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纪十一(2)--枭食母獍吃父
userphoto

2019.10.30

关注
   枭,又称鸱鸮(chī xiāo)、鸱枭、鸮,即猫头鹰,俗称夜猫子。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云炎州有鸟其名曰枭。伛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
       《尔雅翼》解释说盖稍长从母索食母无以应于是而死。
        清代徐昆在《遁斋偶笔》中记载了一段见闻:余尝居北阿镇小寺,寺后乔木数株有枭巢其上,凡生八九子。子大能飞,身皆与母等,求食益急。母势不能供,即避伏荆棘间,群子噪逐不已。母知必不能逃,乃仰身披翅而卧,任众子啄食至尽乃散去,就视惟毛嘴存焉。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日至即夏至,磔枭则是为了制作枭羹。《汉官仪》云夏至赐百官枭羹欲绝其类也。夏至微阴始起育万物枭害其母故以此日杀之。
       《史记封禅书》如淳注云: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五月五日与夏至大致相应,磔枭作羹御赐百官实为杀枭以祭古俗的遗象。
       枭字的文字构型也反映了这种古俗。《说文》说枭字从鸟头在木上。《遁斋闲览》说以其食母不孝所以古人既磔枭以祭又标其首于木以警世人,故后人标贼首以示众者谓之“枭首”。 
  枭既是恶鸟,人们也就不喜欢它叫的声音,认为是不祥之兆,称之为“枭鸣”。并且把那些强横凶恶之徒称作枭,比如枭奴、枭雄、盐枭等等。
        西汉·刘向《说苑·丛谈》: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意思是猫头鹰遇见斑鸠。斑鸠说:“您打算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到东边去。”斑鸠说:“您为什么要搬到东边呢?”猫头鹰说:“乡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东迁。”斑鸠说:“要是您能改变叫的声音,那就行了;要是您不能改变叫的声音,那么就是您搬到东边去,那儿的人还是会讨厌您的叫声。” 
         獍(jìng),又称破獍、破镜,状如虎豹而小。
        由于枭为恶鸟,生而食母;獍为恶兽,生而食父。因此古人常将枭和獍相提并论,合称枭獍或枭镜,比喻大逆不道凶残不孝之人或狠戾忘恩之人。
        《汉书·郊祀志上》:“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破镜如貙而虎眼。”
       《魏书·恩幸传·侯刚》:“曾无犬马识主之诚,方怀枭镜返噬之志。”
        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枭鸟食母,破獍食父,均不孝之物也。”

  [14]秋,赵染攻北地,允拒之,染中弩而死。

  [15]石勒始命州郡阅实户口,户出帛二匹,谷二斛。

  [16]冬,十月,以张寔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

  [17]十一月,汉主聪以晋王粲为相国、大单于,总百揆。粲少有俊才,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

  [18]周勰以其父遗言,因吴人之怨,谋作乱;使吴兴功曹徐馥矫称叔父丞相从事中郎札之命,收合徒众,以讨王导、刁协,豪杰翕然附之,孙皓族人弼亦起兵于广德以应之。

  三年(乙亥、315)[1]春,正月,徐馥杀吴兴太守袁,有众数千,欲奉周札为主。札闻之,大惊,以告义兴太守孔侃,勰知札意不同,不敢发。馥党惧,攻馥,杀之;孙弼亦死。札子续亦聚众应馥,左丞相睿议发兵讨之。王导曰:“今少发兵则不足以平寇,多发兵则根本空虚。续族弟黄门侍郎,忠果有谋,请独使往,足以诛续。”睿从之。(如何自信莚如此听命杀亲人呢?)昼夜兼行,至郡,将入,遇续于门,谓续曰:“当与君共诣孔府君,有所论。”续不肯入,牵逼与俱。坐定,谓孔侃曰:“府君何以置贼在坐?”续衣中常置刀,即操刀逼叱郡传教吴曾格杀之。因欲诛勰,札不听,委罪于从兄邵而诛之。不归家省母,遂长驱而去,母狼狈追之。睿以札为吴兴太守,为太子右卫率。以周氏吴之豪望,故不穷治,抚勰如旧。

  [2]诏平东将军宋哲屯华陰。

  [3]成主雄立后任氏。

  [4]二月,丙子,以琅邪王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南陽王保为相国,荀组为太尉、领豫州牧,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琨辞司空,不受。

  [5]南陽王模之败也,都尉陈安往归世子保于秦州,保命安将千余人讨叛羌,宠待甚厚。保将张春疾之,谮安,云有异志,请除之,保不许;春辄伏刺客以刺安。安被创,驰还陇城,遣使诣保,贡献不绝。

  [6]诏进拓跋猗卢爵为代王,置官属,食代、常山二郡。猗卢请并州从事雁门莫含于刘琨,琨遣之。含不欲行,琨曰:“以并州单弱,吾之不材而能自存于胡、羯之间者,代王之力也。吾倾身竭赀,以长子为质而奉之者,庶几为朝廷雪大耻也。卿欲为忠臣,柰何惜共事之小诚而忘徇国之大节乎!往事代王,为之腹心,乃一州之所赖也。”含遂行。猗卢甚重之,常与参大计。

  猗卢用法严,国人犯法者,或举部就诛,老幼相携而行;人问:“何之?”曰:“往就死。”无一人敢逃匿者。(民族特性,视死如归。)
逃跑躲藏。

  [7]王敦遣陶侃、甘卓等讨杜弢,前后数十战,将士多死,乃请降于丞相睿,睿不许。遗南平太守应詹书,自陈昔与詹“共讨乐乡,本同休戚。后在湘中,惧死求生,遂相结聚。傥以旧交之情,为明枉直,使得输诚盟府,厕列义徒,或北清中原,或西取李雄,以赎前愆,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詹为启呈其书,且言:“弢,益州秀才,素有清望,为乡人所逼。今悔恶归善,宜命使抚纳,以息江、湘之民!”睿乃使前南海太守王运受降,赦其反逆之罪,以弢为巴东监军。弢既受命,诸将犹攻之不已。弢不胜愤怒,遂杀运复反,遣其将杜弘、张彦杀临川内史谢摛,遂陷豫章。(江西战场。)三月,周访击彦,斩之,弘奔临贺。

  [8]汉大赦,改元建元。

  [9]雨血于汉东宫延明殿,太弟义恶之,以问太傅崔玮、太保许遐。玮、遐说曰:“主上往日以殿下为太弟者,欲以安众心耳;其志在晋王久矣,王公已下莫不希旨附之。今复以晋王为相国,羽仪威重,逾于东宫,万机之事,无不由之,诸王皆置营兵以为羽翼,事势已去;殿下非徒不得立也,朝夕且有不测之危,不如早为之计。今四卫精兵不减五千,相国轻佻,正烦一刺客耳。大将军无日不出,其营可袭而取;余王并幼,固易夺也。苟殿下有意,二万精兵指顾可得,鼓行入云龙门,宿卫之士,孰不倒戈以迎殿下者!大司马不虑其为异也。”义弗从。(劝反不成,这就非常危险了。)东宫舍人荀裕告玮、遐劝谋反,汉主聪收玮、遐于诏狱,假以他事杀之。使冠威将军卜抽将兵监守东宫,禁义不听朝会。义忧惧不知所为,上表乞为庶人,并除诸子之封,褒美晋王,请以为嗣;抽抑而弗通。

  [10]汉青州刺史曹嶷尽得齐、鲁间郡县,自镇临,有众十余万,临河置戍。石勒表称:“嶷有专据东方之志,请讨之。”汉主聪恐勒灭嶷,不可复制,弗许。

  聪纳中护军靳准二女月光、月华,立月光为上皇后,刘贵妃为左皇后,月华为右皇后。左司隶陈元达极谏,以为“并立三后,非礼也。”聪不悦,以元达为右光禄大夫,外示优崇,实夺其权。于是太尉范隆等皆请以位让元达,聪乃复以元达为御史大夫,仪同三司。月光有秽行,元达奏之,聪不得已废之,月光惭恚自杀,聪恨元达。

  [11]夏,四月,大赦。

  [12]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诏收其余以实内府。

  [13]辛巳,大赦。

  [14]汉大司马曜攻上党,八月,癸亥,败刘琨之众于襄垣。曜欲进攻陽曲,汉主聪遣使谓之曰:“长安未平,宜以为先。”曜乃远屯蒲坂。

  [15]陶侃与杜弢相攻,使王贡出挑战,侃遥谓之曰:“杜弢为益州小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天下宁有白头贼邪?”贡初横脚马上,闻侃言,敛容下脚。(细节生动。)侃知可动,复遣使谕之,截发为信,贡遂降于侃。众溃,弢遁走,道死。(杜弢(?―315年),字景文,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蜀地名士、符节令杜植之孙,略阳护军杜眕之子,西晋末年流民首领。杜弢少以才学著称,获举秀才。李庠之乱时,杜弢避乱到南平,得到南平太守应詹的欣赏礼遇。后任醴陵县令。永嘉五年(311年),流民叛乱,共推杜弢为首领,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杜弢攻陷郡县,杀害地方官员。建兴三年(315年),晋元帝派王敦、陶侃等讨伐杜弢,杜弢兵败投降朝廷,晋元帝赦免杜弢,任命他为巴东监军。杜弢投降后,各将领却仍不停攻打杜弢,杜弢愤怒,于是再次反叛。同年八月,杜弢派部将王贡进军武陵,王真兵败逃往湘城,陶侃劝降王贡,杜弢的部众溃散,杜弢于是逃跑,死在途中。)侃与南平太守应詹进克长沙,湘州悉平。丞相睿承制赦其所部,进王敦镇东大将军,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敦始自选置刺史以下,益骄横。

   初,王如之降也,敦从弟棱爱如骁勇,请敦配己麾下。敦曰:“此辈险悍难畜,汝性狷急,不能容养,更成祸端。”棱固请,乃与之。棱置左右,甚加宠遇。如数与敦诸将角射争鬬dòu,棱杖之,如深以为耻。及敦潜畜异志,棱每谏之。敦怒其异己,密使人激如令杀棱。如因闲宴,请剑舞为欢,棱许之。如舞剑渐前,棱恶而呵之,如直前杀棱。敦闻之,阳惊,亦捕如诛之。(王导阴险。)

  [16]初,朝廷闻张光死,以侍中第五猗为安南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自武关出。杜曾迎猗于襄陽,为兄子娶猗女,遂聚兵万人,与猗分据汉、沔。

  陶侃既破杜弢,乘胜进击曾,有轻曾之志。司马鲁恬谏曰:“凡战,当先料其将。今使君诸将,无及曾者,未易可逼也。”侃不从,进围曾于石城。曾军多骑兵,密开门突侃陈,出其后,反击之,侃兵死者数百人。曾将趋顺陽,下马拜侃,告辞而去。

  时荀崧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屯宛,曾引兵围之。崧兵少食尽,欲求救于故吏襄城太守石览。崧小女灌,年十三,帅勇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且战且前,遂达览所;又为崧书,求救于南中郎将周访。访遣子抚帅兵三千,与览共救崧,曾乃遁去。

  曾复致笺于崧,求讨丹水贼以自效,崧许之。陶侃遗崧书曰:“杜曾凶狡,所谓‘鸱枭食母之物。’此人不死,州土未宁,足下当识吾言!”崧以宛中兵少,藉曾为外援,不从。曾复帅流亡二千余人围襄陽,数日,不克而还。

  [17]王敦嬖人吴兴钱凤,疾陶侃之功,屡毁之。侃将还江陵,欲诣敦自陈。朱伺及安定皇甫方回谏曰:“公入必不出。”侃不从。既至,敦留侃不遣,左(降职)转广州刺史,以其从弟丞相军谘祭酒为荆州刺史。荆州将吏郑攀、马隽等诣敦,上书留侃,敦怒,不许。攀等以侃始灭大贼,而更被黜,众情愤惋;又以廙yì忌戾难事,遂帅其徒三千人屯涢yún口(湖北汉川),西迎杜曾。廙为攀等所袭,奔于江安。杜曾与攀等北迎第五猗以拒。廙督诸军讨曾,复为曾所败。敦意攀承侃风旨(接受了陶侃暗中劝告的旨意),被甲持矛将杀侃,出而复还者(把陶侃押出来又带进去)数四。侃正色曰:“使君雄断,当裁天下,何此不决乎!”因起如厕。谘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言于敦曰:“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敦意解(放弃了猜测),乃设盛馔以饯之,侃便夜发,敦引其子瞻为参军。(王敦、王导均为阴险之徒。)

  初,交州刺史顾秘卒,州人以秘子寿领州事。帐下督梁硕起兵攻寿,杀之,硕遂专制交州。王机自以盗据广州,恐王敦讨之,更求交州。会杜弘诣机降,敦欲因机以讨硕,乃以降杜弘为机功,转交州刺史。机至郁林,硕迎前刺史则子湛行州事以拒之。机不得进,乃更与杜弘及广州将温邵、交州秀才刘沈谋复还据广州。陶侃至始兴,州人皆言宜观察形势,不可轻进;侃不听,直至广州,诸郡县皆已迎机矣。杜弘遣使伪降,侃知其谋,进击弘,破之,遂执刘沈于小桂。遣督护许高讨王机,走之。机病死于道,高掘其尸,斩之。(王机(?―315年),字令明,长沙人,广州刺史王毅之子、王矩之弟,西晋官员。王机为人容貌仪表俊美,潇洒有度量。陈恢作乱时,王机率众打败陈恢。荆州刺史王澄把他当作心腹,任他为成都内史。但王机整天醉酒,不问政事,因此遭致百姓怨恨,民情不稳。永嘉六年(312年),广州人叛离刺史郭纳,迎王机为广州刺史,王机便带奴仆、门客一千多人到广州。王敦以王机收降杜弘之功改任他为交州刺史。建兴三年(315年),王机与杜弘、温邵、刘沈等起兵反叛。不久,陶侃讨伐王机等人,王机败逃在途中病死。陶侃部将许高掘出他的尸体斩首,并杀了他的两个儿子。)诸将皆请乘胜击温邵,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纸自定耳。”乃下书谕之。邵惧而走,追获于始兴。杜弘诣王敦降,广州遂平。(陶侃是个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
卷第七十九
资治通鉴纲目卷十八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
白话晋书-愍帝纪
西晋时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