍巍耸碧空。倒影句溪供览眺,波光四面焕玲珑”。如今,古塔仍存,唯溪流改道,塔影已不可见。

  ▲北楼远眺北楼位于县城市区中心(今烈士塔处)。唐初,为追怀南齐著名诗人谢朓而建,故又称“谢朓楼”。楼踞市内最高处,步登其上,纵目四望,敬亭之苍翠,麻姑之嵯峨,华阳之青霭,行廊之迥峙,使人目不暇接;凭栏俯视,宛、句双溪,清波迥流,澄江如练,湖光似镜,令人心旷神怡。古人有《北楼远眺》诗云:“谢楼胜迹壮千秋,窗开四面豁两眸。百里风光归眼底,笑指江天宿雾收”。此楼毁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战火。现正着手复建。

  ▲澄江夜月澄江位于县城北门街头,为宛、句两水汇合之处,宋时建有“澄江亭”,古人常夜饮赏月于此。每当晚烟初散,繁星点点之际,新上的明月倒映在澄江之中,似玉轮、银盘,烁烁生辉。古人有《澄江夜月》诗云:“澄江潋滟开天镜,辉映更觉月明多。愿得幽期常不负,与君同听濯缨歌”。如今,水运事业兴盛,澄江百舸日夜争流,不及昔时之幽静。

  ▲硖石吞舟硖石山位于城北20里,踞敬亭山之北,水阳江西岸。山东麓有礁石兀峙于江畔,致使江水流急浪涌。登敬亭山巅,眺水阳江上,往来船帆行至硖石山麓,船帆突然不见,犹被硖石吞没;继而又帆扬船现,似被硖石吐出。古人有《硖石吞舟》诗云:“破浪乘风顺流奔,石排夹岸敞如门。转瞬帆樯浑无影,疑是鲸鱼肆口吞”。如今,这一胜景,选取特定角度,仍可观赏。

  ▲柏枧飞桥柏枧山位于县城东南70里,溪谷深邃,峰岩回曲。险峻山中,有二峰对峙,飞瀑界道。宋时,依崖跨瀑架设木桥一座,形如飞虹,气势雄伟,取名“飞桥”。古人有《柏枧飞桥》诗云:“万仞崚嶒瞰碧空,两山壁立跨飞虹。仙人可许乘槎过,疑是鸟填一路通”。现今飞桥虽改为钢筋水泥结构,然景观如昨。

  ▲敬亭烟雨敬亭山位于县城北郊,四时景色,各有妙趣。唐代李白有“相看两不厌”之誉。而当阴雨之际,满山烟云聚散,变幻万千;亭台楼阁,时隐时现;细雨靡靡,山色朦胧。此时的敬亭山,别具神韵。古人有《敬亭烟雨》诗云:“山鸟群飞各自呼,无心出岫片云孤。轻烟细雨添佳趣,助我丹青蔚画图”。如今,这一自然景观,于时于地仍可尽收眼底。

  ▲鳌峰赤壁鳌峰位于城区东南隅,系城内陵阳山第二峰。东麓滨临宛溪河,中有一段赤土峰壁,势甚峻峭,犹如一座朱红屏风矗立于粼粼宛溪河滨。春日轻舟荡漾于赤壁之下,犹置身于桃浪之上,别具一番情趣。古人有《鳌峰赤壁》诗云:“独上江城宿恨抛,鳌头峰耸接云霄。人游赤壁浑如醉,好倩丹青着意描”。如今,赤壁面积虽有所减,但仍可领略其风韵。

  ▲南湖落雁南湖(又称南漪湖)位于县城东北40里麻姑山下。湖滨港汊,纵横交错,风光绚丽多娇。尤当“三秋”之际,蓝天阵阵群雁,或排“一”字,或成“人”字,相继飞落湖滨沙洲,聚栖芦丛。古人有《南湖落雁》诗云:“字写遥天不乱涂,如何肃肃集南湖?时人漫说湖中景,书递麻姑有雁奴”。如今,仍可见此时景。

  ▲华阳积雪华阳山位于县城南90里。山势巍峨,联岫迥溪,连跨宣、泾、宁、旌边境,有“华阳高百仞,绝顶倦登临。雨从半山落,日在谷中阴”之说。每当隆冬,雪积其上,似玉柱耸入碧空,如皑峰刺插云端,明恍若疑,蔚为壮观。古人有《华阳积雪》诗云:“雪聚莹莹不染尘,久经日照又逢春。倘流黑水来相映,愈见全身洁白真”。如今,若逢隆雪之后,仍可见“华阳积雪”之景胜。

  ▲麻姑晓日麻姑山位于城东30余里。相传麻姑仙女曾修道炼丹于此而得名。每当晴天黎明时分,登敬亭或北楼之上,可见一轮飞火,喷出麻姑山巅。赤镜一般的旭日,灿烂绚丽的朝霞,将麻姑山峰映染得艳丽多娇,如同艳妆仕女的云环发髻,光彩照人。古人有《麻姑晓日》诗云:“麻姑峭峭面朝东,日日晓妆迥不同。每到朝曦光闪耀,照来满脸分外红”。如今,这一自然景观,于时于地仍可观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褒禅山华阳洞美景
宣州古城的自然、人文和遗存
行走丨问余何意栖碧山
古宣州十景
卷十舆地志
巢湖名胜联·含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